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N型迭代驱动量利齐升,技术革新助力格局优化.pdf

2024-03-18
29页
3MB

、行业概述:光伏银浆是电池环节的核心辅材之一

(一)银浆在电池环节非硅成本中占比最高


光伏银浆是一种专门用于太阳能电池片制造的银浆,具有高导电性和低电阻率的特点, 属于电子导电浆料的一种。光伏银浆是由高纯银粉(寻电相)、玻璃氧化物(粘结相)、 有机树脂/溶剂(有机载体)组成的混合物,经过搅拌、三辊轧制后形成的均匀膏状物。 在太阳能电池板制造过程中,银浆主要用于制造电极,承担电荷传输的重要作用。


光伏银浆是电池环节成本占比最高的辅材之一,约占电池非硅/整体成本的 35%/13%, 单瓦价值量约 0.05 元/W。据 Solarzoom 数据,基于 2024 年 1 月底价格水平,在 P 型 182mm PERC 电池的生产成本结构中,光伏银浆约占电池环节整体成本的 13%,占电池 非硅成本的 35%,对应单位成本约 0.05 元/W。


按照银浆在电池片的位置,可分为正面银浆和背面银浆。正面银浆汇集、导出光生载流 子,对导电性能的要求较高,适用于 P 型电池的受光面以及 N 型电池的双面;背面银浆 主要起到粘连作用,对导电性能的要求相对较低,常用在 P 型电池的背光面。正面银浆 是太阳能电池中重要的电极材料,直接影响单电池转换效率,制作工艺要求严格,而背 面银浆对电池的影响比较小,制作工艺要求相对宽松。


按照银浆烧结形成在基板导电的温度,光伏银浆又可分为高温银浆和低温银浆。高温银 浆是烧结温度在 500℃以上,适用于 BSF 电池、PERC 电池、PERT 电池、TOPCon 电池 等电池类型;低温银浆是烧结温度在 250℃以下,适用于异质结(HJT)等电池类型。


(二)光伏银浆主要由银粉、玻璃体系和有机载体构成


银浆的原材料主要有高纯度的银粉、玻璃体系、有机载体,其中银粉是最主要的构成部 分,占比约 90%。选用高纯度、高导电性的细银粉作为主要原材料,一般银粉的纯度要 求在 99.9%以上,其作用于导电项;玻璃体系通常由氧化硼、氧化铝、氧化硅等成分组 成,这些成分具有优异的抗化学腐蚀性、高温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可以有效地提高银浆 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有机载体用于将银粉分散并形成浆料,以便后续涂覆工艺,常用的 有机溶剂包括二甲苯、乙二醇单丁醚、环己烷等。 光伏正面银浆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配料、混合搅拌、研磨、过滤和检测五道工序。其中 精确配料是后续各环节的基础,正面银浆为配方型产品,配方中任何参数变化都可能影 响产品性能;研磨工序为核心工序,产品质量的好坏与其息息相关。




(三)银浆下游为电池组件环节,产业链相对简短


光伏银浆行业产业链上游为银粉、玻璃粉、有机载体等原材料,中游为银浆制备企业, 下游为光伏电池企业。 (1)光伏银浆产业链上游为银粉、玻璃粉与有机载体等原料企业。发展早期,国内企业 生产光伏银浆使用的银粉主要以进口为主,海外银粉供应商主要有日本 DOWA、日本德 力、美国 AmesGoldsmith、美国 Ferro、美国杜邦等,其中日本 DOWA 市场份额领先。近 年来,国产银粉配套发展迅速,代表企业主要有苏州思美特、宁波晶鑫、博迁新材、银科 新材、银瑞光电等。玻璃粉与有机载体来源渠道较多,代表企业为美国杜邦。 (2)光伏银浆产业链中游为银浆生产商,以配方为驱动,行业壁垒相对较高。光伏银浆 需要根据下游客户需求不断调整配方、优化产品,以更好地适配不同光伏电池片生产商 差异化的技术路径和生产工艺,且下游企业考察期长且方位全面,对稳定性供应要求高, 因此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国内头部企业主要有聚和材料、帝科股份、苏州固锝等, 海外企业主要有贺利氏、硕禾、日本 KE、三星 SDI 等。近年来,国产浆料性能与质量皆 有较大幅度提升,国产化程度持续提升。 (3)光伏银浆产业链下游为电池组件生产商。国内电池片厂商主要有通威股份、钧达股 份等,一体化组件企业主要有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


