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灿瑞科技:磁传感器+电源管理双轮驱动,股权结构稳定
1.1、磁传为基持续拓展,业务协同客户广泛
灿瑞科技是国内领先芯片设计厂商。灿瑞科技2005 年于上海成立,是专业从事高性能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模拟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采用 Fabless 经营模式,以磁传感器芯片为起点,不断拓宽产品品类和应用领域。为解决磁传感器业务的封装测试痛点,公司于2014年开始建设封装测试厂,并逐渐形成“Fabless+封装测试”的经营模式,可有效解决磁传感器芯片的特殊封装需求。目前公司已拥有磁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电机驱动、光传感器芯片四条产品线及全流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服务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低功耗与成本可控的智能传感器及电源管理 IC 产品。
公司产品体系清晰,下游客户广泛。经过长期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公司目前已形成了芯片设计及封装测试服务相互协同的产业布局,其中公司芯片业务覆盖智能传感器芯片与电源管理芯片两大板块,共有磁传感器芯片、光传感器芯片、屏幕偏压驱动芯片、闪光背光驱动芯片、LED 照明驱动芯片、功率驱动芯片六大系列共 600 余款产品,产品脉络清晰,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手机、计算机、可穿戴设备、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等众多国民经济重要领域,覆盖格力、美的、JBL、漫步者、海康威视、小米、传音、华为、三星等众多知名客户。
公司产品主要包含智能传感器芯片与电源管理芯片。智能传感器芯片方面,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磁传感器芯片、智能电机驱动芯片和光传感器芯片。公司磁传感器芯片包括开关型磁传感器芯片、线性磁传感器芯片、磁电流传感器等,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仪器、电力通信等领域;公司光传感器芯片产品主要为 3D 感应模组发射端提供光源整合方案,目前主要应用于人脸识别、安防监控、工业控制等领域。公司电源管理芯片包括屏幕偏压驱动芯片、闪光背光驱动芯片、LED 照明驱动芯片和功率驱动芯片,主要用于智能手机、计算机、智能家居、照明等领域。
公司拥有自主封测产线并研发了快速封装平台,可以实现研发、工程验证、批量生产的无缝衔接。公司“Fabless+封测“业务模式可以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提升新产品上市速度并可以通过深度参与封测缓解优化芯片设计方案。此外,公司“Fabless+封测“业务模式还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良率与可靠性,例如在磁传感器芯片封测中,公司通过对封装测试设备进行无磁化的定制改造减少外部环境在封装过程中引入的磁场误差,确保了公司传感器芯片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未来公司随产品品类扩充,“Fabless+封测“业务协同优势有望持续深化。
1.2、股权结构稳定,核心团队经验丰富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为罗立权、罗杰父子。截止至2023 年6月30日,公司前五大股东分别为上海景阳、上海群微、上海骁微、湖北小米和嘉兴永传,持股比例分别为 45.25%、6.48%、6.48%、2.92%、2.62%,其中公司共同实控人罗立权、罗杰父子直接持有景阳投资 99%股份,对景阳投资拥有控制权,罗立权为上海骁微和上海群微执行事务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罗立权亦直接持有公司 2.59%股份。罗立权和罗杰合计控制灿瑞科技股份表决权总数的 60.8%,股权结构稳定。
核心技术人员曾在知名集成电路企业任职,产业经验丰富。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曾在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企业高通(Qualcomm)、华润上华、德州仪器等任职,具备丰富的产业经验。公司研发总监罗杰曾任美国高通SoC芯片设计部门工程师,电路设计总监吴玉江曾任钰芯信息科技研发项目经理,具备超15年电源管理芯片研发经验,公司工艺开发总监郑小明曾任无锡华润上华工艺研发工程师,公司产品总监朗伟曾就职于德州仪器、仙童半导体、上海新进芯微,拥有8年产品开发经验。
1.3、财务分析:业绩短期承压,研发持续加码
行业周期下行导致短期业绩承压,公司 Q2 营收回暖期待行业复苏。2018-2022年,公司凭借自身产品优势积极拓展下游客户,实现业绩稳步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受到半导体行业周期下行及终端消费市场低迷影响,公司短期业绩承压,2023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03 亿元,同比下降41.62%,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下降 110.64%。其中 2023 年 Q2 公司实现营收1.20亿元,环比提升 69.01%,自 2022 年 Q3 后首次实现营收环比增长,2023Q3 虽环比略有下滑,但相比 2023Q1 及 2022Q4 仍有提升。
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承压。2018-2022 年受益于公司成长及国内半导体行业持续发展,公司产品量价齐升,毛利率亦稳步上升。2023 年前三季度受终端消费市场低迷影响,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下降至28.50%,分业务看,2023H1 受行业竞争及行业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影响,公司电源管理产品价格及毛利率下滑,智能传感器芯片相对稳健,未来若需求逐渐回暖、行业周期逐步复苏,公司毛利率有望回升。
