【国盛证券】如何看本轮制冷剂的景气周期.pdf

2024-04-17
7页
1MB

我们历经两轮二代制冷剂行情,R22 最大涨幅分别为+300%、+144%。第一轮出现 在 2009 年 7 月-2011 年 3 月,期间第二代制冷剂核心品种 R22 最高涨幅达到 300%。 第二轮出现在 2017-2018 年,期间 R22 最大涨幅为 144%。在产品价格对盈利拉动的刺 激下,期间制冷剂板块龙头巨化股份、东岳集团的市值也迅速上行。2010 年,东岳集团 年内累计涨幅达 236%、区间最大涨幅为 456%,位列基础化工板块第一,巨化股份则 以年内累计涨幅 169%、区间最大涨幅 245%位列基础化工板块第二。第二轮行情中, 2017 年东岳集团实现了 316%的区间涨跌幅,位列板块第二。在第一轮行情中,核心标 的市值和制冷剂价格有较强同步性。第二轮行情中标的市值表现开始领先于产品价格, 我们认为市场对制冷剂价格上涨的前瞻性预期在持续增强。

欧洲配额三代高景气期间最大涨幅达 6-9 倍,本轮三代景气或大幅超越历史两轮。以配 额执行前的 2014 年为基数,2017 年时欧洲市场上几类关键制冷剂的价格涨幅普遍达到 了 6 倍以上,其中 R404A 价格上涨约 9 倍、R134a 上涨超过 6 倍、R410a、R407C 价格 上涨接近 8 倍。我们认为,本轮三代制冷剂行情有望对标欧洲 2017-2018 年超级行情, 核心原因在于我国二代制冷剂因限产紧缺时,三代制冷剂正处于扩张期,且彼时三代制 冷剂核心产品 R32 价格顶部仅有 3-4 万元/吨,对二代制冷剂价格形成较为显著的制约。 而当欧洲第三代制冷剂连续减产时,四代制冷剂价格约达到 70 万元/吨,价格高昂,也 使得欧洲历史上三代制冷剂景气高度远超二代。而四代当前售价不仅超 40 万元/吨,又 受限于专利问题,供给弹性低。因此,我们认为本轮国内“三切四”有望诞生出可对标 欧洲的超级景气行情。

2.1. 安全、环保、成本是制冷剂的“不可能三角”

制冷剂的机会来自迭代,“三切四”前景可期,三代有望迎来极大的涨价空间。制冷剂 可划分至四个代系。由于化学构成存在差异,各代含氟冷媒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水平 (ODP)和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GWP)不同,分别为 CFC(R12 等,严重破坏臭氧层、 温室效应强)、HCFC(R22 等,臭氧层破坏性和温室效应较强)、HFC(R32 等,不破坏 臭氧层,但温室效应强)、HFO(R1234yf 等,低臭氧破坏、低温效)。出于环保的要求, 第一代制冷剂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二代制冷剂的淘汰也进程过半,而当下作为市场主流 产品的三代制冷剂也有着明确的淘汰时间表,但在四代制冷剂渗透率有限的大背景下, 三代产品仍将长期垄断应用市场。


三代制冷剂具有缓慢的淘汰进程,在此期间二代基本完成退出,三代配额长期可类比为 稀缺资源。海内外制冷剂配额削减存在节奏差,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在 2024 年冻结三代配额,2029 年削减 10%三代配额的方案。展望后续,我国理论上应于 2025 年完成 67.5%的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并在 2030 年时彻底削减至只保留 2.5%的维修用 配额,二代退出的市场将由三代制冷剂、四代制冷剂共同添补。但四代制冷剂渗透率有 限,三代各企业生产配额又存在刚性限制,无法扩产,因此长期内,可以将三代配额视 为一种无法再生、持续缩量的稀缺“资源”。

三代替换选项可分为含氟和不含氟两类,我们认为四代含氟制冷剂会是未来主流。制冷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机把密封管道中的制冷剂加压使其液化,再由细管进入粗管 减压汽化,利用汽化吸热原理达到冷却铜管中空气的效果。沸点越低的制冷剂越容易气 化吸热。制冷剂的历史可以追随到 1830s 年代,而第一代含氟制冷剂 CFC 直至 1930s 年代才得到商业化,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冷媒的角色一直由乙基醚、氨(R717)、异 丁烷(R600a)、丙烷(R290)、二氧化碳(R744)等不含氟制冷剂充当,直至今天,学 界仍有呼吁重返无氟工质的声音。但含氟制冷剂的出现彻底重塑了冷媒市场。得益于结 构对称、共价键键能低的特点,含氟制冷剂的分子间作用力弱,因而具有更低的沸点, 后来居上的含氟制冷剂可称是冷媒的优选品种,占据了市场主要的份额。