(四)光伏银浆行业具有轻资产重运营的特点


光伏银浆属于轻资产行业,单位投资低,扩产周期短。银浆环节 1000 吨投资额约 1.6 亿 元左右,折合约 0.02 亿元/GW,在各辅材环节中单 GW 投资额处于较低水平。光伏银浆 产品属于技术导向性能驱动型产品,核心在于银浆配方的优化设计上,生产制造相对简 单,扩产周期较短,但对制程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光伏银浆行业运营资金占用较多,头部企业流动资产占比可达 90%左右。光伏银浆上游 核心原材料为银粉,白银具有贵金属属性,单位价值量较高,普遍采用现款现货的方式 结算,因此在原材料采购等运营环节会占用大量资金。而光伏银浆下游通常为光伏电池 组件厂商,行业集中度高,通常存在一定账期且多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结算。付款 周期短,回款周期长,使得行业内公司对资金需求较大,规模扩张时对现金管理能力以 及资金实力要求均较高。以光伏银浆行业头部企业聚和材料、帝科股份为例,公司流动 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可达 90%左右。


二、增长逻辑:N 型电池加速迭代,光伏银浆有望量利齐升

(一)TOPCon 等 N 型电池快速渗透,驱动银浆用量高增


新型光伏电池技术百花齐放,转换效率纪录不断突破。光伏电池技术进入迭代期,TOPCon、 HJT、xBC、钙钛矿等高效电池技术百花齐放。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推动光伏 发电降本增效,电池新技术和组件转换效率不断刷新纪录。


N 型电池产能快速扩张,至 2024 年底产能或达 1000GW 左右。分类型来看,新增产能 预计以性价比更具优势的 TOPCon 电池为主。据 InfoLink Consulting 预测,2024 年底 TOPCon 电池产能将达 920GW 左右,HJT 产能将达 74GW 左右。


N 型电池技术加速渗透,2024 年出货占比有望超 70%。2023 年 TOPCon 电池产出 130- 140GW,占比约 25%。2024 年 TOPCon 电池产出预计将超过 PERC,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70%;整体 N 型电池产出来看,占比有望达到 70%-80%左右。


N 型电池单位银耗高于 P 型,需求结构变化有望驱动正面银浆用量高增。受技术水平和 品质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各电池片厂商银浆单耗略有差别。若换算为单瓦银浆耗量来看, PERC 电池片银浆耗量约 6-8mg/W(不含背面银浆);TOPCon 银浆耗量 10-13mg/W;HJT 银浆耗量 16-20mg/W。相较于 PERC 电池,N 型电池银耗明显提升。随着 N 型电池快速 放量渗透,取代 P 型电池占据主流市场,预计将带动光伏银浆用量高速增长。


(二)N 型银浆加工费更高,LECO 等新型银浆有望支撑溢价


1、N 型电池银浆加工费高于 P 型,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加工费是银浆企业的利润来源,N 型电池加工费更高。光伏银浆产品的定价通常由银点 价格+加工费构成,因此加工费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银浆企业的盈利能力。光伏银浆加工费 通常取决于技术类型和应用场景;此外,不同电池技术对银浆需求存在差异,规模效应 也会导致加工费的差异。据聚和材料,2023 上半年公司 PERC 银浆加工费约 450-500 元 /kg,TOPCon 银浆加工费比 PERC 银浆加工费高 200 元/kg 以上,HJT 银浆加工费约 800- 1000 元/kg。


