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汽车行业出口专题报告(一)汽车出海的三阶段:资本、产品和产能出海.pdf

2024-01-24
63页
7MB

一、资本出海:中国整车、汽车零部件海外并购历史复盘

1.1 整车海外并购:“拿来主义”下自主车企并购的“成与败”


1.1.1 产品力差距催生自主车企海外并购需求


早期的并购是“拿来主义”,其目的是为获取先进技术。自主汽车工业兴起于 20 世纪末,较海外车企有近 30 年的技 术差距。彼时海外汽零厂商握有汽车绝大部分技术专利,自主车企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零部件上表现落后: 1)发动机:早期以采买为主。自主发动机曾经历采买-并购-自主研发三个过程。90-00 年代,受制自身技术落后,自 主车企曾批量外采海外小排量发动机,东安三菱 4G13/4G15/4G18 等型号曾为长城、比亚迪、北汽、东南、华晨等厂 商广泛应用。但发动机作为燃油车核心技术,为避免“卡脖子”现象发生,自主车企在采买的同时,亦通过海外并购 及正向研发的方式,实现对外资发动机的追赶。 时至今日,虽国产中低端发动机在马力/扭矩等参数上已接近、甚至超越海外车企,但在高端市场仍有缺失,电喷系 统、控制系统核心零部件依旧依赖进口。


2)变速箱:专利封锁,发展困难。自动变速箱共有 AT/AMT/DCT/CVT 四种结构,受制于专利壁垒和研发难度,AT 和 CVT 变速箱基本依赖进口,海外厂商掌握核心技术及生产设备;自主车企在 DCT 领域最为突出,长安/长城/奇瑞已有突破, 但依旧依赖与国外知名供应商进行合作。目前自主油车多外采海外变速箱,如爱信 6AT、派沃泰 6AT、邦奇 CVT 等。 3)底盘:中低端完备,高端上缺席。燃油车时代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迟迟无法突破,早期自主车企多无法完全自主研 发底盘工程,具备独立开发平台的则更少。时至今日,自主油车仍以中低端车型为主,其成本并不允许国产品牌大面 积使用主动液压式悬挂、空气减振器、四轮转向系统等先进底盘技术。




产品力差距带来品牌力差距,催生海外并购需求。燃油车“三大件”的差距导致自主车企当时在产品力落后合资,自 主车企只能通过压低售价以维持竞争力,以至于虽爆款车型产品力对油车已有超越,但产品仍有折价。如哈弗 H6/吉 利博越售价分别在 11.58/15.78 万元,但竞品本田 CR-V/丰田荣放/大众途观在 2016 年售价分别为 17.98/19.78/21.18 万元。 折价销售损害自主车企品牌力。1)高端化:我们统计自主油车 90%售价在 15 万元以下,产品售价难以突破 20 万大 关;2)市场竞争:我们统计 2016 年自主车企市占率仅 27.28%,合资车企市占率超 50%;自主销冠吉利汽车市占率 3.16%,仅为大众汽车(市占率 15.94%)的 19.8%;3)海外出口:21 年前国车年出口长期在 100 万辆附近震荡波动, 产品输出力远落后于日、美、欧等发达国家。


纵观整个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工业始终是“汽车大国”而非“汽车强国”。为破除海外技术壁垒,实现对合资车企 的追赶,2005 年起,自主车企开始频繁发起海外并购,其中较为有名的例子有:1)吉利收购沃尔沃、路特斯、戴姆 勒等;2)上汽并购罗孚汽车/名爵;3)东风入股法国标致雪铁龙等。


1.1.2 自主车企并购案例盘点:成与败


自主车企的并购并非一帆风顺,复盘 05-17 年自主车企海外并购案例,公司多通过并购海外车企获取先进技术,从而 提升自身产品力、品牌力,打通国内、海外市场。其中较为成功的并购案例有吉利收购沃尔沃、上汽收购名爵等;相 对失败的并购案例有上汽收购双龙汽车、东风汽车入股 PSA 等: 成功案例 1:吉利并购沃尔沃,从“蛇吞象”到双赢 吉利汽车成立于 1986 年,初创期从事汽车配件的生产和销售。1997 年吉利开始生产汽车,成为最早一批具备汽车制 造能力的自主车企。 吉利长期以技术为导向,竞争激烈催生并购需求。05 年,吉利便已成功自研增压发动机,包括 4G 系列的 1.3T、1.4T 和 1.8T 等,但相较合资仍有落后,多应用在 10 万元以下紧凑型车上,影响公司市场口碑。伴随 2010 年比亚迪、奇 瑞、长城等自主车企第一次崛起,吉利早期自研技术不再为主流,面临竞争趋于激烈,急需更先进的技术维持自身市 场竞争力。


2010 年,并购沃尔沃成吉利海外并购开端。吉利与福特自 09 年 6 月开始谈判,在经过多轮协商、搏弈后,2010 年 3 月 28 日,吉利与福特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协议,吉利以 18 亿美元收购沃尔沃 100%股权。本次并购吉利最终联合投 行、地方政府等多方力量,通过融资完成全资收购,亦成吉利海外并购的开端。 并购对吉利、沃尔沃是双赢: 1、对吉利:吉利利用其较强的整合能力,成功获取沃尔沃技术。沃尔沃虽为吉利全资子公司,但沃尔沃拥有完全独立 在吉利控股之外的管理层,双方通过“对话与合作委员会”达成合作。由吉利对沃尔沃进行资金输送,沃尔沃则通过 合作的形式,对吉利进行技术转让/联合正向研发。2013 年 3 月,吉利与沃尔沃达成技术转让协议。同年 8 月,沃尔沃将 GMC 平台等三项技术转让给吉利。 技术转让盘活吉利技术。基于沃尔沃技术,吉利研发出了型号为 JLH-3G15TD 1.5T 的 3 缸发动机和型号 JLH-4G20TD 的 2.0T 发动机,发动机水平达到行业领先;同时双方合作研发了 7 速双离合变速箱,在自主变速箱研发中表现领先。


技术力增强重塑吉利产品力、品牌力,公司成自主品牌销冠。1)产品力:爆款车型频出。公司早年以帝豪、全球鹰、 英伦等子品牌为核心。吉利-沃尔沃并购后,吉利变动产品矩阵,推出了星瑞、星越、博瑞等新系列;2016 年,吉利 推出新车型博越,凭借其 15 万附近的售价和优秀的性能,性价比凸显,在市场大获成功,月销量达 2 万辆以上。 2)品牌力:领克子品牌打开公司高端化之路。2016 年 10 月,吉利与沃尔沃合作研发出全新 CMA 底盘架构,并正式推 出高端品牌领克。以领克为基石,公司产品售价冲上 15-25 万元区间,并正式开启对欧洲的出口。 在爆款车型的带动下,吉利汽车于 2016 年成为自主品牌销冠,直至 2021 年被比亚迪超越。2016 年销售 76.6 万辆同 比+50%,公司进入鼎盛时期。 并购为吉利日后大量并购、海外扩张奠定基础。沃尔沃并购的成功为吉利继续扩张海外版图树立信心,公司在海外扩 张加速。2013 年,吉利以 1104 万英镑(约合 154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已停产的伦敦出租车公司。17 年 6 月,吉 利完成对宝腾汽车 49.9%股份与路特斯(英国莲花)51%股份的收购。17 年底,吉利又相继收购美国 Terrafugia 飞行 汽车公司,以及沃尔沃集团(AB Volvo)8.2%股份,其中对后者的投资金额超过 30 亿美元。