2.1.1 :非氟制冷剂:安全性差,前景尚待观察

不含氟制冷剂被安全性掣肘,应用场景有限。直至现在,更廉价、更低全球增温潜势(GWP) 的自然工质仍在部分混配品种中得到使用,尝试以前文所述非氟工质取代现有含氟制冷 剂的议题也反复被业界提及。若仅以工作压力对制冷剂进行划分,自然工质制冷剂 GWP 极低,是具有潜力的替代选项,如 R600a 等与 R134a 的工作压力相近,用来替代时无需 对制冷系统进行大幅改造。但事实上,制冷剂的可燃性与 GWP 相关,GWP 越低的制冷 剂可燃性往往也越高。低 GWP 的自然工质制冷剂多存在安全性问题,如 R600a、R290 高度可燃,而 R717 低可燃的同时又具有毒性,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当前使用场景 仍较为局限。

在各种类型的自然工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四种商用化产品分别为 R600a(异丁烷)、 R290(丙烷)、R744(CO2)、R717(NH3),但这些产品实际在家用空调领域的应用多 处在起步期,尚未真正形成替代威胁。我们认为,在上述四个品种中,R290 相对更有应 用前景,但目前 R290 的行业推广仍面临较大阻力,其后续竞争能力仍有待观察。接下 来,我们将对几种产品的利弊进行逐一分析:

R600a:充注量受限,应用主要局限在冰箱等小型制冷设备中。R600a(异丁烷) 的毒性很低,但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在 ASHRAE 分类标准中,属于 A3 类可燃性最 高的一类,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后有明火爆炸风险,也是液化气的主要成分 之一,一般只能用在全封闭式小型制冷电器中,常作为冰箱制冷剂得到使用。且 R600a 对系统的真空度要求较高,在充注量小于 50g 时发生爆炸的几率为 0,故 R600a 在冰箱中的充注量相对较小,一般仅有数十克,远少于家用空调中几百克的充注量。也正是由于充注量受限,鲜有其用在家用空调领域的相关研究。

R744:对空调压缩机要求高,综合使用成本高昂。CO2 不可燃且无毒无腐蚀性, 价格低廉,加之其优良的流动传热特性、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强,使得这种能够显著 减小压缩机尺寸的制冷剂非常适用于空间限制大的场景。因此,业内最早尝试将 R744 用于汽车空调,但由于R744 和主流的汽车冷媒R134a 运行压力相差 5-10 倍, 容积制冷量也是 R134a 的 8 倍,实际使用时必须重新设计汽车空调系统,提高系统 耐压性,零部件的加工成本大幅提升,限制了其在汽车空调领域的推广。在家用空 调领域,R744 同样面临类似的成本问题。由于 CO2 的临界温度接近环境温度,高 于 31.1℃无法冷凝,必须要进行临界循环,需要更换更承压的仪器仪表和压缩机等 设备零部件,目前其应用仍多见于食品和建筑制冷领域,在家用空调领域的应用可 谓道阻且长。

R717:具有毒性、有腐蚀性,安全问题凸显,且需重新设计部件。氨是最早的传 统制冷剂之一,其当前应用以商用超市冷链为主。实际在家用空调器中的使用壁垒 一则在于氨的毒性,必须要解决泄露和燃爆问题;二则在于氨不溶于普通润滑油, 低温下易与油分离,且对铜和合金材料有腐蚀性,实际使用时也要开发新的压缩机、 膨胀阀、换热器等部件,并且需要研制新型合成润滑油,故而 R717 目前多见于大 中型冷库、化工制冷系统,在民用空调领域的发展面临较大阻力。

R290:同属于 A3 类易燃制冷剂,前景仍待进一步观察。R290 同属于 A3 类易燃 制冷剂,此前受限于对 A3 类制冷剂充注量限额要求而应用局限。在家用空调领域, R290 因主要物理性质与 R22 非常接近,可考虑采用 R22 系统而无需改装原机和生 产线、采用与 R22 相同的润滑油、节流阀、管子和密封材料等,具备一定使用前景。 也正因如此,与其他几种自然工质不同,行业内已有使用 R290 的先例,2011 年珠 海格力就建立了全球首条碳氢制冷剂 R290 分体式空调示范生产线。目前,国内外 对 R290 的推广和认证工作尚在进行中,2019 年 5 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宣 布批准将 A3 制冷剂的充注限值从 150 克增加到了 500 克,进一步拓宽了 R290 的 应用范围,国内也有相关政策积极推进 R290 替代技术的研究。但截止目前,R290 尚未完全得到市场化,其实际应用时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2.1.2 :含氟四代制冷剂:当前成本较高,渗透率有待提升

