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竞争加剧阶段需求偏好的重要性提升
1.1 需求增速放缓,竞争赛道细化
技术方向多元化迭代速度加快,N 型时代或将全面来临,新技术产能加速落地的 同时,催生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等问题。2023 年全球光伏装机翻倍以上增长,对存 量产能出口提供有力支撑,但在装机基数大幅提高、电网消纳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未 来一段时间内光伏装机有增速放缓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在此阶段: 市场竞争方面:光伏市场的需求导向会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其主要发展动力 将发生由“量”到“质”的转变,即由规模拉动向技术迭代转变。效率高、 性能优的新技术组件产品有望凭借“硬实力”维持溢价,而溢价能稳定存在 的基层逻辑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可以降低电站 BOS 成本,即电站初始投 资成本;二是可以降低电站 LCOE,即提高电站运营过程中的发电收益;三 是外观好、定制化的产品在高端分布式场景体现光伏产品的 To C 属性。 产业竞争方面:效率领先优势的一体化企业,应对价格及成本波动的能力较 强,维持较稳定的盈利水平;另外凭借差异化路线获得持续溢价的厂商,有 望在海外、高端分布式等差异化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在同质化竞争中突出重 围。
1.2 “同质化竞争”与“差异化竞争”并存
考虑到需求导向的重要性,不同应用场景以及不同地区市场所处发展阶段,对于 电池组件产品的偏好有所区别;在需求引导与技术分化的双向作用下,我们认为 2024 年光伏市场竞争格局将会呈现以下特点: 同质化竞争关键:技术上升期效率领先提升的竞争优势。从新兴技术溢价到 成熟技术折价,TOPCon 成长为主流路线的速度快于行业预期,其相对 PERC 的溢价优势正在减小,甚至消失,但由于溢价核心逻辑是效率的领先,所以 在 TOPCon 技术上升期领先半步的企业将持续获得额外红利。 差异化竞争关键:技术先发优势匹配差异化需求。HJT、BC 首批量产产能已 落地,规模化作用下降本提效有望加速。新技术除效率领先外,运行性能的 稳定性是更加重要的优势,对此海外高端市场接受度较高,新技术具备先发 优势的企业有望享受双重红利。
2. 核心逻辑:量化性能优势支撑产品溢价
2.1 N 型技术路线更具性价比
新技术产品能够维持溢价的基层逻辑在于可以为终端电站带来超额收益,不同 技术路线各方面性能的差异,对于电站收益率的影响具有积沙成塔的作用。TOPCon 产 能在 2023 年大规模放量,HJT、钙钛矿、叠层等电池技术也在不断提速,我们对头部 组件厂主要组件产品参数性能进行整理,认为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电池片的组件产品 具有以下几项主要特点: 技术上升期领先半步的优势:TOPCon、HJT 等新技术路线,各企业组件产品 转换效率水平差距相对较大,对于同一技术路线,领先企业有约 0.4%的效 率优势。 技术路线差异化:不同技术路线的效率区间范围相对独立,无论是 N 型技 术路线,还是叠加 BC 技术后,相对 PERC 都有显著的效率提升,HJT 与 TOPCon 区间接近,但整体来说 HJT 效率水平略高一档。 尺寸规格差异化:同一技术路线不同尺寸规格,效率区间基本一致,更大尺 寸组件主要通过降低电站 BOS 成本,从而影响电站收益率。另外,相对于 PERC 时代较为统一的组件尺寸,不同技术路线,以及矩形硅片的应用,使 得组件尺寸再次趋向多元化。 先进技术路线的核心优势:相较于效率转换水平,衰减系数、温度系数、使 用年限等影响运行稳定性的性能指标,对于电站收益率的影响更为重要。
2.2 组件性能稳定性影响电站收益
