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高精度导航定位龙头,多元布局+出海拓宽成长边界.pdf

2024-04-01
50页
5MB

GNSS 龙头企业,业绩高速发展


深耕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拓展应用领域


国内领先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企业。华测导航 2003 年成立,2017 年创 业板上市。公司专注高精度导航定位应用相关的核心技术及其产品的开 发、制造、集成和产业化,不断拓展多行业应用,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数 据采集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成为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领先企 业,是国内少数能够为客户提供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应用解决方案的企 业之一,2010 年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2 年承接 国家 863 专项,在科研产品、市场经验及行业排名等方面形成品牌优势。


业务布局清晰,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公司以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为核心, 持续打造和完善高精度定位芯片平台、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 两大基础平台,研发生产出高精度 GNSS 接收机、GIS 数据采集器、三 维激光雷达、无人机、无人船等多种高精度定位导航智能装备及位移监 测、农机自动导航、数字施工、精密定位服务等系统应用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应用于建筑与基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与公共事业、机器人与 无人驾驶四大板块,服务建筑工程、测绘测量、农林业等公共事业以及 铁路巡检、物流等各行业客户。


股权激励增强团队稳定性,管理层背景深厚


股权结构清晰,股权激励增加团队凝聚力。董事长赵延平为公司第一大 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截至 23Q3 末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股比例为 37.31%,其中直接比例 20.14%,其控股的北京太禾行企业管理咨询合 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宁波上裕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公司 第二和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 11.77%、5.4%。公司清晰且集中 的股权结构有利于保障决策效率,执行发展战略。公司自上市以后在 2017-2022 年共实行 5 期股权激励计划,其授予数量(含预留部分)占 公告时总股本比例分别为 3.78%,3.98%、0.63%、2.38%、0.98%,激 励对象覆盖中高级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人员,考核目标要求净利润或者营 收增速约在 15%或 20%以上。2023 年 12 月发布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 拟对 870 名激励对象实施激励授予不超过 165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3.04%),授予规模再创新高,首次授予 1500 万股,授予价格 25 元/股, 业绩考核目标以 2023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4-2026 年净利润 增速不低于 10%/20%/40%,24 年 1 月 10 日已完成首次授予。股权激 励使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利益一致,有利于吸引和保障核心团队,业绩考 核目标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管理层专业背景深厚,产业经验丰富。公司董事长赵延平与总经理朴东 国均毕业于浙江大学光电和科学仪器专业,其中董事长曾主持承担国家 863 项目《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及应用示范》,国家发改委项目《基于北 斗的工程机械高精度 GNSS 终端研发及产业化》,总装备部项目《多模 多频高精度 OEM 板(一期)》等多个重大项目,产业经验丰富。其他几 位董事及高管均毕业于测绘相关专业,加入公司多年,拥有丰富销售或 研发相关经历。公司专业的管理团队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业绩快速增长,精细化管理提升盈利能力


业绩持续高增,盈利能力行业领先。公司聚焦卫星导航定位核心技术, 业绩保持较高增速,2022 年面临不确定宏观环境延续稳健发展,营收及 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2015-2022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 为 29.71%、31.58%,其中 2018 年受当年较为激进的扩张战略影响,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8.56%。从盈利能力看,公司毛利率维持约 55% 的高位水平,并呈现逐步提升趋势,净利率 2018 年之后随着公司治理 能力增强逐渐回升,2022 年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为 56.64%、16.12%, 处于同行业上游区间。公司通过细化经营管理有效控制费用支出,22 年 期间费用率 45.59%,同比减少 0.62pct。多年较高的业绩增速和盈利水 平反映了公司根据所处阶段和市场趋势优化调整业务布局及强大的技术、运营综合能力,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18.25 亿,同比增长 25.94%,归母 净利润 2.83 亿元,同比增长 28.11%,扣非归母净利润 2.52 亿元,同比 大幅增长 57.44%,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 58.37%、15.13%,同比基本 持平,根据公告,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 4.43-4.54 亿元,同比增长 22.68%- 25.4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68-3.78 亿元,同比增长 29.61%-33.13%。


解决方案营收占比提升,下游应用多点开花。分产品来看,公司主要提供高精度定位装备、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两大类别,随着公司产业链延 伸和综合技术实力提升,解决方案收入近年来营收利润增速不断加快, 2022 年占总营收和毛利比重分别提升至 51.13%、46.87%,同比增加 8.59pct、5.93pct,23H1 营收 4.7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71.91%。从盈 利能力看,高精度定位装备近年由于产品放量,以及公司不断研发降本 进而对原材料及零部件进行国产替代,毛利率整体走高,2022 年达到 61.58%,同比提高 5.42pct。分行业来看,建筑与基建,资源与公共事 业两大板块营收毛利占比合计约 80%,地理空间信息业务加速发展,机 器人与无人驾驶业务逐步放量,23H1营收6116万元,同比增长88.10%。


