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黑电份额与盈利提升,4+N业务扩展边界.pdf

2024-04-01
31页
2MB

“大显示”时代领军者


海信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自力更生(1969-1983):海信的前身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生产收音机的国营企业青岛无线电二 厂(原“五七工厂”)。1970 年 8 月,青岛无线电二厂研制出山东省第一台电子管式 14 英寸电 视机。1978 年,电视机增加到三个品种,产量达到 2500 台,收音机品种增加到 6 个,总产量达 到 63750 台,名列全省第一。1979年,青岛无线电二厂、电子元件厂、市南纸箱厂和起重工具厂 四个单位组成青岛市电视机总厂,并被国家确定为电视机定点生产厂,正式开始生产电视。


夯实基础(1984-1991):80 年代青岛电视机厂通过彩电的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快速发展。 1984 年,青岛电视机厂引进当时世界一流的彩电生产线。1987 年,“青岛牌”彩色电视机荣获首届 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再次荣获国家质量奖,并在此后的 1991 年三度获奖。


多元化快速发展(1992-2000):1993 年,“青岛牌”更名为“海信”,1994 年,海信电器公司和以 它为核心的海信集团同时宣告成立。在之后的 4 年时间内,完成对国内 10 余家国企同行的兼并重 组改造,完成低成本扩张。从 1993 年至 1999 年,海信净资产由 8900 万元增至 20 亿元,年销售 由 4 亿元增至 107 亿元,年利润由 1000 万元增至 2.8 亿元,主要产品彩电年销量由 38 万台增至 200 万台。


产业提升与国际化(2001-至今):2005 年 6 月,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 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2007 年 9 月,成功研发出平板电视模组并批量投产。2015 年 7 月,海信集团出资 2370 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全部股权及资产,同时海信将获得夏普电 视美洲地区品牌使用权(巴西除外)。 2018 年 12 月,海信集团和东芝联合完成东芝映像解决方 案公司(简称 TVS)股权的 95%交割。2021 年公司确立了“1+(4+N)”产业结构布局。


混改带动股权多元化:2020 年 12 月海信集团深化混改,以海信集团控股为主体公开挂牌、增资 扩股,引入了具备产业协同效应、能助力海信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投资者青岛新丰,自此海信电子 控股不存在任何单一股东(含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超过 30%,海信视像由青岛市国资委实际控 制变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混改完成后公司的治理结构趋于多元化,有助于激发市场化活力。


股权激励激发活力:在混改落地后,海信视像引入新的管理层作为新鲜血液,2023 年 2 月于芝涛 担任海信视像董事长职务,李炜升任海信视像总裁,李炜曾任制造中心工艺部部长、海信墨西哥 工厂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制造中心总经理等职务,具备丰富的海外管理与制造经验。公司在 2024 年 3 月 11 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受让价格为 12.27 元每股,激励对象不超过 459 人,涉及 的标的股票规模不超过 2909.38 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2.23%。深度绑定员工和公司利益, 激发积极性。


1+4+N 布局产业结构升级:海信视像以智慧显示业务为核心,逐渐向上游、场景、服务、显示技 术等方面拓展业务,完成 1+4+N 产业布局,产品从家庭向办公、教育、 车载等新显示场景延伸。 其中“1”代表高质量发展的智慧显示终端业务,“4”分别为激光显示、商用显示、云服务、芯 片四大核心,“N”代表着其他前沿显示业务,例如 VR 显示,车载显示等,公司正在朝着世界一 流显示解决方案供应商发展。


收入稳健提升,盈利能力逐渐修复:公司近年经营韧性较强,2023 年收入 536.16 亿元,同比增 长 17.22%,2019-2023 年营业总收入 CAGR11.97%。2023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0.96 亿元, 同比增长 24.82%,盈利能力的增长主要依靠产品结构改善与产业链的一体化带来的提升。


