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销量 回 顾
乘 用 车 销 量 平 稳 改 善 , 重 卡 市 场 底 部 回 升 , 出 口 增 量 持 续 显 现
乘用车、商用车市场均实现同比增长。据中汽协,2023年1-11月汽车销量2693.8万辆,同比+11%。 ● (1)乘用车:2023年1-11月销量2327.2万辆,同比+9%,其中轿车、SUV、MPV销量1024.9万辆、1180.0万辆、98.3万辆,同比+2%、 +17%、+17%。另据乘联会,2023年1-11月乘用车零售、批发1934.5万辆、2281.9万辆,同比+5%、+9%,零售端实现小幅增长,批发 端则持续受益于出口市场的增长。 ● (2)商用车:2023年1-11月商用车销量366.6万辆,同比+22%,其中客车43.6万辆,同比+23%,货车323.0万辆,同比+22%。今年以 来国内需求回暖,海外出口保持高景气度,叠加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影响,商用车销量普遍改善。各细分市场中,重卡市场增长显著,据第一 商用车网数据,1-11月累计销量86.1万辆,同比+39%,随着前期排放标准切换带来的需求透支影响逐步消退,上半年重汽、解放、陕汽等 出口维持高增长,重卡市场底部回升,油气价差高位也促进了天然气重卡对柴油重卡的换购需求,使销量实现超预期增长。
出口持续贡献增量。2023年1-11月汽车出口441. 2万辆,同比+58%,其中乘用车出口372万辆,同比+65%,商用车出口69. 2万辆,同比 + 3 0 %。2 0 2 1年以来,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海外出口成为新增长点,2 0 2 1、2 0 2 2年达到2 1 2万辆、3 3 2万辆,2 0 2 3年有望达 500万辆,俄罗斯、墨西哥、中东等地区燃油车出口以及欧洲、泰国等地区新能源汽车出口保持高景气度。
新 能 源 汽 车 维 持 快 速 增 长 , 定 价 、 智 能 驾 驶 成 为 重 要 催 化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2023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689.0万辆,同比+35%,对应渗透率35.6%;批发776.4万辆,同比+35%, 对应渗透率34.0%。单月来看,价格战导致的观望情绪对上半年销量造成一定影响,随着上海车展前后上市的新车相继上量,下半年新能源 乘用车渗透率回归提升趋势,年末车企冲量叠加新一轮新车周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分价格段来看,2023年1-11月30-40万元、 10-15万元、15-20万元区间渗透率提升较快,分别同比+18pct、+11pc t、+10pc t。 ● 行业竞争格局未定,从以价换量到智能驾驶竞赛。2020年特斯拉实现国产化,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 0 2 1 - 2 0 2 2年比亚 迪、新势力等相继放量,随着比亚迪在各级别的产品布局趋于完善,逐步成就其行业龙头地位,尤其在1 0 - 2 0万元市场优势显著;而定位中 高端市场的新势力品牌则因竞争加剧,销量开始分化。今年以来,乘用车市场相继进入价格战和智能驾驶竞赛,新车型或改款车型定价策略 普遍向高性价比方向调整,下半年以来智能驾驶在中高端市场成为新的催化因素,华为、新势力等推动高阶智驾功能落地,问界出现爆款车 型,小鹏等销量环比改善,定价、智能驾驶共同成为销量的决定性因素。
A0/B/C级 市 场 渗 透 率 提 升 , A级 市 场 或 受 益 自 主 电 动 化
A00:已实现完全电动化。2023年1-11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00%。A00级市场畅销车型包括宏光MINIEV、长安Lumin、熊猫、QQ冰淇 淋等。由于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10万元以内A0级车型挤压,A00级市场萎缩。 ● A0:海鸥、缤果等低价新车型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迅速提升。2023年1-11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57%,较去年全年提升21pc t。A0级 市场主要由自主品牌和日系的入门级车型构成,目前比亚迪、五菱、长城等品牌新能源汽车已占据主导地位。今年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 定价较低的新车型上市热销,飞度、XR-V、缤智等往年畅销的日系燃油车销量不同程度下滑。
A:渗透率仍然较低,继比亚迪、广汽埃安之后,有望持续受益于吉利、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电动化。2023年1-11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 2 3 %,较去年全年提升5 p c t。A级市场日系、大众等份额仍然较高,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已实现新能源车型突破,比亚迪秦 PLUS、宋PLUS今年月平均销量达3万辆左右,元PLUS和广汽埃安的AION Y、AION S月平均销量在2万辆左右。今年以来吉利、长安、 长城等持续推进电动化,如吉利银河推出银河L6、银河L7,11月销量已爬坡至5000辆和8000辆左右;长安启源推出启源A05;长城推出坦 克300新能源、哈弗猛龙等,11月哈弗猛龙销量已爬坡至6000辆左右。