N 型时代全面来临,效率及性能优势支撑产品溢价。N 型技术路线通过实际电站验证,已具备 LCOE 体系下的成本优势,将加速完成对于 PERC 电池的替代。2023 年 TOPCon 产能快速增长,2024 年出货规模放量,根据 Infolink Consulting 预测,2024 年 TOPCon 渗透率将达到 65%;HJT 供应规模仍处于放量初期,市场供应偏紧,优先供 应海外高价市场,同时具备相对更优的发电稳定性,因此溢价稳中有增。 分环节来看,TOPCon 电池片相对 PERC 组件仍然维持着相对稳定的溢价水平,但 TOPCon 组件溢价正在缩小,我们认为出现上述剪刀差的原因主要在于:1)冬季为组 件出口及交货淡季,恰逢大量产能爬坡释放,组件环节竞争愈加激烈;2)专业化电 池片厂商具备 TOPCon 电池片产品效率优势以及先发规模化成本优势。
2023 年光伏装机大幅增长,光伏电站投资成本的显著下降是重要内生性原因, 亦是支撑长期增长空间的关键因素。根据 CPIA 统计测算,2022 年我国地面光伏系统 初始全投资成本约 4.13 元/W,随着多晶硅新建产能陆续释放,各环节产品价格大幅 下降,目前已将至降至历史地位,同时在技术迭代加持下组件效率稳步提升,系统投 资成本显著下降。以 2024 年 1 月 PERC 双玻组件均价计算,当前我国地面电站交流 侧平均初始全投资成本下降至约 3.3 元/W,组件成本依然占据主要部分,在设备投 资中占比约 56%,在系统总投资中占比约 36%。
我们对组件选型对光伏电站 BOS 成本的影响进行定量测算。组件效率对电站 BOS 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流侧,即土地、支架、建安等费用成本,这部分在除组件外 的 BOS 成本中占比约 58%。经我们测算,组件价格相同的情况下,组件转换效率每提 升 0.5%,可节省 BOS 成本约 2.3 分/W,这部分节省的 BOS 成本理论上即为更高效的组 件可享受的溢价空间。当前量产 TOPCon、HJT、NBC 组件相对 PERC 效率分别领先 1.3%/1.6%/2.5%,则从 BOS 成本角度,可享受的理论溢价分别为 5.8/7.0/10.5 分/W。
组件运行稳定性是影响光伏电站收益的重要因素。影响组件运行稳定性的因素 较为复杂,包括电池片光致衰减、温度系数、组件封装各个环节的材料工艺等诸多方 面。为达到对比不同技术路线的组件运行稳定性的目的,我们选取与技术路线相关性 较高的影响因素,即光致衰减和温度系数,对其进行量化测算分析。 2024 年 1 月国内 PERC、TOPCon、HJT 组件均价分别为 0.93/0.98/1.20 元/W,考虑组件效率以及其对投资成本影响,以及衰减、温度系数、弃光率等因素,对应光伏 地面电站平均 LCOE 分别约为 0.307/0.290/0.303 元/kWh,其中 PERC 与 HJT 基本接 近,而受供需关系影响,当前 TOPCon 报价偏低,导致使用 TOPCon 的地面电站 LCOE 相对较低。
从光伏电站 LCOE 角度出发,我们进一步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N型组件理论溢价:PERC产品已处于成熟阶段,因此将其作为基准,则TOPCon 组件相对 PERC 理论溢价 0.24 元/W,HJT 组件理论溢价为 0.31 元/W,当前 溢价水平均低于理论水平。
组件效率的性价比:组件标称效率为理想环境下第 0 年的发电效率,而实 际有效发电效率则会受到温度、衰减、弃光率等诸多因素影响,也就是说, 组件很难完全发挥其理想转换效率。仅考虑以上所述因素,第十年为例, PERC 实际有效发电效率约为初始标称效率的 88.4%,TOPCon 约为 90.3%, HJT 约为 92.2%。
TOPCon 组件效率及价格对电站 LCOE 的影响:以 2024 年 1 月均价及当前主 流产品效率水平条件下,使用 TOPCon 组件的光伏地面电站 LCOE 约为 0.29 元/kWh,双面 POLY 技术导入后效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叠加其他技术、 材料改进,2024 年底行业领先企业有望提升 0.8pct,若组件价格不变,对 应 LCOE 将下降 1.0%。
HJT 组件效率及价格对电站 LCOE 的影响:以 2024 年 1 月均价及当前主流产 品效率水平条件下,使用 TOPCon 组件的光伏地面电站 LCOE 约为 0.303 元/kWh,随着双面微晶、电镀铜等技术路线导入,效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价格不变条件下,组件效率每提升 1pct,对应 LCOE 将下降 1.1%。