公司智能传感器业务稳固,电源管理业务增长迅速。2018-2022年,电源管理业务实现营收 0.51/0.79/1.42/2.81/3.30 亿元,主要原因为公司屏幕偏压驱动芯片、闪光灯驱动芯片等产品导入传音、小米等品牌手机厂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智能传感器业务实现营收 0.51/0.95/1.21/1.97/2.29 亿元,主要原因为公司磁传感器产品凭借性能及成本优势,持续抢占市场份额。2023 年上半年随终端需求下降及同业竞争愈发激烈,公司智能传感器及电源管理业务营收下滑,未来若下游需求复苏,公司业务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公司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先减后增。自 2018 年至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均呈先减后增趋势。2018-2021 年公司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下降原因主要系营收增速大于销售及管理费用增长所致,2022 年以来受管理及销售人员扩充及股权激励影响,公司销售及管理费用上升趋势明显,2023 年受公司营收下滑影响,公司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上升明显。财务费用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率下降明显,主要系 IPO 募集资金增加使得公司资金账户利息收入增加以及美元汇率持续上升增加汇兑收益所致。
公司研发持续加码,募投项目助力产品持续迭代。研发费用方面,公司持续加码研发,研发费用整体呈逐年增长趋势,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达28.60%,研发费用达 0.87 亿元。受益研发加码,公司研发团队持续扩充,2023年 H1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 153 名,同比增长 27.50%,研发人员占比达45.81%,同比增长 2.96pct。公司 IPO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高性能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专用集成电路封装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未来若相关项目落地,公司智能传感器芯片与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结构有望进一步丰富,封装测试服务产能有望进一步扩充,公司产品质量有望持续提高。
2、智能传感器行业:应用领域拓展市场持续扩容,工艺优势为基打造产品优势
2.1、智能传感器:用“芯”感知万物
2.1.1、智能传感器芯片联系万物,下游应用广泛
智能传感器芯片是感知环境变化的电子元器件。智能传感器芯片主要用于探测周边环境事件或者物理量的变化,并将变化信息采集、变换后传送给其他电子设备。智能传感器芯片通常包括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大模块,敏感元件用于接收输入信号,转换元件则将输入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输出给外部对接的系统,如显示屏幕、控制单元等。
智能传感器应用广泛,细分门类众多。智能传感器芯片最初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后逐渐切入智能手机、计算机、智能家居、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人脸支付和智能安防等多个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柱之一。智能传感器芯片细分门类众多,按照被测量的类型分类,可以分为磁学(磁通量、磁导率等)、声学(波、频谱等)、电学(电压、电流、电场等)、光学(折射率、吸收等)、热学(温度、导热系数等)、力学(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等;按照转换原理和效应分类,可以分为物理型(热电、热磁、光电等)、化学型(电化学等)和生物型(生物转化等);按照输出信号分类,可以分为数字型、模拟型和数模混合型。
2.1.2、物联网感知层基石,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万物互联推动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智能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任,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据中国信通院及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2019 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由108亿美元增长至 137 亿美元,预计 2026 年有望达到239 亿美元。
智能传感器行业由国外厂商主导。应用领域方面,据赛迪顾问数据,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制造、网络通信、消费电子和医疗领域。市场格局方面,美国、日本和欧洲厂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成熟,在“高、精、尖”智能传感器市场市占率较高。近年来随政府支持与国内企业在垂直应用领域的持续深耕,国内厂商市占率持续提升,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0 年我国智能传感器的国产化率已达 31%,较 2016 年提升 18pct。未来随国内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国产智能传感器厂商有望持续成长。
2.2、磁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汽车三化推动价值量提升
2.2.1、磁传感器下游应用广泛
