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回顾:欧美客户、日式管理、上海技术
1.1.发展历程:先发切入运动赛道,历史上多次逆势抢占份额
公司前身申洲织造成立于 1990年,2005年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是国内最大的 纵向一体化针织制造商。公司集织布、染整、印绣花、裁剪与缝制四大工序于一体, 在中国、越南、柬埔寨均有产能。截至 2023H1 公司员工数超 95 万人,各类针织服 装产量约为 5 亿件,2023H1 运动类/休闲类/内衣类/其他针织品服饰营收分别为 85.61/23.00/6.13/0.89 亿元,占比分别为 74.0%/19.9%/5.3%/0.8%,增速分别为19.9%/10.1%/0.4%/-57.2%。2023H1, 公 司 前 四 大 客 户 收 入 占 比 分 别 为 30%/22%/16%/12%,合计 79.8%(同比下降 3PCT)。 2022 年公司收入/净利分别达 277.81/45.63 亿元、同比增长 16.49%/35.33%, (1)收入端已超越疫前水平,得益于海外疫后率先放开、公司产能利用率得以修复 以及汇率带动产品价格提升;同时受益于新工厂产能得到持续扩产。(2)利润端: 尽管 2022 年净利率同比提升 2.29pct,但较疫前(2019年)仍低 5.45pct,主要由新 疆棉事件背景下于国内产能利用率仍偏低、以及原材料价格在 2021-22 年 5 月高企。 2023H1 公司收入/净利分别达 115.67/21.27 亿元、同比增长-15.00%/-10.14%,业绩 下降主要由于全球消费需求不足、品牌去库存等导致企业产能利用率较低,但日本需 求好于欧美。
复盘公司整体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将公司发展历程划分为 3 个阶段:
(1)1990-2005 年,打入国际代工行列自日本始。公司前身创立于 1990 年, 成立之初公司就确立了中高端市场的定位,并引入了日本先进的企业管理体系。公司 发现日本婴儿制衣对面料要求很高、远超行业标准(根据新浪财经,当时成人汗衫 1.2 美元/件,婴儿成衣价格达到 1.5 美元/件),抓住此次机会培训提升技术、逐步打 开日本市场。1992 年开始实现盈利,1995 年出圈,1997年凭借“20天内交付35万 件针织衫”成功进入了 UNIQLO 供应链体系。在 2005 年上市之初,公司客户仍以日 本休闲服饰为主(占比为81.2%)。此后公司始终坚持中高端定位,积极开展技术升 级改造,为日后打开欧美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 年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由于公 司开始扩展欧美运动市场,净利高速增长主要由于出售若干土地使用权及物业所得; 2005 年受非经项目收益下降影响,净利下降。
(2)2005-2012 年,上市后布局海外+拓展运动赛道。2005 年欧美国家对我国 纺织品出口实施配额限制,公司开始在柬埔寨金边建设工厂,并于 2005 年 9 月投产。 2012 年柬埔寨二期制衣工厂逐步投产。国内方面,公司在安徽安庆、浙江衢州、浙 江宁波不断建设新工厂。2006年公司通过了 NIKE和 ADIDAS的验厂,2006和 2008 年为 NIKE 和 ADIDAS 建设专用工厂,为其提供从面料研发、设计、打样及生产等一 站式代工服务;同时品牌商将设计中心搬入申洲工厂。2012 年公司运动服饰收入占 比相较 2004 年提升 54pct 至 56%(CAGR 为 82%)、占比过半。 2005-12 年公司产能/收入/净利 CAGR 为 15%/20%/24%,其中 2008 年净利高 增主要由于受益于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同比增长;2010 年由于棉价上涨及人民币升值, 净利增速回落。从量价拆分来看,2006-2012 成衣产量/单价 CAGR 分别为 14%/5%。
