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证券】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十):AI大模型风起云涌,半导体与光模块长期受益.pdf

2024-03-14
55页
5MB

第一部分 大模型带动AI服务器高增长


通用AI概念:AI有望引领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


复盘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每一轮都伴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机器解放了人类的双 手,第二次则由电力和内燃机驱动,改变了人类交通和通信的方式,第三次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明,使自动化产线和工业机器人得以大规模 应用,移动通讯技术发展使信息传播速度前所未有,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023年以来,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多模态AI大模型横空出世,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纪元。未来,通用人工智能(AGI) 有望集多模态感知、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自动化决策于一体,重塑人类工作和生产生活的方式,引领人类步入第四次工业革命。


通用AI概念:人工智能的分类和三大要素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通过计算机和算法来模拟、扩展人类智能的一门技术科学。其本质是使计算机和人一样具备学习、推理、感知和决策的能 力,代替人类解决和处理各类复杂的工作,从而提升效率和解放生产力。常见的AI研究包括机器学习、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按照智能程度划分,AI可分为弱人工智能(ANI)、通用人工智能(AGI)和超级人工智能(ASI)。弱人工智能是指只能解决单个特定领域问题的AI,如面部 识别、语音识别等,目前已广泛应用。通用人工智能是指具备人类级别智能的AI,目前还尚未实现,但Sora的问世无疑使我们离AGI更进了一步。超级人工智能 是指超越人类智能且具有自主思维意识的AI,目前尚处理论阶段。 人工智能具有算力、算法、数据三大要素,其中基础层提供算力支持,通用技术平台解决算法问题,场景化应用挖掘数据价值。


AIGC产业链:基础设施是AI算力之源,下游应用前景广阔


AIGC 即 AI Generated Content,即利用AI技术自动创建文本、图像、视频等内容,它被认为是继PGC、UGC之后的新型内容创作方式。


AIGC产业可分为基础设施层、模型层和应用层,每一层都是AIGC产业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以支持 从数据处理到内容创作的所有环节。 上游:基础设施层:构成AIGC核心的计算和存储平台,包括数据中心、算法平台、以及AI服务器、高性能计算硬件以及云计算服务。 中游:模型层:包括开发和训练各类AI大模型的算法和技术,主要为中美互联网科技巨头如OpenAI、微软、谷歌、百度、阿里等。 下游:应用层: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AIGC产品和服务,如C端的多模态生成式AI产品,以及各类B端的垂直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


算力需求激增:AI大模型的性能和训练算力需求呈显著正相关


机器学习的训练计算可分为三个时期: 前深度学习时代(1952-2010):这一时期 算力增长主要受CPU和初期GPU的性能提 升驱动,训练计算需求大约每20个月翻一 番,基本符合摩尔定律。 深度学习时代(2010-2015):随着深度学 习技术的兴起,算力需求增速显著加快, GPU开始被大量用于神经网络训练,训练 算力翻倍时间缩短至大约5-6个月,超越了 摩尔定律。 大模型时代(2015-至今):随着BERT、 GPT等千亿乃至万亿级参数规模的大模型涌 现,算力需求再次显著增加,尽管算力翻倍 时间放缓至10个月左右,但其计算量相较 深度学习时代提升了2-3个数量级。 未来,随着ChatGPT、Sora、文心一言等 大模型的普及,模型推理所需的算力也会大 幅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对AI算力的需求, 带动整个AI算力产业链不断增长。


AI服务器: AI服务器产业链解析


AI服务器产业链的上游厂商主要为电子元件厂商,中游为服务器厂商,下游客户则包括数据中心、政府、各类企业等。 核心零部件如算力芯片、DRAM、SSD、RAID芯片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由美、日、韩企业主导,头部厂商市占率仍处于垄断地位,国 产厂商整体实力与国外龙头相比尚有差距,但近年来正在加速国产替代步伐。