三地协同提升交付能力,海外业务进展顺利。生产端,公司在国内上海、 武汉、南京三地设立基地,疫情期间通过整合协调各基地资源保障订单 交付,上海华测时空智能创新产业园及武汉华测时空智能科创园于 2022 年投入使用,充分利用两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营及抗风险能 力。销售端,公司坚持“布局全国、拓展海外”营销策略,已建立直销 与 经 销 并 重 的 全 国 营 销 体 系 , 2022 年 直 销 / 经 销 营 收 占 比 49.14%/50.86%,目前在全国主要省份均拥有销售子公司,国际市场进 展顺利,已在美国、东南亚等 8 个国家/地区设有分支机构,23H1 海外 营收占比提升至 27.32%。公司持续拓展各个国家代理商,打通并有效管 理渠道,近几年 RTK、三维激光雷达、无人机、无人船等产品实现一定销售并呈现逐步增长态势。全球营销网络铺设和专业团队搭建能够灵活 调动资源及时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更好了解客户需求,提升产品 综合竞争力。


加大研发投入,定增提升产能与技术实力


重视研发体系规划建设,产品纵深发展。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2022 年研发投入 4.03 亿元,占营收比约 18.02%,截至 2022 年末研发团队 554 人,同比增加 70 余人,占总员工数量比重超过 30%,申请 850 余 项知识产权,拥有已授权自主知识产权 600 余项,目前在国内外建立上 海、武汉、南京、北京及英国 5 处研发基地,充分发挥地区院校人才优 势。公司以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已形成包括高精度 GNSS 算法、三 维点云与航测、GNSS 信号处理与芯片化、自动驾驶感知与决策控制等 有技术壁垒的核心算法能力,打造了物联网与云服务平台、空间信息应 用软件、各类解决方案与系统集成等。重点布局 GNSS 芯片、OEM 板 卡、天线等上游核心基础部件,扩大高精度 GNSS 算法、组合导航、 SWAS广域增强、精密定轨等核心技术优势,已研发并量产高精度GNSS 基带芯片“璇玑”,持续加强产业链自主可控,增厚技术壁垒。


定增扩产,提升生产与研发能力。公司定增股份于 2021 年 7 月上市, 此次定增募集资金总额约 8 亿元,主要投入北斗高精度基础器件及终端 装备产能建设项目、智能时空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北斗高精度 基础器件及终端装备产能建设项目完成后,年产能新增高精度 GNSS 接收机 50000 台(套),板卡 60000 件,组合导航接收机 12000 台(套), 公司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智能时空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对 公司研发实力的增强有直接的作用,公司通过该项目,将扩展在智能机 器人领域,从基础设施到终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完整生态链。


北斗高精度应用加速,智驾等多领域应用拓展


北斗带动 GNSS 市场增长,高精度定位应用拓展


北三组网完成,重点布局增强系统。北斗是我国自行研制、独立运行的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 GPS 和俄罗斯 GLONASS 后第三个成熟 应用的卫星导航系统,从基础芯片、板卡到终端设备和地图全部国产化, 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2020 年 7 月北斗三号正式开通,我国卫星导航系统 “三步走”发展战略实 现,预计 2035 年前将建成更加泛在、融合、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 授时(PNT)体系。北斗通过增强系统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其中地基 增强系统面向有网络覆盖地区的高精度用户,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等 领域,目前已建成“全国一张网”,提供实时厘米级、事后毫米级定位增 强服务,星基增强系统解决无网络覆盖地区的用户痛点,主要应用于民 用航空等交通运输领域,目前系统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正面向民航、海 事、铁路等高完好性用户提供试运行服务。两者互相补位,深度融合, 满足精密测绘、精准农业、智能驾驶等各行业用户高精定位需求,星地 一体、云端一体成为未来北斗系统产业化应用趋势。23 年 11 月北斗系 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实现全球民航通用,全球服务 能力进一步提升。


5G+北斗通导融合,赋能精准定位。卫星系统可以为地面基站提供授时、 定位服务的时空基准,但天然受到卫星信号无法接收或不稳定局限,5G 具有低时延、高带宽、超高密度连接等特点,能够通过基站部署有效覆 盖北斗信号室内外盲点。当前主要通过网络辅助信息+差分 BDS 等技术 手段,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基站提供的网络辅助定位信息实现北斗快速定 位,差分 BDS 系统的连续可靠性取决于数据链是否具有高速率、大容 量、低误码率的传输数据能力,5G 基站在 RTK、PPP、地基增强及星 基增强等差分实现方案中均发挥差分改正信息的通信传递功能,提高定 位精度,可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智慧物流、共享单车、无人机、精准 农业、测量测绘等场景。


全球 GNSS 产业稳定增长,国内市场加速发展。21 世纪以来全球卫星 及应用产业整体持续增长,根据 SIA 数据,2021 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 2790 亿美元,2012-2021 年 CAGR 为 3.25%,收入增速稳定。GSA 数 据显示,2021 年全球 GNSS 和 EO 收入超过 2000 亿欧元,未来 10 年 有望近 5000 亿欧元,全球 GNSS 接收机年出货量由 2021 年的 18 亿台 (套)增至 2031 年的 25 亿台(套),亚太地区仍为最大市场。中国 GNSS 市场整体保持较快增长,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显示,2022 年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007亿元,同比增长6.76%,2012- 2022 年 CAGR 近 20%。