(3)2013 年至今,受益于海外布局+快反能力,公司在暖冬、贸易战、新疆棉 背景下份额提升:从外部看,2015 年 TPP 协议、2018 年贸易战等背景下,海外布 局的重要性凸显,而申洲领先于行业的布局相对受益、市场份额提升;根据南方日报, 2015Q4,优衣库受暖冬影响库存积压,市场担心申洲订单,但公司反而由于客户快反需求提升、份额提升。公司自 2013 年开始快速在越南投产西宁(面料)、世通 (成衣)、德利(成衣)、ADIDAS 专用等工厂,早于行业,并在柬埔寨新建大千、 荣德(成衣)、越群(成衣)等工厂;另一方面实现海外工厂从面料至成衣的完整生 产线,越南西宁一、二期工厂均为面料工厂,同时在越建设特种面料工厂。2012-21 年公司成衣/面料产量分别由 8.7 万吨/2.1 亿件增长至 23.7 万吨/4.9 亿件,CAGR 为 12%/10%,2022 年成衣产量进一步提升至 5 亿件。2012-22 年公司收入/净利 CAGR12%/11%。从量价拆分来看,2013-2022 成衣产量/单价 CAGR 分别为 9%/2%。
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长期在 30%/20%水平波动,主要受到产品结构、产能利用 率、棉价成本、汇率影响。2004 年公司因出售土地使用权及物业,净利率达到 27.7%,若剔除则回落至 15.0%。从影响因素来看,(1)产品结构:2008-09 年公 司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提升高产值运动类服饰占比),并通过更新设备、技术改造、工艺优化提升内部生产及销售效益,降低单位产品生产能耗,实现降本增效,使得 2009 年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较 2007 年提升 9.5pct/9.4pct 至 31.7%/20.6%。(2)棉 价成本:公司持续工厂降本增效、产能外移的策略减少成本端压力,但原材料棉纱成 本占比约为 44%,棉纱上游棉价直接影响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走势。2010-11 年起棉 价受供需失衡影响持续走高,2015 年棉价回落至低位,2016 年抛储低于预期推升棉 价上涨,2019 年贸易战后市场需求低迷、棉价再度下降。2021 年棉价受美国减产预 期及海外订单需求上升,导致棉纱成本上升但终端定价传导存在时滞;同时能源价格 上升,疫情扰动对公司海外工厂造成停产,导致部分订单转移至国内生产,叠加人民 币升值,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同比下降 7.0pct/7.9pct。(3)汇率:公司销售以美元 结算为主,采购以人民币结算为主,人民币升值会加大公司成本压力,造成毛利率下 降;公司为应对汇率波动采用相应对冲手段,汇率波动会有一定汇兑收益。2005- 2014 年中国进行了汇改,人民币升值;2014 年之后人民币有过三次贬值:2014 年 的 6.02 到 2016 年的 6.95,2018 年的 6.24 到 2019 年的 7.18,2022 年的 6.3 到的 7.32。(4)产能利用率:2021-2022 年,受疫情影响,海外基地及宁波基地均出现 停产、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降低毛利率水平;23H1 由于全球需求疲软及品牌去库 存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叠加柬埔寨及越南新产能开工率不足,毛利率下降 0.2PCT 至 22.4%。
分品类看,自 2010 年运动品类收入规模首次超过休闲品类后,运动品类保持稳 健增长,2012-2022 年运动类/休闲类/内衣类/其他针织品服饰收入年复合增速为 15.4%/6.7%/1.6%/3.2%,2020 年其他针织产品中口罩收入 14 亿元带动其他针织品 大幅增长。截至 2023H1 运动类/休闲类/内衣类/其他针织品服饰营收分别为占比 74.0%/19.9%/5.3%/0.8%。
分地区看,伴随中国运动鞋服市场复苏,中国市场占比不断提升,2013-2021年 中国收入 CAGR 为 18.8%。2022 年中国大陆/欧盟/日本/美国/其他地区收入占比分别 为 25.5%/22.4%/14.1%/17.5%/20.5%,增速分别为-6.5%/31.3%/35.4%/-10.4%/- 10.8%、增速较 2019 年下降 10.6PCT/7.9PCT/-25.9PCT/17.2PCT/16.7PCT,日本 受益内衣和口罩销售增速最快,欧美及中国市场受疫情影响负增长。2023H1 中国大 陆/欧 盟/日 本/美 国/其他地区收入占比分别为 26.84%/20.94%/15.84%/14.41%/21.97%,由于欧美市场运动品牌去库存,占比较 22 年末有所下滑,中国及日本市场占比有所提升。