2、LECO 等新工艺推动银浆持续革新,有望对盈利形成支撑


银浆配方需要随电池环节工艺变化持续革新。回顾光伏电池技术发展,钝化和接触的矛 盾是银浆需要平衡的核心问题。高温烧结金属化需要银浆刻蚀打开钝化层以便形成欧姆 接触,良好的金属化效果需要不断优化银浆的配方,寻求钝化和接触的精准平衡。 银铝浆可以改善欧姆接触,但同时也更容易造成较高的表面复合。传统高温烧结金属化 欧姆接触的导通机制中,以银微晶直接导通为主,辅以不同类型的隧穿式间接导通。电 化学角度来看,构建直接导通通道需要 Ag+获得足够多的电子还原成银微晶。而 n+/nPoly 掺磷表面富电子,有利于 Ag+还原形成银微晶;而 p+/p-Poly 掺硼表面缺电子,不利 于 Ag+还原形成银微晶。所以,PERT/TOPCon 电池 p+发射极金属化过去通常掺杂银铝 浆,通过银铝尖刺形成栅线与发射极的直接连接导通以改善欧姆接触,但也会造成金属 复合大幅上升的问题。


激光辅助烧结技术(LECO)解耦钝化损伤和欧姆接触,赋能电池金属化。激光辅助烧结 技术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激光的高能量集中性和可控性,将高温烧结过程中钝化层侵蚀 和欧姆接触形成两个步骤分离,从而实现对烧结过程的高效精准控制。激光照射在电池 片激发电荷载流子,同时施加 10V 或以上的偏转电压,会产生局部电流。对应处发生烧 结引发银硅相互扩散,局部形成银硅合金,可以显著降低接触电阻。而整个烧结过程的 持续时间与载流子寿命匹配,激光过后迅速停止,从而实现原有钝化层的最大限度保留。


LECO 技术可以解构为三大效应。(1)电化学效应:激光载流子(电子)注入补偿表面 电子缺失,促进 Ag+还原为银微晶。(2)热效应:在偏压引导下光生载流子形成局部高 密度电流,生热促进局部 Ag-Si 互扩散,形成高质量低电阻的 AgSix 合金化接触。(3) 尺寸效应:AgSix 接触位点的尺寸调控。


LECO 技术助力 TOPCon 降本增效,正迎来产业全面推广。据帝科股份,激光辅助烧结 技术结合其 DK72E 系列 LECO 专用银浆,第一阶段可综合提效 0.3-0.5pct;同时可减少 钝化损伤,实现 5-10mV 的开路电压提升。2023 年三季度以来,LECO 技术逐渐获得产 业关注,激光辅助烧结技术单 GW 投资低,投资回收期短,目前多数 TOPCon 电池厂商 已经计划引进,预计 2024 年 LECO 技术将大规模放量,有望成为 TOPCon 电池的标配工 艺。LECO 专用银浆加工费存在溢价,领先布局企业有望享受先发红利。TOPCon 电池 产线升级导入 LECO 工艺后,原本正面使用的银铝浆需要替换为低侵蚀性的无铝/低铝银 浆,需配套升级银浆配方,加工费预计提升 200 元/kg 左右。前期率先布局 LECO 银浆的 企业,有望享受先发红利,提升盈利能力。 随着降本增效的持续推进,未来电池新技术工艺将不断革新,银浆环节需要配合持续优 化配方,有望拉长银浆环节溢价周期。




(三)光伏装机增长叠加 N 型渗透,银浆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随着光伏新增装机增长以及 TOPCon 等 N 型电池快速渗透,银浆行业需求有望快速增 长。2023 年 N 型电池产能大规模扩张,实际产出预计将于 2024 年释放,带动 N 型占比大幅提升,叠加 N 型电池更高的银浆单耗,预计 2024 年正面银浆需求增速将明显高于 行业。我们预计 2024 年光伏银浆需求总计 7501 吨,同比+16%,其中正银需求 7103 吨, 同比+36%;预计 2024 年光伏银浆市场空间总计 438 亿元,同比+22%,其中正银市场空 间 425 亿元,同比+35%。


