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2.62%,在申万32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3.09%,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位,跑赢医药生物(申万)0.48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0.28百分点。截止2023年12月31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32.27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1,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16.89%,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230.78%、149.76%。。
医疗政策持续鼓励产业创新、器械出海。1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28日在北京联合召开推进医疗装备发展应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会议强调继续支持医疗创新、共同推动优秀医疗装备“走出去”。近年来,医保改革“减”的是黑色收入、不必要开支,“增”的是一揽子政策,鼓励药械创新、加快国产替代、助力产业升级。
医保控费下扬帆出海是国内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国际医疗市场空间广阔,对标跨国医疗器械巨头,国内企业海外业务仍有发展空间;近年来,政府大力实施“一带一路”等开放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
投资建议:集采规则趋于温和成熟,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供应与配套服务等,充分考虑医疗机构使用习惯、给予临床更大选择空间、稳定临床使用格局;创新激励机制不断完善,集采方案尊重创新,给予高临床价值产品一定溢价,医保支付向创新药械倾斜;整体来看,集采非绝对“唯低价论”,中选价格核心决定因素为产品竞争格局与内在临床价值。
我们认为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可在集采下快速放量,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供应链优势、性价比与本土临床创新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集中度提升,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心脉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同时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