北斗终端应用拓展,产业链价值向下游转移。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 链上游主要为基础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数据等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 环节,是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中游主要包括 GNSS 接收器、GIS 数据 采集器等各类终端及系统集成产品研制、生产和销售,是产业发展重点 环节,下游是基于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及运营服务环节。国内目前卫星导 航应用产业结构稳定成熟,随着“新基建”发展带动及北斗相关政策出 台,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物联网、车联网等传统与新兴领域北斗融合 创新应用不断发展,2022 年卫星导航关联产值达 3480 亿元,同比增长 7.54%,占比提高至 69.5%。产值近年来呈现向下游应用转移趋势,2022 年下游运营服务产值 2412 亿元,同比增长 8.74%,占比上升至 48.2%。


高精度定位向大众消费渗透,市场加速扩张。按照定位精度可将 GNSS 应用市场分为大众消费和高精度专业应用,高精度定位通过部署多星座 和多频接收机以及利用 RTK、PPP、SBAS、CORS 及组合,实现分米 级、厘米级、毫米级定位精度,应用场景包括车辆导航、自动驾驶等智 慧出行领域、基础设施监测等公共服务领域及电网、港口等产业升级领 域,近年来,受物联网快速发展带动,高精定位应用向智能手机、可穿 戴设备等大众消费领域渗透。卫星导航系统商业应用价值大小与定位精 度密切相关,高精度定位是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中利润最为丰厚的细分领 域,随着应用拓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2022 年国内市场产值约 183 亿 元,同比增长约 20%,增速远高于卫星导航行业平均,根据泰伯智库预 测,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439 亿元,3 年 CAGR 超过 30%。细 分来看,位移监测是高精度导航定位最大应用领域,2019 年市场份额 24.8%,GIS 数据采集器和 GNSS 接收机份额分别为 19.4%、17.5%, 智能汽车、生活服务、行业数字化有望成为市场增长主要驱动力。


汽车智能化加速,高精导航有望成为高阶标配


自动驾驶高阶演进,位置感知要求提升。根据 GSA,受 ADAS 等驱动, 道路应用为 GNSS 下游主要场景之一,2021-2031 年收入占比近 30%。 根据 RCL 及 Frost Sullivan,全球 2021 年 L2 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 15%,预计 2026 年将提升至 45%,其中 L3 及以上占比上升至 15%, 自动驾驶市场规模 2020-2026E CAGR 约 30%;国内 2022 年自动驾驶 乘用车销量740万辆,预计2026年增长至1860万辆,渗透率达73.5%, 2022-2026 年销量 CAGR 达 25.7%。高等级自动驾驶要求定位精度至 少达到分米级,高精定位可应用于城市 NOA、记忆泊车、无人驾驶等典 型场景,有望成为 L3 及以上车型标配。自动驾驶目前主要有单车智能和 车路协同两种技术路线,单车智能演化出以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为代表 的“谷歌派”和以视觉感知和影子模式为代表的“特斯拉派”,车路协同 通过“车-路-云”实现网联化自动驾驶。


车载高精度定位渗透率临近拐点,GNSS+IMU 成为主流方案。“重感知, 轻地图”方案趋势下,高精度定位作为车端感知关键环节,正在由此前 配合高精地图发挥作用转向在系统匹配使用 ADAS 地图、提升 BEV 算 法效果提供底层支撑,智能汽车硬件预埋趋势下,加装高精度定位硬件 以在量产交付后可通过 OTA 升级实现更高级别功能的乘用车显著增加, 高工汽车数据显示,23 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车高精度定位系统渗透率已达 4.03%,正在快速接近 10%的渗透率拐点。自动驾驶定位按技术原理可 分为信号定位(GNSS)、航迹推算(IMU)及环境特征匹配三类,各具 优劣,融合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其中 GNSS 和 IMU 组合定位较为典型。 GNSS 更新频率低,延迟达 100ms,不足以支撑实时位置更新,IMU 更 新频率>100Hz,延时<10ms,弥补 GNSS 实时性缺陷,两者结合实现 应用场景和定位精度互补,大幅提升定位系统精确度。当前国内车企落 地高速 NOA 普遍采用“高精定位+高精地图+车端传感器”多源融合定 位策略,其中在高精定位部分多采用 GNSS+IMU+RTK 方案。