18 年 2 月 24 日,吉利宣布购买戴姆勒 9.69%的股份,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目前最大的国外并购,吉利变为戴姆勒最大 的单一股东。吉利入股戴姆勒本意是购买其电动化技术,但由于 20 年起自主电车技术已远超外资,本次入股仅有双方合作的 smart 品牌较为顺利,事实上不及预期。


吉利对路特斯/宝腾的收购打开了吉利出海之路。18 年以前,吉利在海外市场出口量较小,16 年出口量仅 2.3 万辆, 17 年吉利收购宝腾后,根据协议吉利向宝腾转让三款车的专利权,以供其在海外生产,分别为博越(X70)、嘉际和 缤越(X50),就此打开吉利在东南亚的市场。2018 年,吉利海外出口达 8.3 万辆,同比+596.8%。 2、对沃尔沃:沃尔沃收取吉利现金流脱困,公司经营起死回生。2010 年前沃尔沃属于福特,公司经营不佳面临危机, 2009 年公司销量仅 33.4 万辆,同比-10%;在吉利现金流支持下,并购后沃尔沃经营、销量显著向好。至 21 年年销已 达 69.8 万辆,相较并购前的 09 年翻倍。 并购后沃尔沃深耕中国市场,上海成沃尔沃亚太总部,并设立研发中心和大庆工厂,中国已成为沃尔沃除欧洲外的第 二大单一市场。2023 年,沃尔沃中国市场销量 17 万辆,相对 2016 年的 8.3 万辆亦翻倍。 电动化时代,沃尔沃已开始承接吉利技术反哺,经营维稳。在早期油改电后,沃尔沃已开始基于吉利浩瀚 SEA 架构推 出新车,如 EX30、EM90 等,吉利技术赋能下沃尔沃在欧美电车市场抢占先机。我们统计沃尔沃 23 年 1-11 月在欧销 售电车 18.8 万辆,同比+21.7%,市占率排名第 7;23 年 1-11 月在美国销售电车 4.4 万辆,同比+33.2%,市占率排名 第 10。


成功案例 2:上汽收购罗孚汽车与名爵,自主业务重塑之路


改开后,上汽长期依赖合资品牌。70 年代上汽曾拥有上海牌/凤凰牌轿车。1985 年上汽大众正式成立,并快速推出早 期爆款桑塔纳;1996 年与依维柯合资成立南京依维柯;2000 年与沃尔沃成立申沃客车;2002-2003 年与通用先后成 立,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合资公司。 自主品牌发展薄弱催生并购需求。1991 年 11 月,上海牌汽车正式停产。进入 21 世纪,吉利、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 牌成立,彼时上汽汽车业务几乎全部为合资品牌,市场竞争加剧下上汽计划恢复自主乘用车业务。集团通过多次并购, 最终形成了名爵、荣威的自主品牌矩阵。


2004 年,上汽以将近 2170 万美元的费用收购 MG 罗孚公司的罗孚汽车全部技术,并在基于罗孚汽车平台的基础上,推 出荣威子品牌,构成上汽自主乘用车的主体。随后上汽对原罗孚汽车旗下名爵(MG)品牌展开收购。2007 年,上汽出 资并购南汽集团,南汽集团业务全面与上汽乘用车合并,此前为南汽收购的名爵及罗孚汽车发动机业务亦正式归属上 汽集团。 通过收购罗孚汽车与名爵,上汽组成了自主乘用车业务,并成功开拓了海外市场: 1、上汽获取罗孚汽车技术,达成自主品牌重塑。罗孚汽车此前为英国汽车厂商,旗下曾拥有 MINI、捷豹路虎、名爵、 劳斯莱斯、宾利等众多知名品牌。20 世纪 80 年代公司经营每况愈下,子品牌不断被出售,最终被宝马收购后拆解, 仅剩发动机技术及名爵品牌。 上汽并购罗孚,本质也是通过购买技术提升自主乘用车产品。2004 年 6 月,上汽集团与罗孚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 就技术合作、研发整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4 年底,上汽以 6700 万英镑的代价购入罗孚 25 和 75 车型以及部 分发动机技术的知识产权以及大部分研发团队,为发展自主品牌作准备。 基于罗孚汽车技术,上汽正式推出荣威品牌。2005 年 4 月,罗孚汽车破产,南汽购得罗孚汽车剩余业务(发动机+名 爵),福特则拥有罗孚商标权。上汽在并购不利的情形下,利用已得罗孚汽车技术,正式发布自主品牌荣威,并于 2006 年 10 月推出首款自主车型荣威 750,新车基于原罗孚 R75 平台打造,拉开了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快速发展的序 幕。


并购南汽获取罗孚剩余资产,上汽自主品牌搭建完成。2007 年 12 月,上汽并购南汽,获得原罗孚汽车发动机业务、 组装厂、名爵品牌等剩余资产,自此上汽并购罗孚汽车正式完成。2008 年上汽将荣威与名爵改为共线生产,并正式推 出紧凑型家轿荣威 550,MG 名爵品牌则推出了两厢跨界车型 MG 3SW。上汽正式形成了名爵-荣威两大自主品牌体系。并为后续上汽飞凡、大通、智己等自主品牌的建立打下基础。


2、名爵成上汽出海重要依托。名爵作为原英国品牌,并购前在海外已布局 40+国家,并拥有原罗孚汽车的海外品牌资 产。2013 年,上汽开启全球化战略,名爵成上汽出海核心。经过 10 年的海外扩张,名爵已实现全球性布局: 至 2023 年,名爵已进入全球 90+个国家和地区,在泰国、印尼和印度建立了三个海外生产制造基地,和一个位于巴基 斯坦的 KD 工厂。在硅谷、特拉维夫和伦敦设立 3 个创新研发中心,在欧洲、南美、中东、北非、澳新和东盟等地设 立了多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建成逾 1800 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此外,上汽安吉物流开通了 4 条自有国际航运航线, 上汽所属华域零部件在海外也拥有 101 个基地。


目前上汽名爵已成国车出口第一梯队。乘联会口径 11 月上汽乘用车出口 7.3 万辆,同/环比+25%/+6%;1-11 月累计 59.8 万辆,同比+47%;其中 88.1%为名爵品牌。在名爵品牌的带动下,上汽 23 年 1-11 月出口量已仅次于奇瑞,位居 自主车企出海第一梯队。


失败案例 1:上汽并购双龙汽车,弱整合能力下的不欢而散


韩国双龙汽车起始于 1954 年初创的东亚汽车公司,1997 年因资不抵债而被大宇集团收购,后又独立。但由于经营不 善于 2004 年再次落入危机。 2005 年 1 月,上汽集团出资 5 亿美元正式收购双龙汽车 48.92%股权,成为双龙第一大股东,并于 2006 年初进一步增 资,持股比超 50%。合作商定上汽出资帮助双龙汽车度过财务危机,并协助双龙汽车扩产、进入中国市场;上汽则希 望获取双龙汽车发动机及变速箱技术。 “并购容易,整合难”。上汽对双龙的并购只是股权上的并购,双方并未形成合力:1)根据并购协议,上汽保留了原 双龙社长作为双龙高管,导致其与上汽安排的高管内斗,使上汽对双龙的管理始终处于无为而治的状态。2)文化问 题上,韩国工会宣扬上汽将获取双龙技术,引发工人不满,多次罢工下上汽不但没能获得技术,反而双龙汽车每况愈 下;3)上汽对罢工冷处理、不妥协,并违约未能兑现扩建承诺,双龙本部与上汽失去合作信心。 纵观整场并购,受制于管理问题和文化冲突,上汽始终未能对双龙汽车形成有效整合。08 年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双 龙汽车的经营困难,也使双方矛盾更加尖锐,并购走向失败。2009 年 2 月 6 日,首尔法院正式批准双龙提出的“回 生”申请,自此上汽失去对双龙汽车控制权,并购以失败告终。