B:特斯拉保持领先地位,自主品牌、新势力集中布局,竞争激烈、格局分散。2 0 2 3年1 - 11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 9%,较去年全年提升 10pc t。B级市场中,特斯拉、日系、大众、BBA入门级车型仍保持领先地位,其中特斯拉Model Y月销量平均在3万辆以上,日系车型如凯 美瑞、雅阁,大众车型如帕萨特、迈腾、途观,BBA车型如奔驰C级/GLC、奥迪Q5L/A4L、宝马3系/X3等,月销多在万辆左右,销量较高 的新能源车型如比亚迪唐、海豹等。今年以来价格战持续影响B级车销量,深蓝、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自主品牌集中推出新车型/改款车型, 如深蓝SL03i/S7i、蔚来ES6/ET5T、小鹏G6/P7等,但竞争结构仍然较为分散。
C:爆款车型理想L7/L8、问界M7重塑竞争格局。2023年1-11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6%,较去年全年提升8pc t。C级市场往年由BBA车 型主导,如奥迪A6L/A7L、奔驰E级、宝马5系/X5等,轿车市场比亚迪汉已实现领先地位,平均月销量近2万辆,SUV市场理想L 7 / L 8、问 界M7等今年相继成为爆款车型,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较大。
华 为 车 型 集 中 上 市 , 智 能 驾 驶 助 力 破 局
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增量部件。据华为前期规划,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电动、智能车 云、智能网联、智能车载光等七大解决方案。目前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鸿蒙智行、Huawei I ns ide模式下的多款车型,智 能车载光业务也有望随着问界M9的上市迎来产业元年;其他产品如电驱动、热管理、车载声学、智能底盘等也已搭载于合作车型。 ● 鸿蒙智行、Huawei Inside车型集中上市。目前鸿蒙智行车型包括问界M5/M7/M9和智界S7,Huawei Ins ide车型包括阿维塔11/12和极狐 阿尔法S HI版等,车型序列持续扩充,在20万元以上市场布局逐步完善。今年9月问界新M7上市后,较老款车型调整市场定位、价格策略, 并搭载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销量表现亮眼,11月交付已突破1.7万辆,车企预计12月交付2.3万辆,明年年初交付能力提升至3 万辆。智界S7、阿维塔12、问界M9等新车型订单向好。
年 末 新 车 周 期 , 自 主 品 牌 、 新 势 力 车 型 集 中 上 市
自主品牌电动化突破,新品牌、新车型持续发力主流价格区间。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持续推动电动化,其中长安汽车已形成长 安启源、深蓝、阿维塔的三大新能源品牌布局,年内长安启源新车型密集上市,10月起增量开始释放,并推动深蓝、阿维塔智能化。吉利汽 车新能源序列吉利银河新车型银河L7、银河L6合计销量过万辆,后续规划银河L5/L9/E6/E7/E8,在10-20万元区间内的产品序列持续丰富。 长城汽车则在越野风格车型取得突破,优势品牌坦克推出多款车型的混动版本,哈弗品牌的猛龙等新车型销量表现强势。
新势力D级SUV/MPV新车型集中上市,以大空间、舒适性、智能驾驶发力高端市场。问界M9、理想MEGA、小鹏X9将陆续上市,其中问界 M9定位于D级SUV,有纯电和增程式两种动力类型,预计售价50-60万元,将搭载华为ADS 2. 0、鸿蒙4. 0,以及AR-HUD、百万像素智慧 投影大灯、光场屏、空气悬架+CDC、后轮随动转向系统、800V高压等;理想MEGA定位于MPV,预售价60万元,是理想的首款纯电车型, 将搭载宁德时代5C麒麟电池,并配备双电机四驱、空气悬架等;小鹏X9预售价38. 8万元,配备主动式后轮转向、双腔空气悬架、XNGP智 能辅助驾驶等。MPV市场年销量规模在90万辆以上,主要竞争者包括别克GL8、丰田赛那/格瑞维亚、本田奥德赛、传祺M8/M6等燃油车型, 销量在万级以上的新能源车型仅腾势D9;D级SUV市场车型较少,豪华品牌车型价格普遍在百万元以上,如奔驰GLS、宝马X7、库里南等, 目前新能源车型包括理想L9、仰望U8等。
新 能 源 汽 车 产 业 竞 争 力 提 升 , 海 外 建 厂 、 技 术 合 作 加 码 全 球 市 场
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厂成功成为特斯拉的一大出口中心,开启国内新能源汽车出海之路。2022年以来比亚迪、 上汽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出口迅速提升,三家车企已占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近80%。据乘联会,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61.4万辆,2023 年1-11月出口93.4万辆,特斯拉中国、比亚迪、上汽乘用车分别出口32.6万辆、20.7万辆、20.0万辆,占比35%、22%、21%。今年吉利、 广汽、赛力斯等自主,以及小鹏、哪吒等新势力相继开启新能源汽车出口,有望接力三大车企。
