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深度报告:深耕新能源变电,多场景开拓布局.pdf

2024-01-19
26页
2MB

1 领航新能源变电,多场景拓展布局


1.1 公司简介:背靠“明阳系”,深耕新能源变电领域


公司是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智能电气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是明阳集团旗下 控股子公司,从配电箱制造起步,现已发展成为以智能变压器、箱变、智能成套开 关设备三大业务为主体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输配电装备 企业。公司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智能化配电设备提供商。 产品矩阵丰富,覆盖领域广泛。公司产品矩阵齐全,涵盖箱式变电站系列、成 套开关设备、变压器等三大产品系。箱式变电站系列分为预装式变电站(华式/欧 式)、组合式变电站(美式)、光伏逆变升压一体化装置、储能升压一体化装置等。 成套开关设备在低压和中压领域均有涉及。变压器产品则涵盖干式变压器和油浸 式变压器。整体来看覆盖领域较为广泛。


箱变产品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公司收入结构来看,2018-2019 年以变 压器及箱式变电站产品为主导,2020 年开始成套开关柜收入占比提升。到 2023 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结构为箱式变电站(69%)、成套开关柜(15%)、变压器 (12%)。具体来看,箱式变电站产品中,预装式变电站产品呈现增长趋势,贡献 主要的收入来源。此外,光伏逆变升压一体化装置收入体量逐渐提升,2022 年公 司也新增了储能升压一体化装置产品收入,持续拓展下游覆盖领域。


多领域覆盖,大客户战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含风能、太阳能、储 能)、新型基础设施(含数据中心、智能电网)等领域,公司已与“五大六小”发 电集团、两大电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 EPC 单位(中国电建、中国能 建)、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能源方案服务商(阳光电源、明阳智 能、上能电气、禾望电气)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获得了市场的广 泛认可。 目前新能源仍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22 年占比达 79%。以 22 年为例,公 司各下游分别占比为:新能源(79%)、新型基础设施(13%)、传统发电及供电 (2%)、工业企业电气配套(5%)和基础设施领域(1%)。新能源中,太阳能和 陆上风电是主要收入来源,22 年分别贡献收入 11.6、9.2 亿元,分别占整体收入 的 36%和 29%。此外,储能业务 22 年实现收入 2 亿元,相较于 21 年的 0.34 亿 元实现高速增长。


1.2 财务分析:业绩稳健增长,费用控制良好


风电“抢装潮”刺激需求,带动行业公司业绩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于 2019 年 5 月 21 日下发《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对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 项目可获得补贴的最迟并网时间进行了规定。为使相应的风电项目能在规定时间 内实现并网,以享受补贴电价,相关风电行业客户开始进行项目抢装建设,风电行 业出现“抢装潮”。根据中电联统计的风电装机量来看,2020-2022 年我国风电行 业装机量分别为 71.67/47.57/37.63GW。


受益风电行业需求高增,公司业绩实现较快增长。2018-2022 年公司业绩实 现较快增长,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 CAGR 分别为 89%、91%。其中 2020 年公司 受到风电“抢装潮”的影响,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2022 年以来公司业绩贡献更为多元,迈向多领域共振。受益公司新能源风、 光、储能等项目收入的增长,公司 2022 年业绩增长迈向新阶段。2022 年公司实 现收入 32.36 亿元,同比增长 59.4%,实现归母净利润 2.65 亿元,同比增长 64.38%。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33.03 亿元,同比增长 65.9%,实现归母净利润 3.19 亿元,同比增长 89%。


盈利能力恢复向上,费用管控良好。公司 2021 年受到大宗商品硅钢片、铜材类等原材料持续涨价因素影响,叠加行业竞争加局,公司 2021 年盈利能力出现下 滑。2022 年以来,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带动盈利能力向 上修复。费用管控方面,公司整体较为稳定,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2023 年前三 季度期间费用率为 9.55%,同比下降 1.05pcts。