分客户看,2022 年前四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 31.0%/21.0%/17.5%/12.5%,合 计占比超 80%,收入增速分别为 22.0%/24.1%/-1.4%/3.9%,截至 2023H1,前四大 客合计占比约80%,收入增速分别为-21.90%/5.32%/-25.64%/-28.57%,只有客户乙 保持增长。同时公司不断拓展新客户,21 年公司与 lululemon 开始合作,根据 21 世 纪商业评论,2022 年实现收入 4300 万美元。
1.2.资本市场表现:最高 PE35-45X,近年底部抬升至 17-20X
公司自 2005 年 11 月上市至今(2024 年 3 月 11 日),股价上涨 3917.48%,跑 赢恒生指数 1644.9PCT。2024 年 3 月 11 日公司市值约 966 亿港元。公司上市以来 累计融资 96 亿元,累计分红 248 亿元,累计分红率 47%。 回顾公司历史股价表现,我们分为 3 个阶段:
(1)2005-2012 年,PE 估值在 5-10 倍左右。公司早期主要为日本市场休闲服 饰企业做代工业务,上市时休闲服饰代工业务占比达 81%;由于单一客户占比高、 业绩波动大,市场仅给予公司 5-10 倍估值。2007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估值最低跌至 2.7 倍(2008/11/4)、股价最低跌至 0.69 港元(前复权);2008 年公司订单快速回 暖,业绩、估值双提升带动股价上涨。
(2)2012-2016 年,稳定增长阶段,延伸至面料 ODM、PE 估值提升至 10-20 倍。一方面公司核心大客户 NIKE、ADIDAS、PUMA、UNIQLO 销售份额稳步提升, 带动业绩稳步增长,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四大客户收入占比已接近 80%,业绩 前瞻性较强;另一方面,公司不断扩充海外产能,2013 年开始公司利用在东南亚国 家成本优势,陆续在柬埔寨、越南设厂,也得以享有估值溢价。
(3)2016 年至今,从资本市场层面,2017 年开始外资持续流入,“漂亮 50” 价值投资风格兴起,优质白马估值溢价显著提升,公司 PE 估值提升至 35 倍 (2020/1/20)、对应 PEG2.66。2020 年初,公司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最低至 70.67 港 币(2021/3/19)、PE 跌至 20X,底部估值也得以抬升。但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迅速控 制,申洲快速复工复产,叠加国外疫情产生的订单回流,公司产能利用率快速回升, 公司股价、PE 值随之上涨。此外受益于海外疫情叠加新疆棉事件抢份额, 21 年 4 月 由于印度疫情恶化订单转移国内,股价最高升至 196 港元,对应估值 45 倍 (2021/5/27)。21 年下半年东南亚疫情爆发、棉价大涨影响利润,叠加终端市场消 费需求减弱,海外进入去库存阶段,公司业绩、股价双跌,最低跌至 51.8 港元 (2022/11/10),对应 PE 17X。23 年公司业绩主要随 Nike、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去 库存数据及调整业绩指引发生股价波动。
1.3.股权结构与管理团队:马氏家族持股超 42%
公司股权集中,马氏家族通过协荣和富高合计间接持股比例超过 46%。截至 2023H1,协荣持有公司 42.36%的股份,其中实控人马建荣、妹夫黄关林、父亲马 宝兴分别通过千里马、BMX 和利华持有协荣股份,堂兄马仁和通过 MCC 持有富高 股份,若干高级管理层(包括执行董事王存波和陈芝芬)持有富高股份。 马宝兴总早年为上海纺织厂的学徒、之后升任上海纺织二十厂主管技术的副厂长, 80 年代末宁波北仑区筹建申洲、邀请马总担任副总经理。早年在日本的培训经历使 得马总认识到面料研发的重要性,因此申洲从一开始定位于中高端日本客户;1997 年马建荣总接任管理,彼时已有近 20 年纺织经验积累。
2.行业分析:功能性面料研发、快反能力是未来角逐点
我们分析,申洲的成功除了自身能力外,也顺应了 3 个行业趋势:(1)定位运 动赛道;(2)海外布局;(3)功能性面料研发对化纤开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2.1.运动鞋服行业:去库存接近尾声,但需求仍偏低迷