2.3 供给侧先发优势重要性凸显
近年来光伏装机需求快速增长,制造业各环节产能大幅扩张,行业产能供给规 模已大幅超过需求规模。根据 CPIA 年初预测,2023 年底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 产能同比增幅将分别达到 83%、39%、52%、51%,其中硅料环节增幅显著,也导致了 晶硅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大幅下调,硅片环节产能已超过电池片环节形成倒挂。对比 需求规模来看,根据 CPIA 统计,2022 年底晶硅各制造业环节存量产能,从整体规模 来看(未考虑时间、地区错配),已可以满足 2023 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
TOPCon 产能规模的迅速上量,使得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对 PERC 产线带来挤 出效应。2023 年大量电池片产能投放,根据 Infolink Consulting 统计,既有 PERC 产能约 506GW,叠加 TOPCon、HJT、BC 等技术约 670GW 新产能,2023 年底国内电池片 产能超过 1100GW。与此同时,TOPCon 与 PERC 组件的价差正在缩小,虽然该趋势在均 价方面体现不明显,但在竞争加剧期,同技术类型产品报价上下限拉大,低价 TOPCon 组件报价甚至已低于 PERC 组件均价。
我们认为,龙头企业具备资金、研发优势,其技术突破和扩产节奏是本轮行业产 能放量的关键因素。根据 Infolink Consulting 于 2023 年 11 月的统计,HJT 电池片 总规划产能约 391GW,在产或在建的落地产能约 50GW。目前影响新技术大规模落地的 主要原因在于设备、材料成本仍在下降通道中,而规模化又将反哺成本优化。
BC 技术有望成为平台型强力辅助。本轮 N 型电池片技术迭代进展迅速,导入 BC 技术之后去掉正面栅线、减少光线遮挡,且可与目前各种主流量产晶硅电池片技术相 叠加,我们预计 BC 技术有望成为下一个现象级技术迭代,进一步突破电池片效率天 花板。根据 Infolink Consulting 于 2023 年 11 月的统计,BC 规划产能约 159GW, 落地产能约 44GW,技术领先企业已实现大规模量产,技术进展已具备产业化成熟水 平,预计 2024 年产能规模、实际出货均有望实现显著增长。
3. 供需匹配:需求与供给分化相辅相成
3.1 场景分化:集中式与分布式重要性并行
需求分化与产品分化是光伏市场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2022 年及之前 PERC 占据 显而易见的主流地位,经多年发展,PERC 已基本将“加法”做到极致,新技术路线成为继续提升效率的必经之路,新一轮技术变革期已来临,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特点。 TOPCon、HJT 具有较高双面率,天然适合地面电站,可带来背面额外发电量增益;正 在快速落地的 BC 系列技术,侧重于拉高正面发电效率,更适合分布式屋顶场景。需 求与产品分化相辅相成,前瞻企业有望从中把握机遇,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稳健收益。
2023 年我国光伏装机规模呈现大阶梯式增长。2023 年国内光伏装机 216.8GW, 同比增长 148.0%。2022 年在产品价格持续高位的背景下,全年完成装机 87.4GW,同 比增长 59.3%,虽然装机数据斐然,但实际装机需求仍受到部分程度的抑制,2023 年 组件价格大幅下行后,实现大阶梯式跨越增长。
十四五期间地面电站装机需求支撑较强。在电网消纳压力逐渐增大的背景下,大 基地项目仍然为近年我国地面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形成有力支撑。2023Q1-3 国内光伏 集中式电站装机规模达到 61.8GW,同比增长 257.8%,占全国总装机比例 47.9%,同比提升 15.1pct,根据地面电站招标建设节奏,年底大概率将有大批项目集中并网, 预计全年集中式装机规模占比或将达到 50%以上。 长期分布式具有更大增长潜力。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盈利模式逐渐成熟,在电 价上涨以及电力交易逐渐活跃背景下,工商业分布式自发性需求旺盛;户用分布式资 金环境友好,项目回报预期清晰,有望维持高增。