1.3 公司治理:股权结构稳定,管理层经验丰富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同时掌控明阳电气和明阳智能。张传卫先生是公司 的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持有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 85.35%的股权,明阳新能 源投资控股集团通过其 100%控股的子公司中山明阳间接持有广东明阳电气 41.82%的股权。此外,张传卫先生同时还是明阳集团另一控制上市公司明阳智能 的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


2 海上场景为基石,海风海光双重奏


2.1 海风:需求驱动,向海图强


2.1.1 全球海风需求高增,各国规划相继提速


我国海风新增发电装机容量高速增长。海上风电一般靠近传统用电负荷中心, 便于电网消纳,免去长距离输电的问题,成为全球电场建设的新趋势。根据国家能 源局统计数据,2013-2022 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和发电装机容量复合年均增 长率分别为 64.04%和 59.76%,发展前景广阔。


行业积极信号密集释放,非市场化因素的压力有望逐渐缓解。(1)江苏:23 年 9 月底开始,江苏省发改委发布龙源射阳(1GW)、三峡大丰(0.8GW)海风项 目核准公告;23 年 11 月初国信大丰(0.85GW)项目也获得核准。(2)广东:青 洲六已经启动海风导管架招标;青洲五七项目海缆集中送出工程已经进行核准前 公示,并于 23 年 11 月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3 年 10 月末广东帆石一也公 示了海域使用二次论证报告书中标候选人。(3)深远海:23 年 10 月国家能源局 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提出要支持新型漂浮式基 础、±500KV 及以上柔直技术、单机 15MW 及以上海风风机等技术应用,且深远 海海风平价示范项目单体规模不低于 1GW。


密集竞配进一步夯实海风开发建设的基础,未来发展向好。广东省管海风 7GW 项目竞配结果已于 23 年 10 月下发。截至目前,“十四五“期间已公布的新 增竞配约 37.95GW,后续相应的核准和招标有望陆续启动,进一步夯实”十四五 “甚至”十五五“期间海风开发建设的基础。


减排目标和能源安全推高能源转型速度,主要地区风电装机目标出现上调,海 风高成长性全球共振。海外风电特别是陆上风电起步较早、装机基数较大,因此未 来几年海外陆上风电增长斜率相对较缓。近年出于减排目标和能源安全等方面的 考虑,海外尤其是欧洲多国陆续加大风电部署。从结构上来看,预计海外海上风电 装机有望实现超越行业整体的增速,新增装机主要由欧洲、亚太和北美地区贡献。


欧洲:全球第二大风电市场,海风规划提速。2014 年 7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 理事会通过了 2014/89/EU 号指令,建立了海洋空间规划(MSP)的框架,要求 沿海成员国在 2021 年 3 月 31 日前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其海洋空间规划;据 WindEurope 统计,欧盟成员国通过各自的海洋空间计划,分配了大约 52,000 平 方公里用于海上风能的开发,相当于超过 220GW。新建项目的单位投资也大幅下 降,从 2012 年的 550 万欧元/兆瓦降至 2020 年和 2021 年的 350 万欧元/兆瓦。 据 WindEurope 统计,截至 2021 年,欧洲累计海风装机达 28GW,22H1 新 增并网装机 30MW;海风规划显著提高,例如,在 5 月 18 日举行的 Esbjerg 海 上风电峰会上,比利时、丹麦、德国和荷兰四国承诺,到 2050 年将海上风电装机 增加 10 倍,从目前的 16GW 提高至 150G;根据各政府规划预计到 2030 年欧洲 累计海风规模将达 160GW。