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2022 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为 3627 亿元,2014-2022年 行业规模 CAGR 为 11.8%,同期全球增速仅为 3.6%。受疫情影响 2020 年和 2022年 增速收窄,但运动鞋服行业增速仍稳定高于鞋服整体行业,为鞋服细分行业中过去 5 年复合增长率最高的子赛道。根据 Euromonitor 测算估计,2027 年中国运动鞋服行 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5514 亿元,未来 5 年增速有望回升至 9%-12%的水平。 从竞争格局来看,2022 年全球零售额 CR5 为 57%;零售额 CR10 为 79%,高 集中度聚焦头部品牌。其中 Nike/Adidas 在 2022 年市占率分别为 17%/11.2%,安踏/ 李宁两大本土品牌紧随其后分别为 11%/10.4%。对比 2014 年行业 CR5 市场份额提 升了 13pct,CR10 市场份额提升了 17pct,行业马太效应愈加明显。
运动鞋服行业中的知名品牌的供应商已经开始向头部集中,以此保证品质的稳 定以及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FY2015-FY2023,NIKE 的服装类工厂数量从 408 家减 至 291 家;鞋类工厂从 146 家减 123 家,服装类前五大供应商产能占比从 36%上升 至 52%。2018-2022 年,ADIDAS 的独立制造商从 130 家降至 117 家,其中 72%合作时 间超过 10 年,供应商的生产基地从 289 家下降至 259 家。FY2014-FY2022PUMA 的独立 供应商数量从 203 家降至 141 家。
疫情期间,由于消费者对于运动休闲服装需求增长,以及品牌公司对消费复苏节 奏较为乐观,为避免物流受限导致缺货风险,各品牌 21 年末开始增加备货,但 22年 随着疫情缓和,物流受阻压力减小,库存商品集中到岸,导致各品牌终端库存压力大 幅增长,叠加欧美通货膨胀导致消费疲软,行业库存压力进一步加深。海外市场进 22Q3 入去库存阶段,根据各品牌库存数据,运动鞋服行业有望开始陆续进入去库存 尾声阶段,截至 FY24Q1Nike 库存增速已经转为负增长,截至上半年迅销和 PUMA 库存增速已降为单位数,有望开始迎来订单拐点。
2.2.海外布局:越南、柬埔寨人工和税率优惠逐步减少,未来 印尼重要性凸显
纺织制造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也是成本敏感性行业,伴随人力成本变化、 经贸协定引起的贸易成本变化以及各国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目前全球纺织行业开始向 东南亚国家转移。东南亚海外产区的优势主要有:(1)人工和能耗成本低,根据表 5,越南、柬埔寨最低工资约为国内的 40-65%;(2)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税务 总局,越南对于满足条件的海外投资项目提供 10%的企业所得税率优惠及“四免九 减半”的税收政策;柬埔寨给予会批准的合格投资项目最高 6 年利得税免税等优惠政 策;(3)关税优惠,越南是亚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一财经, 2020 年越南与欧盟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EVFTA)已生效,欧盟取消了越南 77%的 纺织品关税,同时双方货品 99%的关税将在 10 年内陆续取消、由低关税逐步演变为 零关税;日本和欧盟对柬埔寨的服装纺织品出口均免关税,柬埔寨作为欠发达国家享 受美国的GSP计划优惠。(4)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有海外工厂的纺织企业有望受 益。 但还需考虑,根据越共电子报,越南国会 23 年 11 月批准越南拟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对连续 4 年中 2 年综合收入达 7.5 亿欧(50-60 亿元)跨国企业征收 15%。 考虑到申洲国际目前越南成衣/面料产能占比较大,目前税率 5%,若提升至 15%有 一定负面影响。
全球运动品牌龙头成衣生产基地逐渐向东南亚转移。FY2020 越南成为 NIKE 最 大的成衣采购地,FY2016-FY2022,NIKE 在中国的成衣采购占比从 26%下降至 18%;在越南采购占比从 23%增长至 29%。2018 年柬埔寨成为 ADIDAS 的最大成衣 采购地,FY2013-FY2022 从12%增长至22%;在中国的采购占比从32%降至17%。
