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鸿日达:深耕消费电子领域的国产连接器优秀供应商
鸿日达成立于 2003 年,本部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公司是一所专业从事精密连接器 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研发为核心、以品质为基石、 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口碑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精密连 接器产品。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公司形成了以连接器为主、以精密机构件为辅的产品体 系,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手机周边产品、智能穿戴设备以及电脑四大主要领域。 公司连接器产品主要为卡类连接器、I/O 连接器、耳机连接器、电池连接器及其他 类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的手机,耳机、数据线等手机周边产品,电脑及其他消 费电子产品。其中卡类连接器、I/O 连接器及耳机连接器是公司最主要的连接器产品。
公司的精密机构件产品主要为通过 MIM 工艺生产的各类机构件。公司经过多年的 技术积累,已经掌握了 MIM 工艺的核心技术,生产的 MIM 产品具体包括摄像圈支架、 摄像头装饰件、笔记本转轴、智能手表卡扣等,主要应用于手机、电脑等便携式智能终 端,以及“小天才”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领域。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精密连接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主要产品 门类、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受自身战略规划调整及行业 发展趋势的影响,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初创阶段(2003-2009 年):公司主要产品为电脑用接插件及各类电脑主机板用 机构件、记忆卡类转换器、通信器材屏蔽元件及外壳等相关产品,产品以外销为主,多 年来公司收入规模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2) 战略调整阶段(2010-2013 年):公司因经营战略调整有意撤出在中国大陆的经 营,主营业务逐渐萎缩,公司收入规模出现明显下滑。 3) 快速发展阶段(2014 年至今):王玉田先生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公司引 入手机领域连接器产品的相关经验,从此公司重新迈上正常经营发展的轨道,并不断完 善产品类型及丰富产品品类,逐步形成了成熟的产品设计能力、模具开发能力和高效的 生产工艺,建立了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截止至 2023 年三季报,王玉田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持有公司 52.49%的股份,间接持有方式包括持有昆山豪讯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昌旭企业管理有 限公司的股份。石章琴直接持有公司 3.63%的股份。王玉田、石章琴为夫妻关系,两人 共计持有鸿日达 56.12%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股权结构稳定,上市以来, 王玉田、石章琴夫妇持股比例始终高于 50%。 子公司间分工明确,布局清晰。全资子公司汉江机床(昆山)有限公司、东台润田 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生产制造,香港润田电子有限公司负责电子元器件国际贸易。 2023 年 2 月合资设立的禧隆科技从事新能源技术推广方面的新业务。
2019-2021 年 , 公 司 业 绩 持 续 稳 定 增 长 。 2019-2021 年 , 公 司 归 母 净 利 润 3775/6018/6262 万元,同比增长 51.52%/59.42%/4.06%。2022 年,由于消费电子终端需 求萎缩,全球智能手机、PC 出货量大幅下滑,传导至上游连接器行业,导致公司业绩下 滑。2023Q2 开始,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降幅收窄、环比回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回 升,业绩拐点初现。
连接器与精密机构件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18-2022 年,连接器与精密机 构件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 95%。连接器产品中,I/O 连接器、卡类连接器 是主要的产品品类。精密机构件领域,随着公司与小天才等核心客户合作开发产品的品 类不断增加、产品工艺复杂程度不断提升,2019-2022 年,公司精密机构件产品销售规 模逐年增长。