现阶段,四代含氟制冷剂受专利限制,供给受限、售价高昂。四代制冷剂专利分为生产 专利和应用专利两类,国内生产企业即使突破了生产专利,但也因为应用端受限而无法 推广,现阶段国内企业必须向海外巨头支付大额专利费用,为其做贴牌代工,多数利润被海外巨头占据。以霍尼韦尔为例,其于 2003 年起首次申请了 R1234yf 相关的应用专 利,并于 2004 年起开始大批量申报明确了制备方法的 HFO-1234yf 专利,制备专利申请 时间集中分布在 2004-2008 年,在 2008 年以后也陆续有专利更新。且 Seidel 等学者研 究后认为,海外制冷剂巨头的原始专利到期至少要持续到 2023-2025 年,再加上海外巨 头在此后陆续申请了众多中间体专利,国内企业尚未可以开始集中大量生产四代制冷剂 产品。

四代制冷剂相关专利数目远超二代、三代。第三代制冷剂以 R134a 为例,在所有涉及 HFC-134a 的专利中,大约有一半是在 1990 年至 1999 年期间颁发的,这些制造专利在 21 世纪初相继到期,从而给予了我国生产企业引领产业化的机遇。从四代制冷剂开始, 不同于制造专利,海外头部巨头尝试了一种新的专利申请方法,即一系列用来阐述制冷 剂在各个细分领域使用情况的应用专利,由于这种专利被上诉和撤销都需要长久的时间, 且霍尼韦尔还不断在原始专利的基础上进行延续申请(Continuting Applications),使得 申请专利撤销的流程更加繁琐,海外巨头由此获得了持久的专利保护期。这种无声的专 利战之激烈,从 R1234yf 庞大的专利数量上可以略窥一二,自 2010 年以来,涉及 R1234yf 的授权专利数量急剧上升。截至 2016 年,R1234yf 的专利已经接近 1990s 末至 2000s 处 R134a 申请速度的两倍。

因而,价格适中,安全性良好但有温室效应的三代制冷剂仍是当前冷媒的过渡方案,虽 然最终仍会根据淘汰路线表逐渐退出市场,但在四代专利和成本问题解决前,相当一段 时间内仍将是市场主流选择。目前来看,三代配额削减进程已定,供给收缩前景明确, 后续价格空间值得期待。

2.2. 短中期:四代受专利约束售价高昂,三代提价空间巨大

受专利保护,欧洲第四代制冷剂当前价格是三代数倍。在欧洲市场,握有专利权的四代 厂商外售 R1234yf 价格超 5 万欧元/吨,折合后单吨售价近 40 万元。而相对于高昂的四 代制冷剂价格,R32 的售价长期处在 2 万欧元/吨,折后单吨售价约 15 万元,价格不足 R1234yf 的一半。从走势上来看,三四代价格存在靠拢的趋势,即低价的三代产品(如 R32)价格有所上涨,高价格四代产品(如 R1234yf)价格有所回落,但截止目前,欧 洲市场上四代产品的定价仍明显高于三代产品。 2017 年 1 月,由于不满足 GWP<150 的规定,欧盟正式取缔了汽车空调中 R134a 的使 用,开始向更低 GWP 的 R1234yf 或其他产品过渡。在新法规发布后,欧洲的 HFO 占比 持续提升,欧洲地区平均四代渗透率超过 50%,但在全球其他地区,该值仅有 19%。 从各厂商生产的充注 R1234yf 的汽车数量中,也可以看出四代渗透率的切实提升。根据 EPA,2017 年,统计内 18 家汽车制造商生产的 R1234yf 为冷媒的汽车数量从 219 万台 提升至 685 万台,同比提升 213%,该值在 2019 年迅速突破了 1000 万台,足以见得四 代产品渗透率的快速上涨。这种渗透率的提升与 2018 年以来 R1234yf 和 R134a 相对收 敛的价差可彼此印证,揭示出了三代产品价格提升的空间与三四代产品的价差直接相关。


制冷剂占下游空调、汽车成本不足 2%,涨价空间巨大。我们认为,制冷剂的价格决定 不止在于替代品的价格,作为有明确使用场景的化工品,还需要从下游价格接受能力的 角度出发对价格进行推演:

空调:经中关村在线网查询,海尔 1.5P 空调挂机的商家报价为 2999 元,结合《洁 净与空调技术》给出的数据,R32 在空调中的冲注量为 840g,以当前 R32 报价 2.6 万元/吨计算,单台空调的制冷剂成本仅 21.8 元,仅为售价的 0.73%,在下游产品 中的成本占比极低。即使制冷剂价格上涨至 5 万元/吨,在下游的成本占比也仅有 1.40%。

汽车:由于高价的四代产品已经开始在汽车中有所应用,我们直接用充注 R1234yf 的车型为例计算制冷剂在下游的成本占比。以蔚来 ET7 车型为例,该车型在百度有驾平台的提车指导价约 38.86 万元。其使用的制冷剂为霍尼韦尔 R1234yf,冲注量 为 1kg,以当前单吨售价 40 万元的价格计算,蔚来该款汽车中的制冷剂成本为 400 元,为该车型售价的 0.1%。