随着光伏产业的成熟、装机规模的扩大,供给侧和需求侧相互引导、相互分化是 大势所趋。多年来,降本增效是光伏各环节发展的主旋律,而随着产业链协同进步、 设备体系和材料体系的成熟,同一技术平台上各公司的成本和效率差距正在缩小。与 此同时,各细分应用场景的需求正在形成规模,比如集中式电站在沙漠戈壁、滩涂、 渔光一体等场景,分布式电站在工商业厂房、商业办公建筑、高端定制化户用、农村 户用以及 BIPV 等诸多场景,使得细分产品的经济性开始凸显。我们认为,供给和需 求侧分化的不断深入、成熟,将弱化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前瞻布局差异化领域的晶 硅和材料厂商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3.2 市场分化:欧美市场对新技术更具偏好
能源属性正在由“资源禀赋”向“技术制造”演变,碳中和全球化大势所趋。新 能源装机是能源体系迭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近几年光伏装机快速增长之后,未 来一段时间或将迎来增速放缓阶段,但展望长期来看,目前光伏产业仍处于初期发展 阶段。不同地区由于当地装机结构、项目商业模式等有所差异,对于各种技术路线的 偏好程度有所区别,整体来看,欧美市场对于 HJT、BC 类等新技术接受度更高,对于 组件运行稳定性能更为重视。
我国光伏晶硅产业对全球市场依存度较高。近年来,我国组件出货规模占全球总 规模比例不断提高,2022 年我国组件产量 295GW,全球市占率约 85%,我国已成为光 伏组件全球最大生产国。2023 年国内光伏装机 216.8GW,考虑电站组件 1.2 容配比, 对应组件需求约 260GW,同期组件出口规模 208.1GW。自 2018 年之后,国内装机对组 件的需求首次超过出口规模,但从长期来看,海外依然是我国光伏产品重要需求市 场。
市场需求轮动,2024 年海外市场的重要性有望提升。2023 年对于光伏组件出口 市场来说,“库存周期”是一个关键词。欧洲是我国组件重要海外市场,受俄乌冲突 影响,欧洲将能源独立诉求提高到较高优先级,2022 年欧洲对光伏装机需求大幅增 长,吸引当地渠道商大批量囤货,显著拉高我国组件整体出口规模,然而也因库存累 积影响后续出口需求,2023H2 向欧洲出口显著下降,同时以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市场 需求的增加,对整体出口规模形成支撑。随着去库存周期接近尾声,2024 年欧洲市 场有望周期拐点向上。
欧洲市场是我国组件出口主要地区,新兴市场正在快速成长。2022 年我国组件 全球市占率达到 85%,除美国市场外,其他国家和地区装机规模结构与我国组件出口 结构基本匹配。早年间,海外市场中欧洲对光伏需求起到主导作用,随着光伏电站经 济性凸显、碳中和目标指引,以及能源安全战略重要性等多因素共同推动下,光伏需 求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组件价格主要受到原材料成本和供需关系变化的影响,海外市场对后者的敏感 度更高。海外国家及地区对组件产品多数依赖进口,关税、准入等海关限制对当地供 需关系的变化影响较大,当前美国、印度等市场组件溢价相对较高,头部企业在渠道、 产能等方面亦有所前瞻布局。
海外产能与需求错配带来的产品溢价有望持续,应对政策风险产能加速出海。 近年来,海外各主要市场光伏相关的关税等限制政策逐渐明晰,同时在光伏产能本土 扶持意图强烈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布局海外产能主要分为两种思路,一是在东南亚等 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建设产线,二是在具备高溢价、高需求增长预期的市场当地 建设产线。头部企业在资金及先发市场优势的加持下,多数兼顾两种布局思路,在纵 向扩展一体化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横向扩宽产业布局,以应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