海外建厂开启本地化生产。燃油车时代上汽、长城、奇瑞等在国外建立整车生产基地或KD工厂,近年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自主 品牌开始在海外建厂生产新能源汽车,以降低关税、海运费等成本,促进海外市场的开拓。东南亚地区是海外建厂的重点区域,比亚迪、长 安、长城、广汽埃安等均选址泰国,奇瑞则将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三国建厂。 ● 国内外车企探索新合作模式。7月小鹏与大众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两款B级BEV车型,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计划2026年 开始投产;上汽与奥迪签署谅解备忘录,结合各自优势,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开发。10月St el lant i s宣布将入股零跑,并成立合资公 司负责零跑在海外的出口、销售、制造,计划2024年开始出口至欧洲,2025年拓展至中东、非洲、南美。
二 、 智 能 驾 驶
L2渗 透 率 持 续 提 升 , L3/L4政 策 落 地
自主合资共同推动L2渗透率提升。据高工智能汽车,2020-2022年全国乘用车市场前装搭载L2交付新车75.3万辆、229.2万辆、586.0万辆, 搭载率3.9%、12.0%、29.4%。2023年1-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前装搭载L2交付新车324. 4万辆,搭载率34. 9%。分品牌来看,L2新车交付 量主要来自比亚迪、大众、丰田、长安、本田等自主、合资车企,分别交付103.6万辆、96.4万辆、77.1万辆、55.0万辆、50.9万辆,标配 比例48.0%、17.6%、80.7%、7.9%、56.2%。 ● 政策层面,完善标准体系、强化责任落实,L3 /L4智能驾驶逐步进入试点阶段。7月工信部等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 能网联汽车)(2023版)》,计划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11月工信部等四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遴选具备量产条件的L 3 / L 4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取 得准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并强化责任落实,由试点汽车生产企业承担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质量和生产一 致性主体责任;1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聚焦应用场景、自动驾驶运输经营者、运输车辆、人员 配备、安全保障、监督管理等影响运输安全的核心要素,明确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运输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
城 市 领 航 、 高 阶 泊 车 功 能 开 启 中 高 端 市 场 智 驾 竞 赛
行车场景:城市领航持续落地,由高速、通勤场景拓展到城市场景。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可在用户发起导航后,在可用城市道路上完成本车道 巡航跟车、导航/超车变道、汇入/汇出道路、红绿灯识别启停、路口/环岛/隧道通行,避让其他交通参与者等动态任务,使领航辅助驾驶由高 速、通勤等封闭场景进一步拓展到路况复杂的城市场景。下半年以来华为、新势力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加速落地,9月华为宣布年底前实 现城市NCA全国都能开,近期理想将年底AD Max城市NOA内测版覆盖100个城市的计划更新为12月AD Max正式版覆盖全国高速和环线及 100个城市;小鹏在之前北上广深、佛山五城的基础上,新增覆盖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常州等47个城市;特斯拉中国也表示正在推进 FSD在华落地,有望实现城市领航功能的应用。据高工智能汽车,2022年、2023年1-9月国内市场前装标配NOA交付新车21.2万辆、37.7 万辆,同比+80%、+151%。 ● 泊车场景:向RPA、AVP等高阶泊车功能升级。如华为车型中,问界M7选配高阶包中包括AVP功能;智界S7首发华为无人代客泊车技术, 并开启泊车代驾Bet a开放计划,202 4Q1将支持北上广深、重庆、苏州、东莞等7个城市。新势力车型中,理想可实现离车泊入、代客泊车 等智能泊车能力;蔚来车型可实现RPA遥控泊车辅助功能、PSAP换电站泊车辅助等。
城 市 领 航 、 高 阶 泊 车 功 能 开 启 中 高 端 市 场 智 驾 竞 赛
硬件层面,智驾车型普遍采用激光雷达、高性能摄像头、大算力芯片的组合。城区场景相比于高速场景和封闭道路场景路况更为复杂,智驾 车型普遍采用英伟达Dri ve Orin X或华为MDC等大算力芯片,同时智能驾驶硬件进一步升级以提升感知能力。如理想AD Max系统包括6个 800万像素摄像头和1个激光雷达,正前方的两颗800万像素摄像头可以实现对120°广角范围及最远550米内车辆、行人及锥桶等物体的识 别,长焦8 0 0万像素摄像头可以准确识别远距离车辆,侧视8 0 0万像素摄像头更加精准地感知周边物体,激光雷达则用于识别侧翻车辆等异 形物体;蔚来的Aqui la超感系统包括7颗800万像素摄像头和1个激光雷达;小鹏采用800万像素双目摄像头+激光雷达作为XNGP的必要条件。 ● 算法层面,BEV+Transformer+Occupancy广泛应用。BEV即鸟瞰图,提取摄像头等传感器采集的2D图像进行3D重建,生成俯视角度的 全景感知图景,展示出车辆周围的目标和道路结构用于车辆决策和规划,与2D感知算法相比计算效率、检测精度显著提高;Oc c u p a n c y将 空间环境划分为无数个3D网格,通过判断每个网格是否被占据识别空间中的障碍物,在BEV的基础上提供更加精确的障碍物位置和形状信息。
竞 争 格 局 持 续 演 变 , 高 阶 智 驾 下 沉 趋 势 明 确