根据海尔智家 2022 年年报,其空调产品的毛利率为 28.61%,假设该毛利率适用于各类 空调产品,则格力的单台价值 2,999 元的空调产品对应毛利约为 858.01 元。在 R32 价 格为 2.9 万元时,其制冷剂冲注成本仅有 24.36 元,若制冷剂价格上涨至 3.5、5、7、9 万元/吨时,制冷剂充注成本将分别提升至 29.4、42.0、58.8、75.6 元,空调的毛利率 则对应下降至 28.4%、28.0%、27.5%、26.9%。即制冷剂价格即使上涨 210%至 9 万 元/吨,单台空调冲注成本仅提升 51 元,对下游空调的冲击相对有限。

借鉴欧洲经验,三代制冷剂在家用空调、汽车空调等主要领域均已有成熟的含氟四代制 冷剂替换方案。目前,在各场景中应用的制冷剂品种仍以三代为主,但四代或三/四代混 配牌号已经开始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如家用空调领域 R454B 可以用于替代现有的 R410a,其组成成分为三代 R32 和四代 R1234yf,而在汽车空调领域,甚至无需混配, R1234yf 即可直接用于替换 R134a。部分混配品种或单工质四代在替代三代现有产品时, 可以无需更换原有设备,或仅需对原有设备微小改造。也就是说,在未来 R1234yf 等产 品可以大量生产后,维修市场也是四代有望直接参与的市场,有望使得四代渗透市场的 速度加快,三代、四代价差收敛的逻辑会更加顺畅。作为对比,在二代、三代产品切换 时,R22 多用在定频空调,R32/R410a 则更多用在变频空调,三代在传统定频的维修市 场的用武之地相对更小。由于海外四代已开始渗透,具备可参照的成熟经验,且目前各 领域三代制冷剂均有成熟的含氟四代制冷剂替换方案。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我国“三切 四”会更为顺利,过渡过程中,三代、四代制冷剂的价格有望实现逐步收敛。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现阶段由于四代受专利约束价格高昂且尚未放量,制冷剂占空调、 汽车等终端成本比重又极低,三代制冷剂价格超预期可能性大。

2.3. 长期:四代成本高昂,指引三代定价中枢上移

专利到期后,四代制冷剂价格有望下降,但可能仍然大幅高于二代、三代。欧洲市场率 先完成了环保型工质 HFO-1234yf 对高 GWP 的 HFC 工质 R134a 在汽车空调中的替代。 2016 年,海外 R1234yf 的价格约为 160 美元/lb(约 35 万美元/吨),折合成人民币单吨 超百万元,但当时 R1234yf/R134 混配产品的价格约为 60 美元/lb(约 13 万美元/吨)。 自欧盟在2017年完全禁止R134a在新车中的使用后,欧盟的R1234yf渗透率快速提升。 海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即使在 2026 年四代制冷剂已具备相当规模时,海外的四代制冷 剂仍将近 30 美元/lb,R1234yf/R134a 混配产品售价将仍约有 20 美元/lb(约 4.4 万美元 /吨),即海外市场上四代制冷剂起量后的价格还将长期处于高位,并领先于三代制冷剂 的价格;不仅印证了在绝对的管控要求下,下游厂商对高价制冷剂产品的承受能力良好, 也指示着在相当长时间内,三代制冷剂都将因为高价替代品的存在,而有着一道涨价的 天花板。

长期中枢:高成本第四代制冷剂渗透,指引三代制冷剂定价中枢上移。第四代制冷剂成 本高昂,生产一吨 R1234yf 需要消耗 4 吨 R22。然而,第四代制冷剂的理论充注量约为 三代的 90%。经我们测算,2022 年时,二/三/四代制冷剂的成本分别约 1.0/1.4/6.0 万 元/吨,销量分别 29.3/92.3/1.0 万吨,加权平均成本约 1.32 万元/吨,假设生产成本占 完全成本比重为 65%,模拟完全成本约为 2.03 万元/吨,行业平均成本主要由低成本制 冷剂二代、三代制冷剂决定;到 2030 年时,二代、三代配额将分别削减至基期配额的 2.5%、90%,在假设下游需求复合增速为 2%的基础上,预计 2030 年制冷剂总需求约 为 125.6 万吨,其中二代、三代、四代制冷剂的产量分别为 1.1/67.1/57.4 万吨,由四代 制冷剂填补行业供给缺口后,加权平均成本将有所上升,制冷剂加权平均成本将上升至 3.49 万元/吨,完全成本上涨至 5.37 万元/吨,从而带动制冷剂行业定价中枢上移,三代 制冷剂生产企业可持续享受高盈利回报。

