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业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结构化融资、企业兼并收购、新三板推荐挂牌及相关财务顾问等业务,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行经营。
1.投行业务:蓄力开发北交所IPO业务
股权融资:市场 IPO 发行承压 总承销金额下降
根据 Wind 股权承销排名数据显示,2023 年一创投行完成定向增发项目3单,总承销金额 26.88 亿元,同比下降 70.10%,行业排名第38 名;市场份额为0.28%,较 2022 年减少 0.34 个百分点,主因在于受 2023 年市场IPO 发行承压影响,总承销金额大幅下滑。
债券融资:总承销金额增长超三成
据 Wind 数据显示,2023 年一创投行完成债券融资项目42 只,总承销金额153.09亿元,同比增长 31.45%,与 2022 年相比,市场份额均为0.11%。
北交所业务:蓄力开发北交所 IPO 项目
2023 年 11 月 15 日,北交所迎来开市两周年,共有59 家券商为229 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提供了 IPO 保荐业务,整体来看,除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外,北交所保荐机构数量占优的券商多数为中小型券商,北交所 IPO 业务的竞争格局尚未定型,中小券商通过深耕北交所业务更见差异化优势。 发力新三板及北交所业务。一创投行持续发力新三板推荐挂牌、持续督导业务,据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初,一创投行已完成4 家企业挂牌,另有3家已取得同意挂牌函,持续督导新三板挂牌企业 37 家,其中创新层企业16家;一创投行蓄力开发北交所 IPO 项目,截至 2023 年12 月初,一创投行北交所辅导备案企业为 6 家,辅导备案家数行业排名前 10。随着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北京国管,一创投行将在北京国管的大力支持下,紧跟全面注册制推进步伐,蓄力开发北交所 IPO 业务,强化北交所项目储备和发行,为各类硬科技企业、创新成长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
股权投资:一创投资和创新资本差异化发展
第一创业通过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资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设立和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全资子公司创新资本从事另类投资业务,使用自有资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 2023 年上半年,一创投资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先进制造、能源环保、新材料等领域深耕布局;紧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脉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截至 2023 年 6 月末,一创投资及其下属子公司在管基金20 只,实缴规模 38.15 亿元。 2023 年上半年,创新资本持续挖掘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产业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投资机会,助力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及存量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发挥业务协同效应,积极为公司综合金融服务提供支持。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创新资本在投金额 10 亿元。未来,一创投资将加大与北京、深圳国资的合作,在战略新兴产业配置优质资产;创新资本将继续在新能源、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挖掘投资机会。
2.经纪、信用及自营业务
经纪业务:持续向财富管理转型
从传统口径来看,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2.67 亿元,营收占比为 13.95%,同比下降 9.53%。在经纪业务领域,第一创业持续推动向财富管理转型,完成经纪业务总部组织架构调整,强化区域经营。2023 年上半年,公司金融产品销售规模 59.90 亿元,同比增长30.08%,其中权益类产品销售规模 14.20 亿元,同比增长 67.65%;金融产品日均保有规模85.62亿元,同比增长 6.49%,其中权益类产品日均保有规模63.72 亿元,同比增长2.24%;“一创智富通”APP 累计注册用户超过 138 万户,同比增长5%。
2023 年,第一创业将以提供优质买方投顾服务为核心,以便捷的交易服务为驱动,积极推动财富管理转型。公司将推进落地数字时代的客群经营模式,搭建客群分类的顾问服务体系,推进以“投顾为支点的财富管理服务”模式,从产品销售模式向资产配置服务模式转型。
信用业务:业务需持续提升
融资融券余额小幅回升。2023 年 6 月末两融余额为15,882.87 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 3.11%。持续震荡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下移,居民存款余额超预期增长,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增速放缓。截至2023 年6 月末,公司融资融券本金余额 60.84 亿元,较 2022 年末增长 3.26%;公司融资融券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 286.36%,风险控制良好。公司股票质押业务主要满足优质客户的融资需求,积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从传统口径来看,2022 年公司实现利息收入 2.09 亿元,在营收中占比为7.99%,同比增长 4.96%。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信用业务收入0.89 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为 4.65%,同比下降 43.62%。
自营业务:积极发展新三板做市业务
公司自营投资及交易业务主要为权益类证券投资、权益类衍生品投资以及新三板做市业务。 从传统口径来看,2022 年,公司自营业务实现营收1.87 亿元,同比下降80%,在营收中占比为 7.15%,较 2021 年下降超 20 个百分点,主要在于2022 年,权益市场全年震荡下行,总体调整幅度较大,公司通过运营各类衍生工具增强收益、有效控制了风险。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投资业务收入4.30 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为 22.50%,同比增长 127.37%,公司自营业务有望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在投资机会。
从交易性金融资产来看,截至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51.13亿元,较年初增长 13.49%,进一步说明,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有所扩大。
新三板做市业务方面,公司坚守“做市+直投”的投资理念,根据市场阶段性特征调节仓位与组合;坚守做市业务,为优质新三板做市企业提供流动性;发力直投业务,控制仓位寻求市场机会。2023 年上半年,公司共为28 家企业提供专业做市报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