华为扩大车企合作,小米、新势力子品牌加入竞争。①华为:今年以来华为与车企合作持续升级,北汽新能源合作模式由Huawei ins ide升 级为鸿蒙智行、与长安在深蓝品牌达成合作。11月长安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华为将拆分车B U成立一家新公司,并邀请长安汽 车等合作车企入股。华为汽车业务的开放有望提升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长安、一汽等合作车企在智能领域的竞争力。②小米:首款 车型亮相将于明年上半年发布并已亮相工信部目录,新车型定位于纯电动轿车,共分为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可选装激光雷达。③新势力 子品牌:小鹏、蔚来等计划于明年推出子品牌首款车型。小鹏MONA前身为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将主打15万元左右价格区间,通过推出 多款基于扶摇架构打造、支持智能驾驶的车型,加大在A级车市场布局。蔚来阿尔卑斯项目将布局20-30万元家庭用车市场,生命周期将推出 三款车型,新车将基于NT3.0平台构建,采用800V高压平台。 ● 高 性 价 比 方 案 推 动 高 阶 智 驾 下 沉 。 智 能 驾 驶 配 置 从 3 0 万 元 以 上 市 场 快 速 下 沉 到 2 0 - 3 0 万 元 甚 至 1 0 - 2 0 万 元 市 场 , 以 下 半 年 上 市 的 深 蓝 S7i/SL03i和宝骏云朵灵犀版为例,深蓝S7i/SL03i定价18. 49-21. 79万元,搭载800万像素前置智能摄像头、4D成像毫米波雷达、新一代 编码超声波传感器等,可APA远程代客泊车辅助、NID高速领航智驾辅助等功能;宝骏云朵灵犀版定价1 2 . 5 8 - 1 3 . 3 8万元,搭载8 0 0万像素 惯导双目摄像头,配合300万像素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实现智能行车辅助、智能泊车辅助、高速智能领航辅助等智驾功能。
域 控 制 器 : 或 持 续 受 益 集 成 化 程 度 提 高 、 轻 算 力 方 案 普 及
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域控制器成为必要配置。按照博世的划分,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可分为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域集 中电子电气架构、车辆集中电子电气架构等发展阶段。国内自主品牌、新势力等已相继采用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如比亚迪的e平台3.0、长 城汽车的柠檬平台、吉利汽车的SEA浩瀚架构,新势力方面,理想LEEA 2 . 0电子电气架构搭载自研中央域控制器,实现对动力、空调、底 盘、座椅等系统的控制,小鹏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为中央超算+区域控制硬件结构,由中央超算负责车控、智驾、座舱等功能。 ● 集成化程度提高,行泊一体域控交付量迅速提升。行泊一体域控制器集成行车域控和泊车域控,通过复用传感器、共享计算资源、简化接口、 减少线束、提高开发效率等提升智能驾驶体验、降低主机厂成本。据盖世汽车,2021年、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前装搭载行泊一体域控交 付量分别为46万辆、78万辆,2023年有望达到200万辆,对应渗透率2%、4%、9%。
智驾功能下沉,轻算力行泊一体方案的应用有望提升。国内供应商相继推出轻算力行泊一体方案,多基于德州仪器TDA4、地平线征程®3等 中低算力芯片,主要采用5V5R或者11V5R的传感器配置,在行车场景下最高可实现高速领航功能,在泊车场景下最高可实现APA自动泊车、 HPA记忆泊车等功能。行泊一体包括算法、芯片、域控制器、传感器等在内的多个环节,特斯拉、新势力多采用软硬解耦的“自研+代工模 式”,自研算法并向全栈自研发展,随着智能驾驶的下沉,软硬一体的“供应商模式”有望在较低价格区间市场成为主流模式。
线 控 底 盘 : 智 能 驾 驶 执 行 端 , 线 控 制 动 快 速 发 展 , 线 控 转 向 逐 步 应 用
汽车智能化配置提升,线控制动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汽车制动系统由机械制动、液压制动、ABS/ESC向线控制动发展,而线控制动可分为 液压式线控制动EHB和机械式线控制动EMB,其中EHB较为主流,按照集成度分为One-box方案和Two-box方案,One-box方案集成真空 助力器、主缸、电子真空泵、ESC等,可实现减重、降本。据高工智能汽车,2021年、2022年、2023年1-8月国内市场搭载线控制动系统 的乘用车交付307万辆、497万辆、482万辆,前装搭载率达到1 5 . 0%、2 5 . 0%、3 7 . 4%。线控制动系统海外供应商如博世、大陆集团、万 都、采埃孚、爱德克斯等,目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的供应商包括伯特利、拓普、同驭、格陆博、利氪等,One-box方案逐步配套于自 主品牌,有望随着自主品牌车型智能化程度提升和国产替代趋势而持续受益。
线控转向逐步应用。汽车转向系统由机械转向、液压转向、EHPS/EPS向线控转向SBW发展,线控转向取消方向盘和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 接,目前用于特斯拉、丰田、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的少数车型,蔚来与采埃孚合作布局,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提出的量产目标,计划2025年 线控转向渗透率达到5%,系统成本目标4000元以内,2030年线控转向渗透率达到30%。相关供应商包括Kayaba、博世、采埃孚、捷太格 特、耐世特等,国内供应商包括联创电子、浙江万达、拿森等。