三、竞争格局:产品技术迭代巩固龙头地位,份额或将向头部企业集中

(一)银浆国产化程度持续提升,N 型银浆竞争格局更优


正银国产化程度进一步上升,2023 年或超过 95%。光伏行业发展早期,我国正面银浆供 应依赖进口,技术及原材料供应在境外,主要系正面银浆技术壁垒较高,境内厂商少有 涉足,境外厂商垄断情况严重。2016 年起,国产浆料企业与下游电池厂商紧密合作,国 产银浆产品性能以及稳定性持续提升;2018-2022 年,国产正面银浆竞争力明显增强,国 产化率快速提升。据 CPIA,2022 年正面银浆国产化率达 85%以上,随着杜邦、三星等外 资浆料厂被国内企业收购,预计 2023 年正面银浆国产化率或提升至 95%以上。TOPCon 电池用正面银浆方面,国内厂商主要有聚和、帝科、晶银、天盛以及索特等,国外厂商主 要有贺利氏、LG 等;HJT 电池用低温银浆厂商主要有苏州晶银等,已实现纯银主、细栅 及银包铜浆料的量产。


正面银浆行业集中度高,2022 年国内企业聚和、帝科、晶银全球市场份额合计达 76%。 国内正面银浆行业头部企业主要为聚和材料、帝科股份及苏州晶银(苏州固锝子公司); 海外主要为贺利氏,2022 年全球正面银浆市场占比排名第二。据 CPIA 数据测算,2022 年聚和、帝科、晶银三家企业全球正银市场份额分别达 41.4%/21.7%/12.8%,合计市场份 额达 76%。2023Q1-3,聚和、帝科银浆出货量分别为 1454/1118.58 吨,同比+42%/+129%。 背面银浆已全面实现国产化,HJT 银包铜等新型浆料国产替代快速推进。据 CPIA,2022 年背银 TOP3 分别是儒兴、光达、正能;铝浆 TOP3 分别是儒兴、杭正、天盛。国产浆料 企业在 N 型 HJT 电池领域也在持续突破,据 CPIA,2022 年全球低温银浆 TOP3 分别为 晶银、日本 KE、聚和;其中晶银等企业也实现了银包铜浆料量产,助力 HJT 电池降本。


(二)定制化程度高且配方迭代速度快,行业格局或将头部集中


银浆产品以定制化为主,配方迭代周期短。光伏银浆下游的不同电池厂商甚至同一厂商 管理的不同产线,通常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由于光伏银浆的品质会直接影响电 池转换效率,下游客户一般会对银浆生产企业进行多维度、长周期的考量和认证,定制 化和非标准性决定了下游电池厂商达成合作后,往往会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 方面,银浆产品需要随着下游电池技术迭代不断调整配方、优化性能,从而适配光伏电 池片厂商差异化的技术路线和不断革新的生产工艺,因此银浆产品的配方迭代周期较短。 从历史情况看,银浆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2019-2022 年头部银浆企业单 位毛利呈下降趋势,随着浆料国产化程度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加剧,利润有所下滑,二 三线企业逐步出清,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以及技术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N 型时代银浆技术难度加大,竞争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随着电池新技术降 本增效的持续推进,新工艺在金属化方面将对银浆提出更高要求。以 HJT 电池使用的低 温银浆为例,其印刷性、体电阻率、焊接拉力等性能需要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HJT 降 本需求迫切,银包铜等新型浆料也亟待量产应用。N 型电池银浆由于技术难度以及工艺 复杂程度更高,头部银浆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能够从容面对快速迭代的技术变化。


