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设施因受监管金融服务实体提供的“即服务(as-a-service)”模式而变得分散。风险监督部门与金融产品开发和销售部门相互分离,缺乏全面监管的风险亦随之增加。例如,银行通过银行即服务产品将现有基础设施扩展到非金融机构参与者,并与平台和应用程序接口(API)提供商合作以进入嵌入式金融领域。
金融服务业的许多新近参与者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即时且可负担的金融产品。一味追求极速放款,对长期风险(例如长期过度借贷和个人数据保护)的管控将变得形同虚设。
个人金融业务越来越多地分散至非传统金融机构(而非少数传统金融机构),例如通过线上交易平台进行投资、从技术平台获取贷款以及借助应用程序编制预算。随着这一趋势逐渐成为主流,有义务或有能力保护客户免受财务损失或网络安全事件影响的私营实体将越来越少。
针对金融机构及其核心服务提供商的网络攻击愈加受到地缘政治驱动,且日趋复杂和频繁。鉴于金融机构的客群和供应商网络风险评估存在局限性,不断升级的网络攻击或对金融机构造成威胁。
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可为客户提供覆盖所有金融交易的个人财务管理服务,同时保证便捷实惠的购物体验,以此填补市场空白。相关应用包括数字钱包产品和财务数据聚合服务。传统金融机构在拓展业务范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作为客户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可以参与到与客户有多种金融交易的细分市场和邻近行业中去。
此前,世界经济论坛(WEF)携手德勤开展了有关技术如何加剧和降低金融服务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上一份报告《冰山之下:技术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和持续的创新需求》中,我们总结了技术引发的各类系统性风险。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动荡时期,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交媒体和数字银行可能对近期银行业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了金融服务业在抵御系统性冲击时的不确定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引发了人们对金融体系易受错误信息影响的质疑。
在持续不断的地缘政治冲突下,金融机构已日渐成为网络战争的攻击目标。1这些趋势促使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技术相关系统性风险背后的行业和区域性影响。为识别相关风险及其应对措施,我们咨询了全球100多位金融服务业及技术领域的专家,并据此编制了本份报告《冲破暗流:影响金融服务业技术相关系统性风险的行业和区域性因素以及相关应对措施》。本文为此报告的内容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