美国:潜在资源丰富,政策转向积极。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 测算,美国的海上风能总资源潜力为 108 亿千瓦,即每年潜在发电量超过 44 万 亿千瓦时,其中,各州技术可开发潜力超过 4200GW (固定式+浮式) 。从技术 上来讲,美国东北部,即缅因州、马萨诸塞州、罗德岛州、纽约州、新泽西州具有最好的海上风电发展潜力。 2021 年拜登政府将海风列入能源清洁计划,设定了到 2030 年实现 30GW 海 上风电装机的目标;2022 年 9 月,又宣布计划到 2035 年安装 15GW 漂浮式海 上。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美国海风规划总量约为 40041MW;综合考虑项目 规划进度,及 BNEF(2021)和 4C Offshore(2021)对 2030 年美国海上风电市场累 计将达到 26GW 和 32GW 的预测,预计到实现 2030 年实现 30GW 目标的可能 性较大。


2.1.2 公司立足海上场景,率先实现进口替代


公司海上风电产品系列齐全。公司海上风电升压系统的主要产品有海上风电 升压干式变压器、海上风电升压植物油变压器和新能源(风力/光伏)发电组合式 变压器等,产品序列完整,种类齐全。


公司海上风电升压核心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注重工艺积累和技术研 发,海上风电升压总体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 2020 年度广东省机械 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公司拥有海上风电升压干式变压器技术、海上风电升压植 物油环保变压器技术等领先技术,正在进行大容量漂浮式海上风电升压变压器的 研制项目。公司持续提高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和综合决策能力,募集资金建设智能 化输配电系统研发中心,建成后将重点研发智能化大容量海上风电升压系统等高 端产品,有益于实现在海上风电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和进口替代。


公司积极研发高电压大容量相关产品技术,并成功交付国内首个单机容量达 8MW 的 66kV 海上风电项目。为适应海上风电的大容量发展趋势,目前公司正 在开发 66kV 电压等级的升压变压器和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产品结构将从中低压范畴延伸到高压范畴,同时积极调研 110kV 电压等级 GIS 设备的市场需求和产品 核心技术和工艺,开展研发储备。2022 年 8 月,由明阳电气自主研发的 66kV 升 压系统成功交付国电投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国内首个单机容量达到 8MW 的 66kV 海上风电项目),将助力公司向高压领域迈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海上风电 的核心地位。


公司凭借性价比和响应速度优势,打破外资垄断开启国产化进程。外资品牌产 品的高成本及响应速度慢等特点,不仅变相增加了海上风电建设成本,同时也延长 了建设周期。公司通过变压器散热系统创新,升压系统的测控及保护系统的完善, 产品结构的创新设计,电压等级的提升设计等,研发了海上风电升压系统产品,打 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并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同时,公司先后参与中广核广东汕尾后 湖海上风电项目、三峡阳江沙扒项目等项目,标志着公司在海上风电变压器技术领 域已成功打破外资品牌的垄断,获取批量订单。


2.2 海光:发轫之始,前瞻布局


沿海省市政策推进海上光伏建设。海上光伏建设目前主要集中在沿海省市(山 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海南省、辽宁省等),其中山东省是海上光伏发展大省, 旨在打造“环渤海”和“沿黄海”两大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其他沿海省份的 海上光伏政策目前主要在探索发展阶段。 山东省是我国的海上光伏建设大省。“环渤海”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布 局海上光伏场址 31 个,总装机规模 1930 万千瓦。“沿黄海”千万千瓦级海上光 伏基地,布局海上光伏场址 26 个,总装机规模 2270 万千瓦。山东省以“环渤海” “沿黄海”浅海海域为重点,采用渔光互补、多能互补等模式,加快桩基固定式海 上光伏项目开发建设。2022 年山东省重点启动东营、烟台、威海、青岛等海域项 目,开工建设超 300 万千瓦,建成并网约 150 万千瓦;到 2025 年将累计开工建 设约 1300 万千瓦,建成并网约 1100 万千瓦。