三 、 配 置 升 级
空 气 悬 架 : 向 30万 以 内 市 场 渗 透 , 双 腔 、 魔 毯 逐 步 上 车
已成为30万元以上市场主流配置,向20-30万元区间持续渗透。国内乘用车市场2021年、2022年空气悬架渗透率为1.2%、1.8%,2023年 有望达到3.1%;其中30万元以上市场2021年、2022年空气悬架渗透率为11.3%、14.7%,2023年有望达到22.9%。2023年理想的三款车 型L9/L8/L7贡献了主要的增量,而年末阿维塔12、智界S7、星纪元ES、问界M9、小鹏X9、理想MEGA等搭载空气悬架的车型迎来集中上 市,其中星纪元ES预售价24.8-35.8万元并全系标配空气悬架,是首款在30万元以内标配空气悬架的车型。 ● 双腔、魔毯逐步上车。域控架构为更加复杂的悬架功能创造可能,双腔空悬与域控结合可实现更加多样化的驾驶模式,已用于小鹏G9、蔚来 ES8、极氪009等车型。实现高度调节和刚度调节解耦,进一步提升操控感受。岚图梦想家已采用魔毯,采用前置摄像头,可识别车辆前方 5-15m范围;比亚迪云辇-X也采用了预瞄系统,采用单/双目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多个感知元件,可识别车辆前方5-150m范围,将搭载在仰 望U9等高端车型。
座 椅 : 智 能 座 舱 重 新 定 义 车 内 空 间 , 配 置 提 升 推 动 行 业 扩 容
舒适性需求提升推动座椅配置提升。随着消费者对舒适性的需求提升,汽车座椅配置不断提高,包括座椅记忆、电动调节、腰托,以及包括 加热、通风、按摩等在内的热舒适系统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按照主流车型配置情况及销量估算,2023年1-5月记忆、加热、通风、按摩等功 能渗透率约为18%、32%、17%、3%。真皮面套、热舒适系统、更多机构件的使用提升了座椅的单车价值,有望从一般水平的3000-5000 元上升至最高10000元。 ● 零重力座椅下探至20万元以内车型。近年来汽车智能化水平提升,车企致力于探索座舱空间在工作、家庭、社交等领域的多样化使用场景, 以新势力为代表的车企已普遍采用全新的座舱设计理念,持续优化包括座椅、内饰、显示屏、氛围灯、车载声学、车载香氛、空气净化系统 等在内的智能座舱配置,使乘客获得更好的出行体验。座椅层面,热舒适功能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以零重力座椅为代表的高端座椅逐步得到 广泛应用。2022年问界M7后,车企陆续推出搭载零重力座椅的车型,今年极氪X、深蓝S7、瑞虎9等使其配置下探至20万元以内。
车 灯 : 从 照 明 工 具 到 信 息 交 互 的 载 体 , 拓 展 ADAS应 用
从光源升级到智能化升级,车灯步入发展新阶段。2 0 1 7年以来LED车灯持续替代卤素车灯,目前渗透率已达6 0%以上。智能化有望开启成 长下一程,车企、供应商共同推动ADB车灯由机械式向Mi c ro LED、DLP等高清化照明方向升级,在对前照灯进行照明区域调节的基础上实 现更好的响应速度和灯光效果。其中DLP车灯应用德州仪器的DMD光器件,可实现百万级像素,已用于高合HiPhi Z/X、智己L7、奔驰C级 灯车型,使前照灯单车价值进一步提升。 ● 问界M9上市在即,华为“智能车载光”产品逐步应用。2023年上海车展上,华为推出HUAWEI xPi xel智能车灯解决方案,提供双灯260万 像素投影,实现ADB、智能光毯、近场迎宾、灯语定制等应用,有望搭载在问界M9车型。 ● 场景表现、情绪表达,氛围灯渗透率提高。内饰灯方面,仪表盘台、车门、中控台、顶灯、天窗、车灯棚、前后排脚踏、后排座灯区域氛围 灯不断增加,新势力推进氛围灯与车机、音响、座椅灯联动,使氛围灯具备情绪表达作用,大众配置IQ.灯光精灵,实现场景表现功能;外饰 灯方面,大众等车企推进前格栅上方、外后视镜、侧标、车门把手、行李架灯多区域氛围灯的应用,而格栅灯、光毯灯有望成为信息交互的 载体,共同打造360度的外部照明。
四 、 特 斯 拉 产 业 链
特 斯 拉 迎 来 Cyber truck、 Model Q新 品 周 期
Cybertruck:风格独特,填补北美电动皮卡市场空白。Cybertruck发布于2019年,今年11月开始交付,共提供三个版本,Cyberbeas t、 全轮驱动版、后轮驱动版售价分别为99999美元、79990美元、60990美元,其中后轮驱动版将在2025年上市。Cybertruc k搭载线控转向、 电子自适应空气悬架、不锈钢外骨骼、装甲玻璃等,前后排分别配备18. 5英寸和9. 4英寸触摸屏,牵引能力达4990千克,Cyberbeas t百公 里加速仅2.7秒。北美地区皮卡市场规模在300万辆以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2022年皮卡销量分别达到273. 4万辆、36. 0万辆、15. 9万 辆。美国市场福特F-Series、雪佛兰Si l verado、Ram、GMC Sierra、丰田Tacoma等畅销车型销量分别达到65.4万辆、51.3万辆、46.8 万辆、24.2万辆、23.7万辆,在乘用车及轻型车市场销量领先,但纯电皮卡车型仅有GMC Hummer、福特F-150 Lightning、Ri v ian R1T 等少数车型,合计销量仅3.4万辆,渗透率1.2%,市场空间广阔。Cybertruck已积累大量订单,对供应链弹性贡献将逐步释放。