2019-2022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4.57%、28.11%、26.99%和 23.67%,综合 净利率分别为 7.94%、10.26%、10.45%和 9.14%,盈利能力较好。2022 年,净利润的大 幅下降主要受下游消费电子去库存影响,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020.42 万元。分业务 看,连接器产品毛利率略有下降,机构件产品毛利率相比 2022 年略有提升。
期间费用率控制较为合理,研发费用率增幅较大。2018 年以来,公司期间费用率总 体保持稳定,总费用率小幅上升。研发费用率从 2018 年的 4.33%上升到 2022 年的 6.34%, 2023 年 Q1-Q3 公司研发费用率达 6.6%,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 及周边产品、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行业,更新换代速度快,对企业的研发及创新能力 要求较高。为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公司产品、技术紧随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快 速满足客户产品更新要求,公司在研发上一直保持较高投入。
2. 连接器下游应用广泛,行业空间稳步增长
2.1. 信号传输核心部件,下游应用市场广阔
连接器是电流或信号连接的关键元件,也是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配有 卡圈、定位键、定位销、导向销、联接环、电缆夹、密封圈、密封垫等不同的装配,安 装附带有螺钉、螺母、螺杆、弹簧圈等配件。 连接器产业上游为电镀、金属、塑胶等材料,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从产业链上看, 连接器上游为电镀材料、金属材料、塑胶材料等原材料,下游面向个人移动终端、家用 智能电器、信息通讯行业、交通新能源行业、航空航天科技、人工智能、医疗电子器械 等终端市场,随科技发展,连接器在下游应用产品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连接器由端子、绝缘体、外壳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端子分为公端子(插头)与母 端子(插座),插头、插座两个部件啮合发挥功能。附件分为结构附件和安装附件,结构 附件包括卡圈、定位键、密封垫等,安装附件包括螺钉、螺母、螺杆、弹簧圈等。外壳 是连接器的外罩,为内装的绝缘安装板和插针提供机械保护,并提供插头和插座插合时 的对准。连接器是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信号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基本结构件包 括接触件(端子)、绝缘体、外壳(视品种分为塑料、金属等)、附件等。
按照传输的介质不同,连接器还可以分为电连接器、射频连接器和光连接器。广泛 运用于通信、交通、医疗、工业等重要领域中。
基于技术储备及客户资源差距,各家企业选择不同业务方向。泰科、安费诺、莫仕、 航空电子等国外主要厂商在汽车、通信、消费电子连接器领域均有布局;国内厂商中, 汽车连接器主要制造商包括中航光电、航天电器、得润电子、永贵电器、徕木股份及瑞 可达;通信连接器主要制造商包括中航光电、航天电器、四川华丰、瑞可达;消费电子 连接器主要包括立讯精密、得润电子、永贵电器、徕木股份等。
2.2. 政策支持连接器行业发展,国内优质企业成长迅速
国家政策鼓励连接器行业发展,促进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连接器制造行业被列 为国家鼓励类行业,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行业的发展。2021 年 1 月 1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的通知,指出到 2023 年,我国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优势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 链安全供应水平显著提升,面向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等重要行业,推动基础电子 元器件实现突破,增强关键材料、设备仪器等供应链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 化水平。 政策驱动下行业加速迭代,抢抓转型机遇期。根据政策指导,连接器将向高速传输、 高频、高压大电流、高密度、小型化、无线传输、智能化发展。在通信领域,“重点发展 高频高速、低损耗、小型化的光电连接器”,并“抢抓全球 5G 和工业互联网契机,重点 推进高速传输线缆及连接组件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把握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智能 化、网联化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市场机遇,重点推动连接器与线缆组件 等电子元器件应用”。
2.3. 行业规模稳步增长,中国已成长为全球最大市场