江苏省借助区位优势,发力海上光伏建设。近期江苏省下发海上光伏开发建 设实施方案,重点开展 43 个固定桩基式海上光伏项目场址建设工作,装机容量达 1265 万千瓦。到 2025 年江苏省海上光伏累计并网规模力争达到 500 万千瓦,到 2027 年预计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海上光伏累计并网规模达到 1000 万 千瓦。


公司中标全球首个 GW 级别海上光伏项目,在大容量赛道不断实现新突破。 2023 年 10 月,公司中标全球首个进入实施阶段的 GW 级大容量海上光伏项目— —国华 HG14 海上光伏 1000MW 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 79.7 亿元,建成投产后 预计年发电可满足约 55 万户家庭 1 年的用电需求,替代标煤约 50.38 万吨,减排 二氧化碳 134.47 万吨。本次公司主推完全自研的 66kV 预制式智能化海上升压系 统,第一批产品将成为首款 GW 级应用于海上光伏发电项目的 66kV 升压系统, 预计于 2023 年年底交付,助力中国海上光伏大基地建设。 公司攻克海上复杂环境挑战,自研产品具有多项关键技术优势。公司在海上 风电领域具有经验优势,面对海上复杂的自然环境,推出适用于海上光伏发电应用 场景的升压系统解决方案。公司自研的升压系统具有三大技术优势:(1)防腐抗台 风能力强,可长期安全应用于高潮湿、高盐雾的海洋环境,最高可抵御 17 级台风。 (2)采用全封闭舱式设计,有效规避传统敞开式散热方案的漏油风险,在保护海 洋环境的同时可大量减少后期维护工作。(3)预制化布局紧凑,相较传统的升压箱 变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且升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件均采用可拆卸设计方案,便于 运输安装及后期运维。


3 海外+网内积极布局,新场景初露峥嵘


3.1 海外:全球变压器紧缺,国内厂商迎来出海机遇


发达国家能源转型先行。从全球视角来看,各个国家虽然进程不同,但都在积 极推进能源转型,其中欧洲和北美最早开始转变,亚洲起步较晚,但正在迅速赶上, 目前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据 EMBER 统计,2022 年七个欧盟国家的风力和太阳 能发电量约占其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或更多,包括德国(32%)、西班牙(33%) 和荷兰(32%);美国占比 15%;中国近几年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风能和太阳能 占比从 2015 年的 4%提升到 2022 年的 14%,目前已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仍有 较大发展空间。


能源转型倒逼电网投资上升。新能源的大量并入电网,对电网造成挑战,倒逼 电网也需要匹配同样力度的投资建设。从全球角度来看,22 年电力装机容量投资 相较于 17 年大幅增长近 40%,已超过 7500 亿美元。相比之下,电网基础设施投 资保持相对稳定,每年稳定在 3000 亿美元左右。我们预计在能源转型趋势的推动 下,全球电网投资有望匹配上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需求。


发达地区电网投资已出现上升趋势,新兴市场有望跟随。根据 IEA 数据,发 达经济体及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且电网投资呈现增长 趋势。然而许多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导致电网建设进度相对 较慢。我们预计往后随着新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全球的电网建设投资将持续上升。


目前海外变压器在供需两端已经出现失衡。在大多数的发电设施和变电站中, 变压器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目前海外变压器在供需两端已经出现失衡,欧美 等区域电网年久老化,带来变压器等设备的更换需求,新兴市场面临电网新增建设 需求,同时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大规模建设,也带动了变压器的需求量增长。目前海 外变压器在供需两端已经出现失衡。 需求端:预计到 2050 年之前变压器的需求都将保持增长。电力变压器容量是 变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在 2012-2021 期间,变压器新增和替换的速度为 2.4 TW/ 年。根据 IEA 的数据预测,在 APS(宣布的承诺情景)场景中,2022-2030 年预计变压器需求将增加到 3.5 TW/年,2031-2040 年,增量进一步上升到每年 4.5 TW/年,并稳定到 2050 年。在所有年份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占新变压器 的大部分。此外,变压器的需求预测在 NZE(净零排放情景)场景中增速更高。 由此可见,在追求净零排放目标的过程中,全球需要快速扩大电力基础设施,以支 持快速的能源转型。