3.3 需求特点:传统主力和新兴市场齐头并进
海外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对我国光伏出口的重要因素。我国光伏组件出口规模的 波动,主要受到海外新能源装机需求变化,以及出口国家或地区对光伏产品关税等限 制性政策的影响。“碳中和”全球化势在必行,长期新能源装机空间广阔,目前当地 政策对我国光伏产品进口限制的影响更为突出。 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的成熟,政策确定性亦正在增强。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在成本、技术以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历史上主要光伏需求市场 地区均曾对光伏产品进口加以限制。近年来随着不少地区相关政策落地,虽然关税及 其他限制条件有所垒高,但整体而言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冲击正在减小。2023 年我国 组件出口规模达到 208.1GW,同比增长 31.3%,规模同比增加 49.6GW,海外市场对我 国组件出口需求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美国对光伏产品的进口壁垒对我国组件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壁垒筑高的同时 伴随着高溢价。美国历史上对光伏产品关税政策的反复性,给我国光伏企业带来较大 困扰,近年来确定性陆续落地,目前 UFLPA 法案对向其出口光伏产品影响较大。拜登 政府对于扶持本土光伏制造业持积极态度,并表明不会在 2024 年 6 月东南亚四国关 税豁免期到期后进一步延长。
美国对光伏等新能源的重视程度正在提高。2022 年受反规避调查影响,美国光 伏装机当年出现负增长,2022 年美国组件进口规模仅 29.6GW,2023H1 达到 24.6GW, 极大缓解需求压力,采购瓶颈转移到变压器、高压断路器,另外专业安装人员的缺乏 也对安装进度产生些许负面影响,尽管如此,2023Q1-3 美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占到 当期新增电源总量的 48%。美国光伏行业协会 SEIA 预测,到 2050 年光伏将成为美国 最主要的发电模式。 2024 年地面项目有望成为美国光伏装机增长主力。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CPUC) 于 2022 年 12 月决定将加州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的补贴规则,由固定上网电价乘以 上网电量的计算模式,改完浮动上网电价乘以上网电量,由此平均上网电价有所降低, 拉长项目投资回报期。由于并网相对电站项目启动之间会有 2-3 个季度的滞后,2023 年加州分布式光伏装机大幅增长,预计该增长势头将延续到 2024 年初。在此影响下,加州分布式新增装机或将出现负增长,拉低 2024 年美国住宅光伏整体装机,但在公 用事业电站支撑下,整体规模预计仍将维持增长趋势。
IRA 有望为美国光伏装机的长期增长提供支持。美国对于光伏装机激励方面的扶 持,主要通过 ITC、PTC 等税收抵免政策实现,并对满足本土制造比例的项目给予额 外补贴;对于本土制造业的扶持主要在 IRA 框架下进行,2022 年 8 月,《通胀削减法 案(IRA)》发布,光伏项目可以获得投资或生产税收抵免,如果项目建设在能源社区、 低收入社区等区域,可以获得额外抵免。
欧洲对于新能源进口相关规则正在逐步清晰过程中。历史上欧盟曾对我国光伏 组件、光伏玻璃等领域执行反倾销、反补贴等关税措施,目前主要从“碳足迹”角度 入手设置市场进入门槛,头部企业已基本完成相关认证,2023 年 10 月试运行的碳边 境调节机制(CBAM)虽不包含光伏相关产品,但体现出欧洲对碳足迹重视程度的提高。 法国已明确提出碳足迹认证标准,成为欧盟地区诸多招标项目参考标准。 欧洲短期内难以摆脱对我国光伏产品进口的依赖。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对能源 独立的诉求增强,大幅提高新能源装机规模是有效解决途径之一,自 2022 年起欧洲 对光伏产品进口需求大幅增长。2022年我国对欧洲组件出口86.6GW,同比增长110.3%, 2023H2 同比增速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欧洲光伏产品库存处于周期高点,2024 年 有望随着库存消化而迎来出口增速拐点向上。