集成化或与 P-Box 长期并存,融合算法为核心竞争点。目前车载高精定 位组合导航系统主要为 P-Box 定位盒子独立形态,随着汽车 E/E 架构及 域控技术演进,组合导航模块或与 T-Box/域控制器集成,方便部署的同 时降低成本、提高数据交换效率,考虑集成方案对车厂研发及感知决策 等算法能力要求更高,P-Box 有望凭借快速量产能力及集成度和可靠性 优化长期存在。GNSS+IMU 定位主要涉及 GNSS 定位算法、加速度惯 性算法以及融合算法,软件算法直接影响定位精度且能够一定程度降低 对组合导航关键部件要求,组合导航算法分为松耦合、紧耦合和深耦合 三种,定位精度与实现难度递增,北云测试结果显示深耦合定位精度与 松耦合相比提升 3~7 倍,较紧耦合提升 2~5 倍,目前松耦合技术占据主 导,城区 NOA 加快落地有望带动更适用于半遮挡场景的深耦合和紧耦 合占比提升。融合定位尚未形成统一方案,主机厂定制化需求为新厂商 进入供应链提供机遇,我们认为 u-blox、ST、高通等传统 Tier2 或 Tier3 厂商长期提供传统车载导航芯片及模块,客户资源丰富且合作稳定,上 游核心元器件研发量产经验丰富,华测导航、导远电子、北云科技等新 兴供应商算法优势突出,协同性及更迭速度更快,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


上游关键技术国产突破,本土终端厂商崛起


上游芯片模块自给率提高,国内 GNSS 高精定位产业链完整。高精度定 位产业上游包括空间卫星导航系统、各类增强系统等基础设施及芯片、板卡、天线等基础构件,决定终端整体性能,GNSS 芯片及板卡通常占 据北斗接收机价值的 50%-65%,近年来以北斗为核心的导航与位置服 务技术不断创新,芯片、模块等高技术含量环节打破海外厂商垄断,性 能指标趋近国外领先同类,形成成本优势,国产替代加速,2021 年国内 厘米级应用北斗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达到 120 万片,国 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累计销量超过 2 亿片,主要应用于无人机、精 准农业、测绘仪器、机器人、智能网联车等场景,搭载国产高精度模块 和板卡的终端超过 70%,高精度天线出货量接近 170 万只,高精度卫星 导航定位产业链初步形成。上游核心元器件国产化有利于降低终端成本, 推广下游应用。


基建及政企需求拉动终端需求,国产厂商占据主导。国内高精度卫星导 航技术应用起步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升级及新基建推动下进入新应用 培育期,2019 年国内高精度 GNSS 接收机出货量超过 20 万台,GSA 预测 2019-2029 年全球 GNSS 高端接收机(价格超过 150 欧元)出货 量将翻倍增长至超过 310 万台。高精度 GIS 应用于军事、国土、规划、 林业、电力等行业,2019 年国内高精度 GIS 数据采集器市场规模增长 至约 20 亿元,2011-2019 年 CAGR 约 18%。国内终端仪器经历“进口 -国产替代-产品出口”发展过程,市场格局趋于成熟,目前以华测导航、 南方测绘、中海达三家为主,合计占比超过 50%,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 2025 年国产高精度接收机占国内出货量的比例将提升至 70%。本土厂 商终端产品性能趋近于 Trimble 等全球领先厂商,价格具有较大优势, 凭借成熟技术和高性价比加速出海,全球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


复盘 Trimble 成长路径,软件服务提升终端价值


全球高精定位领导者,成功转型软件服务高科技公司。Trimble 为全球第 一家商用 GNSS 公司,1978 年成立于美国,产品服务于汽车、能源、 农业、地理信息等各行业,1999 年开始逐步将技术与下游应用结合,重 视发展细分领域解决方案,2012 年起分别列报产品、服务及订阅收入, 同年收购谷歌旗下 3D 建模平台 SketchUp,推出建设一体化战略解决方 案,强化软件能力,2020 年第三任CEO Rob Painter就职,提出“Connect and Scale 2025”战略,软件和服务成为经营关注点。2018 年软件/服务 /经常性收入占比首次过半,2022 年超过 60%,公司成功转型为以软件 和服务为主的高科技企业,23H1 订阅&服务收入(包括 SaaS、长期许 可证、维护支持、专业服务等)9.84 亿美元,占比同比提升 8.3pct 至 51%。受益SaaS等软件服务业务发展,公司 ARR(Annualized Recurring Revenue)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整体显著提升。


研发投入强度大,平台化能力助力应用与市场扩张。Trimble 研发费用率 近年来保持 15%左右,根据 23Q2 业绩说明会数据,约 65%研发支出用 于软件,目前公司软件产品包括 3D 建模、分析和设计解决方案、设计 和数据准备软件、BIM 软件、企业资源规划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基于云 的协作解决方案等,结合自身领先的定位测量等硬件,为客户提供全生 命周期服务。公司 2017 年起将分部门收入口径调整为建筑与基础设施、 地理空间、资源与公共事业、运输四大类,23H1 营收占比分别为 42.4%/18.09%/21.18%/18.3% , 利 润 率 分 别 为 27.1%/30.2%/34.7%/15.5%。分区域来看,各地区收入贡献份额整体稳 定,北美地区为主要市场,占比长期超过 50%,欧洲占比约 30%,亚太 等新兴市场占比近 20%。


