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亿轨交行业,系基建托底经济的重要抓手
轨道交通领域市场规模超万亿人民币。轨道交通一般包含铁路(普铁、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2014年以来轨交领域年均完成投资额超万亿人民币。 投资占比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额每年约占政府基建投资总额的35%,是基建托 底经济的重要抓手。
新基建大趋势下,高质量基建投资有望持续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 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其中城际高速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轨交重点领域,有望充分受益。 近年来新基建如火如荼,多地发布最新基建规划。一二线城市例如深圳、上海、南京等地纷纷 发布2024年新基建计划,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动能。
二、轨交行业稳增长逻辑:
逻辑一:铁路规划目标明确,长期发展空间充足
铁路属于强规划品种,历年营业里程目标基本达成。2010 年末、2015 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 程目标分别为9、12万公里,实际达到9.12、12.10万公里,均超额完成。2020年末铁路营业里 程达14.63万公里,虽低于“十三五”15万公里的目标;但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79万公里,远 高于3万公里的目标。预计202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6.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5万公 里左右。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维持较高水平,近十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基本超额完成。自2014年以来, 年度铁路固定实际投资额均稳定在7500亿元左右,计划完成率高。
逻辑二:国铁集团经营改善,支撑中长期资本开支
2023年铁路客运&货运发送量持续增长,国铁集团经营改善。 1)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客运量大幅下滑,国铁集团亏损严重。 2)2023年以来国内铁路客运量&货运发送量恢复性增长,国铁集团经营状况改善。2023Q1-Q3国 铁集团实现收入9080.5亿元,同比增长16.1%,归母净利润121.09亿元,同比大幅扭亏,经营状况 持续向好。
国铁集团经营情况有望持续改善,我们判断主要系: 1)客运量和货运量预计持续增长。由于疫情影响,客运量大幅降低,货运量也有小幅度降低。 疫情后,我国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均有显著增长,其中客运量的增幅尤为显著。随着客货运量逐 渐回到疫情前水平,国铁集团的营收及利润水平也将有大幅度的改善,带动铁路投资增加。2)动车逐步替代普铁绿皮车,车单价ASP提升。随着低票价的普铁绿皮车逐渐被动车和高铁取代, 铁路的平均票价提升。 3)浮动票价的推出,解决高铁两极分化的难题。2023年4月推出浮动票价制度后,在客流量较大 的东部沿海地区,国铁集团通过用提升高铁票价,来取得更高的车票收入,以增强自身盈利能力; 但在客流量一直处于低谷的中西部地区,国铁集团推出票价折扣优惠,吸引更多客流量,从而解 决高铁在发达和偏远地区两级分化的难题。
逻辑三:维修维保&设备更新成为轨交增长新逻辑
维修维保受运力提升带动,需求量迅速增长。动车组主要通过周期和走行公里两个指标确定定 期检修日程。近年来,客运需求逐步提高,铁路运力相应提升,运输频次和密度相应提高,并 且定期检修需求量的上升趋势仍将持续,因此铁路维保市场快速增长。 动车组各级检修及价值量如下表所示。其中,从三级修开始的高价值量维修均需要到指定的负 责维修对象处,五级修需要直接返回主机制造厂进行维修。
近年来铁路运输频次和密度相应提高,动车组高级修数量逐渐提升: 具体来看,动车组高级修的检修需求中价值量较低的三级修减少、价值量较高的四级修和五级修增 多,从数据面来看,2021年动车组高级修第一次招标项目中四级修达137组,比2020年第一次招标多 49组,增幅超 50%,2023年首次出现五级修的招标。
高级修数量逐步提升,主要系主要干线运行压力较大: 以京沪线为例,全长1318千米,假设每天往返一次,每月运行20天(1/3的时间用来维修),则每个 月的运行长度达5.27万公里,一年运行里程63.26万公里,则不到2年需进行一次三级修,不到4年需 进行一次4级修,不到8年需进行五级修。比实际设定维修年限要更短。
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2026年铁路高级修市场空间达193亿元
我们对2026年铁路客运机车维修市场空间进行测算,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下,2026年市场空间分别 可以达121/193/234亿。假设如下: 1)维修年限:按照铁路检修标准,一般的检修年限为:三级修3年,四级修6年,五级修12年。但按 照里程数来算,由于大部分列车都是超负荷运行,比实际设定维修年限要更短。因此我们倾向于按 照中性/悲观/乐观的三种情况来预测:悲观假设下,三级修3年,四级修6年,五级修12年;中性假设 下,三级修3年,四级修5年,五级修10年;乐观假设下,三级修2年,四级修4年,五级修8年。 2)维修价格:三级修占整车价值的5%,四级修占10%,五级修占20%,高铁售价不一,平均来看我 们假设2亿元/列,则三级修价值量0.1亿,四级修0.2亿,五级修0.4亿。 3)维修比例:假设2024-2026年,三/四/五级修占全部修理的比例分别为2.0%/3.5%/15.0%。