低温银浆方面,头部银浆企业已具备产业化能力。低温银浆生产工艺难度高,同时需要 冷链运输,加工费及价格通常较常规银浆高,目前低温银浆较少公司可以实现批量化生 产。目前国产低温银浆性能方面基本可以达到进口浆料同一水平,部分性能已超过进口 浆料,但在产品稳定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银包铜等新型浆料已实现小批量生产,正在推进下游量产验证。2022 年,银包铜的浆料 开始小批量产业化,导入含银量 45%的银包铜浆料,预计未来极限比例为含银量 30%。 通过银包铜粉体性能改善和配方优化,银包铜浆料的导电性和塑形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组件封装方式的调整,银包铜组件的可靠性也在持续强化。国内银浆企业聚和材料、 帝科股份及苏州晶银在银包铜技术方面均有相应布局。




四、发展趋势:银粉国产化程度持续提升,向上一体化助力降本

(一)银粉国产化趋势明显,高端银粉仍有国产替代空间


售价端来看,银浆产品定价基本由银点价格和加工费两部分构成。银浆产品的定价方式 通常为在银点价格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竞争关系、预期采购规模、客户信誉、回款进 度以及对产品的要求后最终确定,即银浆产品定价基本由银点价格+加工费构成。由于白 银系贵金属,单位价值高于加工费,通常情况下银点价格越高,银浆产品毛利率越低。 成本端来看,进口银粉与国产银粉价格之间存在正价差,国产化可助力银浆企业降本。 国外银粉参考伦敦银点价格,较国内银粉参考的白银 1 号银点价格存在正价差,若考虑 国内外加工费、运费、汇兑损益及进口关税等因素的影响,使用国外银粉还是国内银粉 会对银浆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此外,选用国内银粉的企业在结算方式和库存 管理方面存在优势,运营成本相比之下更低。随着银浆环节国产化的快速推进,国内银 粉供应商与银浆企业合作更为紧密,相互配套迭代工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海外银粉主要生产地区分布在日本及美国。海外主要银粉厂商有日本DOWA、日本德力、 美国 AmesGoldsmith、美国 Ferro、美国杜邦等,其中日本 DOWA 的银粉产品具备性能优 异、质量稳定等特点,市场份额领先。从我国银粉进口区域分布来看,据海关总署,2023 年日本和美国进口量占比分别为 85.9%/7.8%。 银粉国产化趋势明显,高端产品仍有国产替代空间。随着国内银浆企业与银粉供应商积 极合作,银粉国产化趋势明显。2020-2022 年,我国银粉进口总量呈下降趋势,2023 年共 计进口 2726 吨,同比+6.6%,进口增速大幅低于光伏行业装机增速。国内银粉厂商主要 包括苏州思美特、宁波晶鑫、博迁新材、银科新材、银瑞光电等,由于 TOPCon、HJT 等 浆料对进口银粉依赖程度较高,高端银粉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国内银浆企业积极推进银粉国产化。据各银浆企业 2023 年下半年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 告,PERC 浆料所使用的银粉基本已实现国产化;TOPCon 方面,聚和材料和帝科股份国 产粉占比 50%左右,苏州晶银已实现国产化;HJT 方面,银粉国产替代进展相对较慢, 各级企业正在积极推进中。


(二)各企业积极布局上游,降本的同时保障产品品质


银浆企业布局上游,助力降本增效。一方面,银浆企业向上游一体化布局,可以有效降 低原材料成本,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上下游匹配研发,调控 上游原材料性能参数,可以更好地把控最终银浆产品的品质。如硝酸银制备银粉的过程 中,硝酸银浓度、分散剂种类及其用量、反应温度、还原溶液 pH 值等不同工艺参数,对 银粉形貌、粒径和分散性均有影响。此外,银粉的形貌、粒度分布、分散性、表面性质等 都对银浆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各银浆企业积极向上布局硝酸银及银粉等环节。 (1)聚和材料。2023 年,公司收购江苏连银(现更名为聚有银),其盐城基地于 2023 年 9 月开始实现吨级的银粉自供,此外公司在常州建设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规划年 产能 3000 吨。2024 年,公司粉体自供出货量预计达 500 吨,产能爬坡至千吨级时,预计 可带来每吨银浆 10 万元的利润增益。 (2)帝科股份。公司于山东东营规划建设 5000 吨硝酸银、2000 吨金属粉体项目,于江 苏新沂规划建设 5000 吨硝酸银、1800 吨金属粉体项目,有望于 2024 年实现投产。