产业布局初见成效,海外收入占据主力:分品类来看公司始终将智慧显示终端作为核心业务, 2023 年智慧显示终端收入约占总收入 76.95%,而公司激光显示、商用显示、云服务、芯片四大 新兴业务快速发展,新显示新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由 2020 年占总收入 8.3%提升至 2023 年 12.15%。在地区上,海信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投入,自 2020 年起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超过中国大陆 地区。2023 年国外及其他地区占比为 55.91%。


经营效率不断提升:自混改以来,期间费用率不断优化,其中销售费用率改善最为显著,由 2020 年的 8.99%下降到 2023 年的 6.73%。除 21 年受疫情与面板价格上涨双重因素影响略有下滑外, 公司在盈利能力上得益于供应链垂直一体化的优势与毛利率较高的新显示业务占比增长,毛利率 与净利率均有所提升。2023 年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 16.94%与 4.76%。


研发占比不断提升:海信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不断增长,由 2018 年的 2577 人增至 2023 年的 3653人,占比由2018年12.27%提升至2023年20.25%。研发费用率也持续提升由2018年3.4% 提升至 2023 年的 4.39%,在显示技术与激光技术上不断加深护城河,截至 2023 年末海信激光显 示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 2,414 件,其中已获得授权的专利共 1,157 件,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黑电进入存量市场,LCD 技术仍是主流


黑电市场承压:电视目前已是成熟的产品品类,进入存量市场甚至缩量市场,根据奥维数据显示, 2021-2023 年全球电视出货量约为 2 亿台,2018-2023 年 5 年 CAGR 约为-1.76%,出现缓慢下降 的趋势,2023 年全球 TV 市场受到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地缘冲突持续、高通胀、国际性体育赛事 缺乏等综合因素影响,全年出货规模延续下降趋势,2023 年全球 TV 出货 1.95 亿台,同比下降 3.5%。


全球电视市场竞争格局清晰,头部集中度提升,在存量市场中份额的改变较为明显,CR5 由 2014 年 46.7%提升至 2023 年 61.6%。韩系厂商三星全球市场销量份额长期稳居第一,但是市场 占比小幅度下滑,由 2014 年 21.1%下滑至 2023 年 18.6%,2023 年出货量约 3600 万台,同比下 降 7.7%,国产品牌份额逐年上升,其中海信及旗下子品牌 2023 年全球出货量约 2600 万台,同 比增长 5.9%,是仅次于三星的全球出货量第二大厂商。


国内黑电趋于饱和,未来黑电市场重点在海外,中国黑电渗透率已经达到较高的平台期,2022 年 我国城镇和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视数量分别达 120.6 台与 116.5 台,在未来短期内提升空间有 限,而国内市场仍然存在消费压力,并且伴随着短视频、流媒体迅速增长与平板电脑、手机等便 携式娱乐设备的渗透率提升对电视带来的分流效应,2023 年中国市场 TV 出货规模 3820 万台, 同比下降 11.5%。而从电视全球销售的地区来看,海外北美 2023 年出货规模达 4600 万台,同比 增长 2%,仍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欧洲 2023 年在俄乌冲突及通胀的影响下 TV 出货规模下降 8.5%;新兴市场亚太、拉美出货同比分别增长 1.3%、3.2%;未来在海外地区将成为黑电竞争的 主要战场。


LCD 未来 5 年内仍是 TV 面板主流:从面板出货面积来看,2023 年全球 TV 面板出货达 2.39 亿 块,同比下降 12.3%,其中 LCD 出货量 2.33 亿块,同比下降 11.8%,OLED 出货量 530 万块, 同比下降 29.5%。 横向对比目前各类主流显示技术,虽然以 OLED、MicroLED 为代表的下一代 显示技术在显示效果上有所提升,但是目前在技术以及成本上实现规模化量产尚有欠缺,外加过 去面板厂产线投入及折旧周期考虑,未来 5-8 年在 LCD 仍是大屏电视的主流技术。