2.3.同业对比:人效较高,化纤能力逐步提升
申洲主要生产针织运动类用品、休闲服装及内衣服装,主要以棉制品起家,近些 年也在提升自己的化纤能力。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有一体化成衣代工厂商晶苑国际和 鲁泰 A 以及儒鸿、盛泰集团等。从收入体量来看,申洲国际规模最大,收入体量达 277.81 亿元;从成长性来看,19-22 年申洲国际收入 CAGR 为 7.02%,高于其他公 司,仅低于儒鸿(12.21%),主要由于扩产更快,产能 CAGR 为 5.16%。儒鸿增速 更高主要来自针织布贡献,业务年复合增速为 20.40%。
从毛利率来看,2022 年申洲国际毛利率仅低于儒鸿和鲁泰 A。申洲国际为针织 面料、成衣一体化生产企业,最终产品仅为成衣;儒鸿规模较小,除了生产成衣还有 针织布;鲁泰 A 在生产面料、成衣以外还有电和汽等业务。2022 年申洲/儒鸿/鲁泰 A 成衣毛利率分别为 22.05%/27.85%/27.10%,我们分析,22 年公司毛利率低于儒鸿 和鲁泰 A 主要由于:1)儒鸿主要由于销售定价较高,且以化纤为主、原材料成本较 低;2)鲁泰 A 主要受益于低价库存以及产能利用率回升;(3)申洲近两年受开工 率不足影响,以及越南柬埔寨新厂产能爬坡有所下降。从净利率来看,2022 年公司 净利率仅低于儒鸿,高于鲁泰 A,主要受益于运输费用减少导致销售费用率下降及人 民币贬值带来的汇兑收益。从人效及人均工资来看,公司处于行业较高水平,22 年 人效低于鲁泰 A,主要由于其收入增速低于鲁泰 A。
3.公司竞争优势:海外布局+一体化+高研发+高人效
我们认为,公司能覆盖服装代工全产业链、特别是成功切入最复杂的面料赛道的 原因在于:(1)管理能力强:公司董事长马建荣先生在纺织行业拥有超过 41 年经 验,曾出任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之最早期营运企业“宁波制造”的织造部经理 及宁波织造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同时公司拥有上海轻工业人才,并有专门的用料管理、 工业工程人才来做产能预计、产能分配,有效提升公司管理效率;(2)持续推进 “智能化”,推进自动化设备、模块化工具(更新,人效持续提高;(3)快反能力 强:公司产业链集中,无需外包生产,大大缩短了工序时间;公司面料到成衣最快可 实现 15 天内交货;同时基地布局相对集中减少了海关、台风等因素影响。
3.1.参与品牌方面料研发,议价能力强
根据公司公告,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每设立申洲纺织研究院,聘请专业院士为 新面料和新材料开发和应用顾问;根据澎湃网,公司先后设立了申洲制衣创新中心、 申洲科创中心等 10 个创新机构,且与国际研发团队紧密合作,推进技术革新。截至 2022 年底,申洲共申请了 767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254 项,实用新型专利 513 项, 开发专利新面料 1250 个,与客户联合开发达 800 个,大幅提高其在产业链中的议价 能力。 对于运动品牌,功能性面料的研发与生产能力非常重要。申洲国际拥有包括研发、 设计、生产、物流在内的完整运营体系,公司切合客户需求、合作开发新面料设计, 通过参与面料深度绑定客户。2011 年 Nike 邀请丰泰作为 Flyknit 鞋面技术落地生产的 合作方,由于丰泰担心 Flyknit 技术是否能够推广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机器成本问题, 2012 年放弃了 Flyknit 量产订单。申洲国际在 2012 年购入 2000 台设备并承担了 Flyknit 全部的订单,实现 Flyknit 鞋面的开发及量产,2012-2016 年 Flyknit 对于申洲 的营收贡献从 2%提升至 6%,突出的面料研发能力使公司获得 Nike 的优先供应权。 此外公司给与优衣库共同研发的吸汗、透气、柔软功能性面料 Airism,与 NIKE 共同 研发的轻盈、保暖、透气面料 TechFleece 以及针织鞋面等。通过掌握面料研发核心 技术以依照客户需求合作开发新面料,打造差异性竞争优势。
3.2.持续“智能化”,人效高于同行