历史上,二代制冷剂两轮主要行情出现在下游空调销量高增速的背景下,从而使得市场 高度关注本轮制冷剂行情中,需求端的不确定性。然而我们认为,首先,本轮制冷剂行 情已转向由供给主导,相较国内过去两轮制冷剂行情,欧洲市场的“三切四”经验更具 借鉴意义;第二,制冷剂终端需求大部分位于海外(制冷剂直接出口约 50%,间接出口 主要来自空调外销,而空调外销占比约 40%),是全球定价的化工产品,受发展中国家 空调渗透率提升持续增长。另外,空调的内销需求也逐渐从增量主导转变为存量替换主 导。最后,制冷剂季节性明显,且基于国内、国外空调主要使用的制冷剂种类不同,不 同种类制冷剂有着不同的需求季节性,需独立分析。

3.1. 复盘我国历史两轮制冷剂景气

制冷剂需求由家用空调主导。在生态环境部的三代配额名单中,涉及到的品种主要有 R32、 R134a、R125 三大产品(合计配额占比达到 83%)和 R143a、R152a、R227ea、R245fa 四种小品种,各自应用领域有明显差距。其中,R32、R125 下游以家用空调为主,家用 空调冷媒领域中,R32 和 R125 混配的 R410a 曾更为多见,但现今可以直接填充 R32 的 设备占比也在提升,R125 则基本不用于空调直接初装,以混配为主导形式。R134a 是汽 车空调领域的绝对主导产品,目前尚处在被 R1234yf 替代的过渡阶段。小品种的应用则 更为丰富,受限于规模,市场缺乏明确的下游应用结构数据,但根据各单工质和混配工 质的应用领域,可以将这四个产品的应用归纳为:R143a 以混配形式用于冷库、冷链物 流等行业;R152a 是 R142b-VDF-PVDF 生产链条上的原材料,多用于原料用途;R227ea 用于灭火剂;R245fa 用做聚氨酯发泡剂,各自面临着不同的需求增速。 由于化学结构式各不相同,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处在不同区间,蒸发温度在-60℃以下的制 冷剂为低温(高压)制冷剂,适合用于温度较低的制冷过程,如冷冻室、冰柜,典型产 品有 R508b(沸点为-87℃)等;蒸发温度在 0℃以上的制冷剂为高温(低压)制冷剂, 可用于冶金、钢厂、焦化等高温作用环境中,R245fa(沸点为 15.1℃)就属于高温制冷 剂的范畴;中温制冷剂则介于两者之间,常见的商场冷柜就属于此范畴,R22(-40.8℃)、 R404A(-46.2℃)、R407C(-43.6℃)、R410A(-51.4℃)等都可以作为中温制冷剂使用。


历史上,制冷剂曾出现两轮大行情,均与空调需求提振直接相关。二代制历史上曾出现两轮价格大幅拉涨,期间配额均未有大幅削减,涨价的直接诱因是空调需求的大幅改善。 2009.07-2011.03: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空调需求,R22 不到两年时间上 涨至 4 倍(+300%); 2017.01-2018.12:因天气酷热和房地产刚需的拉动,R22上涨至约2.4倍(+144%)。

此外,R22 在 2007-2008 年间也出现过价格的翻倍行情,当时同样处在国内消费环境良 好,空调需求景气的阶段;而 2021H2 的 R22 的短期价格大幅上调,其背后其实是受到 能耗双控的影响,原料煤-甲醇-甲烷氯化物的价格均大幅提升,但在偶发限产结束后, 制冷剂的价格又回落至常态区间。结合供给端情况来看,国内二代配额冻结在 2013 年, 实际削减于 2015 年、2020 年,但供给侧几轮收窄均未直接撬动二代价格上涨。 与二代历史行情由需求景气驱动不同,本轮三代行情则是源自于供给的收缩。在本轮三 代价格上涨的局面中,制冷剂切实是因为配额的削减而出现报价的大幅上升,背后逻辑 有所差异。但无论是需求侧的火热,还是供给侧的收缩,其背后都是供需格局的演绎。 也正是因为三代制冷剂在 17 年前后开始大幅扩产,所以二代制冷剂第二轮景气高点并 未触及第一轮的高峰,是供需格局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景气程度。以史为鉴,把握三代产 品后续价格走向,必先厘清产品的供求格局。但不同于只有 R22 一种核心产品的二代制 冷剂,三代涉及品种更多,需要针对各个品种单独逐一进行分析。

3.2. 三代制冷剂供给收缩幅度大,格局较二代更集中

我国已经在 2024 年 1 月 1 日执行三代制冷剂配额,第三代制冷剂主流品种供给收缩幅 度超过 40%。根据卓创资讯,2023 年 R32/R125/R134a 三大产品的年末产能分别为 44.0/28.7/37.0 万吨,而生态环境部所划定的三代配额(不含二代 65%部分)分别为 23.96/16.57/21.57 万吨,相当于三大产品直接削减了 46%/42%/54%的供给能力。可 以认为本轮制冷剂行情类似于欧洲市场 2017 年的三代制冷剂的超级景气,均是由供给 削减造成。