失败案例 2:东风汽车入股 PSA,弱整合能力导致合作进展缓慢


随着中法两国经贸往来不断升温,中国汽车企业逐渐放眼国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又值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 危机之际,双方合作由此而生:2013 年 PSA 长期债务评级下调,股市债市同期逼仄,2014 年东风集团慷慨解囊,以 8 亿欧元(约 11 亿美元)购入 PSA 集团 14.1%股权。本次入股帮助 PSA 免于破产,也帮东风成为欧洲车企巨头的大股 东。


合作之初双方协定:1)扩大在双方合资公司神龙的合作范围,提升全价值链研发能力,加强海外市场合作;2)加强 在研发领域的战略合作,包括在中国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在产品技术和车型平台上发挥协同效应;3)设立新的销售 公司(出口公司),负责神龙和 PSA 产品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东盟地区的销售和服务。并于 2015 年达成合作《谅解备 忘录》。 合作进展缓慢最终不及预期。双方始终未能形成合力,弱整合下双方矛盾频出最终合作不及预期。2016 年起双方合作进度基本停滞。在研发中心上,PSA 与东风就选址产生分歧,加之 PSA 对技术输送态度冷淡,最终不得不搁置;出口 公司上,双方虽成立出口公司但无出口目标,导致出口无进展。受此影响,神龙汽车表现快速下滑,人员出走,合作 最终不及预期。 最终 PSA 依靠东风现金流成功脱困,但东风仅获得了几个 PSA 的老旧平台,在核心技术、新能源开发、国际市场开拓 等关键问题上无实质性成果,合作不及预期。


1.1.3 自主车企海外并购的方法论:契机、标的、整合过程与结果


如何来形容一次自主车企海外并购事件?复盘自主车企海外并购历史,我们发现,并购事件往往由契机、标的、整合 过程与结果构成,是自主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 1、契机:自主车企的海外并购多为“拿来主义”,原因在于早期自主汽车技术落后。其目的有两点:1)获取海外先 进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上汽收购罗孚汽车、东风入股 PSA 等;2)打开海外市场,便于出口,如 东风入股 PSA,吉利收购宝腾/路特斯等。 2、标的:并购的标的选择具有共性:1)标的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有利可图,如沃尔沃作为北欧豪华车企技术储备 雄厚,罗孚汽车作为英国老牌车企,也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和发动机生产经验。相对而言,PSA 对东风/双龙汽车对上汽, 技术上并没有明显的领先,因而并购并没有实质性收获。 2)标的正处于财务危机中,有被并购需求。前文并购案中沃尔沃/双龙/罗孚/PSA 均处财政危机中,急需资金支持产 生被收购需要。 3、全球化经营管理能力是核心要素:自主车企在并购后能否获取到先进技术,达成并购目标。 我们认为,自主车企对并购资产的整合水平是海外并购成败的关键,其背后是企业是否具有全球化经营管理能力。整 合水平较强将使双方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使并购双方形成合力,推动合作按照预期进行。反之若并购后双方始终未 能形成有效整合,则海外并购较大概率不及预期。


以吉利与沃尔沃并购成功为例:强整合能力下优秀的合作机制


吉利与沃尔沃之间优秀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吉利并购沃尔沃后,采用“放虎归山”的运行策略:沃尔沃 新董事会中中方人员仅两名,沃尔沃管理层不受吉利控股的影响。但是,吉利在资源和财务方面对沃尔沃给予最大支 持,激发了沃尔沃内生创造力;沃尔沃则积极与吉利推进合作,对吉利进行技术反哺。 1)吉利积极扶持沃尔沃,促进沃尔沃在华布局加深。沃尔沃汽车借助被吉利收购的新机遇,加大了在中国的资本投 入,深化在中国产业布局,2014 年,沃尔沃汽车在华设立三家工厂,分别是大庆和成都两家整车制造基地,张家口发 动机制造基地,使沃尔沃汽车获得了来自中国人力和供应链的优势。同时,这些工厂的严格遵守沃尔沃汽车的全球采 购、质量控制、管理标准。 吉利还与沃尔沃联合研发,扶持沃尔沃技术发展。09 年之前沃尔沃技术长期与福特共同研发,被吉利收购后受制于专利问题,无法独立使用。吉利扶持沃尔沃建立亚太研发中心,合作成立欧洲研发中心,对沃尔沃技术研发予以全力扶 持。


2)沃尔沃在技术上对吉利进行反哺。尽管沃尔沃与吉利独立运营,但实际上又“分而不离”,在各个领域紧密合作, 互惠互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逐步通过和沃尔沃的联合研发、技术转让、专利转让等方法,实现技术共享。如 2013 年联合出品的 CMA 平台,自研 1.5T/2.0T 发动机等。 总结看:吉利较强的整合能力使得吉利与沃尔沃之间形成了高效的合作机制,双方互利互惠,最终实现了并购资源的 有效整合,吉利获取了沃尔沃的技术后成为自主销冠。 无独有偶:1)上汽与罗孚汽车的并购,事实上罗孚汽车已破产,并购后名爵和罗孚汽车技术完全归属上汽所有,实现 了资源的整合;2)上汽与双龙汽车的并购,由于文化和管理因素,双方始终未能实现整合,矛盾尖锐,最终并购以失 败告终。3)东风汽车入股 PSA,亦出现无法有效整合,技术合作/转让进展困难的困境,滞后双方合作进度,最终合 作不了了之。 各种并购事件都表明:自主车企的全球化经营管理能力是海外并购成败的关键。 同时,无论是上汽、吉利还是吉利,都运用在海外并购后所获得的先进技术,对国内市场产品进行反哺,自主乘用车 业务星期。我们认为,由于海外经营环境难以改变。资本出海真正的协同是技术海外吸收后扩大经营中国市场,更易 于获取成功。 4、结果:成功的并购将极大促进公司自主汽车业务的发展。体现在 1)公司借用海外所得先进技术,销量大幅提升, 爆款新车频出;2)公司海外市场得到开拓;3)公司技术成长下,产品力、品牌力大幅提升,产品价格中枢上移。4) 为公司后续并购、扩张打下基础。


1.2 汽零海外并购:零部件企业并购以快速扩张


1.2.1 汽零的并购:技术+市场是并购发展主线


零部件的海外并购同样具有“拿来主义”色彩。零部件存有“零部件售后配套”(AM)和“对主机厂配套”(OEM)两 种模式。早期受技术影响自主车企表现薄弱,整车市场以合资车企为主,直接采用德/日/美外资零部件配套,挤占零 部件企业空间。 彼时大陆、法雷奥、博世等国际级零部件企业主导市场。受此影响,国内零部件企业在与外资竞争时,面临两大难题: 1)技术能力薄弱:海外汽车工业经历近百年发展,技术能力相对自主企业大幅领先,使自主企业难以进入美日欧主 机厂配套体系。2)规模小:彼时零部件企业多处于初创期,规模较小,导致研发费用亦远落后于海外企业,形成恶性 循环。 技术+市场双重要素催生零部件海外并购需求。外此企业占据市场,挤压自主企业市场空间。2009 年外资企业的工业 总产值占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 47.1%,利润总额超过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一半以上。


技术差距下自主零部件企业难以进入海外车企配套,市场开拓困难,因而激发自主车企海外并购需求。汽车行业技术 研发是一个长周期,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产能建设、客户突破均需要较长时间。海外并购具有速度快、周期短、降 低海外市场进入门槛的优点,成为早期零部件企业出海的首选。 通过海外并购,自主零部件企业可:1)快速获取技术,直接获取被并购公司零部件技术,并通过正向研发实现技术迭 代;2)扩展市场与客户资源,直接承接被并购公司原有客户群体,借此进入美欧头部车企供应链。3)实现产业延展, 国际零部件龙头如博世等往往拥有多个业务范围,而此时国内零部件企业产品大部分都比较单调,多只有一到两个产 品的产线。