第二部分 算力芯片与光模块长期受益


AI芯片:AI芯片的主要类别和性能对比


定义:AI芯片指面向AI应用,针对AI算法(如深度学习等)进行特殊加速设计的芯片。


分类:根据技术架构和应用需求,AI芯片可分为GPU、FPGA、ASIC和类脑芯片四大类。GPU是多功能的并行处理器,由于其通用程度高、软件生 态丰富、制造工艺相对成熟,是目前最为普遍的AI芯片类型,占到中国AI运算市场的约89%。FPGA芯片是可编程的芯片,允许开发者按需定制硬件, 在需要特定算法优化时非常有用,可根据算法迭代调整硬件配置。ASIC是为特定AI应用定制的,能在性能和能效上提供最佳的表现,该类芯片是固 定设计,针对一种特定任务或算法进行了优化。类脑芯片颠覆传统冯诺依曼架构,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结构的芯片,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AI芯片(GPU/FPGA/ASIC)在云端兼顾执行人工智能的“训练”与“推理”任务,而在终端主要负责执行“推理”操作。就性能和成本效益而言, ASIC在专用计算任务中表现最佳,其计算性能和能效远超通用GPU。但ASIC开发周期较长,且需达到一定生产规模才能实现成本优势。FPGA提供 了一种介于GPU和ASIC之间的灵活解决方案,它的可编程性使硬件能够在算法迭代时进行有效优化,同时在开发周期上比ASIC更为短暂。


AI芯片:GPU是AI芯片主流,AI芯片占AI服务器成本约70-75%


GPU是AI服务器的核心,约占近90%AI芯片市场份额,其价值量占AI服务器高达70-75%。 与传统服务器相比,AI服务器采用异构架构,能够 搭载多个GPU、CPU及其他算力芯片来应对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需求。传统服务器的CPU一般最多只有数十个核心,主要用来处理运算量较为复 杂的数据。而GPU的具有数以千计的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深度流水线,控制逻辑简单,省去了Cache的复杂性。因此在处理类型统一、相互 无依赖的大规模数据时,GPU能够在一个无需中断的计算环境中高效运行。


GPU是机器学习的主流之选。CPU由于受Cache和复杂的控制逻辑掣肘,导致在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时,需要引入分支和中断,增加了运算的 复杂性和功耗。意味着在同等功耗下,GPU能效比显著高于CPU,能够加快AI模型训练和推理时间,从而减少机器学习模型从训练到部署的总 时间。不仅如此,高性能GPU的制造工艺在英伟达和台积电等企业的领导下已趋向成熟,成本在AI芯片中具有优势,因此成为了市场主流之选。


光模块:服务器互连和数据中心互连的核心器件


光模块(Optical Module)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设备。由光电子器件(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模块在发送端 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光模块可按照功能、传输速率、复用技术、适用光纤类型和封装形式等标准分类。按照传输速率分类,目前主要有100G、200G、400G、800G、 1.6T等;按照功能分类,光模块可分为光接收模块,光发送模块,光收发一体模块和光转发模块,一般特指光收发一体模块;按照封装形式分类,常 见的有SFP,SFP+,SFF,千兆以太网路界面转换器(GBIC)等。


光模块:高集成度、低成本、低能耗的硅光技术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硅光技术是光模块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硅光解决方案集成度高,成本低,传输带宽高,同时在峰值速度、能耗等 方面均具有良好表现。硅光子技术是基于硅和硅基衬底材料(SiGe/Si、SOI等),利用现有CMOS工艺进行光器件开发 和集成的新一代技术。鉴于良率和损耗问题,硅光模块方案的整体优势尚不明显,但在超400G的短距场景、相干光场景 中,传统DML和EML成本较高,硅光模块的低成本优势或使得其成为数据中心网络向400G升级的主流产品。


数据中心是硅光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根据Lightcounting,光通信行业已经处在硅光技术SiP规模应用的转折点,使 用基于SiP的光模块市场份额将从2022年的24%增加到2028年的44%。


第三部分 A股上市公司代表


海光信息:深耕CPU、DCU领域,国产龙头持续受益于AI产业浪潮


海光信息成立于2014年,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688041.SH),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存储设备中的高端处理 器。公司秉承“销售一代、验证一代、研发一代”的产品研发策略,产品主要包括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海光协处理器(DCU)。海光CPU兼 容市场主流的x86指令集,是当前生态兼容性最优异的芯片之一,完全满足商业市场需求。