磁传感器使用寿命长、可靠性、性价比高,应用广泛。磁传感器芯片通过将磁场、电流、应力应变、温度、光等因素作用下引起敏感元件磁性能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来检测相应物理量,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控制系统模组中。与其他传感器相比,磁传感器具有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家电、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按照技术划分,磁传感器芯片可分为霍尔效应(Hall Effect)磁传感器芯片与磁阻效(xMR))磁传感器芯片: 1)霍尔效应是指当电流通过磁场中的霍尔元件时,磁场会对霍尔元件中的电子产生垂直于电子运动方向的作用力,使得在垂直导体与磁感线方向正负电荷聚集,形成霍尔电压,来探测目标的运动状态变化。霍尔效应磁传感器具备无触点、功耗小、结构牢固、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产品,据Yole数据,2022 年霍尔效应磁传感器市场份额占比达67%。2)磁阻效应包含各向异性磁阻效应(AMR)、巨磁阻效应(GMR)和隧道磁阻效应(TMR)。磁阻效应指通以电流的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外加磁场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磁阻效应磁传感器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低功耗等特点,主要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如电脑硬盘磁盘的控制头、手机的地磁检测以及高精度小体积的电流检测应用等。
根据不同类型功能的需求,磁传感器可分为速度传感器、线性位置传感器、开关位置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速度传感器通过检测转动的部件产生的磁场强弱变化来测量速度和方向,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如凸轮轴、曲轴、变速箱和轮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线性位置传感器主要用于感应线性或旋转运动,且传感器输出电压与外部磁场的强弱通常呈线性关系,在汽车电子、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关位置传感器通过外部磁场的强弱控制输出端的导通或关断,并可以配合速度、方向检测组合成解决方案,覆盖多种应用领域;电流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通电电流线周围产生的磁场进而检测电流量,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消费等领域。
汽车电子、工业 4.0、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拉动磁传感器需求。在汽车电子领域,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主要用于动力、车身、座舱、底盘和安全系统,以提升汽车的整体控制能力;在工业领域,随“工业4.0”持续发展,位置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等磁传感器被广泛用于智能机械设备中电机的控制优化,提高工业效率;在消费领域,伴随家居家电、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趋势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持续迭代升级,磁传感器在消费家电领域的应用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2.2.2、磁传感器各应用领域稳步增长,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2027 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 45 亿美元,汽车电子是其主要应用领域。受益于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增长,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据Yole数据,2016 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16.40 亿美元,2021 年为26亿美元,预计2027 年有望增长至 45 亿美元,2016 至 2027 年CAGR 为9.61%。分领域来看,汽车电子是磁传感器下游主要应用领域,2021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6亿美元,2027 年有望达 30 亿美元,CAGR 为 11.05%;消费电子领域磁传感器市场规模2021 年为 6.1 亿美元,2027 年有望达 9.1 亿美元;工业领域磁传感器市场规模2021 年为 3.9 亿元,2027 年有望达 5.6 亿美元。
我国磁传感器市场规模增长稳定,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我国磁传感器市场规模增长稳定,各品类百花齐放,据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磁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 65.10 亿元,是全球主要的磁传感器市场之一。2018-2022 年我国磁传感器市场规模增长稳定,CAGR 为15.09%。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未来我国磁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2027 年有望增长至146.2亿元。分品类看,霍尔传感器是我国磁传感器市场中的主流产品,2022年我国霍尔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45.4 亿元。2027 年有望增长至87.9 亿元,CAGR达14.1%;xMR 传感器占比较低,但未来随技术成熟渗透率有望小幅上升,2022年中国 AMR/GMR/TMR 市场规模分别为 8.8/3.5/7.0 亿元,2027年有望增长至22.0/8.8/26.2 亿元。
国外磁传感器厂商市占率较高。竞争格局方面,据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磁传感器行业前五大厂商为Allegro、Infineon、AKM、TDK和Melexis,市场份额分别为 16%、15%、10%、9%和 9%。前五大国内厂商为矽睿科技、灿瑞科技、美新半导体、赛卓电子和多维科技,市占率分别为5%、4%、4%、4%和 3%。随国内厂商技术发展及产品导入,国产厂商市占率稳步提升,2022年已至 27%,未来若国内厂商技术水平提高,我国磁传感器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
2.2.3、汽车三化推动磁传感器价值量提升