增强服务拓宽收费模式,提升客户粘性。GNSS 定位存在电离层误差、 星历误差、卫星原子钟时钟误差、对流层误差等,无法满足部分领域高 精度定位需求,需要增强系统加以补充强化。根据原理可将增强技术分 为星基增强(SBAS)和地基增强(GBAS),地基增强先于星基出现, 两者接收信号来源、布站范围密度、使用算法、定位精度、适用场景等 方面存在差别,可互为补充,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增强方法主要为地基 RTK(实时动态定位)、星基 PPP(精密单点定位)以及两者的结合 PPPRTK。Trimble 于 2000 年收购 Spectra,推出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 系统)主流技术 VRS 技术模型,2005 年 Trimble 推出 VRS Now 服务, 已在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上线运营服务,2011 年推出星基增强系统 RTX,2014 年进一步推出 RTX Fast,支持 PPP-RTK 定位,增强服务 应用领域由农业导航向土木施工、自动驾驶等领域拓展。


软硬件结合增厚技术壁垒,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延伸上下游布局,SWAS 打造新业务模式


算法加持终端持续迭代,高精定位设备份额提升。华测导航持续攻关 RTK 核心算法和软件,充分保证终端装备定位精度、可靠性、完好性、 一致性、电磁兼容等关键性能,并结合用户业务流改进优化产品使用设 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公司高精度 GNSS 接收机应用于地形测绘、 地籍调查等国土空间数据采集和智慧城市等城市空间数据采集及公路、 铁路、海洋等基建领域,同时配套 RTK 软件方便用户操作使用。公司持 续推出“五星十六频 RTK”,突破复杂测量场景下信号问题,外观精巧便 携,集成惯导模块大幅提升作业效率,“视觉 RTK”融合视觉、图像识别 技术,实现施工测量 50%以上效率提升。公司已成为国内市场少数几家 RTK 供应商之一,结合第三方机构和公告数据,截至 2019 年出货量占 比接近 20%,2017-2022 年高精定位装备收入 CAGR 达 17.02%,绝对 规模上由低于同行到实现超越,市场地位显著提升。


上游基础器件自研突破,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公司研发费用率长期维持 约 15%,较国内外领先企业处于上游区间。目前已拥有天线、芯片、板卡等核心基础器件自给能力,自研高精度 GNSS 基带芯片“璇玑”已实 现量产,支持全星座全频点 GNSS 卫星(北斗、GPS、GLONASS、Galileo、 QZSS)信号、SBAS 星基增强系统、L-band、RTK、PPP-RTK 和 RTD, 支持单芯片高精度定位定向,支持 PPS、eventmark,并可实现 100Hz 原始观测量输出。下一阶段公司将布局车规级 GNSS SOC 芯片,扩大 竞争优势。测量型板卡 B380 面向北斗高精度定位、北斗导航、授时和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等应用领域,提供厘米级的 RTK 定位和毫米级载波观 测值。上游基础设施及元器件布局生产能力将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降低终端产品成本,增强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


华测一张网(SWAS)有望开启 SaaS 服务模式。公司逐步构建软件和 平台服务能力,已推出测地通软件 Landstar8.0,点云预处理/后处理软 件等,RTK、激光雷达等硬件产品搭载后实现智能化升级。公司持续攻 坚 SWAS 广域增强系统核心算法,打造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基础 设施,22 年上半年取得大地测量甲级测绘资质证书,8 月正式发布“华 测一张网”,对外推出华测 CORS 账号服务,通过自有国内高密度基准 站网,搭配引入 AI 的 CORS 服务算法,实现“云端同源”、“硬件设备+ 软件账号服务”深度结合,将用户终端定位精度提升至实时厘米级、事 后毫米级。截至 22 年 8 月 1 日发布会当日,华测历经 3 年在全国累计 建设 4235 个高标准基站,可 7*24 小时覆盖服务除港澳台、西藏及少数 无人区以外全国地区,基准站密度国内领先,CORS 解算软件精准度提 升 25%。华测 RTK 结合 CORS 账号使用后终端固定率平均值由 85%提 升至 96%,测量精度提升 20%以上。目前 SWAS 服务主要应用于测量 测绘智能装备、农机自动驾驶、位移监测等领域并逐步向各类室外机器 人等场景拓展,有望带来持续收入贡献,我们认为公司前期采取硬件+增 强服务打包销售模式,可利用多年积累客户资源,提升产品服务价值, 增强客户粘性,后续随着收费模式明确,有望开拓 SaaS 订阅等新业务 模式,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无人机无人船助力测绘升级,导航赋能低空经济


政策推动实景三维建设,自然资源信息化加速。测量测绘随着技术发展 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型方向发展,数据采集从“二维”向“三维”跨越, 工作范围全球覆盖、海陆兼顾,应用场景由传统的国土、自然资源等拓 展至交通运营管理、实景三维城市、应急测绘等领域,由基础测绘向多 要素时空地理信息系统转变,产业价值提升。自然资源部 22 年 2 月发 布《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通知》,实景三维中国进入全面实 施阶段。2020 年以来大型招投标项目数量增多,根据泰伯智库,2022 年 实景三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220%至 13.58 亿元,项目数量 257 个,同比增长约 3 倍,预计 2025 年直接市场规模近 40 亿元,关联市场有望达 400 亿元,2022-2025 年 CAGR 达 30.7%。实景三维中国大量项目需要 采用倾斜摄影、激光雷达等新技术手段,强力拉动智能测绘装备市场。