1.2.2 案例复盘:双方业务整合是成功与否关键


自 2005 年起,国内零部件企业开始“走出去”,至 2022 年间大量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了海外并购,其中以中鼎 股份、均胜电子两家的并购动作最为频繁。复盘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历史,与乘用车海外并购类似,双方业务整合是 零部件海外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实现有效整合才可达成零部件并购 1)获得海外先进技术、2)提升市场份额、 3)实现业务外延发展的目标。


案例 1、中鼎股份:并购实现高端化+转型升级


中鼎股份主营业务为密封件、特种橡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下游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电器、工程机械等行业。 公司热衷于海外并购由来已久,推动公司开拓海外客户及市场。2014 年以来,公司发起对外收购超 10 起,其中交易 额超 5 亿元的有 4 次,均为海外收购。 中鼎的海外并购历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密封领域的连续收购,以获得高端密封技术进军高端市场,并开拓 顶级主机厂客户,如 14-15 年并购德国企业 KACO、WEGU;第二阶段为非橡胶领域的拓展,向空悬及冷却领域延伸,实 现公司转型,如 16-17 年并购 AMK、法国 Tristone 等。 1)2014 年 4 月,中鼎股份以约 5 亿元现金,收购德国特种橡胶密封件企业 KACO 公司 80%股权,以此拓展下游大众、 宝马、保时捷等车用橡胶密封件客户。德国 KACO 作为世界著名特种橡胶密封件研发生产企业。主营汽车和机械工程 行业的高精度橡胶密封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研发技术,为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生产高精度密封件。 2)2015 年 2 月,公司以 9500 万欧元的对价,收购另一家德国企业 WEGU 公司 100%股权。WEGU 主业为抗震降噪阻尼器 生产商,在抗震降噪技术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科技水品,已有成熟的产品工艺、盈利转化模式和稳定的客户资源,同样 拥有宝马、奔驰等世界顶级主机厂客户。 3)2016 年 6 月,全资子公司中鼎欧洲收购了德国 AMK 公司 100%股权,投资总额 1.3 亿欧元。AMK 是汽车电机电池控 制系统、驾驶辅助和底盘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德国汽车电子顶级企业 AMK,其拥有的伺服电机驱动技术、电池控制 技术、工业自动化工程技术在近五十年内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特斯拉、奔驰、宝马等世界知名主机生产商配套。 4)2017 年 1 月,公司以 1.85 亿欧元收购注册于德国的 Tristone 公司全部股权,Tristone 作为传统发动机及新能源 电池冷却系统的高端供应商,主营产品为发动机冷却系统产品、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列产品等。借助此次并购,公 司成为了新能源电池热管理系统总成产品供应商。


中鼎的海外并购标的的规模均不大,但拥有细分行业的领先技术。在管理方面,因为中鼎并购标的体量均比公司小, 因此公司管理整合相对容易。通过连续海外并购实现海外市场营收的持续增长,并通过将海外高端技术在国内的转化 落地,实现内生增长及业务转型: 1)中鼎基于 KACO 的先进生产技术、品牌优势和重要客户资源,大力进军国内高端密封件产品市场。2015 年,中鼎制 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36.36%,其中橡胶制品营收 43.13 亿元,同比增长 31.38%,国内外地区营收同比增长 17.67%、 45.14%。逐步打破国外厂商在汽车高端密封产品市场的垄断地位,推动国内高端密封件行业的发展。 2)中鼎在 2015 年收购 WEGU 后,2016 年并未开展相关的降噪减震零部件业务,仍维持原制造业赛道,主营橡胶制品, 持续扩大公司在制造业的领先,营收同比增长 28.14%。 3)2016 年,中鼎收购德国汽车电子顶级企业 AMK,利用 AMK 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丰富资源,与其本土市场销售高 度集中的特点,实现由制造业向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2017 年实现营收 117.70 亿元,同比增长 44.22%,毛利 33.43 亿元,同比增长 34.47%。


利用海外并购,公司实现了高端化和产业延展,海外市场初步成功。2017 年公司收购 THK 后,正式消化并落实 WEGU、 AMK、THK 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叠加原先橡胶密封件技术,确立了冷却系统、降噪减震底盘系统、密封系统和空气悬挂 及电机系统四大零部件产品,2017 年国内、外地区分别盈利 38.37、76.72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25.66%、50.18%,进 一步提高公司在国内及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实现在欧洲市场的战略布局。 受此影响,公司表现强势,14-18 年进入快速成长期。1)营收上,公司营收从 13 年的 41.62 亿元上升至 18 年的 123.75 亿元,上涨近 3 倍;2)净利上,公司净利从 13 年的 3.88 亿上升至 17 年最高的 11.27 亿元。 但是由于并购企业业务毛利率低于公司传统的密封件业务,且连年下滑;叠加 20 年以来海外市场疫情影响,子公司 盈利下滑,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处于连年下滑状态。


中鼎股份海外并购的成功来自于公司优秀的管理能力和整合能力。公司每一个海外企业并购之后,都会有国内项目的 落地,比如密封的 KACO、冷却的 Ttistone.减震的 WEGU、空悬的 AMK,国内落地的项目都有一个完整的研发团队,要 求国内研发团队要定期和海外进行沟通交流,技术吸收渠道畅通。因而完成了对海外企业的相对吸收,实现核心技术 的国产化落地。 面对疫情公司运行平稳凸显其抗风险能力。20 年起海外疫情,严重影响公司子公司运营,但公司营收、资产负债率均 处平稳态势,业绩韧性较强。


案例 2、岱美股份:外延并购+协同发展,成全球遮阳板龙头


岱美股份以遮阳板为公司第一大产品,根据公司披露,遮阳板占其收入的 71%,其次分别为头枕、顶棚中央控制器。 主要客户以中高端品牌为主,已经进入了特斯拉、通用、大众、福特、克莱斯勒、奔驰、宝马、丰田、本田等主流厂 商供应链。 岱美早期以遮阳板业务为基石,关注到头枕和扶手的全球市场空间分别将近 300 亿元,是遮阳板全球市场空间的 2-3 倍,计划不断拓展至头枕、扶手和顶棚中央控制器,开拓新产品领域,复刻遮阳板业务的龙头优势。因此选择横向扩 张,收购 Motus 以提高客户覆盖面,整合客户资源。 2018 年,岱美股份支付现金完成对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Motus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旗下的汽车遮阳板业务及 资产的收购。收购前岱美股份与 Motus 的汽车遮阳板业务在 2017 年全球乘用车市场领域的份额分列前二。岱美股份 称此次收购是优质资产的整合,主要收购 Motus 的墨西哥工厂和法国工厂,合并成本达到 10.45 亿元,可辨认净资产 公允价值 5.11 亿元,形成的商誉合计 5.33 亿元。 并购使公司成全球遮阳板市场龙头,海外市场全面发力。并购前岱美股份已经为全球市场龙头,市占率 22%左右;2018 年公司完成并购后,市占率提升至 37%。并购完善公司生产基地的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国际化运营能力、 持续盈利能力及总体抗风险能力。使公司快速切入劳斯莱斯、奔驰、宝马、保时捷等高端客户以及丰田、本田、斯巴鲁等日系客户。


受此影响,公司 18 年营收/利润大涨,公司披露 18 年实现营收 42.73 亿,同比+31.6%;净利润 5.58 亿,同比小幅下 降,但在 19 年上涨至 6.27 亿历史最高,同比+12.4%,毛利率 30.4%,同比+5.95%,净利率 13%。并购完成后岱美负 债压力增大,18 年资产负债率 35.4%,同比+89%,但在 19 年业务结构升级的带动下资产负债率 29%,同比-18.1%,直 到 22 年稳步下调至 26.8%,现金流稳定,财务风险降低。