竞争格局:三代龙头巨化占近四成份额,议价能力相比二代大幅提升。相比二代,三代 制冷剂份额更为集中,头部企业握有更大的定价权。2013 年、2024 年分别是二代、三 代制冷剂开始进行配额管控的第一年。2013 年二代配额尚未削减时,东岳作为 R22 制 冷剂的龙头厂商握有 26%的配额权,紧随其后的巨化、梅兰、三美、阿科玛分别取得了 19%、18%、6%、6%的配额,CR5 为 74.4%。而三代配额更为集中,份额居首的巨化 (含飞源)可控制配额的占比高达 37%,三美、蓝天、东岳、永和分别为 16%、14%、 10%和 7%,CR5 高达 84.5%,即便按照各企业对控股子公司的实际持股比例进行折算 后加总(如巨化持有飞源 51%股权、蓝天持有陕西中蓝 75%股权等),三代实际配额的 CR5 也高达 78%,超过了二代的配额集中度。

3.3. 出口需求:制冷剂终端需求主要来自海外,贸易流向是关键

核心结论:制冷剂终端需求主要来自海外。我国三代制冷剂直接出口占比超 50%,剩余 用于生产空调、汽车等下游产品,我们估算下游需求结构中,空调占比为 54%、汽车占 比为 29%。而我国空调出口率高达 42%、汽车出口率达 16.2%。因此,我们认为我国 三代制冷剂增量需求主要位于海外,由直接及间接出口需求主导。

3.3.1. 直接出口:占超 50%,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制冷剂出口需求:占超 50%。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制冷剂供应国,相较二代,三代制冷 剂的出口占比更高,R143a、R125 等品种的出口占比尤其领先。2013 年二代制冷剂 第一次确定配额分配数量时,42.64 万吨的二代制冷剂中有 66%可用于内销,34%用于 出口,其中 R22、R142b、R141b 三大品类的内用占比分别为 68%、79%、58%,内用 份额占比均超 50%。而三代制冷剂整体呈现除外销配额多国内销配额的情况,在 74.56 万吨可用配额中,仅 46%用于内销,其中常见品种 R32、R134a、R125、R143a 的内销 占比分别仅有 59%、38%、36%、25%,相较于二代,三代在基线年外销的占比明显更 高。

出口市场的量与价在未来将成为影响行业盈利的因素。价格方面,海外出口短期倒挂, 但长期应与内销价格同频共振。由于海外市场争夺进口配额,基线年大幅增加进口数量, 在海外存在一定库存的背景下,制冷剂内销价格短期出现倒挂。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月度出口均价和当月汇率,我们将计算得到的出口价格与国内市场均价进行了对比,发现 2024 年 2 月 R125(与 R143a 合并统计,均价可能受 R143a 影响而较高)、R134a、R32、 R410a 的对内销售价格分别是出口价格的 156%、117%、125%和 124%,部分产品的 制冷剂内销价格明显更高。但我们认为,这种内外销价格的短期分歧并不足以成为阻碍 制冷剂价格向上的动力。一方面,出口真实价格中还要考虑关税、运费的影响,不宜过 度放大;另一方面,22 年初至今制冷剂单月内外销价格曾多次反转,几大品种的当前内 外销价差尚处在历史波动水平以内。我们认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制冷剂价格 中长期向上趋势不变,受贸易流向影响的出口量边际变化才更为关键。

未来,制冷剂的出口结构将深度调整。发达国家的制冷剂削减进程领先国内,欧美等市 场的初装用制冷剂需求有下滑可能,市场存在担心制冷剂海外需求走弱的情绪,因此需 要针对制冷剂的实际贸易流向和增速做分析。分品类来看:

R134a:海外发达国家已在 2017 年限制使用,当前主要出口给发展中地区。一方 面,R134a 主要出口给阿联酋、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的三代制冷剂削减进 程相对靠后;另一方面,将在 2024-2025 年再次进行一轮三代配额削减的国家集中 在欧美发达地区,而根据欧盟 F-gas 法案,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起,在欧洲境内生 产和销售的所有新车已禁止使用 GWP>150 的制冷剂,欧洲对 R134a 的需求已经一 轮调整。我们认为,R134a 的出口不会因为发达国家配额削减而出现断崖式的下滑。

R32:出口以东南亚国家为主,欧美市场的需求下降影响有限。2019-2023 年,R32 的直接出口数量分别为 4.5/4.8/4.5/6.0/5.0 万吨(实际出口配额为 9.8 万吨,因存 在以混配形式出口的 R32 而造成差值),2023 年 R32 的出口总量略超基线年前 2019 年的需求。由于我国供应了全球绝大多数的制冷剂,海外经销商同样有着在配额年 超需求采购,以争取更多进口配额的诉求,因此,我们认为 2023 年作为过渡年, 出口同比收窄合乎预期。由于当下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并非欧美,因此 R32 的后续出 口需求无需过度担忧。