自主研发激光雷达,结合无人飞控助力实景三维。激光雷达结合激光、 GNSS、INS 等技术,能够主动实时感知环境,物体动态空间位置关系, 与传统 RTK 打点测量方式相比实现由点到面,由二维到三维跨越。根据 Yole 数据,2021 年地形测绘为激光雷达最大应用领域,全球交付量 2 万 台,市场规模约 13 亿美元,占比约 60%,2027 年交付量预计增至 3.2 万台,市场规模 17 亿美元,2021-2027 年交付量 CAGR 约 8%。公司 基于高精度 GNSS+INS+激光雷达+无人飞控技术自主开发搭载于移动 载体之上集成多源传感器用以获取空间三维信息的设备,包括多平台激 光雷达、点云预处理软件、点云后处理软件等及航测无人机产品,可以 获取不同大小场景的空间全要素信息,强化对各类模拟状况的分析及三 维可视化管理,有效提升运维水平和效率,代表产品长距离高精度多平 台激光雷达系统 AU20 以及全新一代航测旗舰产品 AA10 实现高精度激 光雷达和可见光相机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作业效率。目前公司三维智能 产品已应用于智慧城市空间数字底座建设、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数据获取、国土调查勘测等领域,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已与 1 个直辖市、8 个省 会城市、2 个地级市勘测单位建立深度合作,为实景三维建设提供高效 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孪生”。


无人船产品性能领先,助力水域探测无人化。无人船艇起源于军用而逐 渐转为民用,下游应用包括生态环保、测量测绘、水文水利、海上风电 和海上油气、海洋观测和调查等,随着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 技术发展成熟,民用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0 年我国民用无人船艇市场规模 3.3 亿元,2023 年有望增长至 32.2 亿元, CAGR 达 113.7%。公司基于高精度 GNSS+INS+无人船控技术,结合通 信、雷达避障、视觉测距等技术,开发了以无人船为载体,搭载测探仪、 声纳、多波束、激光扫描仪等传感器设备的水下、水上测绘解决方案, 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水文站的流量监测,水上水下地形测绘等项目, 2022 年发布的全新智慧测绘无人船“华微 3 号 Pro”搭载测深仪等多种 传感器,实现安全、智能的水域测绘。华微 3 号及华微 6 号无人船分别 参与第 38 次及第 39 次南极科考,华微 3 号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 所测水下地形数据为南极冰川、高原冰湖科考等项目提供高精度数据支 撑,辅助决策。


低空经济蓄势待发,受益空联网建设及低空应用需求。自 2021 年初“发 展低空经济”首次纳入国家级规划以来,随着技术创新发展,我国低空 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3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低空经济” 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 年 3 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 告。中央及地方政策密集催化以及低空飞行器性能优化,低空经济产业 迎来政策技术双重拐点,万亿潜在市场空间有望加速释放。低空智能融 合基础设施包括“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四张网, 其中空联网指通信、导航和感知等信息基础设施,卫星导航和高精定位 有望赋能感知侧,拓宽应用领域。同时,巡检测绘、农业等低空经济场 景将带动无人机需求,公司已拥有 P60、P330 Pro 等多款航测无人机, 其中 P330 Pro 纯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航测系统是公司自研生产 的全新一代航测系统,具有“高精度、免像控、长航时、多载荷、易操 控”等特征,有效降低项目成本;近期推出与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联合研制的无人机巡堤查险装备智巡 AR10,集成可见光、热红外和激 光雷达等多传感器,全方位检测堤防险情。


地灾预警提升位移监测需求,水库大坝项目加快落地。位移形变可能引 起滑坡等地质灾害,事前通过高精度卫星定位产品监测预警能够降低损 失,我国灾害隐患多、分布广、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有关 部门积极推动地灾监测预警设备铺设,加强卫星通信、虚拟参考站等新 技术新装备使用,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截至 2020 年全国已发现地质 灾害隐患 33 万余处,2019-2022 年在全国建成 4.5 万余处普适型地质 灾害监测预警实验点,到“十四五”末计划建成并运行 8 万余处,地灾 防治监测设备需求空间广阔,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全国地灾防治整体市 场规模 2021 年约 300 亿元,预计 2025 年接近 500 亿元。同时,随着 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检测设施建设加快,水利应用有望成为 位移监测又一增长点,23Q4 中央增发万亿国债,重点支持灾后恢复重 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有利于推动水利工程建设。2019 年中国卫星导 航位移监测市场规模约 25 亿元,未来位移监测将融合卫星导航与压力、 湿度监测等技术,提供位置等信息实时动态监测,同时结合用户行业管 理需求,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形成围绕系统集成延伸的运营服务市场, 应用场景拓宽至高层建筑及高速公路等领域,市场规模预计持续增长。