Model Q:2. 5万美元车型,以技术降本向入门级市场下探。Mo d e l Q定位低于M o d e l 3 /Y,预计售价仅2 . 5万美元。据特斯拉今年公布的 宏图第三篇章,第二代车型的降本手段将包括减少碳化硅和稀土的使用、接受任何电池技术路线、简化线束并自研控制器、优化生产方式等。 美国、加拿大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00万辆、8万辆、1万辆,仍处于电动化早期。美国市场Model Y和Model 3销量分别为24.7万辆、 21.6万辆,市占率24.7%、21.5%,其余新能源车型占有率较低,其中入门级纯电轿车主要为日产聆风等,市场竞争有限。Model Q有望凭 借特斯拉的品牌溢价、技术革新和降本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新一代的畅销车型,助力特斯拉向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入门级市场拓展。
供 应 链 出 海 墨 西 哥 , 新 能 源 汽 车 产 业 先 发 优 势 有 望 兑 现
墨西哥是特斯拉全球扩产的下一站。特斯拉计划在墨西哥新莱昂州的蒙特雷建厂,近期已获得建设许可。特斯拉已实现加州、上海、柏林、 得州、内华达的整车生产基地布局,覆盖北美、欧洲、亚洲等主要汽车市场,通过全球扩产实现销量的持续提升。 ● 《美墨加协定》提升零部件本土化生产需求。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2020年7月1日《美墨加协定》生 效,对汽车在美墨加区域内免税进口提出了新的条件,要求三国制造的汽车零部件比例将由62.5%提升至75%,4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由时 薪16美元以上的工人制造,70%车用钢材和铝材由三国制造。《美墨加协定》使得北美地区汽车零部件本土化生产需求提升,具备成本优势 的墨西哥成为整车、零部件供应商集中布局的地区。
供应链集中出海,以先发优势加速海外拓展。国内零部件供应商集中出海墨西哥,涉及零部件类型包括热管理、铝压铸、内饰件等,有望凭 借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发优势,以及零部件供应商的降本能力、响应速度等优势实现海外拓展。
五 、 结 论 与 投 资 建 议
国内乘用车市场已由价格战转向智能驾驶竞赛,新技术、新趋势为行业中现有和新进的竞争者创造破局机遇,年末在爆款智驾车型、自主电 动化趋势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超预期增长,随着自主品牌在主流价格区间持续推出新车型实现对燃油车型的替代,新势力集中布局D级 SUV/ MPV赛道拓展高端市场,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带来的结构升级红利有望延续。出口方面,国内汽车产业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并跟随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实现出口结构向高端化的升级,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来自于特斯拉中国、比亚迪、上汽乘用车三大厂商,随着 更多品牌开启海外出口步伐,比亚迪、长安、奇瑞、广汽埃安等自主品牌海外建厂逐步实现新能源汽车本土化生产,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先 发优势,以及零部件供应链在成本、响应速度方面的优势有望进一步释放。
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线: ● 1. 智能驾驶:华为、新势力车企城市领航辅助驾驶持续落地,高阶智驾已成为20万元以上市场竞争焦点。看好华为合作泛化、新势力子品牌 量产推动下,智驾向20万以下市场下沉趋势,关注华为合作车企供应链,以及智能驾驶领域核心增量零部件如域控制器、线控底盘等。 ● 2. 配置升级:大空间、舒适性、智能化的配置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广泛采用,行业内卷进一步促使高端配置的向下渗透,新势力对本土供 应链也使得相关零部件快速实现国产化降本,关注新车型集中进行配置升级的方向,如空气悬架、汽车座椅、智能车灯等。 ● 3. 特斯拉产业链:Cybertruc k交付、Model Q定点逐步落地、FSD或将入华,新车、智能驾驶带来双重催化。国内供应商跟随特斯拉全球 扩产进程出海墨西哥,Cybertruck增量或逐步兑现,并有望受益于全球车企的电动化转型,关注布局海外的特斯拉核心供应商。
拓 普 集 团 : 核 心 客 户 迎 来 新 品 周 期 , 开 拓 机 器 人 执 行 器 蓝 海 市 场
8大产品线+T0.5模式,绑定头部新能源车企共同成长。①8大产品线提升单车价值:公司在汽车领域拥有汽车NVH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 车身轻量化、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底盘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8大产品线,单车配套金额最高可达3万元。②T0.5模 式绑定优质客户:公司T0.5合作方包括国内的华为、金康、比亚迪、吉利新能源、理想、蔚来、小鹏等,国外的RIVIAN、LUCID、FORD、 GM、FCA等,全面覆盖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新能源车企,实现共同成长。 ● 新产品逐步起量。公司传统业务如NVH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等跟随核心客户实现增长,新业务有望逐步起量。①底盘:已成为全球领先的 轻量化底盘供应商,产品覆盖副车架总成、转向节、控制臂总成、支架等,新能源汽车以铝代钢的轻量化需求下持续受益。②热管理:第一 代产品配套北美客户,第二代产品可用于其他客户。③空悬:具备空簧、ASU等关键零部件和系统供货能力。④智能驾驶:制动系统方面拥 有One-Box解决方案IBS-PRO,并计划推出IBS-ECO、IBS-RED冗余制动方案;转向系统方面,产品包括管柱助力式/齿条助力式/冗余式 电动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电动四向调节管柱、“完全可收缩式”电动调节转向管柱等。⑤智能座舱:产品包括转屏驱动器、座椅舒适 系统、电动尾门、电动移门等。