案例 3、均胜电子:并购助力公司业绩高增,整合问题导致公司陷入波折


均胜电子成立于 2004 年,现主营业务包括汽车安全与汽车电子两大板块,产品线丰富,包含汽车主被动安全产品、 智能座舱、新能源管理、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客户涵盖包括保时捷在内的全球主流整车厂及国内自主品牌和新势 力。 自 2011 年上市后,公司先后收购了德国 PREH、德国 QUIN、美国 KSS 以及日本高田资产(PSAN 业务除外)等企业,实 现了从汽车零部件企业向系统技术提供商转型: 1)德国普瑞(PREH)成立于 1919 年,其主要业务包括空调控制系统、驾驶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电子驻车系统、 电源管理系统等;其核心电子控制单元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是普瑞的核心技术。主要客户包括全球前十大汽车 公司宝马、奔驰和福特等。2011 年 6 月 27 日,均胜电子母公司均胜集团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普瑞公司 5.10%的股 权与普瑞控股 74.90%的股权(普瑞控股直接持有德国普瑞 94.90%的股权),完成并购。 2)德国 Quin 主营高端方向盘与内外饰功能件总成业务,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客户有宝马、奔驰等 高端汽车企业。2014 年均胜发布公告拟以 9000 万欧元收购标的公司。2015 均胜分两次收购,第一次以现金支付方式 通过其子公司德国普瑞控股有限公司以 1430 万欧元收购 Quin75%的股份;第二次再收购剩余的 25%股权。 3)日本高田是全球第二大安全气囊供应商,产品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系统、方向盘、主动安全电子产品及其他车类 安全产品。2017 年,均胜电子通过子公司 KSS 与高田签定《谅解备忘录》,针对高田硝酸铵气体发生器(“PSAN 业 务”)以外的资产进行收购。


案例 4、继峰股份:收购百年德企,拓展全球化战略布局


继峰股份多年深耕汽车零部件业,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内饰件及其系统、乘用车座椅以及道路车辆、非道路车辆悬挂 驾驶座椅和乘客座椅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公司持续在座舱内饰件领域上做深做强,不断 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先后成为奥迪、一汽大众供应商。 2019 年继峰股份斥资 37.5 亿元,通过持有继烨投资 100%股权,间接收购目标公司 Grammer84.23%股权,实现对于目 标公司Grammer的控制并将其纳入自身合并报表范围。根据继峰股份上市时招股说明书介绍,在乘用车座椅头枕领域, 继峰股份竞争优势显著,国内鲜逢敌手,而国际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 Grammer。


并购效益显著带动公司业绩高增。1)2019 年,继峰营收 180.01 亿元,同比增长 147.19%,其中座椅头枕、扶手产品 分别营收 47.56、23.15 亿元,同比巨幅提升 380%、189.52%,新开展的商用车座椅和中控系统软件,分别营收 47.53、 58.52 亿元,两项新业务累计占主营业务 58.91%。至此,继峰有效地吸收并转化 Grammer 的四大汽车零部件产品,并 对原头枕和扶手业务升级。 2)地区上,国外业务营收 141.58 亿元,同比增长 3992.82%,切实将汽车零部件业务拓展到全球,有效地分散和降低 了行业区域性下滑的风险;国内市场营收 37.63 亿元,同比增长 118.7%,充分转化国内座椅头枕市场上的领先优势。 3)2019 年公司净利润 2.98 亿元,同比小幅下降,净利率 2%,毛利率 15.6%。资产负债率 72%,较收购前同比+192.7%, 并购 Grammer 后的几年里,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率、毛利率均缓步恢复。在公司并购乘用车座椅头枕领域中唯一的 强劲对手后,行业竞争格局由双寡头转变为了近似垄断的竞争格局,公司牢牢把握行业内的龙头地位。即使受到前几 年疫情所带来消费不振的冲击,公司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运营,并在疫情后的 23 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1.2.3 汽零海外并购方法论:动机、并购选择与成功要素


复盘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历史,不难发现: 1、汽零海外并购的目的在于:1)获得海外先进技术,如中鼎股份并购 KACO、WEGU 等;2)提升市场份额,如岱美股 份并购 Motus、继峰股份并购格拉默,属于行业龙一龙二的强强联合;3)实现业务外延发展,如均胜电子并购日本高 雷,中鼎股份并购 AMK、德国 Tristone 等。 2、汽零海外并购的选择:1)地域选择上:往往贴近客户,如岱美股份并购 Motus,本质是为了获取北美日系和欧洲 的客户源。因此多选择日本、德国、北美(美国&墨西哥)等地的公司,以便开拓市场;2)标的选择上,往往选择具 备敲墙技术能力的公司,方便技术整合迭代,如中鼎股份的并购和均胜电子的并购等; 3、全球化经营管理能力是核心要素。海外并购较少涉及自身研发能力,因而和自身技术水平等关系不大。但因其涉 及海外子公司及海外客户的管理,因而企业的全球化经营管理能力是核心要素。 如中鼎股份、继峰股份等,对标的公司通过协同效应形成有效整合,最终获得技术实现技术迭代。与之相对的,整个 能力较弱的公司,较难获取技术,且应对风险能力较弱,并购结果往往不及预期。


同样地,由于海外经营环境难以改变。零部件资本出海真正的协同也是技术海外吸收、扩大经营中国市场。如中鼎股 份、岱美股份等,均在并购后将先进技术回传中国本部,实现对海外技术的整合消化,同时反哺本土零部件业务,成 为市场龙头。


二、产品出海:中国整车、汽零出口复盘

2.1 整车出海:技术为主线,海外布局定胜负


2.1.1 复盘:中国汽车出海历史,深耕二十载终迎爆发式增长


复盘自主汽车出海历史,我们认为,自主车企出海以 2012/2020 年为临界点,可分为快速起步期(2001-2012 年)、 震荡波动期(2012-2020 年)、兑现爆发期(2020 年至今)三个阶段。


1、快速起步期(2001-2012 年):集中欠发达地区,出口紧凑型轿车


2001 年中国“入世”刺激汽车出口快速发展。2001 年之前中国汽车年出口仅万余辆,中国加入 WTO 后,奇瑞等公司 拉开国车出海序幕。除去 07-09 年因金融危机导致的短暂下滑,国车出口量始终稳步增长,并于 2012 年突破 100 万 辆大关,当年出口 105.6 万辆,同比+17.1%。 早期出海以非洲、中东、拉美欠发达国家为主,出口质量低。2012 年阿尔及利亚(北非)为国车出海最大单一市场, 当年出口 15.2 万辆占比 15%;其次为伊拉克、俄罗斯,当年出口约 9.1 万辆占比 9%;阿尔及利亚、俄罗斯、伊朗、 伊拉克就占据出口总量的 46%。在拉美,国车出口集中在秘鲁、玻利维亚、委内瑞拉、智利等国家。 分车企上看:中汽协口径,2012 年,在主要汽车出口企业中,奇瑞继续高居榜首,共出口 18.48 万辆,同比增长 16.26%; 出口量排名二到十位的企业依次为:吉利、长城、上汽、力帆、东风、江淮、广汽、长安和北汽,分别出口 10.08 万 辆、9.65 万辆、9.56 万辆、8.70 万辆、8.48 万辆、5.72 万辆、 5.30 万辆、5.19 万辆和 5.09 万辆。2012 年,上述 十家企业共出口汽车 86.26 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 81.68%。 以欠发达国家为主带来的是出口均价走低。受制于主要市场购买力,国车出口以紧凑型轿车为主。海关总署口径,12 年国车出口轿车 49.5 万辆,同比+33%,占出口总量的 48.8%;SUV 仅 4.2 万辆。主要出口车辆为奇瑞风云 A3/A5、吉 利熊猫、帝豪 EC7,受此影响,2012 年及此前的汽车出口均价长期在 1 万美元附近震荡。