R125:混配形式的出口量多过于以单工质形式,且目的地同样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2023 年,以单工质形式出口的 R125 数量为 2.25 万吨,但 R410a(R32:R125=1: 1)出口数量为 9.35 万吨,可知 R125 更多以 R410a 形式对海外销售。单独 R125 的前两大出口目的地分别为美国和荷兰,但 R410a 的出口目的地实际上仍以墨西哥 等发展中国家为主。同样可以认为,由于两种制冷剂主要销售给东南亚国家,所以 即便发达国家率先削减制冷剂使用配额,也不会同等程度地削减制冷剂的直接出口 需求。

总结来看,制冷剂出口目的国家主要是第五条款国,发达国家 2024-2025 年削减配额 的举措对我国制冷剂出口需求影响有限。前文提及,在国内外制冷剂削减存在时间差异 的背景下,海外国家进口的配额也在持续收窄,其中发达国家将分别于 2024、2025 年 进行一轮削减,而发展中国家的实质削减时间要在 2029 或 2032 年,因此,攸关未来出 口需求的制冷剂贸易流向重要性凸显。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为阿联酋、 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因此,海外削减配额对我国出口需求的影响有限。

3.3.2. 间接出口:随空调渗透率提升持续增长

国产空调的外销比例约 40%,“一带一路”沿线国已成为空调主要出口目的地。空调外 销不仅决定了当年空调出厂时充填的制冷剂用量,也关乎于未来制冷剂的出口需求。若 当前空调仍主要出口给快速削减三代冷媒用量的欧美发达地区,则未来 HFC 的直接出口 (海外维修所需)将不容乐观。然而事实上,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调出口 量快速上涨,2023 年我国 60%以上的空调向“一带一路”合作共建国家出口,其中非 洲、亚洲、南美国家占比超七成,这些地区国家在承诺削减 HFCs 用量时多不归属于第 一梯队,这个事实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市场对制冷剂后续出口需求的担忧。而复盘历年 空调外销增速可见,我国的空调外销数量基本维持稳步增长,2014-2023 年间的十年复 合增速为 4.4%,过去 10 年外销数量的最大降幅仅有-6%,整体基本保持小幅缓慢增长 势头,我们预计未来空调外销将不会成为影响制冷剂需求的核心因素。

我国贡献了全球约八至九成的空调出货量,未来海外市场空调渗透率提升有望成为我国 空调销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分国别来看,美国、日本、沙特、墨西哥、巴西是我国空调 出口的前五大目的地,其中美国、日本的空调渗透率位居全球前二,均在 90%以上,一 方面,美国、日本目前的空调保有量分别占据全球 16 亿台总量的 23%、9%,存量替换 需求庞大,另一方面,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的空调渗透率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当前, 我国空调的渗透率约为 60%,但墨西哥、巴西分别仅有 16%,发展中国家的空调保有量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未来有望成为持续拉动我国空调外销的驱动力。

3.4. 国内需求:报废替换开始主导,存量市场体量庞大

核心结论:制冷剂国内需求由存量替换主导。经测算,我们发现制冷剂国内需求已逐步 由空调报废替换、存量汽车充注等偏刚性的替换需求主导,与地产后市场空调配套、新 车销售冷媒初装带来的增量需求相关性有限。

3.4.1. 家用空调需求

国内初装需求:约占 31%。我们测算在家用空调领域,非维修用途制冷剂年用量约 12 万吨。根据奥维云网,2023 年我国线上口径空调销售中,1.5 匹挂机的占比为 64.5%, 市售比重最高。而根据《洁净与空调技术》给出的数据,R32 在某 1.5 匹空调中的冲注 量为 840g。根据产业在线,2020-2022 年我国家用空调平均销量达 1.48 亿台,可算得 年均所需制冷剂约 12.43 万吨,与 40.53 万吨 R32+R125 总配额做比可知,国产空调初 装贡献的制冷剂需求比重约为 31%。 空调报废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各年度披露的《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白皮书》,我国每年家用电器理论报废量持续提升,2016 年报废量 为 2358 万台,2022 年则达到了 5085 万台,而我国的空调内销数量在此期间内仅从 6049 万台提升至了 8430 万台,可以认为,存量替换需求对空调内销的贡献比重在持续提升。