连接器应用领域包罗万象,已成为电子信息基础产品的支柱产业之一。连接器是电 子产品器件、组件设备、子系统之间实现连接的功能元件,起到传输能量和交换信息的 作用,可以增强电路设计和组装的灵活性,其应用领域几乎囊括所有需要电信号、光信号传输和交互的场景,是构成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不可少的基础元件。其作为连接 系统、子系统或组件的桥梁,实现电流与信号的接通、断开或转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 天、军事装备、通讯、计算机、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等领域,现已成为电子信息基础 产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下游产品迭代推动连接器不断发展,高速化、微型化、高性能是发展趋势。连接器 产品的技术特性受下游行业的技术发展影响较大,每一次的技术进步和变迁都会给整个 产业带来变化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从而推动连接器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近年来,手机、 电脑等电子产品蓬勃发展,以及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逐渐融合,引领连接器向着高速 化、微型化、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通信与汽车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 数据与通信、电脑及周边、消费电子等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总体 呈扩大趋势。根据 Bishop&Associates 及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2022 年,全球连接 器市场规模由 601 亿美元增长至 841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7.0%,2022 年同比增 长 7.8%,预计 2023 年将增至 96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5%。根据 Bishop&Associates 及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通信和汽车是连接器最重要的应用领域,2022 年占比分别为 23.8%、21.9%。计算机及周边、工业占比均为 12.8%,交通占比 7%。
国内连接器市场规模稳健扩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连接器最大市场。随着中国连接 器制造整体水平迅速提高,连接器市场规模成长稳健。根据 Bishop&Associates 及中商 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 年我国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达 2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6.0%,预 计 2023 年将增至 29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2022 年,中国、北美、欧洲、亚太地区 (不含中国和日本)和日本是全球连接器的主要市场,市场占比分别为 31.51%、22.46%、 20.61%、14.5%、6.15%,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连接器最大市场。
2.3.1. 手机市场存量空间广阔,手机功能进步推动连接器需求提升
历次换机潮促进手机出货量快速提升,23 年出货量减少幅度收窄,景气度有所回 暖。手机及周边产品是连接器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近年来,通信技术升级速度加快, 新技术层出不穷,手机行业随之经历了一系列的更新换代。在 2G 时代,手机大多为功 能机,内部结构相对简单,3G 技术商用使得智能手机的概念落地,历经十多年发展,手 机市场目前已逐步进入 5G 时代。受益于通信技术和手机零部件的不断升级带来的历次 换机潮,全球手机市场快速成长。根据 IDC 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由 2007 年的 1.22 亿台增长至 2018 年的 15.55 亿台。自 2018 年始,全球手机市场景气度降低,根据 IDC 数据 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11.7 亿台,同比减少 3%,同比减少幅度显著收窄,中 国智能手机出货量 2.7 亿台,同比减少 5%,同比减少幅度大幅收窄,回升在望。
手机新功能引入叠加性能升级,促进连接器量价齐升。连接器为手机及周边产品不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手机新功能模块的不断引入以及内部结构紧凑度的不断提升,手机连接器数量亦在逐步增加。最初的基础智能手机(具备了摄像、音乐、视频等基础 功能)连接器数量约 6 对,4G 时代下,安卓智能手机的连接器用量已超过 10 对,苹果 手机从 iPhone XS 开始已经达到 15 对。未来,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手 机向着轻薄化、多功能化、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对手机连接器的性能和质量要求越来 越高,推动了手机连接器在引脚间距、材质、功能等方面的不断升级。手机市场在行业 上的横向扩充以及连接器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功能的增加,不仅扩大了连接器的市场规 模,也提高了连接器产品的销售单价,量价齐升使得连接器市场有望进入新一轮的增长。
