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高灯科技】2023中国灵活就业质量指数研究报告.pdf

灵活就业是个传统的研究议题,自我国劳动力市场建立之初,就一直存在灵活就业现象与零工市场。但当前灵活就业市场与传统零工市场存在着根本性区别,目前虽然还存在大量的传统零工,但大多数灵活就业机会是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而兴起的,这种就业机会与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用工形式紧密连接在一起。


数字技术与工作相互融合正在改变着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引发了劳动用工市场的巨大变革。当灵活用工成为互联网平台和传统企业非常重要的用工方式时,灵活就业人员的数量和规模也将会持续扩大。


灵活就业对于很多劳动者来说,不再是一种工作的过渡,而成为了他们的重要就业方式。如果数字技术催生的灵活就业仅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而就业质量整体低下的话,那么就难以符合国家增进民生福社的愿景自标与就业优先战略。为此课题组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灵活就业质量就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1.灵活用工市场现状与特征当前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时表现出一些新特点:(1)从用工形式来看,灵活用工主要表现为业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和传统零工。有54.3%、52.4%、39.1%的企业分别使用了业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和传统零工;而只有27.5%、17.1%和6.2%的企业分别使用了劳务派遣、互联网平台用工和实习等三种灵活用工形式。


(2)从用工岗位来看,灵活用工岗位广泛分布在企业各个岗位,并由非技术性岗位向技术性岗位延伸。有38.5%、38.2%、36.1%的企业分别在销售/地推/催收/保险代理、IT及其他技术人员、客服/数据标注信息审核等岗位上使用了灵活用工形式;在操作技术岗位上使用灵活用工的企业,占26.9%;在行政/人力/财务/法务和普通工人岗位上使用灵活用工的企业分别有15.7%和12.9%。


(3)从用工需求来看,“短期项目或季节性用工需求”、“降低用工成本”“建立可供筛选的人才蓄水池”是企业使用灵活用工的主要原因。目前为了满足为35.6%,“建立可供筛选的人才蓄水池”占比为35.5%,满足“业务的变动或不确定性”的占比为35.4%。


(4)从用工渠道来看,线上招聘是企业灵活用工的主要渠道。40%的企业会通过招聘网站、招聘App和微信平台(微信群和小程序)招聘灵活用工人员。24.8%的企业会通过政府组织的劳务流动,15.1%和14.5%的企业则通过第三方中介和同乡引介的方式招聘灵活用工人员。


(5)从用工比例来看,7成以上企业灵活用工比例在20%以上。企业灵活用标包含:就业机会、工作质量、工作保障、职业发展和就业满意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灵活就业的就业质量得分,即灵活就业质量指数为64.7分。


这表明在当前我国灵活就业市场中,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5个二级指标具体得分情况为:就业满意度得分最高,为72.0分,职业发展得分最低,为58.5分;就业机会得分为67.5分,工作保障得分为65.5分,工作质量得分为60.2分。这组数据充分说明,目前劳动者对灵活就业整体上是较为满意的,工作机会、收入报酬及工作质量也都能得到较好的保障,而职业发展是灵活就业最大的短板。


4.灵活就业质量的分类指数从不同类别对灵活就业的就业质量分析,呈现出以下特点:(1)从就业类型来看,人力资源外包和业务外包的就业质量相对较高,分别为67.4分和65.7分;互联网平台用工、传统零工、劳务派遣和实习的就业质量得分依次为:64.0、63.4、62.8、58.8。


(2)从产业角度来看,第二产业、高新技术行业的灵活就业质量相对较高,传统服务业就业质量相对较低。其中,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的灵活就业质量分别为66.6分和66.0分,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为66.4分。相比之下,劳动者占比较高的传统服务业,如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就业质量相对较低,分别为65.2分和64.1分。


(3)从所有制属性来看,国有和事业单位劳动者灵活就业质量整体较高,得分为66.9分:但外资/港澳台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创造工作机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分别为69.0分和67.0分。


(4)从性别角度来看,男性灵活就业质量整体占优,得分为65.2分,女性得分为63.5分。就业质量也相对较高,分别为64.8分、65.9分、65.6分。劳动者出生年龄段的分布比例与就业质量得分的高低呈负相关关系,越年轻就业质量越高;而正在退出劳动力市场的“60后”及年龄更大的群体,或尚未完全进入劳动力市场的“00后”人群,就业质量相对较低,得分为61.2、61.4。


(6)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灵活就业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就业质量呈正比。大学本科学历的劳动者就业质量得分为67.7分,研究生以上为66.1分,大学专科为65.2分,高中为63.7分,初中降为61.5分,小学及以下的劳动者就业质量最低,仅为58.9分。


(7)分地区来看,由于产业转移、营商环境、经济发展战略乃至宏观经济发展形势,都对灵活用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部地区灵活就业质量相对较高,5为65.0分,东部和西部地区得分略低,分别为64.5分和64.4分。综合来看,整体差异不大。


(8)灵活就业也体现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性机制,主要由户籍、流动及人力资本等因素所影响。农业户籍劳动者灵活就业质量得分为64.9分,略高于城市户籍劳动者的64.4分;流动人口得分为65.0分,略高于本地人口的63.7分。


5.灵活就业未来发展趋势报告通过三组模型的计量分析,得出未来发展趋势为:(1)中部地区灵活就业比例增长的可能性比西部地区高1.6倍,主要原因在于产业转移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营商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中部地区灵活就业发展。


(2)借助数字化和互联网平台,吸纳灵活就业可明显增长,平台企业使用灵活就业的几率高出非平台企业52.7%。


(3)公有制部门吸纳灵活就业较少,私有制部门吸纳灵活就业较多。相比国有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使用灵活就业的比例高31.5%,民营企业高43.6%。


(4)数字化自动化水平,具有降低灵活就业比例、扩大就业规模的双重作用。数字化自动化每提升一个单位,灵活就业的几率会降低2.5%,同时扩大1%的就业规模。


(5)数学化转型越早,适应性越高,灵活就业比例越高。以2012年为基准,每晚一年开始数字化转型,灵活就业比例降低的几率为8.6%。


(6)灵活就业比例与规模的高低与业务类型密切相关。业务外包可使灵活就业比例提高的几率增加55.2%,使灵活就业规模增加29.6%;互联网平台用工形式可增加36.9%的灵活就业几率,人力资源外包可增加18.1%的灵活就业规模。

【中国人民大学&高灯科技】2023中国灵活就业质量指数研究报告.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