2、震荡波动期(2012-2020 年):冲击高端市场遇挫折,车型结构性调整


2013 年起,由于 1)新兴经济体经济困难:伊朗、俄罗斯等经济体受宏观经济形势及政治因素影响,经济形势困难, 市场需求减少;2)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 2011 年的 6.46 下降至 2014 年的 6.14,影响国车出口经济 性,价格优势丧失; 3)海外市场竞争趋于激烈:2010 年起日本汽车出海步入收获期,全球生产布局基本完成,海外产能爬升至 1800 万辆 /年,日企出口达到顶峰。铃木、大发、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本就以紧凑型轿车/SUV 为主导,定位与国车重合,产 品力更强,冲击国车海外地位。


3、兑现爆发期(2020 年至今):油电出海同步爆发


21 年起国车迈入出口“高光期”。 21 年起,国车出海获突破性进展,当年出口量破 200 万至 201.5 万辆,同比涨幅 达 101%。 22-23 年,国车出口维持强势,增势不减:乘联会口径,2023 年乘用车累计出口 383 万辆,同比+62%; 12 月出口(含 整车与 CKD)38.5 万,同/环比+49%/+3%。其中电车累计 103.6 万辆同比+39.7%,12 月出口 10.2 万辆,同/环比 +39.8%/+19.4%。




2.1.2 总结:技术力提升下,国车出海经历“三大突破”


复盘国车产品出海历史,伴随车企技术力提升,产品力、品牌力不断突破,自主品牌在海外经历了“低端到高端”、 “轿车到 SUV”、“低势能到高势能”的“三大突破”。


1、品牌上:从低端到中高端


早期自主车企出海以紧凑型油车为主;近年来,在 1)自主车企已实现对油车技术的追赶,及 2)自主车企在电车技 术上大幅领先的影响下,自主车企走向高端化。 电动化给予自主车企品牌力重塑机会。自主电车相对合资,在车型数量、电气化和智能化上等产品力要素上均大幅领 先,具备获得产品溢价的能力。新势力车企蔚来/小鹏/理想/华为系自身即定位中高端市场,传统自主车企如吉利/比亚迪/长安等亦通过设置如极氪/腾势/阿维塔向高端化转型。 高端化转型下自主车企进入中高端市场,20 万以上爆款车型频出,如极氪 001/问界 M7/理想 L7/比亚迪汉等电车均曾 实现月销破万。凭借对合资及 BBA 传统豪华的替代效应,自主车企在 20 万以上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提升,从 2019 年的 6.8%提升至 2023 年 12 月的 31.8%。


2、车型上:从商用车到轿车到 SUV


2001 年以前,自主车企出口以商用车为主,轻卡/轻客为国车出口主流。2001 年后,自主车企逐步转向紧凑型轿车。 2012 年以后,伴随 SUV 技术突破及城市 SUV 在国内崛起,自主车企出口转向 SUV 为主,并在 2020 年之后的电车时代 维持了这一趋势。 2010 年以来,世界主要市场均呈现 SUV 化特征。SUV 车型凭借其自身 1)实用性:内部空间更大且具备牵引力;2)适 配城市应用情景的特性,刺激消费者需求,在欧美等多个主要市场均实现占比提升。以英国为例,2008 年 SUV 约占总 市场 11.6%的销售份额。不过到了 2017 年却是突飞猛进达 30.5%的总销售比例。 自主车企转向 SUV 迎合了市场 SUV 化的趋势,为后续出口爆发打下基础。我们统计 2023 年自主车企出口车型,销量 前十多为 SUV,如奇瑞瑞虎 7/瑞虎 5/欧萌达 5;上汽名爵 MG 4/MG ZS;比亚迪元 PLUS/海豚;吉利缤越;长城哈弗初 恋;五菱宝骏 530 等。


3、分布上:从低势能到高势能国家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在核心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技术研发上起步较晚,固然奋力直追,但与合 资品牌有一代左右差距。且燃油机效率提升的空间有限,美、欧、日市场格局较为稳定,中国品牌不易通过传统燃油 车实现产品力超越、突破高势能市场。因而早期国车出口以发展中国家为主,集中在中东、非洲欠发达国家,且多为 折价销售; 电动化的技术变革,让中国车企向上突破高势能市场。20 年以来,海外电动化趋势显现&自主车企长期正向研发下电 车技术进入兑现期,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车型上市甚至出口(如上汽名爵 MG4,比亚迪元 PLUS 等),国车出口的地域 分布出现明显变化: 1)欧洲市场的开拓:低关税、基础设施完善。a、关税低:德国、法国等国家电动车整车进口享受 10%的低进口税, 挪威对电动车进口实行免税。b、充电基础设施较完善;c、市场接受度高:欧洲消费者对于环保理念认可度高,且碳 排放政策下对电车销量具有强制要求。 2020 年起,上汽在欧洲逐渐扩张,名爵品牌大放异彩。2022 年底,蔚来、比亚迪进入欧洲市场,23 年比亚迪投放比 亚迪海豹和元 PLUS;23 年 9 月起,小鹏,岚图,阿维塔,零跑等亦开启欧洲战略。国车在欧洲布局逐渐深入,市占 率也在提升,我们统计 23 年 11 月自主车企在欧洲出口 3.3 万辆,同/环比-1%/+11%,23 年 1-11 月累计 33.2 辆,同 比+52%,市占率达 12%。 此外,自主电车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亦有明显突破。我们统计 23 年 11 月自主电车销售 2395 辆,同/环比+80%/21%, 累计销售 1.7 万辆,同比+616%。


2.1.3 复盘出海优质企业:奇瑞布局致胜,比亚迪布局广+产品领先最具潜力


盘点优质自主车企出海历史,我们认为 1)车型产品力;2)海外布局(渠道和车型供给);3)车企海外品牌力为车 企出海核心要素。 海外是由供给驱动的市场,布局深入带动渠道/车型增多,供给提升下才能在海外市场成规模销售。目前看,奇瑞、上 汽为自主车企出海前两名,23 年分别出口 92.3/68.5 万辆,同比+105.6%/43.1%;电车上比亚迪居首且增速较快,23 年出口 24.3 万辆同比+334.1%。


案例 1、奇瑞的海外全面布局


奇瑞是我国最早一批发展出海的自主车企。2001 年奇瑞便开启国际化之路,出口到叙利亚、乌克兰。随后分别在 06/08/10 年进入南美(智利)/东南亚/北美市场。2007 年,奇瑞出口便已超过 10 万辆,并连续 21 年位居全国汽车 出口榜首。2023 年奇瑞总销量 188.1 万辆,其中出口 92.3 万辆,海外销量占比 49.1%。 奇瑞的成功之处在于:1、奇瑞自身技术过硬:奇瑞自研发动机由来已久。03 年便已实现 ACTECO 系列一代量产。目前 的 ACTECO 三代 2.0T 发动机已在参数上超越本田同级别发动机,1.6T 版本在与 PSA 同级发动机中亦不落下风。低油 耗、高性能赋予奇瑞于海外车企竞争的资本。2022 年底,奇瑞自研 8AT 变速箱现身,有望补齐公司在变速箱领域的的 短板。