手机周边产品依附于手机市场,也是连接器需求的重要来源。手机周边产品包括耳 机、数据线、耳机插口转换器、移动电源等,其作为应用互联场景众多的高频消费品, 既依靠手机增量市场拉动,也依附于手机存量市场,因此手机周边产品的市场景气周期 将比手机更长。同时,在手机用户消费习惯进一步多元化、丰富化的带动下,功能更稳 定、更具个性、品类更加丰富的手机周边产品不断推出,促进了手机周边产品市场规模 的提升。此外,2020 年 10 月苹果宣布在新机型销售组件中将不再附带充电器、耳机等 配件,基于苹果过往多次引领行业变革潮流的历史经验,“整机不附带配件出售”有可能 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从而大幅拓展手机周边产品零售市场的市场空间。手机周边产品的 繁荣发展,将带动市场对精密连接器的需求。
2.3.2. 可穿戴设备市场:智能化、集成化推动连接器需求
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可穿戴设备是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的消费电子产品发 展主力。可穿戴设备能够以人体为载体,通过便携式穿戴实现相应的功能,其起源可追 溯到便携式计算机时代,如以腕表的方式集成计算机功能方便进行数字运算。近年来可 穿戴设备内涵逐渐丰富,逐步拓展到健康管理、生理数据监测、安全防护和娱乐等领域。 随着移动通信、图像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创新融合,在全球应用和体验 式消费的驱动下,可穿戴设备迅速发展。 可穿戴设备市场庞大,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仍在增长期。根据 IDC 及 ICsmart 统 计数据,全球可穿戴设备 2014 年出货量为 0.28 亿部,2022 年出货量达到 5.16 亿部,同 比减少 3%,2023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恢复同比增长,同比增长 4.6%至 5.39 亿台, 而 2023 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约 2 亿部,同比增长 25%,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仍然 在增长期。
可穿戴设备智能化、集成化趋势增加连接器需求。可穿戴设备智能化和功能集成化 需求越来越高,附加的电子组件也随之增长,如儿童智能手表,里面大连接器应用:显 示、触摸屏、扬声器/麦克风、电池连接、天线连接、交互 I/O 连接,其中 BTB 用量有 望达到 1-3 对,连接器将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蓬勃发展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在功能提升 的同时,可穿戴设备向更加轻薄化、便携化发展,相应产品的核心零部件也将更加精密 化和复杂化。在此背景下,以 MIM 工艺为代表的精密机构件产品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为掌握精密冲压、MIM、精密整型、金属埋入成型等多种工艺的精密机构件生产企业提 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2.3.3. 汽车市场:电动化、智能化推动车载连接器需求提升
汽车成长为连接器第二大下游市场,新能源汽车贡献市场增量。 根 据 Bishop&Associates 及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汽车是连接器第二大应用领域,2022 年占 比 21.9%,仅次于通信领域的 23.8%。新能源汽车为汽车连接器增长提供持续动能。根 据 Bishop & Associates 预测,2025 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195 亿美元。 车规产品要求严格,海外龙头占据统治地位,市场集中度高。汽车连接器质量要求 较为苛刻,相应供应商必须获得 IATF16949 质量体系认证,存在一定技术壁垒。传统燃 油汽车连接器主要是以电连接器为主,但是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车载射频连 接器也开始应用。目前全球范围汽车连接器主要制造商仍以海外厂家为主。泰科长期占 据统治地位,市场份额达 39.1%,矢崎、安波福位列第二、第三位,市场份额分别达 15.3% 和 12.4%,前三厂商市场份额合计达 66.8%,行业集中度较高。
传统燃油车主要使用电连接器,主要应用于车身控制系统、仪表控制系统、车身总 线系统、安全与转向系统、发动机系统。传统燃油汽车连接器以电连接器为主,主要用 于 12V 电源下的整车信号传递,单车使用总数量约 250-400 个,由端子、端子固定器、 壳体、密封垫圈等材料组成,主要应用于车身控制系统、仪表控制系统、车身总线系统、 安全与转向系统、发动机系统。
新能源车连接器需求量增加,且对连接器性能及功能有更多要求。随着电动化趋势 逐步发展,相较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在电驱动单元、电气设备的数量上都有较大的增 加,内部动力电流及信息电流错综复杂,特别是高电流、高电压的电驱动系统对连接器 的可靠性、体积和电气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压连接器主要运用于动力电机、配电盒、 逆变器、充电系统、AC/DC 等电池和电驱动单元,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低压连接器,除 了耐大额定电压以及大载流能力外,高压连接器还具备 HVIL(高压互锁功能),屏蔽功 能,ISL(端子固定独立二级锁)功能以及 CPA(附加滑动锁止机构)功能。
