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3年GDP同比增长5.2%,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但四季度两年平均增速、环比增速均较三季度回落,表明经济恢复基础仍待巩固。从12月当月看,受低基数和政策加力影响,主要供需指标增速多数回升。从扣除基数效应影响后的两年平均增速看,12月工业生产、房地产投资、出口增速持续走低,社零消费恢复偏弱,而受益于政策加力的基建、制造业、服务业生产明显提速。展望2024年,预计在“财政领衔加力、货币精准配合”的支持下,我国经济将呈现出“内生动力回归、外部约束犹存”的修复格局,动能上将逐渐由政策支撑切换到内生循环弱复苏,预计全年GDP约增长4.8%左右,各季度走势平稳。
摘要:
>>工业增加值:弱需求和弱价格,拖累生产恢复放缓。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4.0%,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恢复仍偏弱,原因有三:一是出口和投资环比增速边际回落,需求恢复放缓对生产活动形成制约;二是CPI连续3个月负增长,制造业PMI持续低于50%的临界值,弱价格、弱现实对企业生产意愿形成压制;三是外资和私营企业生产走弱,对工业生产拖累较大。往后看,政策前置加力带动投资需求释放,中美补库存周期有望迎来共振,均对2024年工业生产形成支撑,但全球需求放缓、国内经济内生循环恢复弹性偏弱,工业增加值修复高度不宜高估。
>>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2024年约增长4.8%。2023年经济恢复有五大特征:一是经济总体恢复向好,但仍低于潜在增速水平;二是供给端工业生产平稳、服务业修复较快;三是需求端消费支撑明显,投资拉动减弱,出口转为拖累;四是需求不足特征明显,经济回升基础待巩固;五是结构层面亮点犹存,产业升级继续加快。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总体上将呈现出“内生动力回归、外部约束犹存”的修复格局,动能上将逐渐由政策支撑切换到内生循环弱复苏,预计全年GDP约增长4.8%左右,各季度走势平稳。
>>消费:2023年恢复偏弱,预计2024年将继续温和修复。2023年全年消费恢复偏弱,“餐饮收入支撑、房地产类消费拖累”格局明显,两年平均增长3.4%:一是扣除基数效应影响后的12 月餐饮收入增速有所走弱,但从全年看,餐饮是社零的主要支撑;二是12月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增速有所回升,全年与社零增速基本持平,但与房地产相关类消费拖累明显;三是限额以下商品零售拖累全年消费,但未来修复空间较大。2024年消费有望温和修复:一是经济循环逐渐畅通将支撑居民收入回升,对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均形成提振;二是政策刺激加码和部分商品的低基数效应,均有利于推动消费中枢继续回升;三是服务消费有望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未来增速有望维持高增;四是受消费修复高度仍不宜过度高估,预计全年社零约增长5-6%。
>>投资:基建制造业支撑,增速小幅回升。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小幅回升,但环比增速回落,投资动能依然偏弱。分结构看,呈现出“基建引领回升、制造业支撑增强、地产拖累加剧”的分化特征。一是受益于需求预期改善和政策支持加码,上中下游制造业投资增速普遍回升,但高基数和产能过剩风险压制作用仍强,预计2024年制造业增速中枢维持在6%左右。二是增发国债资金加快使用带动基建投资增速明显回升 ,保守估计 2024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长6-8%,如果政策加力不排除更高。三是房地产投资下降动能仍大,其中需求端降幅在扩大、供给端去库存压力继续提高、价格持续下行、先行指标预示投资没有企稳,预计2024年“三大工程”将缓冲增速至-4%左右。
>>国内政策展望:精准有效适度加力,服务好高质量发展。财政方面,预计年初财政预算设定偏保守,赤字率在3.0%左右、专项债额度略升至3.8-4.0万亿元左右,但受益于2023年增发国债的“跨周期”使用,赤字率实际可达到约3.6%;预计地缘政治关系较2023年加剧,扩内需稳增长必要性增强,年内出台准财政工具、增发特别国债的可能性大;预计2024年财政支出提速、节奏前置、领衔发力,结构上将加大对三大工程和高质量发展领域的支持力度,保守估计可拉动GDP增速提高约0.6-0.9个百分点。货币方面,预计上半年货币政策将加力,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刺激需求的必要性较强:一是当前国内需求不足矛盾依旧突出,受房地产市场尚未见底、内循环不畅、外需放缓、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影响,未来短期内经济恢复存在波折和反复,仍需货币宽松加力;二是实体部门盈利仍困难和实际利率处于高位,制约了需求恢复,实体降成本诉求依旧偏强;三是银行资本和息差约束都在强化,需要降准降息增加信贷投放能力和降低负债成本。结构性工具方面,将精准有效做好五篇大文章和支持“三大工程”建设,抵押补充贷款PSL规模有望再次有效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