2、奇瑞深耕海外市场,布局广泛。1)截止 23 年 12 月,奇瑞在海外已拥有超 1500 家经销商门店,遍布全球超 80 个 国家和地区,总用户人数超 330 万,累计用户数超 1400 万,并拥有 10 个已投产工厂;在地域分布上,奇瑞虽以俄罗 斯市场为主(23 年出口 33.4 万辆占比 36.1%),但奇瑞在墨西哥、土耳其、澳大利亚、非洲等地均有广泛分布。 作为对比,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等传统自主车企海外门店数普遍在 300-400 家,远低于奇瑞,地域分布更为集中, 如吉利/长安/长城明显集中于俄罗斯市场。


案例 2、电动车时代比亚迪技术领先,公司潜能仍待释放


在 2022 年之前,比亚迪以商用车出口为主,主要对外出口纯电大客。2021 年 5 月,比亚迪开启新能源乘用车出海进 程,并先后进入欧洲、日本、泰国、巴西等地市场。截至 23 年 12 月,比亚迪已覆盖六大洲的超 70 个国家和地区, 门店覆盖超 400 个城市,在泰国、以色列、巴西、新加坡等多国赢得电车销冠。其中在欧洲市场已进入 19 个国家, 累计开店超 170 家。并已推出海豚、海豹、元 PLUS 等多款车型。




比亚迪出口量爆发式增长,在于:1、电动车时代比亚迪技术相对领先。比亚迪坚持全栈自研,拥有刀片电池、“易四 方”电驱技术、云辇车身控制系统等技术。e3.0 平台及 DM-i 插混系统使其具备模块化造车能力,性能及新车推出速 度相对海外车企领先。 2、比亚迪海外布局逐渐深入:1)覆盖国家上看,早期比亚迪从发达国家入手,在欧洲推出 ATTO3(元 PLUS);但受 制于欧洲本土汽车工业表现强势,销量表现较弱,23 年 11 月月销 2057 辆。23 年起比亚迪进入海外发展中国家,覆 盖范围大幅扩张,其中泰国、巴西等国家的开拓帮助比亚迪出口量快速增长。 2)推出车型上:22 年比亚迪出海伊始,比亚迪仅有元 PLUS 一款车型,因此 23H1 比亚迪月出口维持在 1 万辆附近。 23 年 7 月,比亚迪海豚在海外批量上市,并在泰国、巴西持续放量;9 月,比亚迪海豹在泰国、日本等地上市,年 底海鸥/宋 PLUS 亦开启上市。新车上市放量带动比亚迪 23H2 出口量大涨。12 月出口量上涨至 3.6 万辆,同/环比 +218.9%/+17.8%。 3、比亚迪在发展中国家 EV 市场具备先发优势,发达国家品牌力仍有待耕耘。目前比亚迪仍处出海起步阶段,但在泰 国、巴西等国家,凭借先入优势快速占据市场,树立品牌,已成为市场龙头。欧洲电车市场目前仍以特斯拉和本土大 众等车企为主,比亚迪在竞争中虽产品力获胜,但品牌力仍显薄弱,是比亚迪销量难以爬升的原因之一。 自主车企在发达国家品牌力建设需要时间。长期看,伴随 1)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布局的逐渐深入,新建工厂提上日程, 品牌力提升下公司在欧洲有较大增长潜力;2)比亚迪在发展中国家具备先发优势,伴随进入市场增多有望复刻现有 成功。


2.2 零部件出海:20 年来快速增长


2.2.1 数据复盘汽零产品出海历史:稳中提质


20 年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快速增长。海关总署口径,汽零出口额从 2012 年的 327 亿美元增至 2023 年的 877 亿 美元。但在 2020 年之前,汽零出口额长期在 500-600 亿美元区间内波动。2021 年,中国汽零出口额实现爆发式增长, 当年出口额 755.7 万辆,同比+33.7%。 技术提升是零部件出口额高增的主要原因。2020 年起欧美电动化加速进行,汽车行业迎来结构性调整,为国内汽零企 业带来出海机遇:1)21 年起海外疫情影响冲击供应链,导致 21 年 H2 起全球汽车产销下行。国内零部件企业恢复较 早抓住供给空缺,实现产品出海高增;2)电动化时代国内零部件技术领先,叠加国内企业在电动化领域的产业优势, 拉动零部件产品出海。 Wind 口径,2022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板块海外收入接近 2000 亿元,营收创新高的同时占比从 2020 年的 26%回升至 2022 年的 29%。


出口产品结构变动凸显汽车零部件出口稳中提质。20 以来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国内汽零企业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竞 争优势凸显,开始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带动车身件、底盘件出口额高增,出口占比提升,相对稀释了轮胎产品的出口 份额。汽零产品出口进入“高质量出海”阶段。 2.2.2 出海优质企业的禀赋总结:优质客户+核心技术 零部件的出海更倾向对下游 OEM 厂商的竞争。因此与海外并购倾向于自发性获取技术、市场不同,零部件产品出海是 基于下游 OEM 厂商需求的出海。在产品出海时代,零部件由本土生产发运,由于没有海外直接经营,因此受整合能力 (管理能力)影响小,转向客户+技术导向: 1、技术强劲:产品出海时代,技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公司进入头部 OEM 供应链打下基础。因此优质出海要求 公司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 2、有海外核心客户:零部件出海往往基于下游 OEM 厂商,其出海往往有明确的 OEM 客户,已经有早期自发出海导向 转化为客户导向。2016 年起汽零产品出海的结构变化,已说明了汽零出海实现“从 AM 到 OEM”的突破。目前看主要 对欧洲、北美车企供货。 技术+客户表现兼具的龙头企业为优质标的。汽零企业出海在于优质客户+核心技术:既要挤入头部 OEM 厂商供应链, 同时也要拥有核心技术。叠加零部件出海对企业管理水平、人员体系等要求较高,因而需要企业在国内市场已经占据 一定市场地位。 我们统计到的海外营收占比靠前企业,如岱美股份等,多为行业内龙头企业。


三、产能出海:中国整车、汽零未来的出海方向

3.1 整车:经济性&政策驱动,车企海外产能建设加速


3.1.1 整车产能出海历史与现状:燃油车时代的产能出海选择


早在燃油车时代,自主车企便已开启海外建厂进程。自 2010 年至今,经过 10 余年的海外产能建设,自主车企在海外 产能已初具规模。其中,自主车企海外建厂呈现出几个显著特征: 1)市场分布:海外建厂目的地多与出口目标市场配套,集中在老一代出口目的地,如巴基斯坦、俄罗斯、南非等,并 伴随自主车企对东南亚、拉美市场的开拓,逐渐向泰国、印尼、巴西转移。目的地国内形势稳定,且多对华关系友善, 不易受行业外因素影响。 2)产能分布:新建产能与并购海外旧产能并重。总产能多在 10-15 万辆之间,或为 CKD 出口建厂。早期自主车企出 海部分为收购产能,如吉利利用宝腾产能,长城收购图拉工厂等,且出现大量 CKD 工厂。伴随自主车企出口逐渐旺盛, 自建产能逐渐兴起,在海外生产整车,形成并重局面。


3)电车注重配套因素。上汽、长城、比亚迪的电车工厂,并不仅仅是单独的整车生产,往往还有配套的电池厂、零部 件供应体系等,如上汽的罗勇府产业园,同时囊括零部件、整车和电池制造;比亚迪的里约工厂亦如此。 其中长城、奇瑞、吉利、长安 4 家车企在海外产能分布较广,分别有 4 个工厂、5 个 KD 工厂/10 个组装工厂/13 个工 厂和装配厂、4 个组装工厂(含宝腾)/5 个工厂,初步统计现有年产能 35/30/100/28 万辆。