新能源汽车出货量增长迅速,持续推动连接器需求增长。政策支持指引下全球新能 源车发展高歌猛进,中国也成为新能源车重要市场。根据 Trendforce 数据,2023 年全球 新能源汽车出货量达到 1367 万辆,同比增长 28.4%,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 年中国新 能源汽车出货量 945 万辆,同比增长 37.5%。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度有望持续推动车用 连接器量价齐升。
智能化功能持续升级,海量数据传输推动车载高速连接器发展。传统燃油车主要通 过 CAN/LIN 总线进行数据传输,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摄像头、显示器的 分辨率不断提高,不同传感器系统共享的信息也更加复杂,这些都需要更快的传输速度, 总线也衍生出 FlexRay、MOST 以及车载以太网数种不同传输速度与形式的结构。传统 汽车连接器主要是以电连接器为主,随着数据传输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车载射频连接 器也开始使用,主要应用于车载网络、信息娱乐、安全三大板块。
3. 垂直整合筑壁垒,伴随优质大客户共同成长
3.1. 全工艺、全制程,垂直整合强化公司竞争力
东台润田电镀产线投产前,公司采用自行加工及外协加工并行的生产方式。公司主 要从事精密连接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具备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能 力。公司过往采用自行加工及外协加工并行的生产方式。公司委托外部加工的工序主要 为产品进行电镀、喷涂、材料加工等。其中电镀环节由于国家环保政策及区域化排污综 合治理的要求,必须由具备专业资质许可的企业完成。在公司电镀产线投产之前,公司 将该道工序委托给外部专业电镀公司。
2020 年子公司东台润田电镀产线正式投产,外协加工金额占采购总额比重下降, 全流程一体化优势凸显。根据公司招股书,外协加工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重由 2019 年 的 27.55%下降至 2021 年的 9.74%。目前公司可提供包括模具开发、冲压、电镀、注塑 成型、组装等环节的全生产工序服务,这种全工艺、全制程、垂直整合的生产模式不仅 有利于公司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保证产品按期交付,也使公司得以持续不断地为客户 提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产品,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形成了以连接器为主、以精密机构件为辅的产品体系。凭借快 速、高效的研发响应能力,综合、系统的精密模具设计能力,以及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开 发能力,公司不断改进并优化生产工艺,灵活有效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1)创新研发与新产品快速交付双同步。公司拥有资深的研发团队,能够及时把握 市场动态和客户具体需求,实现产品研发与市场的良性互动,灵活有效地满足客户对不 同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加快新产品开发进程。一般而言,公司精密连接器产品 21-35 天 出首版样品,是行业内新产品开发周期较快的公司之一。
2)模具开发及优化与自动化生产设备设计齐发展。精密模具是精密制造的基石, 目前公司已拥有自主设计、开发、制造各种高精密度的注塑成型模具、精密端子冲压模 具的能力。在精密模具的设计方面,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模具设计标准和设计制造工艺流 程,运用先进的设计软件,采用标准化、互换化、模组化的设计架构,保证了模具的互 换性和维护保养,降低了模具设计制造周期和制造成本。
在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实现方面,公司配备专业的自动化结构设计和电气设计 人员,建立了完备的自动化设计、零件加工、自动机组立调试的作业流程。自动化研发 团队在全自动机、连线机、组合机、视觉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随着 5G 技术和工业 4.0 时代的来临,公司正通过自动影像检测系统、MES 生产管理智能化、 机器人设备等先进技术的融合,逐步提升公司的物流、信息流、自动化三位一体的智能 化制造技术。
3)精密制造高效率与产品稳定性相结合公司专注于精密连接器的研发与制造,通 过十多年的努力,公司已逐步建立了高效、科学、标准的精密制造流程,涵盖了模具开 发、冲压、电镀、注塑成型、组装等完整的连接器生产制造过程。公司将精密制造技术 贯彻于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卷对卷式自动送料、全自动精准定位及精密冲压和注塑 成型,在高水平的自动化程度下充分保证生产的高效率、产品的精度和质量的稳定性。
3.2. 行业认可度高,客户资源优质