海光DCU深算系列属于GPGPU的一种,采用“类C UD A”通用并行计算架构,能够较好适配、适应国际主流商业计算软件和AI软件,产品性能达到 国内领先。目前主要部署在服务器集群或数据中心,为应用程序提供性能高、能效比高的算力,支撑高复杂度和高吞吐量的数据处理任务。


寒武纪:AI芯片国内领先,云端、边缘、IP授权及软件三位协同发展


寒 武纪成 立于 2016年 ,2020 年于 上交所 科创板 上市 (688256.SH)。 主要从事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 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云端产品线 、边缘产品 线、处理器IP授权及软件,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厂商和产业公司,面向 互联网、金融、交通、能源、电力和制造等领域的复杂 AI 应用场景提 供充裕算力,推动AI赋能产业升级。


澜起科技:互联类芯片业务筑基,服务器平台产品持续放量


澜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2019年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688008.SH)。 公司为云计算和AI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拥有互 连类芯片和津逮服务器平台两大产品线。互连类芯片产品主要包括内 存接口芯片、内存模组配套芯片、PCIe Retimer芯片、MXC芯片、 CKD芯片等,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包括津逮 CPU和混合安全内存模 组。同时,公司正在研发基于“近内存计算架构”的AI芯片。


中际旭创:全球光模块龙头厂商,中低、高速光模块和光组件全覆盖


公司简 介: 中际旭创是专业的 高速光模块解决方案 提供 商,公司 主要从事高端光通信收 发模块以及光器件 的研发、设计、 封 装、测试 及销售,主要产品为中 低速光通信模块 、 高速光通信模块 、 光组件。


主要业务: 其全资子公司苏州旭创致力于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 、 设计、封 装、测试和销售;控股子公司成都储翰专注接入网光模块和 光 组 件 生产 及 销售 。 在Lightcounting 发布的2022年度 光模 块 厂 商排 名中,中际旭创和Coherent并列全球第一。


天孚通信:AI持续拉动需求,高速光引擎业务构筑长期成长曲线


AI技术迭代升级带动对算力网络的高增长需求,同步推动公司高速光器件市场持续增长。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对光器件产品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公 司为400G、800G等高速光模块提供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2023年,依托行业向好的发展趋势,公司稳步推进高速光引擎募投项目建设,同时加 速高速光器件的研发和规模量产,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取得阶段性成效。


公司具备多个光模块技术与先进光学技术。2024年2月27日,公司的十六条产品线&八大解决方案,覆盖了所有光模块用的光无源器件,可以为客 户提供多技术平台、多应用场景的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其次是先进光学封装制造,已经完成了OSA、BOX、COB、TO、硅光等多种光器件封装 平台的光引擎、高速光器件的ODM/OEM业务。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AI大模型风起云涌,半导体与光模块长期受益.pdf

锡行业研究报告:半导体上游核心材料,供给趋紧+需求复苏下价格中枢有望持续提升.pdf

京仪装备研究报告:国内半导体专用温控废气处理设备专精特新“小巨人”.pdf

半导体设备行业专题报告:键合设备,推动先进封装发展的关键力量.pdf

半导体封装设备行业深度报告: 后摩尔时代封装技术快速发展,封装设备迎国产化机遇.pdf

半导体行业投资策略:AI有望推动新一轮半导体周期上行.pdf

中际旭创研究报告:高速率光模块头部厂商,受益于AI硬件产业趋势.pdf

中际旭创研究报告:精准把握契机,800G光模块成就增长新起点.pdf

光模块行业专题报告:AI驱动网络变革,光摩尔定律加速.pdf

中际旭创研究报告:AI时代,全球高速光模块龙头乘风而起.pdf

光模块行业专题研究:AI时代算力需求激涌,高速率光模块伴潮而行.pdf

【东海证券】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十):AI大模型风起云涌,半导体与光模块长期受益.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