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重磅发布了年度研究成果《2024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
该项成果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兼国际汽车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郑雅丽代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际战略院的研究团队在线上进行了正式发布,同时作了视频解读。
以下是视频解读内容:
为研判我国汽车技术创新的趋势,引领技术创新方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持续开展了技术预见的系列研究工作。
通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技术创新方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线性的技术创新方向,另一类是非线性的技术创新方向。在线性的技术创新方向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重点开展了面向本年度的标志性技术进展评选、下一年度的年度十大技术趋势、中远期的前沿技术趋势以及汽车跨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创新趋势。
本次重点发布的是面向2024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要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九大领域,聚焦2024年度的三类技术,包括在2024年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技术、实现新量产的技术以及实现应用规模显著提升的技术。这三类技术开展研究主要面向企业的CTO、专家学者、技术骨干等开展调查与研究,形成行业共识的年度技术趋势的研究成果。
本次的研究按照德尔菲调查的研究方法,共开展了4轮的专家调研与研讨,来自147家单位的385位专家参与了本次的研究,其中企业的CTO及院长超过60人参与了本项目。
回顾2023年技术趋势进展情况
在2022年年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曾发布“2023年度中国汽车技术趋势”。围绕上述三类技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也对2023年度技术趋势的发展分别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第一类: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技术,共有三项内容。
中央计算电子电气架构解决方案实现重大突破,已在小鹏汽车等车型上实现搭载。其他的车企包括一汽红旗、广汽埃安等也加快该新架构的布局。
冗余转向系统技术获得突破,能够满足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的控制需求。自主零部件企业包括豫北世宝等已经完成了冗余转向的系统开发,一汽、吉利等也在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的部署和落地。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通过高效燃烧、系统附件电动化、智能化控制等技术融合创新,已经实现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突破了45%以上。
第二类:新量产的技术,共有四项内容。
混合固液电池在国内率先实现量产,能量密度超过了360Wh/kg,预计在2024年也将持续的放量增长。
高性能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实现了上车搭载应用。
纯固态Flash激光雷达率先在极石等车型上实现量产应用。
70MPa IV型储氢瓶实现小规模搭载应用。
第三类:应用规模显著提升的技术,共有三项内容。
随着大功率液冷充电桩和4C以上大倍率电池的产品上市,国内的储留企业加快部署HPC,车桩协同的大功率超冲迎来了规模化的放量增长,在2023年这个总量接近3000台。
千兆级车载以太网在多个车型上实现前装标配,在10余款车型上实现广泛应用,搭载的应用车辆超过50万辆。
2024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
趋势一:L3级的自动驾驶有望迎来小规模的量产应用
L3级是迈向自动驾驶的重要分水岭,标志着驾驶控制主体由驾驶员转向了自动驾驶的系统。随着支持L3自动驾驶的车辆软硬件技术和功能的日趋成熟,以及5G+V2X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2024年L3级自动驾驶前置装车将随着法规的开放,实现小规模量产上市。
趋势二: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将实现全国重点城市的广泛覆盖。
城市NOA可实现在复杂城市的道路场景实现点到点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是迈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发展阶段,BEV+Transformer+Occupancy的算法架构叠加多传感器融合的协同部署成为城市NOA量产应用的新范式。2024年,城市的NOA部署进程将快速的扩大至全国百城以上,应用规模将达到百万辆以上。
趋势三:最高转速达到20000rpm以上的高效高密度电驱动总成将迎来量产
为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强动力、高速度、低能耗等性能的追求,持续提高电驱动的转速、效率和功率密度等核心指标,是电驱动系统的重要创新的方向。2024年,最高转速超过20000rpm的高效率高密度电驱动总成将在乘用车上率先实现量产应用。
趋势四: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将进入小规模的试制阶段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超过三元、生产成本接近铁锂”的双重优势,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征集材料。2024年有望克服富锂锰基材料容量衰减和结构稳定性差等挑战,支持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实现400Wh/kg以上。
趋势五:主动悬架线控技术将成为中高端车型悬架的关键创新方向
主动悬架线控技术是提升驾乘体验的关键技术,通过提前主动调节悬架的高度、刚度、阻尼以及施加主动力等功能,使车辆兼顾舒适性、稳定性、通过性和安全性。2024年,主动悬架的线控技术将在快调节技术上取得重大创新突破,成为中高端车型的悬架技术的发展方向。
趋势六:国产的EHB技术将日趋成熟,将加快线控制动技术放量普及
线控制动是线控底盘的重要核心构成部件,One-box的EHB具备集成度高、能量回收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是现阶段主流技术的方案。2024年,随着国产的EHB产品日趋成熟和量产交付,线控制动技术的渗透率将提升至55%以上。
趋势七:车身多元材料多点式融合一体成型技术将实现创新突破
多元材料的多点是融合一体成型工艺,融合热气胀成型、半固态压柱成型和住宿成型三大工艺,可实现15%-30%的轻量化减重效果。在2024年,这一技术将在AB柱、CCB(仪表盘横梁)和Shotgun(前舱边梁)、副车架等车型和底盘系统零部件集成化方面取得突破。
趋势八:跨域融合智能芯片将迎来小规模产业化应用
跨域融合智能芯片是支撑跨域融合控制的关键底层硬件载体,将支持跨域融合实现性能协同和成本控制的双重效应,2024年有望实现跨域融合智能芯片小规模量产搭载应用,推动智能驾驶跨域融合的应用需求稳步提升。
趋势九: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革命快速发展
多模态交互是智能座舱的关键技术。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凭借强大的学习和泛化能力深度赋能智能座舱,将实现视觉、听觉、手势等多模态行为的快速感知、理解和智能控制,重新定义座舱交互体验的智能化水平。
2024年,多模态大模型智能座舱将席卷汽车行业,引领传统指令执行式语音助手向主动陪伴式智能管家演进,百余款新车型将搭载大模型智能座舱量产上市。
趋势十:预期功能安全风险实施感知与防护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预期功能安全(SOTIF)是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的守门员,是自动驾驶从L2跨越到L3的必备需求。2024年,SOTIF风险认知与防护技术将突破风险辨识、防护策略、安全性机器学习成长等关键技术推进预期功能安全风险降低至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可接受水平。
完整版报告如下,如需获取报告文件,可以关注我们,在微信公众号输入关键词“2024技术”,即可获取完整版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