客户品控要求严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公司有望获得更多市场空间。由于终 端品牌对供应商的产品和工艺研发、准时交付、品质管控等各方面均制定有严格的标准, 行业内竞争实力较弱的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而在响应速度、设计研发能力、 生产工艺、品质管控等方面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连接器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及资 源,产业集中度趋势进一步加强。 公司客户资源优质,切入大客户供应链后壁垒不断巩固。公司产品销售采用直销模 式,公司销售团队业务能力较强,通过参加展会、拜访潜在客户、现有客户介绍等多种 方式积极开拓新客户。行业内大客户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管控能力和综合实力要求较高, 供应商资质认证过程严格且周期长,合作关系一旦建立会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稳定。因此, 进入国内外知名客户的供应链后,一方面,公司获得长期、稳定、优质订单的保障,促 进公司规模增长,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为满足客户的产 品需求,需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在 与客户长期合作过程中,自身技术、运营效率及经营管理水平均同步提升。
公司客户包含众多知名企业,产品用途不断拓展。目前公司已与闻泰科技、传音控 股、小米、伟创力、天珑科技、华勤、小天才、TCL、中兴通讯等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 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产品应用终端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三星等全球移 动通信终端主流品牌。除现有客户外,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对终端客户的开发,客户资 源进一步丰富,产品应用用途更加广泛。
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及结构相对稳定。2022 年公司开拓小米为新进前五大客户。 2023H1 公司对传音控股销售 0.4 亿元,占总营收 12.28%,为公司第一大客户。
3.3. 自研核心工艺,打造技术护城河
连接器行业技术壁垒高,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精密连接器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 业,行业内企业为巩固、提升竞争力需持续进行精密模具设计开发、精密连接器设计开 发、模具及产品加工生产工艺升级、改进等各环节的研发投入。公司建立了专业的研发 团队,包括研发主管、资深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品质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助理工程 师、研发助理等岗位,研发人员技术背景涉及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械制造、模具设计 与制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及自动化设计、工程力学等多个专业。资金投入方 面公司也是给予了最大支持,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用于产 品的开发和检测,同时配备高素质高水平研发人员,从各方面保证公司的研发活动得以 顺利进行。2023 Q1-Q3 公司研发费用 0.33 亿元,同比增长 13.8%,研发费用率为 6.5%。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 159 项,其中发明专利 33 项、实用新型专 利 125 项、外观专利 1 项。
公司建立的核心技术体系主要运用于产品设计、模具开发和精密制造等方面。公司 的核心技术包括防水 Type-C 开发技术、多合一卡座开发技术、全自动多料带一体成型 技术、高精密端子折弯技术、深抽引壳开发技术组装&检测&包装一体式自动机技术、 全自动连线点胶技术、先金属埋入成型后电镀技术、微小端子中间露镍技术及微小型高 精密结构 MIM 技术。公司在现有核心技术体系的支撑下,融入客户产品设计和开发过 程,了解客户对自身产品性能的要求与预期,凭借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验,充分实现客 户要求的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为客户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连接器产品,提高了客户粘性, 同时也保证了公司研发产品的市场领先地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鸿日达研究报告:国产优质连接器供应商,垂直整合铸就公司竞争力.pdf
珠城科技研究报告:家电连接器迎国产替代,进军汽车打造二次增长曲线.pdf
徕木股份研究报告:中国汽车连接器领军企业,乘新能源之风扬帆起航.pdf
通信行业专题分析:高速连接器如何受益于AI?.pdf
电连技术研究报告:射频连接器老兵,领头汽车电子新战场.pdf
维峰电子研究报告:国产工控连接器佼佼者,汽车和新能源两翼高速成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