支持光伏产品本土制造是长期角度欧盟对能源独立诉求的重要体现。欧盟关于 中期光伏发展目标指引,是基于 2022 年 5 月发布的 REPowerEU 计划,目标是到 2030 年光伏安装总量达到 600GW,根据 IRENA 统计数据,2022 年底欧盟地区光伏装机存 量 198GW,从目前年新增装机规模来看,这一目标相对较低。在扶持本土光伏制造业方面,欧盟发布《绿色协议工业计划》,其中《净零工业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 两项相关法案,目标到 2030 年欧盟至少 40%光伏组件由本土制造,并且不过度依赖 单一进口国。
沙特近期对地面大型项目装机需求相对较高。沙特是中东主要需求国,2023 年 我国向中东地区出口组件规模达到 14.5GW,其中向沙特出口规模约 7.7GW,同比增长 542%,占中东地区出口总量比例约 53%。沙特提出“沙特愿景 2030(Saudi Vision 2030)”,规划在 2030 年达到光伏累积装机 40GW 的目标,沙特政府释出大型项目招 标项目,刺激光伏产品进口需求。我国多家组件企业与沙特政府和当地开发商签订光 伏合作项目,同时进行产业布局规划,预计 2024 年整体装机有望维持成长。 南非 2023 年分布式装机需求旺盛。2023 年我国向非洲地区出口组件规模达到 7.9GW,同比增长 132%,其中向南非出口规模为 5.3GW,主要受益于上半年刺激性政 策与改革措施,分布式项目大幅成长近 3.5 倍。2023 年底南非政府于启动第七轮“国 家再生能源独立电力开发采购计划”,有望继续对 2024 年需求形成支撑。
印度短期内对大尺寸组件需求具有偏好。2023 年我国向亚太地区累计出口光伏 组件 53.9GW,其中向印度出口规模达到 14.5GW,仅 Q4 便达到 9GW,推高亚太地区出 口整体水平,与往年趋势相向而行。组件价格快速下降,前期因组件价格高昂、受 BCD 关税影响导致的递延项目开始动工,叠加持续大规模招标,地面型项目需求快速增加, 同时 ALMM 清单将于 2024 年 3 月后生效,清单中大功率组件占比较小,预期 2024Q1 印度市场对大尺寸组件进口需求有望集中累加。
展望未来组件出口空间,欧洲、美国仍是中长期主要需求市场,印度短期内拉货 量有望持续走高,中东具备可观增长潜力。近年来,海外主要光伏市场国家对组件进 口需求政策方向趋于收紧,同时政策支持力度向扶持本土光伏制造业方向倾斜,但短 期内仍无法摆脱对我国组件产品的依赖。 我们认为,一方面,中短期来看,以欧美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培植足够体量的本 土光伏产业需要较长时间,难以匹配为实现“碳中和”而制定的装机规模目标,同时 由于各项政策的目标达成期限较远,国内企业已开始在美国、欧洲地区布局电池片、 组件等光伏产品产能基地,应对本土制造要求;另一方面,长期来看,全球光伏装机 总需求有望长足增长,我国组件企业有望凭借技术领先优势,持续输出差异化产品, 塑造优质品牌,在海外市场长期占有较高份额。
4. 投资分析
4.1 TOPCon 先发企业具备规模效应优势
本轮以 TOPCon 为先行的 N 型电池片技术迭代速度高于预期,将光伏行业加速推 进到 N 型时代中,TOPCon 产能布局成为本轮竞争的入场券。当前竞争加剧背景下, TOPCon 组件价格偏低,未完全反映产品效率及性能优势,随着 PERC 产能陆续出清, TOPCon 组件价格有望回弹。在 TOPCon 量产初期效率提升过程中,始终保持效率领先优势的优质企业有望获得超额收益;与此同时,技术领先同时完成产能先发的优质企 业,已形成规模化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
晶科能源:TOPCon 迭代先行者,产能优势显著。