MiniLED 技术加持下 LCD 生命周期延长:MiniLED 背光技术将传统 LCD 原本 50 颗 LED 灯珠上 升至 1-2 万颗,并且灯珠间距变小,极大地提升了单位面积下的背光灯珠密度,划分出更多精细 的背光分区,实现更加细腻的显示效果。在 MiniLED 技术的加持下的 LCD 性能在动态,对比度上 相较于传统 TFT—LCD 面板进一步提升,甚至达到与 OLED 同等的显示效果。根据 LEDinside 预 测,LCD 如果正面与 OLED 竞争寿命约 5-10 年,而加入 MiniLED 技术后可以使 LCD 产业寿命延 长 1.5-2 倍时间。目前 MiniLED 规模快速扩张,根据中商情报网预测,中国 2023 年 Mini LED 市 场规模将接近 200 亿元。未来出货量将从 2022 年的 2160 万片面板增长到 2027 年的 3030 万片 面板。


销售规模扩张来自于份额提升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海信 2023 年销量累计同比增长 2.76%,外销量累计同比增长 11.64%,总 销量累计同比增长 8.78%。 海信在黑电市场处于缩量状态下内外销依旧保持增长的关键在于国内 多品牌运营抢占细分市场,在国外实行“品牌出海”和体育营销的策略实现对龙头韩系厂商的替 代。


内销:技术为基数,多品牌抢占空白市场


海信主要产品包括主推 ULED 电视、激光电视、商用显示屏、触控智慧屏及显示器等系列产品, 其中海信电视市场份额在国内保持多年市占率第一,并且份额还在不断提升,根据奥维云网的数 据显示,2019-2023 年海信电视销售额口径线上/线下市占率分别由 15%/20%左右提升至 20%/30% 左右。


多品牌运营完善产品矩阵:海信在国内运营三大品牌,形成了高端+精品+科技潮牌的品牌矩阵, 实现了不同用户群体的全覆盖,海信电视本身定位于中高端产品,主推 ULED X 显示技术与激光电视等产品,线下高端产品均价 5000 元以上,线上中端产品价格约 2000-4000 元。2018 年海信 收购东芝后,定位更精细化的高端 OLED电视,弥补了海信本身没有 OLED产品的不足。2019年 为了应对小米等互联网电视的挑战,重启 Vidda 品牌,定位为年轻化电子潮牌,并在 2021年公布 了“一二三”战略:做年轻人的第一台好电视,三年内成为行业前二的互联网品牌。Vidda 主营 线上,均价比小米更低,对价格敏感型用户吸引力更强。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 2022 年 Vidda 电视销量同比增长 98.89%,零售量市占率在中国内地线上市场同比提升 3.9 个百分点至 8.2%, 排名前 5,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显示类互联网品牌。


Vidda 成立之初就围绕年轻人的使用场景推出细分产品,先后涵盖了“听音乐”、“玩游戏”、 “看电影”等不同场景的产品,并且除平板电视外,vidda 还推出了 DLP 技术的激光投影和 4k 三 色激光投影,形成了价格由 3000-10000 的全场景覆盖。Vidda 依靠海信的技术及供应链布局,在 黑电领域享有更优质的生产链,可靠性高于主要靠代工为主的互联网品牌。


外销:品牌出海全球化布局,体育营销提升知名度


在外销上海信坚持“大头在海外”的经营策略,通过品牌并购、全球化产能布局、体育营销的方 式不断抢占由韩系巨头业务调整带来的市场空间。目前公司海外主要有两个经营主体:“TVS” 主营日本与东南亚地区,“海外营销公司”经营海外大部分地区。2023 年海信海外出货增长 12.2%。其中,在欧洲市场,海信系电视出货量占有率为 9.89%,同比增长 3.42 个百分点,在全 球主流电视品牌(TOP5)中增幅最大;在北美地区,海信系电视出货量占有率 14.90%,同比增 长 2.15 个百分点;在日本市场,海信系电视(含东芝)出货量占有率 33.42%,高居第一,在新 兴市场亚太、拉美等海信的出货量也实现快速增长。