地灾监测项目市占率领先,水利应用持续拓展。公司基于物联网+北斗高精度定位核心技术开发了针对不同行业应用的位移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全天候、全天时获取被监测对象的三维形变、裂缝、降雨量等感知数据, 基于信息化平台、监测物联网平台进行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可视 化管理。产品融合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岩土传感器技术等,集 成综合供电、避雷等辅助系统,应用广泛。在此基础上,2020 年以来公 司大力投入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研发创新,截至 23H1 末已有数万 台设备在全国重点地质灾害防治省份得到规模化应用,共覆盖地质灾害 隐患点 1 万余处,通过高效项目管理保证地质灾害检测方案的高质量实 施和及时交付,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水利领域拓展顺利,公司的“自动 化变形监测系统”采用全星座 GNSS 检测、传感器、北斗通讯、供电防 雷等技术,实现野外恶劣环境下全天不间断采集和传输数据,实现对边 坡及坝体变化的立体多方位实时监控,为进一步分析变形趋势提供有效 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已累计在全国千余座水库安装万套监测设备,中标 多地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项目。


海外市场广阔,农机自动驾驶打开出口新增长点


布局海外中低端价格带,替代空间大。公司凭借性价比优势和渠道铺设, 从中低端客户群切入全球市场,与 Trimble 等国际龙头高端目标客户群 形成差异化竞争,2021 年起海外营收增速持续显著高于国内业务增长, 有力带动整体业绩向上,近年来扩张速度整体高于同行业国内外龙头厂 商,海外营收比重较同行仍有提升空间。Trimble2022 年北美本土市场 营收 19.55 亿美元,同比增长 4.78%,海外营收 17.21 亿美元,同比下降 4%,占比维持 45%以上,分地区来看,2016-2022 年,北美市场营 收 CAGR 约 7.3%,深耕多年保持稳健,欧洲/亚太/其他市场营收 CAGR 分别为 10.3%/2.8%/9.2%,整体扩张速度与本土基本持平,我们认为由 于 Trimble 自身产品和客户定位与新兴市场需求预算存在一定错配,市 占率有限,海外市场规模预计大幅超过其目前对应收入体量,以华测为 代表的国内厂商有望填补空白并替代 Trimble 份额。


出海产品品类增加,北三组网助力新兴市场开拓。国内 RTK 设备已经过 进口及国产替代过程,进入产品出口新阶段,北三组网完成后北斗系统 覆盖范围由亚太地区扩大至全球,定位精度、时间精度等性能方面大幅 提升,整体核心指标已超越 GPS,处于世界一流梯队,作为国家重点支 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程,有望随着“一带一路”相关政策推进加速出 海应用,带动相关产业环节全球市场开拓。华测自 2020 年开始 RTK 产 品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在国内外市场表现稳步上升,实现快速推广,同时 农机自动驾驶、三维激光雷达、无人船等产品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出 海产品品类不断丰富,下游客户群体快速拓展。


北斗赋能精准农业,补贴政策推动农机自动驾驶销量增长。近年来国内 城镇化和老龄化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流转推进加速农业生产规模 化、集中化趋势,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提升农机装备机械化、智能化需 求。我国农作物机综合机械化率截至 22 年已提高至 73%,与平均水平 90%以上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基于北 斗系统提供的精确位置信息对农业机械进行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2013 年起农业用北斗终端进入农机购置补贴系统,随着政策辅助,以及 国内企业技术和方案不断突破,产品规模化推广及普遍降价进一步推动 应用普及,根据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以购置补贴数据统计,2022 年 中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量达 8.4 万套,同比接近翻倍,截至 2021 年 我国农机自动驾驶渗透率不足 2%,与欧美相比处于发展初期,预计 2023 年同比增长 50%,2025 年销量有望增长至 19.06 万套。我们按照农机 保有量每年增长 3%,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单价年降 5%测算,2025 年农 机自动驾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30 亿元,2022-2025 年 CAGR 约 18%, 累计安装渗透率约 6.4%。


全球精准农业快速发展,国产品牌迎出口市场机遇。精准农业通过有效 管理农业生产空间差异,提高作物产量,减轻环境影响。北美是精准农 业 GNSS 设备出货量核心地区,其中美国是全球最早研究应用精准农业 技术的国家,普渡大学调查报告显示,2017 年 78%的受访者已经使用 基于 GNSS 的农业自动驾驶技术,根据欧盟《GNSS 市场报告(2017)》, 2015-2025 年北美设备出货量将增加两倍以上,亚太地区将继续扩大其 安装量,2025 年有望达到 33 万台,其中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 将是主要市场,欧洲 2025 年出货量将达到 15.7 万台,而中东和非洲, 以及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由于低基数及技术成熟带来的高性价比方案, 预计实现高水平增长,其中中东和非洲出货量将从 2015 年的 1.4 万台 增长到 2025 年的 23.9 万台。国内农机装备智能化产品随着上下游产业 不断丰富,相关技术陆续突破,性能已经趋近国际领先品牌,同时依托 国内成熟的产业链和完善的制造业,成本优势显著,已具备大规模向海 外出口的条件,根据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数据,农机北斗终端出口均 价普遍较高,2020 年开始市场规模快速上升,2022 年达 21.45 亿元, 是国内的约 78%,预计 2023 年国内 4 个农机北斗终端厂商出口规模 26.36 亿元,同比增长约 23%,有望再创新高。