逻辑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轨交潜在需求大,铁路规划提上日程
铁路密度角度来看,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轨交水平发展落后于国内: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通过单位国土面积普铁长度来计算沿线国家普通铁路密度,多数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铁路密度远远低于我国。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加速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促进贸易往来同 时带动铁路产业链发展,客运需求不断释放,海外轨交市场广阔。
我国高铁海外建设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根据中国政府网,近年来我国海外铁路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已建成铁路包括印尼雅万高铁、麦麦 高铁、中老铁路等。其中,麦麦高铁成功将从麦加到麦地那的行车时间由4个小时缩短到至2个小 时,雅万高铁将从雅加达到万隆的时间缩短为约 40 分钟。
三、建议关注价值量占比高的整车&信号系统环节
轨交板块产业链拆分详解
轨交装备环节众多,整条产业链均有相应配套应用。轨交产业链可以从上中下游分为装备设计、 土地建设、零配件、机电设备与系统、整车和运维等环节。 轨交装备及零部件位于整个产业链中游环节。其中通信信号系统主要由中国通号负责研制与开 发,而整车制造环节由对各类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中车负责。
整车和通信为轨交装备制造中最核心的部分。从轨交各板块的投资成本来看,土建工程占比 39%,工程建设费用比例在22%。装备制造中整车和通信占比最大,分别为15%和6%,轨道工 程、供电系统、施工准备各占2%。
中国中车:全球轨交装备龙头企业,以整车为核心
中国中车成立于2015年,由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而成,现已成为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机车、 动车组、客车、货车、城市轨道车辆、机电设备、风电整机及零部件、新材料等,对各类产品 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中车业务完善,其结构紧紧围绕“一核三极多点”。公司深耕铁路装备和城轨与城市基 础设施业务,以轨道交通装备业务为核心,以风电装备、新能源商用车、新材料等新产业为重 要增长极,以工业电驱、半导体芯片等为新的增长点,以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 国际化为方向加快转型升级。
近年来公司业绩稳中有升:2017-2022年营收CAGR达0.92%,归母净利润CAGR达1.28%;且 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业绩增速回升,2023Q1-Q3营收达1430.35亿元,同比+5.5%,归母净 利润达61.52亿元,同比+2.1%。
盈利能力维持高位:细分来看,新产业毛利率稳步提高,从2021年16.6%提升至2023H1的 19.96%。轨交核心业务毛利率较为稳定,铁路装备毛利率在25%左右,城轨与基础设施毛利率 稳定在20%左右。
客运量逐步恢复,同比增长速度创7年新高:由于疫情影响,铁路旅客发送量自2020年起大幅 下跌,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使得铁路旅客发送量大幅上升。维修收入增加有望支撑轨交主业增长:由于高级修设计车身拆卸&零部件更换,因此需要至指 定场所进行维修,其中五级修需要返回原厂进行修理,公司作为整车制造商充分受益。 近年来公司新产业快速增长,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公司新产业主要包括风电整机及零部 件、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已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2017-2022年新产业营收CAGR达 6.17%,远高于总营收增速。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轨道交通行业专题报告:国之基石,维修维保&海外扩张开辟成长新逻辑.pdf
AFC(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业务委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交控机白皮书.pdf
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机制.pptx
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园区专用交通联络线工程世博园站基桩检测方案.docx
浅谈广州市轨道交通设计项目管理模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