全球化的布局,产能、产品贴近市场:海信全球布局广泛,在全球拥有 34 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 地,25 所研发机构和 66 家海外公司和办事处,全球化的产能布局一方面能够依托当地的人才, 根据当地市场的生活习惯制造出更贴合用户的产品,另一方面能够优化运费与关税,提升供应链 的销量。2015 年海信收购了夏普墨西哥工厂,并接手了夏普在北美的业务。不仅拓展了海信的海 外产能,还为海信打入当地渠道提供了资源。


品牌收购,整合 TVS 打开日本市场:2018 年海信与东芝完成了 TVS 的股权交割,在管理上对 TVS 实行本土化管理,并且要求 TVS 改变代销模式,自建销售团队,在供应链上依靠海信的规模 效应与东芝共享供应链,提高了东芝的盈利能力,而在技术上东芝的芯片技术与海信的智能化技 术互相补充,提高了双方的研发销量和产品竞争力。在海信收购 TVS 后,次年 TVS 实现扭亏为 盈,并保持利润率的增长。


体育营销提升知名度: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变化加剧,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的时代变局下,体育运 动作为超越国界的“通用语言”,是打破地域环境和人文壁垒的重要驱动力,可搭建起连接品牌 与消费者心智的桥梁,过往日韩企业抓住了许多全球体育赛事营销机会,进而得以带领品牌走向 全球,不仅树立了品牌形象,更推动了产品的海外销量。海信继 2016 欧洲杯和 2020 欧洲杯后, 第三次成为欧洲杯官方合作伙伴,在2020欧洲杯期间,海信在所有赞助商品牌中的用户心智占有 率高达 25.27%名列第一,海外知名度提升 4 个百分点。2024 年是体育大年,二季度将进入体育 赛事刺激需求的集中释放阶段。根据以往海外数据显示,体育赛事集中举办的当年黑电的需求均 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比如2016年法国欧洲杯期间,法国电视销量出现脉冲式增长,同比增量大约 120 万台,对应增幅 22%;2021 年英国欧洲杯受 2020 年疫情提前刺激影响,2020-2021 年均值为 838 万台,相比 2019 年增量 101 万台,增幅 14%。2024 年欧洲杯将于 6-7 月德国举办,奥运 会将于 7-8 月英国举办,美洲杯将于 6-7 月美国举办,2022 年德、美、英三国合计市场规模接近 5000 万台,预计未来体育赛事的举办带动当地零售量增长,对全球电视行业拉动作用不容小觑。


海外巨头产品定位变化让海信取得发展空间:面对国产面板厂商的产能持续提升与激烈竞争,韩 系厂商处于劣势,三星、LG 面板利润受损严重,自 2015 年起逐步关停 LCD 面板制造产能,目标 转向生产更高端的 QD-OLED 与 W-OLED 面板。品牌销售策略走向高端,中端市场让出的市场份 额有望被海信所占领。


面板周期减弱,高端化助力盈利能力提升


海信盈利能力的提升除了市场集中度提高,竞争格局优化外,未来长期来看面板周期属性减弱, 面板成本影响降低,与产品的高端化、大屏化带来均价的提升均为与主机厂盈利能力提升赋能。


液晶面板是 LCD 电视的主要成本,根据 Omdia2021 年 2 月测算,65 寸液晶电视总成本为 443 美 元,其中面板(OC)成本为 226 美元,约占液晶电视成本 51%。电视品牌和代工厂的 ROC(主 要由 ROM,人工成本、工艺成本、模块、运输、保修等组成)各为 67、73 美元,分别占总成本 15%、17%。