产能建设案例 1、长城汽车:产能出海构筑全球性布局


公司长期重视出海,系自主车企第一批出海企业。早在 1997 年,长城皮卡出口中东,拉开了长城汽车出海战略起步 阶段的序幕,在此后 7 年,长城汽车在中国皮卡、SUV 细分市场累计出口量第一;2005 年,长城汽车开始发展海外 KD 组装业务,“生态出海”战略雏形渐始,期间,哈弗品牌销往意大利创造了中国品牌批量出口欧盟的记录,成为长城 汽车进军高势能市场的初尝试;


产能建设案例 2、奇瑞汽车:美国产能出海建设始末


如前文所描述,奇瑞是出海头部车企,深耕海外市场由来已久。2014 年 8 月,奇瑞汽车的首个海外独资工厂——巴西 工厂落成投产,标志着奇瑞从仅仅依靠整车出口进入了海外建厂的新阶段。从 2015 年开始,奇瑞在全球生产基地推 行了“奇瑞生产模式(CPS)”,其中包括全员参与、标准化、持续改进、质量优先、缩短制造周期和杜绝成本浪费等 原则。


综合来看,国车建厂的结果受地缘关系影响,区位的选择主要有三点: 1)本地有一定的汽车工业基础,具备熟练工人/完善供应链/成熟工业能力,甚至会直接收购福特等公司闲置产能进 行生产,以降低成本,如比亚迪在泰国/巴西的工厂; 2)政府明确对电车抱有支持态度,政治局势稳定,对华关系友好,如东南亚各国、中东欧国家、拉美墨西哥、巴西 等。与之相对的,国车很少在印度等国家建厂。 3)多为没有本土品牌的发展中国家。缺乏本土汽车品牌意味着国车一旦在本地实现生产,可以快速占据本土市场; 发展中国家则意味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投入较低。 未来:整车产能出海将以电车为主。目前自主电车出海正处起步期,受制于滚装船运力,比亚迪等车企在亚洲以外的 区域销售不畅,建厂成必然,企业产能出海进程在加速。 当前国车在海外电车建厂主要集中在泰国、中东欧、拉美巴西等地。目前看,24/25 年自主车企将有 19/41 万产能达 产,集中在拉美、中亚和东南亚地区,上汽、吉利在欧洲拥有或有在建产能;零跑和斯特兰迪斯合资,开创国车合资 出海的新模式。自主汽车产能出海将转向电车为主的时代。


3.1.2 需求导向、经济性高、政策驱动、规避风险,产能出海是必然


产能出海为整车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1、布局逐渐深入,现有滚装船运力已无法满足自主车企出海需求。产品出海阶段,整车出口主要通过汽车滚装船运 输。然而国际远洋船舶长期为欧日韩船舶企业占有,前五大船舶公司全部为日韩系+欧洲系,优先运输海外车辆出口。 根据中国船舶披露的数据,目前全球总计 700 艘汽车滚装船,归属中国船东的数量不足 10%。 自主车企产品出海超预期,至 2023 年乘用车出口 382.9 万辆,24 年有望突破 480 万辆,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 国。现有滚装船运力已无法满足自主车企国际化需求。 自主车企积极布局滚装船运力,但兑现仍需时间。为解决海外运力问题,比亚迪、上汽等车企加快滚装船布局。23 年 8 月,上汽下水首条滚装船;24 年 1 月,比亚迪首条滚装船正式下水,运力 7000 辆,负责对欧洲出口。目前看,比亚迪/上汽分别规划了 6 条/12 条的滚装船运力。但由于滚装船需要 2-3 年的建设周期,因而滚装船运力预计到 25-26 年方能落地,兑现仍需时间。


2、海外建厂相对滚装船运输更具经济性。经济性是自主车企产能出海的重要原因。 1)国内销售:我们以国内售价 12 万元的奇瑞瑞虎 8 Pro 1.6T 版本为例。设定其在国内销售单车毛利率为 20%,最终 计算得出其单车税前利润率仅*%。 2)产品出海上:其在俄罗斯需缴纳 30%关税(奇瑞在俄罗斯并无产能),售价 235 万卢布,折合人民币 20.66 万元。 我们给定在高关税国家,产品出海需溢价 80%销售,在低关税国家溢价 50%。则测算整车出口情景下,国车在高关税/ 低关税地区税前利润率为 9%/16.8%,毛利 31%/41%; 3)产能出海:而在海外建厂情境中(假定产能利用率 80%),由于免除了关税、运费,,虽然单车 BOM 成本有大幅上 扬,但单车收入相对整车出口有大幅提升,对标准模型+50%,毛利 58%,税前利润率 27.3%。通过调整产能利用率, 我们计算当产能利用率达到 50%时,车企海外建厂毛利率即可转正;产能利用率突破 60%时,即可超过国内销售毛利 率。


3、政策原因 1:规避欧美政策风险。欧美国家存在保护主义倾向,阻遏自主车企开拓。目前欧美车企在电动化/智能 化技术上落后自主车企,为保护本土市场,纷纷以实现电车产业链本土化为缘由,推出贸易保护性措施,使自主车企 产品出海面临风险。 1)美国:IRA 法案与美墨加协定。2018 年 11 月,美墨加签署《美墨加协定》,对在美国市场销售汽车做出零部件比 例规定,变相驱逐非本土车企。 电动化时代,美国推出 IRA 法案扶持本土产业链发展。IRA 法案对关键矿物、电池组件等核心产业链做出了在美国生 产的规定,并设置“国外关注实体”(FEOC)的概念,排除中国电池产业链。自主电车若不符合《美墨加协定》及 IRA 法案的规定,则需要缴纳 27.5%的关税的同时,还无法获得最高 7500 美元的补贴,导致自主车企长期无法进入美国市 场。2)欧盟:反补贴调查。9 月 13 日,欧盟宣布已展开对中国电车的反补贴调查,调查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政府是否对中 国汽车厂商提供补贴,以评估欧盟是否需要征收惩罚性关税。10 月,调查正式开启,并于 12 月正式将比亚迪、吉利、 上汽三家车企列入调查名单。 3)法国:23 年 12 月,法国宣布 24 年新补贴措施,与 IRA 法案类似,要求获补贴电车需有 50%/60%的比例在法国本 土生产,在法国市占率领先的上汽被排除出补贴名单。


4、政策原因 2:发展中国家政策支持引导。 以东南亚国家为例,22 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加大新能源扶持政策,分别在购置、使用以及车企生产环节进行相应激励, 政策利好下电车渗透率迅速上升。尤其在生产环节上,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均提出本土化生产,积极引进中 国车企建厂,并给予税收优惠,希望将其打造为东南亚汽车工业中心。 1)政府对企业的引进:11 月底,泰国总理宣布正与特斯拉商讨建厂事宜,此前在 23 年中,印尼也曾与特斯拉展开接 触建厂;此外,10-11 月,长城、哪吒、吉利等公司亦被印尼、越南等国邀请,商讨在本国投资建厂事宜。东南亚国 家政府支持态度确定。 2)政策的支持:泰国提出了 30 年产 250 万辆的目标,其中要求 30%为电车;其他如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均对本 地开设工厂予以税收减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汽车行业出口专题报告:汽车出海的三阶段,资本、产品和产能出海.pdf

沪光股份研究报告:汽车线束龙头,行业升级+客户拓展双轮驱动.pdf

2024Q2汽车行业投资策略:优选商用车+华为小米链.pdf

2024年小米汽车产业链分析及新品上市全景洞察报告.pdf

松原股份研究报告:深耕汽车安全,新品类带动新成长.pdf

智能汽车产业深度报告:算力与智能化融合,技术与价值量共进.pdf

【国金证券】汽车行业出口专题报告(一)汽车出海的三阶段:资本、产品和产能出海.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