布局机器人执行器,开拓广阔蓝海市场。运动执行器产品包括电机、电控、减速机构等,公司通过IBS在机械、减速机构、电机、电控、软 件等领域积累多年经验,开发旋转、直线执行器产品,单机价值可达数万元。据公司公告,公司已拆分设立机器人事业部,今年将形成年产 10万台的一期产能,2024Q1将进入量产爬坡阶段,初始订单为每周100台。
科 博 达 : 域 控 产 品 持 续 放 量 , 合 作 新 势 力 转 型 平 台 化 供 应 商
从灯控到域控,控制器龙头乘风而起。公司是灯控全球龙头,拓展大量控制器产品,域控有望成为下一个主力产品。 ● (1)灯控:车灯智能化升级,智能光源开启传统业务二次成长。①智能光源增量:受益氛围灯配置提升趋势。2022年获得一汽大众、奥迪 PPE全球平台Smartl ight订单。上半年公司成立科博达(嘉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扩大氛围灯产品产能。②海外拓展:受益欧美客户供应 份额提升、日本市场拓展。公司已配套于大众、福特、宝马、雷诺等全球配套,有望提升配套份额;日本工厂投产,提升对丰田、本田、日 产、铃木等日系主机厂和欧美新能源客户配套能力。
(2)域控:配套头部新能源车企,从底盘车身域向智驾座舱域开拓。公司域控产品从底盘、车身域起步,成功在比亚迪、理想等头部新能 源车企取得突破,配套比亚迪仰望、理想L8/ L7等车型,Q3域控产品推动公司能源管理系统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 . 2 9亿元,同比+3 5 0%;拓 展智驾、座舱域,上半年公司与地平线达成合作,共同研发域控、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参股企业科博达智能科技已获得定点。
有望复制与大众合作模式,转型平台化供应商。公司是大众核心供应商,为南北大众、大众全球配套灯控、PWM、ABC、FPC、DC/AC逆 变器、FP C、U SB插座等多类产品,以产品矩阵和配套车型的不断拓展驱动发展。公司与理想深度合作,配套底盘控制器、灯控、AB C、 AGS等,最高单车价值超过3 0 0 0元,实现向平台化供应商转型。科博达(安徽)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提升对大众、蔚来、比亚迪等核 心客户响应能力。
爱 柯 迪 : 中 大 件 战 略 转 型 顺 利 , 布 局 墨 西 哥 加 码 海 外
中小件隐形冠军,精益生产筑就行业护城河。①产品种类繁多,以精益生产确立行业龙头地位。公司传统业务为汽车雨刮系统、转向系统、 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精密压铸件,产品品种约4000种。公司先后推进“机器换人”,并引入5G、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新模式建设智 慧工厂。②优质客户群体,面向全球市场。公司配套于法雷奥、博世、麦格纳、大陆、蒂森克虏伯等跨国零部件供应商,拥有优质的客户群 体并实现全球化供货。
转型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在手订单丰富。公司开拓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车身结构件、热管理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产品类型,2 0 2 0 - 2 0 2 2年铝合金压铸板块获得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寿命期内预计新增销售收入占比达2 8 %、7 0 %、7 0 %,2 0 2 3 H 1新能源汽车项目占比超过 90%。截至2023年9月初,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铝合金产品在手订单超过250亿元。①三电系统:包括电池、电驱、电控等壳体,受益于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电驱集成度提高、电池壳体生产工艺优化等趋势。②车身结构件:包括减震塔、纵梁等,铝压铸件与传统的钢制件 相比可实现减重,并通过减少零件数量、减少大量焊接和涂胶环节来实现工序的简化。③智能驾驶:包括影像系统、雷达系统、域控系统、 中控显示系统、HUD系统等,产品需求受益于汽车智能化配置提升。 ●
布局墨西哥,把握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出海机遇。公司持续推进国内外产能布局,国内柳州、宁波项目投产,含山一期将于明年下半年竣工; 海外墨西哥一期已投产,二期将主打3000-5000T压铸机,新增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年产能175万件、三电系统年产能75万件。
华 阳 集 团 : 汽 车 电 子 产 品 线 丰 富 , 持 续 受 益 自 主 品 牌 智 能 化 趋 势
智能座舱产品线完善,座舱域控、数字声学放量在即。公司HUD、屏显示、车载无线充电等产品已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并布局座舱域控、数 字声学、数字钥匙、电子外后视镜等产品类型。①HUD:以产品升级夯实龙头地位。公司HUD产品配套于长城、长安、广汽、北汽、奇瑞、 赛力斯、VINFAST等,据高工智能汽车,2022年市占率达15%。从技术路线来看,全面布局AR-HUD的TFT、DLP、LCOS成像技术,并 拓展PHUD、光波导方案。②座舱域控:客户已覆盖长城、长安、奇瑞、北汽、宇通、中国重汽等。③数字声学:获得长城、长安、阿维塔、 吉利等多个定点。
