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2023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处罚及政策动态.pdf

2024-02-22
47页
5MB

2023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始终把握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六个强大”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及建设金融强国的六大体系。人民银行也于近期成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一方面提出了监管加强的方向,另一方面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引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4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9%。


2023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揭牌,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由“一行两会”调整为“一行一局一会”。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由金融监管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将新设单独科技监管司,一方面监管信息科技,另一方面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支撑中国现代化金融建设,金融监管总局推出了一系列推动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包括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涉刑案件风险防控、提升银行办理资本项目业务数字化服务水平、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推进“五大方面”金融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普华永道收集整理了2023年度金融监管总局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政处罚数据,并梳理总结了新出台的相关法规和监管政策动态,通过对有限数据和信息的多维度分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现和管理内外部风险方面提供参考。


从季度处罚趋势来看,罚款金额和罚单数量在第四季度达到全年峰值,在第二季度为全年最低。2023年各季度罚款金额及罚单数量较2022年均有所上升,其中第四季度上升幅度最大,罚单数量上升76%,罚款金额上升228%。


从处罚对象来看,2023年度个人罚款在前三季度上呈现上升趋势,第四季度略有下降;公司罚款在第二、三季度下降,在第四季度有所上升。


从月度处罚趋势来看,除1月、3月及7月外,2023年度罚款金额均相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除1月、4月及7月外,2023年度罚单数量均相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按照机构类型来看,2023年度处罚金额最高的六类银行机构分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分别为68,679万元、60,294万元、40,702万元、35,747万元、12,571万元和12,016万元。该六类银行机构在罚款金额和罚单数量上均较去年有所上升,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罚款金额增幅最大,约153%;农村商业银行的罚单数量增幅最大,约31%。


与上一年度罚款金额相比,排名前六位的银行机构类型未发生改变。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由排名第三位上升至排名第一位,罚款金额上升约153%。农村商业银行由排名第一位下降至排名第三位,但罚款金额上升约21%。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罚款金额排名与上年度保持一致。


从重点业务领域及管理环节维度分析,总体来看,2023年度银行业机构处罚金额占比前十的业务领域以及管理环节分布在:信贷业务、数据治理、投资业务、授信业务、合规管理、融资业务、理财业务、关联交易、信用卡业务及服务收费领域。


其中,信贷业务领域的罚款金额占比达43%,位居年度罚款金额及罚单数量首位,具体处罚事由包括:违规发放贷款、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贷款三查不尽职等。数据治理领域的罚款金额占比为7%,位居本监督罚款金额排名第二位,罚单数量排名第三位,具体处罚事由包括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EAST报送数据质量不合规、数据治理不到位等。

【普华永道】2023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处罚及政策动态.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