报废替换开始主导,存量市场体量庞大。我们预测 2030 年前空调的存量替换需求将保 持上升趋势。根据《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处理办法》,我国明确了家用空调的使用年限 为 12 年。我们将空调 12 年前的内销量作为当年存量替换需求的假设依据,推算结果表 明,由于过去十年我国的空调出货整体持续增长,预计未来每年存量替代的空调需求将 达到 6000 万台以上,而 2023 年我国空调的内销总量也不过 9000 余万台,因此,存量 替代未来将有望成为空调内需的主要来源。(为平滑波动,取过去 11-13 年的平均内销量 作为当年替换需求,如 2023 年的替换需求是 2010-2012 年三年的平均数)。

国内维修需求:约占 19%。由于制冷剂需求是由出口、国内初装和国内维修三方面构 成,可知国内维修市场的需求占比约为 19%。而维修市场的需求与空调保有量相关,我 国的户均空调保空调保有量有量持续提升,2022 年我国农村、城镇居民的单户空调保有 量已分别为 1.63、0.92 台。未来,空调的维修市场需求预计仍将延续上升势头。

3.4.2. 汽车空调需求

我们测算用于国内维修的 R134a 约占内用需求的 81%。R134a 的直接出口配额占比 为 61.7%,其余为国内需求,国内需求中多数由存量维修贡献,我们对内销 R134a 的需 求拆分如下:根据蓝天白云社,宝马 G 系车型的制冷剂加注量多在 600-750g 之间,我 们取 600g 为测算新车用制冷剂需求的依据,即假设在汽车空调领域,每万台新车用制 冷剂约 6000 吨。再根据汽车工业协会,2020-2022 年我国汽车销量平均值为 2612 万台, 对应新车用制冷剂需求为 1.57 万吨,可倒推出在用于内销 8.26 万吨 R134a 中,用于汽 车维修用途的 R134a 需求约 6.69 万吨,占比约 81%。


汽车冷媒 R134a 需求结构类似于轮胎,存量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展望 R134a 需求,我 们认为由于 R134a 需求中能直接被当年汽车销量影响的比例仅 7.27%(内用占比 38.29% ×新车充注占比 18.97%),所以即使后续汽车销量增速放缓,R134a 也能因为持续壮大 的汽车保有规模而获得稳定需求。根据巨化制冷剂总服务商公众号,建议车主每两年进 行检查或者空调制冷效果不佳时进行保养,也即车用冷媒需要在汽车生命周期中多次重 新添加,与汽车保有量直接相关。而 2022 年以来,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季度同比增速保 持在 5%左右,我们据此预测 R134a 的需求将延续微增。

3.5. 需求季节性:旺季将至,景气加速

高温天气是空调销量的直接推动力,预计 2024 年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在前文对制 冷剂价格复盘的章节中,我们提及 R22 曾经历几轮明显上涨行情,分别为 07-08(涨幅 相对较小)、10-11(第一轮高景气)、17-18(第二轮高景气),各时期的空调销量均有 良好表现。对应到当年气温,可以见得每一次空调出货高点、制冷剂价格高点都对应着 全国夏季平均气温较高的年份。2023 年,我国空调全年出货量达到 1.7 亿台,同比大幅 增长,当年气温也创下历史记录,再一次佐证了高温带动空调出货,进一步支撑制冷剂 价格的观点。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预计我国大部地区今年气温偏高,华南到 江南地区的高温影响重于 2023 年,空调销量预期较为乐观,进而也可预期制冷剂需求将同步呈现出乐观态势。

空调出货集中在南、北半球高温月份,其中北半球高温月份为全年旺季。我们对 2005-2023 年间空调的销售数据可进行了复盘,发现空调销售整体以 1-7 月(除春节所 在月份外)为相对旺季,8-11 月为相对淡季,淡旺季分化明显。

空调内销、外销旺季有所分化,R32 主要受内销景气拉动,R410a、R125 主要受外销 景气拉动。我们对空调的出口和内销的月度表现分别进行了复盘,发现 3 月至 8 月是空 调内销的旺盛时期,2018 年以来,各年度空调内销出货的最高点基本都集中在每年的 5-6 月;外销出货的旺季为每年 3-4 月(考虑空调的运输时间,相对内销旺季前置),也 即内外销空调的旺季约存在 2-3 个月的时间差。根据产业在线,我国空调已过渡到以 R32 为主的新时期,而海外空调制冷剂则仍以 R410a(R125+R32)为主。因此,R32 的景 气启动应更晚于 R125,在当前时点下,主导国内市场(也即旺季相对滞后)的 R32 或 能有更出色的表现。

当下处于空调销售旺季。根据产业在线统计,3-5 月空调内销排产预计分别较去年实绩 +17.3%/21.4%/15.9%,出口排产预计分别较去年实绩+23.5%/18.6%/6.2%,考虑到 去年上半年空调内销基数较高,而排产顺数据又在高基数基础上延续增长,且以旧换新 等补贴政策有望陆续落地,我们认为今年空调需求向好,能对制冷剂价格形成有效支撑。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国盛证券】如何看本轮制冷剂的景气周期.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