在研发和设备投入方面, 2005 年申洲国际在香港上市成功后,将融得的 9 亿多 港币全部用来技术升级,将设备更新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澎湃网,申洲国际每年研 发投入约为年收入的 2%,在纺织服务行业中属于较高水平。服装企业技术投入不仅 涵盖生产设备,更是包括生产的全流程配置。申洲的智能化和模块化的先进设备和管 理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更能最大限度减少差错率、提高效率。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设备进行“模块化生产”,提升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并提高了 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公司的“智能吊挂系统”由计算机控制,负责自动将生产任务分 配给各个工作站作 业员作业,降低了作业员工劳动强度,减少各工序间传递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约 10%。2022 年引进全新数码印花设备,实现更精细喷墨技术及自动 化水洗网板设备,相比于人工清洁可节省 30%水量。 疫情前 2013-2019 年公司人均创收和人均产量持续增长,CAGR 分别为 7%/4%; 受疫情以及新成衣工厂爬坡影响,2020 年人效略有下降,2022 年人均创收/产量分别 恢复至 29.5万元/0.53万件。对比同业来看,2022年申洲国际低于鲁泰 A,主要由于 鲁泰A单件产品价格更高,申洲在人员规模高于同业情况下,人效仍处于行业较高水 平,进一步体现公司自动化成果。
公司人员流失率较低,从未能够保证生产效率稳定。公司人员稳定性较高,近年 来雇员流动率持续稳步下降,2022 年国内、越南、柬埔寨三个生产基地的雇员平均 流失率分别为 3.35%/3.33%/3.80%。同时公司保持了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2013- 2022 人均薪酬 CAGR 为涨幅约为 7.4%,并且在员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生 活便捷性、员工身心健康多角度开展工作并形成制度体系。受益于公司员工忠诚度高, 员工福利信誉度高,公司既能保留熟练工提供稳定的生产效率,又能快速招聘优秀员 工满足订单弹性复苏需求及产能迅速爬坡情况。
3.3.海外布局深入,形成规模效应
公司率先开始海外布局,当前形成中国、越南、柬埔寨三地布局版图。公司管理 层具备战略性目光,与 2005年率先开始在柬埔寨布局,2013年开始越南布局,具有 先发优势,享受到早期柬埔寨及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税收及关税优惠,同时结合 产能快速扩张形成规模优势,满足客户低价、分散、稳定、高效的供应需求。同时保 留中国生产基地,利用高人效及高研发优势,与海外基地形成互补。 公司近年来主要的员工扩充来自于海外,2013 年国内员工人数占比 83% (海外 员工主要为柬埔寨地区 ),2022 年 中国/越 南/柬埔 寨 员工 人数 占比分别为 45%/32%/22%。随着越南阿迪专用新厂及柬埔寨面料工厂开始投产,海外员工数量 及产能占比有望进一步增加。受益于海外版图扩建,公司成衣及面料产量稳定增长, 2012-2021 成衣/面料产量 CAGR 为 11.8%/9.7%,2022 年成衣产量约为 5 亿件。随 着海外工厂进一步投产爬坡,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海外/国内产能占比预 计达 35%/65%。受益于规模优势,公司能够更好的抵抗风险,为客户提供更稳定、 低价的供应链需求,在疫情期间行业出清,公司产量实现逆向增长。
3.4.快反能力:垂直一体化生产,交期最短可达 15 天
随着市场需求波动,品牌商对于供应商交付要求逐渐提高,公司凭借成熟的垂直 一体化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质快反需求。公司垂直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将所有生产工序, 从面料织造、染色与后整理、印绣花以至裁剪及缝纫集中在同一工业区内进行,1) 有效减少了生产工序间的物流运输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有利于集团降低单位固定生 产成本,提升公司毛利率;2)使公司对品质有更全面的控制,公司垂直一体化模式 成熟,已成功在海外复制建设相同的工厂模式,有利于公司的全球化布局;3)凭借 垂直一体化业务模式优势,申洲国际产业链集中,无需外包,从纱线到成品均可自产, 面料制造和成衣制造环节可以实现无缝衔接,供货周期大大缩短。根据第一财经,传 统服装厂商由于面料和成衣环节脱离,完成整个过程需要 3 个月,申洲平均交货周期 在 45 天左右,在应对客户紧急订单的情况下,最快可实现 15 天内交货。