领先布局精准农业,高精定位与机械控制能力构筑优势。公司 2013 年 作为行业先行者进入农机自动导航领域,凭借机械自动控制、高精度组 合导航算法等核心技术,基于 GNSS 导航定位,开发了北斗农机自动导 航系统、卫星平地系统、农机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土地整平解决方案、 智能喷雾控制解决方案等,实现智能作业机械集成和多机作业远程交互 分享,牵头或参与起草农机导航国家标准 2 项,21 年推出农机自动驾驶 产品“领航员 NX510”与部分主机厂商深度合作,实现产品快速推广。 根据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数据,2022 年华测在国内农机自动驾驶市场 份额为 13.8%,延续增长态势。公司同时参与无人农场实践项目,积极 构建以导航控制和数据为核心的精准农业生态链系统。农机自动驾驶系 统通过与农机具作业控制、北斗作业监测等功能融合,正在向功能集成化、更少人化干预方向发展,应用范围上加速向多区域、多装备渗透, 随着农业信息化发展,无人农场成为智慧农业重要发展方向,“十四五” 期间预计由示范区逐步走向商业化,拓展市场空间。农机智能化水平提 升对导航定位、算法控制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快速迭代升级能力提出更 高要求,公司有望凭借软硬件技术和产品积累扩大自身市场影响力。


自研芯片+融合算法确立优势,车载定位逐步放量


测绘起家建立紧耦合优势,产品性能趋近行业领先水平。对于组合导航 厂商而言,紧耦合算法实现需要同时具备 RTK 定位和组合导航算法两种 研发能力,深耦合算法在此基础上额外要求具备 GNSS 射频和基带接收 能力,目前只有自研 RTK 芯片的公司可以实现。主流玩家根据自身主体 业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华测导航等测绘起家的 GNSS 厂商,具备 RTK 算法能力,通常外购 IMU 做紧耦合或深耦合,二是导远电子等 IMU 起 家的惯导厂商,通常外购 GNSS 部分做松耦合,三是非 GNSS 和 IMU 厂家,通常全外购做松耦合。华测利用多年无人机、无人船等封闭半封 闭场景下无人驾驶技术积累快速切入乘用车/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产品 性能接近国内其它头部厂商。目前 GNSS/INS 融合定位主流算法以 GNSS 为主,INS 为辅,公司作为 GNSS 领先厂商,充分受益行业趋势。


掌握松紧耦合算法,车载业务开启批量交付。公司提供包括北斗地基增 强系统及 GNSS/INS 组合导航系统的全套自动驾驶高精定位方案,采用 高精度 MEMS 和松耦合技术,提高方案性价比和定位精度,已通过 IATF16949 车规标准认证,可为车企及自动驾驶方案商提供端到端的满 足 ASIL-B 要求的车规级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算法方面,公司已掌握 高精度定位算法、紧耦合算法、SWAS 广域增强系统、惯导标定等核心 前沿技术,不断扩大融合算法领先优势。基于 SoC 开发的高精度低功耗 GNSS 定位模块 M620 INS 采用表面封装方式,集成 MEMS 芯片和自 研组合导航成熟算法,满足自动驾驶等场景对功耗体积的高要求。公司 积极拓展乘用车自动驾驶业务,已被指定为多家车企的自动驾驶位置单 元业务定点供应商,部分车型已经实现批量交付,未来将积极布局车规 级芯片、全球 SWAS 广域增强系统及持续投入优化核心算法,为客户提 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有望凭借算法优势和硬件性能进一步 扩大市场份额。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华测导航研究报告:高精度导航定位龙头,多元布局+出海拓宽成长边界.pdf

华测导航研究报告:高精度定位龙头,四大板块齐发力.pdf

华测导航研究报告:聚集高精度定位“自动驾驶”扬帆起航.pdf

华测导航(300627)研究报告:测绘为基,自动驾驶高精定位打开成长空间.pdf

华测导航(300627)研究报告:高精度定位龙头, 继往开来空间广阔.pdf

华测导航(300627)研究报告:导航定位龙头迎产业红利,自动驾驶打开成长空间.pdf

海格通信研究报告:无线通信和北斗导航领域领先企业,布局四大领域全面赋能行业应用.pdf

北斗导航产业链专题报告:中国北斗时空大数据元年;军民同行,与数字经济时代同频共振.pdf

北方导航研究报告:军用导控系统龙头,长期发展向好.pdf

北方导航研究报告:兵器集团制导龙头,多业务发展迎拐点.pdf

北方导航研究报告:制导火箭导控龙头,内需外贸双轮驱动.pdf

【中泰证券】高精度导航定位龙头,多元布局+出海拓宽成长边界.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