智能驾驶业务从低速场景向高速场景布局。公司拓展360环视、APA自动泊车、智能驾驶域控、高精度定位等产品,其中APA自动泊车、摄 像头已量产,高精度定位获得定点。公司依托高性能计算平台、多传感器融合、驾驶辅助控制算法以及智能网联技术,从低速场景向高速场 景布局,提供人-车-路-云协同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 自主品牌核心供应商,推进客户结构多元化。①深度受益自主品牌智能化转型:公司与长城、长安、奇瑞、吉利等头部自主品牌多年合作, 下半年以来配套的问界M 7 / M 9、星纪元ES、哈弗猛龙、长安启源A0 7、极狐考拉等多款重要车型相继上市,推动公司收入端的加速增长。 自主车企品牌向上,智能化是重要抓手,公司产品广泛覆盖智能座舱中配置升级的方向,有望持续受益。②持续突破合资、新势力、国际车 企。上半年公司新增大众SCANIA、一汽丰田、上汽大众等新客户。
继 峰 股 份 : 乘 用 车 座 椅 新 业 务 站 稳 中 高 端 市 场
在手订单逐步量产,乘用车座椅总成增量释放。①行业内卷促使座椅配置提升:新势力重新定义座舱空间,座椅记忆、加热、通风、按摩等 功能加速渗透,零重力座椅配置持续下探,座椅配置提升持续推动行业扩容。②降本需求推动行业格局重塑:国内乘用车座椅总成市场主要 为上汽体系的延锋以及李尔、安道拓、丰田纺织、TS Tech等外资厂商,价格战下的降本需求、新势力对本土供应链的培育加速了本土供应 商的发展。③新项目量产推动增量释放:公司结合继峰本部和格拉默在乘用车座椅部件和商用车座椅总成的优势,成功切入乘用车座椅总成 市场,收获来自新势力、奥迪、一汽大众的6个定点项目。上半年公司首个项目量产,其他项目有望在明年陆续量产,贡献增量。
电动出风口、隐藏式门把手、车载冰箱等单品拓展顺利。近年来隐藏式出风口、隐藏式门把手以简洁现代的外观和智能化的功能得到广泛应 用,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场景由出行向工作、家庭、社交等不断拓展,车载冰箱开始由百万级豪华车型快速下探。截至2023年6月底, 公司出风口产品在手项目约40个,隐藏式门把手、车载冰箱获得定点。 ● 格拉默盈利或随美洲区降本增效持续改善。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2022年任命首位中国籍高管担任格拉默全球COO,更换美洲区管 理层并实行“P2P计划”。今年Q 1 - 3格拉默实现营收1 7 . 3 5亿欧元,同比+ 9 %,EBI T为0 . 3 1亿欧元,同比+ 2 8 %,其中美洲区EBI T为- 0.39亿欧元,巴西商用车座椅需求下滑、产线调整影响下仍保持减亏趋势。
保 隆 科 技 : 空 气 悬 架 、 传 感 器 国 产 化 龙 头 , 开 拓 智 能 驾 驶 业 务
空气悬架新星,多业务协同确立差异化优势。①空悬配置向30万内市场下沉:蔚来、理想、岚图等新势力品牌引领,比亚迪、奇瑞、长城等 自主品牌跟进,在理想等畅销车型推动下空悬渗透率持续提高。星纪元ES等车型已将空悬配置下沉至30万元以内。②本土供应商后来居上: 空悬市场原由大陆集团、威巴克等海外厂商主导,近年来随着新势力车型的起量,本土供应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公司空悬业务2022实现营 收3. 80亿元,同比+3 6 8%;2 0 2 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 . 9 3亿元,同比+5 9 8%。③多业务协同:公司全面布局空簧、ASU、储气罐、高度传 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前向预瞄系统等,有望结合公司在传感器和智能驾驶业务的布局,确立差异化的优势。
汽车传感器国产化领导者。①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传感器使用量上升:三电系统、智能底盘、座椅舒适系统等提升车身传感器单车使用量。 ②轮速、光雨量传感器实现国产替代:公司通过自研和并购已建立六大品类的产品体系,轮速、光雨量、电流传感器等产品已实现国内领先 地位,并布局高度传感器、电机位置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高成长方向。2022年公司传感器业务实现营收3.66亿元,同比+101%;2023年 上半年实现营收2.04亿元,同比+49%。 ● 智能驾驶业务打开向上空间。公司多年深耕视觉传感器业务,并通过与领目科技、楚航科技等开放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来完善双目视觉、 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域控制器等产品布局,建立传感器、域控、算法的全栈研发能力。公司路面预瞄系统、AK2毫米波雷达等产品相 继获得定点。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汽车行业年度策略:智驾升级,布局全球.pdf
麦肯锡&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新能源汽车行业驶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pdf
长安汽车研究报告:汽车央企转型新生,产品向上开启新周期.pdf
小米汽车专题报告:驶向未来小米汽车产业链从0到1,挖掘赛道瑰宝.pdf
双林股份研究报告:二十载耕耘汽车零部件,轻装再启航续写新辉煌.pdf
汽车行业专题分析:什么是下一阶段乘用车总量成长的新动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