3.5.大客户更易产生规模经济,优质客户背书易于新客户拓展
公司主要客户 Nike、Adidas、PUMA 为全球运动服饰龙头品牌,优衣库为全球 大众定位服装龙头,从品牌份额来看,Nike、Adidas 在美国、中国运动鞋服总体市 场中排名领先;优衣库为日本服装龙头、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且具有绝对领先地位,在 中国也具备一定休闲服饰市场份额。公司主要客户行业地位突出、国际竞争力强、体 量较大,一方面有利于规模化生产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大客户供应链要求严格, 大品牌背书更易拓展新品牌。此外我们分析,近年来国际头部品牌采购策略呈现日渐 集中化趋势,体现在合作供应商数量更加精简、单个供应商采购量提升、以及品牌客 户十分重视跟核心供应商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稳定性、 持续性)等。
4.公司成长驱动:短期看海外去库存,中期看扩产及份额 提升
我们认为,公司成长驱动主要来自:(1)短期来看,海外库存压力逐渐改善, 有望迎来订单拐点;(2)中长期,从产能及产量提升来看,越南、柬埔寨海外基地 扩产+国内基地生产设施更新改造持续提效。从客户份额增长来看,老客户中份额占 比提升以及新客户拓展。(3)净利率仍有修复弹性。
4.1.海外生产基地爬坡扩建+国内生产基地提效
目前公司产能结构:1)根据我们测算,目前面料:24 年国内、越南面料产能占 比为 40/60%;2)成衣:海内外产能占比 44%/56%(柬 埔寨 、越 南 各 占 比 25%/31%)。我们分析,短期来看,柬埔寨越群制衣工厂产能爬坡及产能利用率提 升有望带动 24-26 年柬埔寨年产量增长 12%以上。 我们假设国内工厂技改继续提效,2024/2025/2026 年产能增速有望达-1%/-1%/- 1%,越南的阿迪专用工厂 2021 年投产,未来 2-3 年员工总人数有望达 8000 人,我 们假设2024/2025/2026 年越南产能增速有望达11%/9%/8%;柬埔寨工厂产能爬坡, 我们假设 2024/2025/2026 年产 能 增 速 有 望 达 到 13%/9%/9%。 综 合 来看, 2023/2024/2025 年公司成衣产能有望达到 6%/5%/5%,产能利用率有望从 71%提升 至 79%,带动产量提升 5%/11%/10%。
4.2.中期看客户份额提升以及新客户拓展
从客户结构来看,公司与核心客户 Nike、Adidas、Puma、Uniqlo 关系稳定,具 有长期的战略合作能力。2023 年,申洲国际来源于前四大客户收入为 198.82 亿元, 收入占比达 80%;此外,申洲国际开拓新客户,与 lululemon 以及国内运动龙头企业 形成合作关系。 我们判断,未来成长空间来自:1)老客户自身成长能力,公司的四大主要客户 均为国际知名品牌,高品牌知名度、成熟的营销管理和丰富的渠道能力使其保持稳步 发展,2013-2022年,公司客户甲/乙/丙/丁的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19%、13%、13%、 12%;2)在老客户采购中占比提升,短期来看,随着客户走出去库存阶段,有望逐 步恢复采购需求;中长期开看未来随着公司新增产能释放,在大客户中采购占比有望 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公司海外布局规模扩张,公司有望争取更多老客户海外市场份额;3)开拓新客户增厚公司业绩,公司多年为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代工服务,产品质 量优异,在开拓新客户上空间巨大。21 年公司与 lululemon 开始合作,根据 21 世纪 商业评论,2022 年实现收入 4300 万美元,后续有望享受 lululemon 业绩快速增长红 利,实现订单增长。
4.3.净利率仍有增长空间