公司业务聚焦从硅片到组件的一体化业务,同时具备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 供能力,开拓储能市场。公司规划 2023 年底硅片、电池片、组件分别形成 85/90/110GW 产能,一体化程度较高,其中电池片环节具备 TOPCon 产能超过 70GW,占公司电池片 总产能比例约 78%。TOPCon 组件具备性价比优势,各市场接受度普遍较高,公司在各 区域出货量增长较为均衡,出货主要集中在中国、欧洲和亚太市场,同时以拉美、中 东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持续发力,北美市场有所改善。
晶澳科技:优质一体化企业盈利稳健。
公司晶硅制造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高,N 型产能有序释放。2023Q1-3 公司新增 电池片产能均为 TOPCon 技术路线,合计 40GW,包括扬州 10GW、曲靖 10GW、石家庄 10GW、东台 10GW,扬州二期、曲靖二期各 10GW 的 TOPCon 电池项目按计划推进,公 司规划 2023 年底 N 型电池片产能将达到 57GW。公司规划 2023 年底组件产能达到 95GW,硅片、电池片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 90%。
天合光能:N 型占比逐渐提升,硅片产能缺口正在缩小。
公司主营业务为组件产品销售,同时向光伏支架、光伏系统、储能及电站运营等 多领域协同拓展,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有望长足提升。公司规划 2023 年底硅 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 50/75/95GW,其中电池片 TOPCon 产能 40GW;并在 泰国、越南布局合计 6.5GW 一体化产能,主要面向北美等海外市场,积极推进全球市 场战略布局。
阿特斯:海外布局领先,储能有望快速放量。
公司上市以来重点布局 TOPCon 产能,目前已实现大规模量产,HJT 技术连续多 年技术研发储备,另外 BC 技术、钙钛矿叠层技术亦有所布局。预计公司 2023 年有望 实现组件出货 30-35GW,2024 年有望提高至 42-47GW,除国内市场外,海外主要面向 欧洲、北美、拉美以及亚太新兴市场。海外产能布局方面,公司在美国具备 5GW 组件 产能,并规划建设配套 TOPCon 电池片产能,预计将于 2025 年投产。公司加强垂直一 体化的产能布局,2024 年底预计公司拉棒、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将分别有望达 到 50/55/60/61GW。公司储能业务快速增长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目前主要面向北美市场,公司预计 2024 年大型储能系统出货量有望达到 6.0-6.5GWh,同比大幅提高。
通威股份:硅料成本优势突出,一体化布局日臻完善。
公司作为专业化电池片厂商,向上下游扩展产业链,自 2022 年起快速推动组件 业务规模化落地,形成自硅料到组件的一体化布局。截至 2023H1 末公司具备超过 42 万吨高纯晶硅产能、90GW 太阳能电池产能、55GW 组件产能,公司高纯晶硅产量连续 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 年国内市占率超过 30%。公司同时具备 TOPCon 和 HJT 量产 产能,HJT 双面组件效率达到 23%,技术水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钧达股份:专业化电池片企业,TOPCon 成本竞争力优秀。
公司通过收购捷泰科技实现业务转型,主营业务聚焦光伏电池片领域,具备 N 型 TOPCon 电池量产先发优势,下游优质客户稳定,通过持续研发创新,TOPCon 电池片 相对 PERC 溢价稳中有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 TOPCon 电池片供给偏紧时期的溢价 红利,助推业绩实现大幅增长。2023Q1-3 公司电池片实现出货规模 19.55GW,其中 PERC 电池片出货 7.34GW,TOPCon 电池片出货 12.21GW,N 型占比约 62%。