五、重点公司介绍

(一)聚和材料:光伏银浆行业领军企业,深耕正面银浆领域


聚和材料是光伏银浆行业龙头,近年来发展迅速,正银出货量排名第一。主要产品为正 面银浆,包括 P 型 PERC 电池的主副栅银浆,N 型 TOPCon、HJT 电池正、背面的主副 栅银浆等。公司成立于 2015 年,最初为天合光能子公司,同年推出多晶硅电池正银产品。 2018 年,公司推出并量产单晶 P 型正面银浆,同年天合退出公司股权。2022 年,公司在 科创板成功上市。2023 年,公司进一步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收购江苏连银,着力建 设泰国工厂和日本研发中心,完善一体化布局。


近年以来,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2019-2022 年,公司营收 CAGR 达 93.77%,归母净利润CAGR达76.81%。2023Q1-3公司实现营收73.99亿元,同比+51.63%, 其中,正面银浆业务贡献营收占比超 95%;实现归母净利 4.41 亿元,同比+45.69%,主要系光伏行业快速发展,需求持续旺盛,同时公司把握市场发展机遇,银浆销售实现快 速增长。




费用控制能力优异,期间费用率呈下降趋势。2023Q1-3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4.13%,同比 下降 0.8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含研发)分别为 0.39%/0.25%/3.48%,同比变动+0.11/-0.26/-0.69pct。主要系公司规模持续扩大,规模效应 逐步显现。 公司盈利能力整体稳定。2023Q1-3 公司综合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11.03%/5.94%,同比变 动-0.24/-0.26pct。


出货高速增长,产能布局快速扩张。公司作为银浆龙头,持续受益于光伏新增装机量快 速增长,2023Q1-3 公司光伏银浆出货 1454 吨,同比增长 42%。公司常州聚和年产 3,000 吨导电银浆建设项目一期、二期目前均已建成投产;在泰国布局了年产 600 吨银浆项目; 同时公司规划了国内第二个生产基地宜宾工厂,年产 500 吨项目预计将于 2024 年上半年 投产。预计 2024 年底国内外将形成超 4000 吨银浆产能,以满足行业发展和需求。


(二)帝科股份:TOPCon 银浆快速放量,N 型市占率行业领先


帝科股份是光伏银浆龙头企业之一,LECO 银浆技术领先。公司主要产品为单晶、多晶 PERC 导电银浆、TOPCon 正、背面导电银浆、HJT 低温导电银浆/银包铜浆料等。2010 年,公司成立于江苏无锡。2020 年公司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我国首家光伏与半导 体导电银浆上市公司。2022 年推出高效金属化浆料解决方案,引领光伏产业向 n-TOPCon 电池转型升级。随着激光增强烧结工艺在 TOPCon 领域的应用与实践,LECO 银浆逐渐 导入,公司凭借技术领先优势有望享受先发红利。


营收持续高速增长,2023 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2019-2023 年,公司营收 CAGR 达到 64.88%,2023 年公司营收 96.03 亿元,同比+154.94%,其中光伏银浆收入贡献达 95%。 2022 年,受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等全球宏观环境变动的影响,人民币有所贬值,汇兑损 失影响公司盈利;另一方面,硅料价格高企,电池厂商对辅材环节有所压价,进一步削 弱公司盈利,2022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17 亿元,同比-118.44%。2023 年公司 N 型浆 料出货高增,带动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实现归母净利润 3.86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公司控费能力较强,期间费用率总体较低。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6.00%,同比-2.20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含研发)分别为 0.86%/1.56%/3.58%,同比 变动-0.38pct/-1.43pct/-0.38pct。 2023 年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有所回升。2023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 11.14%/3.93%,同比分别+2.34pct/+4.50pct。主要系公司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更优的 TOPCon 浆料出货占比快速提升。此外,国产银粉的进一步导入也对公司盈利能力改善带 来了积极影响。