短期来看,随着棉价压力同比 22 年上半年有所改善,以及此前原材料价格增长 有望传递至定价增长,公司成本压力有望减缓,同时随着下游品牌去库存阶段结束, 订单增长有望拉动国内外产能利用率提升,拉动毛利率回升。长期来看,公司产品仍 有提价空间,目前,公司新产品收入占比已经超过 45%,新产品议价能力强,并且 毛利率更高。2007-2022 年,公司产品单价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3%,2020 及 2021 年 产品价格下降主要受疫情和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长期来看,公司致力于通过新材 料、新产品的开发来增加竞争力,一方面产品价格有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新产品 销售占比提升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增长。
5.财务分析: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盈利能力高于同业
5.1.成长性分析:进入稳定期,大体量下保持稳定增长
申洲国际主业为面料+成衣制造,客户集中度高、研发壁垒高。申洲国际收入达 90 亿(2011 年)前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2-2011年的 9 年 CAGR 高达 24.6%;收 入到达 90 亿后进入稳态增长,在 2011-2019 年收入增速在 10%-20%范围内波动上 涨,2019-2022 年的收入 CAGR 为 7%。 和同业相比,申洲国际 2019-2022 年收入年复合增速位于中等水平,主要由于 申洲国际体量较大,且进入稳定阶段,2020 年受疫情影响,同业营收均出现下滑, 申洲保持营收增长。
从归母净利增速看,申洲国际 2019-2022 年净利年复合增速为-3.6%,主要由在 2021 年棉价、能源、人工等成本大幅增长,而成本传导至报价存在时滞,申洲国际 利润端降幅较大。聚阳实业。
5.2.盈利性分析:参与品牌方面料研发环节,盈利能力好于同 行
申洲国际 2020-2022 年毛利率为 31.24%、24.30%、22.05%,归母净利率为 22.10%、14.10%、16.41%。与同业公司相比,申洲国际盈利能力较高,服装制造 OEM 工厂净利率基本维持在 8%-12%,而申洲高达 20+%,主要由于公司从纱线开 始进行一体化生产,产业链更长,并参与客户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公司研发能力较 强、ODM 占比更高,目前新产品占比已超过 45%。
5.3.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产业链更长,应收账款回款偏慢
从应收账款周转情况来看,申洲国际2020、2021、2022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 别为 62、59、56 天,稳中有降。申洲国际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高,我们分析主要由 于公司产业链更长所致,公司客户主要为全球龙头企业,客户话语权较大。
5.4.现金流分析:经营现金流稳健
从盈利质量来看,2020-2022 年申洲国际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利分别为 1.13、 1.07、1.01。2011 年起,申洲国际盈利质量进入稳定期,主要由于 1)与其客户已建 立起稳定合作关系,2)产业链更长,后向一体化增强了产业链上游收入变现的稳定 性。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申洲国际研究报告:从棉纺拓展至化纤,海外去库为短期扰动.pdf
申洲国际分析报告:从竞争优势看公司未来投资价值.pdf
申洲国际研究报告:海外扩张与客户开拓,驱动盈利回升与份额增长.pdf
申洲国际研究报告:深修内功巩固龙头地位,下游需求逐步改善有望再起航.pdf
申洲国际(2313.HK)研究报告:针织龙头,壁垒深厚.pdf
申洲国际(2313.HK)研究报告:需求改善在即,制造龙头再起航.pdf
印度与欧盟棉纺床上用品反倾销税纠纷案.docx
2023年棉纺产业链年度报告:尺蠖之屈,龙蛇之蛰.pdf
华茂股份(000850)研究报告:智能制造风华正茂,申洲战投强强联手.pdf
新凤鸣研究报告:乘涤纶新周期东风,化纤航母再启航.pdf
金源化纤培训课件 职场三宝之管理沟通.pptx
桐昆股份分析报告:化纤行业复苏进行时,龙头企业一体化扩张期.pdf
湖北新丰化纤有限公司薪酬设计方案.docx
吉林化纤(000420)分析报告:国产化替代正当时,大丝束碳纤维未来可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