面板供需关系趋于平衡:面板过去产业多次转移,中国逐渐主导话语权,LCD 面板在过去几十年 由美国兴起,逐步转移到日韩,再由日韩转移到台湾及中国大陆。每次的产业转移都伴随着新世 代面板产线的建设。而 LCD 高世代产线由于海外日韩厂商逐渐退出,目前供给端主要集中在中国。 2023 年,中国大陆液晶电视面板厂的全年出货总量达 1.55 亿片,占比达到 68.7%,较 2022 年提 升 1.8%。高技术壁垒的情况下,外加厂商对于新显示技术 OLED、MicroLED 的重视程度与研发 支出不断增长,传统的 LCD 面板进入成熟期,厂商大量新建产线加大供给的意愿大幅度降低,根 据 DSCC 预测 G7 以上高世代产线未来 5 年将维持每年 2-3%低速增长,而面板厂商由追逐市占转 向追逐利润,在下游电视出货量波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面板厂商主要通过控制稼动率的方式调 节供需关系,开始逐渐进入以销定产的模式。面板供需关系逐渐平稳。


在中长期来看面板价格自 2021 年触及高位后进入新的价格周期,2023 年 Q2 以来随着下游电视 海外需求的提升与厂商严格控制稼动率,面板价格已经由低位涨回盈利区间并持续反弹,从短期 来看2024年是体育大年电视主机厂营销的备货期都在上半年,面板价格将短期温和上涨,但是长 期来看面板厂商压低稼动率、推动面板价格回升的行为较难持续,在价格小幅度回升后会建立新 的价格中枢。


海信品牌专注大屏赛道符合升级趋势:而在存量市场下蕴含结构性的机会。大屏化趋势更加明显,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 TV 面板出货面积达 1.72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0.8%。TV 面 板平均尺寸已高达 51 寸,相比去年同期增加 3 寸。分季度来看,平均尺寸逐季增长,到 2023 年 四季度已到 52.8 寸。大尺寸面板中 75 寸增长幅度最为明显,2023 年出货 1350 万片,同比增长 35.3%。根据奥维云网公布数据显示在海信系电视在 75 寸及以上的市场出货量占有率为 18.32%, 位居全球第二。按价格段来看,以国内市场为例,在 10000+高端市场,海信系电视销量份额 29.8%,销售额份额 30.2%,均高居行业第一。


技术积淀助力高端化升级:而大屏化后对于画质要求更高,相应的技术门槛也越高,面对国内新 消费人群崛起下对电视要求由“性价比”转向“质价比”的趋势,海信在 2013 年首次发布搭载 ULED 技术电视,经过 10 年技术发展于 2022 年全面升级为 ULED X 技术,在聚焦高对比度、高 色域、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的基础上,将高环境光对比度、高稳定动态范围和高沉浸低反射率 大视场角作为提升用户感知画质的全新评价体系,将产品堆砌参数化的竞争转为对于用户实际视 觉体验的提升。该技术打破了 LCD 行业的天花板。通过“HI-Light”光学系统、“信芯 X”图像 处理技术和“黑曜屏”显示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以及环境光感+摄像头算法的融合创新,引领显 示产业不断升级,并不断的扩展高端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在消费级电视上,还在医疗、商 用显示、AR/VR 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均价不断提升:伴随着产品竞争力提升与销售结构升级,海信销售均价不断提升,线上均价由 2019 年 2242 元/台增长到 2023 年 3384 元每台,2019-2023 年 CARG10.84%,线下均价由 2019 年均价 4156 元/台增长到 2023 年均价 6667 元每台,2019-2023 年 CARG12.54%。


未来高端化空间广阔:目前海信视像利润率领先第二阵营,并且在不断提升,但与海外龙头相比 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海信通过自主品牌出海方式以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拓展份额,再通过技术迭代 与产品结构升级替换竞争对手的高端市场份额,展望三星与 LG 的全球发展,海信未来高端化发 展空间广阔。