供给端:海外变压器交付周期持续增加,供需已出现失衡。随着全球电力变压 器装机量持续老化叠加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大多数公用事业公司都在积极更换/ 新增变压器。过去 2 年,变压器的交付周期持续增加,从 2021 年的平均 115 周 增加到 2023 年的平均 130 周。其中大型变压器,包括变电站变压器和发电机升 压 (GSU) 变压器,交货时间从 80 周到 210 周不等。


国产电力设备出海趋势明确,公司有望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将成为国内厂商的 下一目标,越来越多国内厂商开始聚焦海外市场,大力拓展相关业务。随着我国国 际地位的上升、电气技术的进步及产品性能的提升,未来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海外市场将被进一步打开。公司目前产品已覆盖全国市场,并远销东南亚、美国、欧洲 等海外地区,凭借优良的品质、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服务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 认可,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占有率。未来,公司有望持续开拓海外变压器系列产品 销售网络,不断提升海外核心竞争力。


3.2 网内:厚积薄发,纵横拓展


3.2.1 “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计划明确,带动相关设备招标需求


国网:2022 年国家电网公司年度电网投资首次突破 5000 亿元,预计未来两 年将持续高投资。国家电网公司 2022 年电网投资 5094 亿,同比增长 4.3%,较 计划投资额上涨 1.6%,达历史最高水平。电网投资充分发挥电网基础支撑和投资 拉动作用,带动社会投资超过 1 万亿元。2023 年国家电网计划将继续加大投资, 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年度计划电网投资额超 5200 亿元,同比增长 4%,将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电网投资 2.23 万亿 元,我们预计 2024 年也将延续高投资态势。 南网:2022 年南方电网年度电网投资近 900 亿元,“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 6700 亿元。“十四五”期间,南网将规划投资约 6700 亿元,较“十三五”增加 51%。年均投资额为 1340 亿元,较投资额最高年度的 2019 年同比增加 27%。 南网投资将助力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 力系统构建。


3.2.2 公司研发实力强劲,已有相关产品储备


公司注重工艺积累和技术研发,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公司建立了完 善的技术研发制度,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拥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 家领衔的专业齐全经验丰富且技术实力过硬的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包括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等。公司已建成广东省节能电力变压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产业 化示范基地、中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截止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参与了 七项国家标准的制定,拥有 19 项发明专利,188 项实用新型专利。 公司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公司研发团队由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行业专家领衔, 成员包括一批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等科研人员,团队成员专业齐全, 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 168 名研发人员,占员 工总数的比例为 9.78%。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2023 年前三季度研发费 用为 1.03 亿,同比增长 74%,研发费用率为 3.1%。


持续技术创新,后续有望突破高电压等级产品。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将 进一步丰富更高电压等级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 110kV 的 GIS 产品以及应用于新 能源发电领域的 220kV 至 500kV 的升压站主变压器等产品,未来有望受益于电 网投资的增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明阳电气研究报告:深耕新能源变电,多场景开拓布局.pdf

明阳电气研究报告:输配电设备厚积薄发,三海共振再创辉煌.pdf

明阳电气研究报告:赓续明阳“能动”基因,聚焦“两新”,海上产品贡献新增长点.pdf

明阳电气研究报告:深耕变电领域,新能源变电龙头腾飞在即 .pdf

祥鑫科技研究报告:全面布局新能源结构件,客户优质.pdf

新能源及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pdf

2024年新能源电池需求浅析.pdf

华纬科技研究报告:国内汽车弹簧领军企业,乘新能源东风量利齐升.pdf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2024年春季策略报告:氢能渐起,重视新兴产业链布局.pdf

【民生证券】深度报告:深耕新能源变电,多场景开拓布局.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