4.2 HJT 运行稳定性能优势支撑高溢价
同质化竞争加剧背景下,组件整体价格处于历史低位的同时,TOPCon 型与 PERC 型价差正在缩小,需求差异化方向是获得本轮竞争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技术成熟 度方面,头部企业已实现商业化量产,规模化加速有望进一步挖掘效率提升潜力,效 率性能方面,HJT 相对 TOPCon 具有半个身位差的领先优势,且运行稳定性能更具优 势,因此 HJT 是具备较高竞争力的技术方向。
东方日升:HJT 产线放量,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公司是 HJT 电池片组件龙头企业,HJT 组件溢价稳中有升,公司业绩有望随着产 线爬坡放量继续提升。公司金坛、宁海 HJT 电池片及配套组件产线各有三条产线已 于 2023 年 10 月前达到满产状态,另有部分产线稳定爬坡中,2023Q4 公司 HJT 出货 量有望环比显著增长。公司 2023Q1-3 实现光伏组件出货 14.4GW,预计 2023 全年出 货有望达到 25GW 以上。2023 年公司 HJT 电池及组件等新产能陆续投建并开始生产, 海外电池、组件产能有效释放,北美组件市场实现规模化出货,储能业务及户用光伏 业务也取得增长,共同推高整体业绩。
4.3 BC 系产品引领需求侧差异化竞争
BC 作为平台型技术路线,能够稳定提升基底电池片类型的发电效率。当前 BC 系 列产品主要面向海外分布式市场,部分具有高端定制化特征,溢价水平较高。在竞争 加剧的背景下,BC 系产品从需求端切入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另外注重海外产能、 渠道前瞻布局的企业,在欧洲、印度等国家地区的海关政策或将收紧的背景下,有望 更加充分地享受本轮海外需求拐点向上的红利。
隆基绿能:聚焦 BC 平台,打造差异化优势。
在同质化的大背景竞争环境下,公司聚焦于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全面布局 TOPCon、BC 产能,并走在 HJT 产品研发前端,同时积极布局海外产能。2023 年底公 司电池片产能接近 90GW,其中 HPBC 电池产能约 35GW,TOPCon 产能约 30GW。经过 2023 年持续技术优化、产能爬坡、市场推广,HPBC 组件在分布式市场的认可度逐渐 提高。公司美国组件工厂于 2024 年 1 月投产,随着海外本土供应能力的提升,预计 2024 年公司对美国市场的组件出货规模将继续增长。
爱旭股份:技术优势突出,ABC 效率优势支撑利润空间。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片及组件,是国内 N 型 BC 技术先发优质企业,并可提 供光储用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2023 年公司 N 型 ABC 电池及组件产能量产落地,珠 海电池片平均量产转换效率已达 26.8%以上,2023Q4 公司发布 ABC 组件地面产品, 双面率达 70%,义乌基地 ABC 产能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 2023 年底具备电池片产能 61GW,其中 ABC 产能 25GW,当前 ABC 单面组件主要面向海外高端分布式市场,并享 有高溢价水平,ABC 双面组件有望凭借效率和性能优势快速突破市场。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光伏行业专题报告:N型为王,需求驱动组件竞争力分化.pdf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力转换设备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x
天合光能研究报告:全球光伏组件行业巨头,一体两翼稳步发展.pdf
光伏行业春季策略报告:需求向上景气抬升,看好紧俏环节与技术升级.pdf
光伏银浆行业专题报告:光伏银浆,量利有望超预期.pdf
协鑫科技研究报告:科创驱动,颗粒硅、CCZ、钙钛矿是光伏行业需要的破坏式创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