4+N 横向拓展业务边界,纵向加强集团协同


激光显示:三色激光技术引领者


电视技术经历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和以液晶电视、PDP、OLED 等为代表的数字电视三次技术 迭代,激光电视将使用了激光光源的 DLP 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和电视技术结合形成第四代电视显示 技术。从消费级显示行业发展来看,占据主导的液晶电视逐渐进入平台整理期,而以激光显示为 代表的新型技术在快速增长,根据洛图科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激光投影的出货量规模由2016年 15.8 万台,预计增长到 2023 年 85.3 万台,2016-2023 年 CAGR 达 27.24%。


目前在激光显示行业主要分为单色激光与三色激光两大技术路线: 单色激光:利用单一的蓝色激光去激发荧光色轮上的黄色以及绿色荧光粉,并且通过棱镜折射在 DMD 芯片上产生红,绿,蓝三色光,最终组合成想要的色彩,形成投影图像。 三色激光:采用红、绿、蓝的三色(RGB)激光器分别发光, 再分别照射到 DMD 芯片上,最终 利用视觉暂留现象合光形成需要的颜色。


三 色 激 光 亮 度 更 高 、 色 域 度 更 广 , 单 色 激 光 成 本 更 低 : 目 前 三 色 激 光 光 源 可 以 达 到 100%BT.2020 色域覆盖,超过 OLED 和 QLED 电视色域所能覆盖的极限;再加上激光的激发亮 度也较高,因此画面亮度方面也有一定优势。但是三色激光光源显示技术由于需要红绿蓝三色的 激光器分别发光,因此整体成本比较高,且需要较大体积的机身散热。而单色激光由于是利用荧 光粉、滤光片和色轮发光,所以本身并不具备红光、绿光,这就导致单色激光在色域覆盖上就会 有所折损。根据洛图数据显示海信、光峰、坚果、中科极光等越来越多企业,在三色激光技术上 潜心技术研发与迭代,提升国产化程度,竞争力不断增强。2023 年,三色激光技术产品渗透率接 近 60%,较 2022 年增长 32 个百分点。在坚果、当贝、Vidda 等品牌的带动下,三色激光技术实 现了对单色的反超。


公司是三色激光技术领导者,海信自2007年开始布局激光电视,是目前唯一能够全面达到超高清 显 BT2020 国际标准的显示技术。激光电视的亮度在 300—400nit 之间这个最佳视觉感知区,可 以满足全天时观看标准。根据 omdia 数据显示,2022 年激光电视出货量全球市场占有率达 53.5%, 居全球第一。而据 incoPat 2023 年数据,海信拥有 1348 项激光显示技术专利,位居全球企业第 一。


根据洛图数据显示 2023 年中国家用激光投影市场 CR4 指数达到 82.2%,较 2022 年增加 3.2 个百 分点,市场继续向头部品牌聚拢。按照镜头技术分类,中长焦价格段在 5000-7000 元,而高端的 超短焦均价在 1-2 万元。在高端的超短焦市场中,海信激光电视独占 60%的份额,在 2023 年实 现向更大尺寸升级,100 寸以上的内部占比接近 30%。而主打性价比的子品牌 Vidda 补齐 C1 系 列,持续推进 4K+三色的技术,出货量翻 2.5 倍。


未来降本空间明确:2023年中国家用激光投影市场的终端平均价格下降 2777元,达到9042元。 据华经研究院数据,激光电视的核心器件主要为激光器、成像芯片、镜头、抗光屏幕,当前在激 光电视的成本构成中,光源、屏幕、DMD 芯片所占总成本比重分别为 32% 、25% 、22%。比起 日本、美国,中国激光显示产业起步较晚,但在政策与公司的研发推动下国产化率将迅速提升。 据洛图科技统计,激光显示的四大核心器件国产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抗光幕布、激光光源、镜 头、光成像芯片。技术突破下,预计未来 3-5 年内激光产业链国产化程度从 45-55%提高至 75%- 80%,实现从技术领先到产业领先的跨越。随着国产化率的进一步提升,未来激光电视价格有望 进一步下探,带动渗透率持续提升。