公司 N 型银浆出货大幅增长,产能布局稳步扩张。2023Q1-3 公司光伏导电银浆实现销售 1118.58 吨,同比增长 128.99%;其中应用于 N 型 TOPCon 电池的银浆产品实现销售 534.6 吨,同比增长 1202.91%,占总出货比例达 48%,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随着光伏行业 N 型 TOPCon 电池产能快速投产与爬升,持续加大产品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推进光 伏银浆生产基地落地投产,巩固公司在光伏银浆行业的领先地位。


(三)苏州固锝:银浆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低温银浆份额国内第一


苏州固锝拥有光伏银浆和半导体两大业务,HJT 低温银浆领跑国内。公司成立于 1990 年,以半导体二极管等分立器件起家。2006 年,公司于深交所上市。2011 年,设立晶银 新材,正式进入光伏领域。2020 年,HJT 低温银浆实现突破并出货。2021 年,推出 HJT 银包铜低温浆料。2022 年,TOPCon 银浆与 xBC 浆料均实现出货。目前公司全资子公司 晶银新材已成长为光伏银浆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低温银浆国产化进展行业领先。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短期承压。2019-2022 年,公司营收 CAGR 达到 18.2%; 2023Q1-3 公司实现营收 28.18 亿元,同比+16.07%,其中光伏银浆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逐年 上升,2023H1 营收贡献达 70%。2019-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56.7%,2023Q1- 3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83 亿元,同比-58.1%。主要系半导体业务受周期下滑,业绩承 压;公司股权激励支付相关费用同样对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公司参与投资的苏 州国润瑞琪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所投资的项目于 2022 年上市,致使公司金融资产公允 价值大幅增长,非经常性损益达 1.48 亿元。


期间费用率整体稳定。2023Q1-3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9.26%,同比变动+1.51pct,其中销售 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含研发)分别为 2.91%/0.18%/6.17%,同比变动0.03pct/+0.81pct/+0.72pct。 综合毛利率有所下滑,净利率短期承压。2023Q1-3 公司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4.36%/3.03%,同比-2.56pct/-5.25pct。主要系半导体行业需求下滑,公司规模效应减弱, 影响盈利能力。


N 型银浆占比快速提升,低温银浆保持技术领先地位。2023Q1-3 光伏银浆的增长情况较 好,N 型电池银浆占比快速增加,Topcon 电池银浆出货量逐月攀升,HJT 电池银浆的纯 银和银包铜产品均持续放量。据公司公告,2023 年前三季度,苏州晶银在 HJT 电池银浆 产品的市占率达到 50%以上。截至 2023 年 6 月,苏州固锝银浆产能为 1000 吨;2023 年 7 月,公司公布可转债发行预案,规划建设晶银新材马来西亚工厂、苏州晶银年产太阳能 电子浆料 500 吨项目,公司综合竞争实力有望进一步加强。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光伏银浆行业研究报告:N型迭代驱动量利齐升,技术革新助力格局优化.pdf

聚和材料研究报告:光伏银浆量利提升,正银龙头加速成长.pdf

聚和材料研究报告:光伏银浆龙头,乘N型之势巩固格局.pdf

聚和材料研究报告:光伏银浆龙头,N型时代充分收益.pdf

光伏银浆行业分析报告:N型放量正当时,光伏银浆紧随行.pdf

聚和材料(688503)研究报告:光伏银浆龙头迎N型时代加速成长.pdf

【华创证券】N型迭代驱动量利齐升,技术革新助力格局优化.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