商用显示:系统化方案供应商


作为海信集团 B2B 产业的核心力量,海信商用显示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让商用显示更 好的匹配当下与未来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进而深度根植细分场景,从而为行业数字化变革赋 能。海信于 2017 年成立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已构建 Vision X 拼接和 Vision One 一体机两大自主品牌产品矩阵,推出指挥中心、展览展示和文体场景系统解决方案。报告期 内,率先发布行业一流的 ASIC 系统解决方案,从系统架构和信号处理链路进行技术革新,具备 高可靠性、智能化、节能冷屏、高画质的优异表现,交付了大型指挥中心、高校和多功能会议厅 场景等多个标杆案例,为用户带来高标准的显示画质一致性和节能低温的舒适体验。海信商用显 示可以用更具场景化的产品方案去匹配客户。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使用情况,海信商用显 示产品具备灵活的适应能力和扩展能力。


芯片及云服务:加强产业上下游协同


2019 年公司整合海信、上海宏祐与东芝芯片团队,成立青岛信芯微公司,专注于显示芯片及 AIoT 智能控制芯片的 Fabless 模式芯片设计。目前公司实现量产的显示芯片主要包括 TCON 芯 片、画质芯片及 AIoT 控制芯片,拥有覆盖高清、全高清及超高清(4K/8K)分辨率和 60Hz 至 360Hz 刷新率的 TCON 产品系列,并于 2022 年 1 月发布了中国首颗 8K AI 画质芯片。


据 CINNO Research,2022 年全球 TCON 芯片出货量为 5.2 亿颗,市场规模达 103 亿美元。在 TCON 市场,信芯微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2 年信芯微 TCON 芯片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其中 电视 TCON 芯片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并占据 46% 的市场份额。


此外,为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显示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加快 Mini LED、Micro LED 等新技术的研发 和产品推广,建立未来在市场、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势,夯实公司在显示行业的领先地位,公司于 2023 年取得乾照光电的控制权并成为其控股股东,将 Mini 及 Micro LED 产业延伸至最前端的芯 片领域,实现高度垂直一体化。公司入股乾照光电将有效打通产业链,掌握下轮平板显示技术主 动权。公司在 Mini/MicroLED 显示技术的深耕,亦有望助力公司向其他高端显示技术领域进军。


海信在硬件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持续推广配套的云服务,海信数字化转型及云服务业务围绕 旗下“聚好看”为主体运行全面布局影视、教育、购物、游戏四大生态,以自研云原生平台、云 视频平台、虚拟现实平台为核心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业务涵盖聚连会议、聚好看 XR 、知渔学堂、 JuCloud 四部分。依托于海信硬件的领先发展,云服务从家庭持续向商用拓展,未来有望打造新 的成长曲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海信视像研究报告:黑电份额与盈利提升,4+N业务扩展边界.pdf

海信视像研究报告:技术为核,领军大显示时代.pdf

海信视像(600060)研究报告:我们为什么错过了海信视像?.pdf

海信视像(600060)研究报告:显示龙头技术引领,横纵拓展助力增长.pdf

海信视像分析报告:从四个维度看海信视像成长空间.pdf

海信视像(600060)研究报告:迈向全球冠军之路.pdf

家用电器行业策略:看好白电稳健、黑电海外进击、国改深化三条主线.pdf

黑电行业分析报告:技术升级和降本并行,Mini LED乘风而起.pdf

{营销策略}营销精英必备系列黑电家电下乡的终端操作和促销推广策略.docx

海信视像(600060)研究报告:1+4+N新征程,黑电龙头乘风破浪.pdf

家电行业深度研究:制造+消费双重视角,产业面临价值重估.pdf

【东方证券】黑电份额与盈利提升,4+N业务扩展边界.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