汽车电子是磁传感器的主要领域。汽车工作环境复杂,磁传感器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性价比高,满足汽车对器件一致性、稳定性的要求,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汽车舒适性、汽车节能降耗等应用。目前霍尔传感器芯片是车规级磁传感器芯片中的主流类型,主要用于车速、倾角、角度、距离、接近、位置等参数检测以及导航、定位等,具体应用涵盖车速测量、踏板位置、变速箱位置、电机旋转、助力扭矩测量、曲轴位置、倾角测量、电子导航、防抱死检测、泊车定位、安全气囊与太阳能板中的缺陷检测等。
三电系统(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决定了汽车的主要性能,随着电机的功率提升以及大功率快速充电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对电流测量的需求大幅增加。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磁传感器可应用于电池热管理、电机控制、运动辅助等领域:在电池管理系统中,磁传感器可用于电流测量,以确保电池的安全和性能;在电机控制中,磁传感器可用于测量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以便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在制动系统中,磁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制动器的位置和速度,以确保制动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在充电系统中,磁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充电桩中的电流,以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此外,尽管燃油车中的“发动机+变速箱”被“三电系统”取代,但底盘、车身和车载电子系统与传统燃油车基本相同,相应的传感器需求仍然存在。因此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对磁传感器的总体需求增加。
汽车“三化”推动磁传感器单车价值量持续增长。随着汽车智能化和功能安全需求提升,为提高安全冗余,汽车电子配置不断提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ABS防抱死系统、电子油门踏板以及电动座椅、天窗、尾门等部件中磁传感器数量成倍增加。在汽车“三化”的发展带动下,汽车磁传感器单车使用数量和单车价值量均呈提升明显,据 ICV Tank 数据,传统燃油车中使用约30 个磁传感器,混合动力或者纯电汽车中,磁传感器数量增加到约 50 个,单车磁传感器价值量由120元增长至 250 元,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
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提升拉动磁传感器需求增长。双碳背景下,受益于各国政策推动及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全球汽车电气化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提升,渗透率持续提高。据观研天下数据,2015 年至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54 万辆增长至 1052 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0.6%增长至13%,据 EV TANK 预测,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4000 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 50%。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的提升有望显著拉动汽车磁传感器需求。
汽车磁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据 ICV Tank 数据,2021 年全球汽车磁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15.65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25.97 亿美元。未来随汽车智能化、电气化、网联化发展,汽车磁传感器市场行业有望持续增长。
2.2.4、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化趋势拉动磁传感器应用需求
消费领域,磁传感器可应用于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产品中。参照矽睿科技官网方案,在扫地机器人中,霍尔磁传感器可用于方向和速度检测、位置检测等方面,在 TWS 蓝牙耳机中,磁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充电仓盒是否关闭、耳机是否入仓等方面。此外,磁传感器亦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智能门锁等终端产品中。
智能家居方面,据 STATISTA 数据,2020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1023亿元,2024 年有望增长至 2388 亿元。可穿戴设备方面,据IDC预测数据,2022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 5.16 亿部,2026 有望增长至6.28 亿部。未来随家居家电、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趋势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迭代升级,磁传感器在消费家电领域的应用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2.3、智能电机驱动芯片:电机关键器件
电机驱动芯片是电机的关键元器件之一,其可以与主处理器、电机和增量型编码器构成一个完整的运动控制系统,可用来驱动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和继电器等感性负载。电机驱动芯片的工作原理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机电流进行控制,以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速度和位置等。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机控制原理和实现方式也不同。常见的电机驱动芯片有步进电机驱动芯片、直流电机驱动芯片、无刷直流电机驱动芯片等。
电机驱动应用领域广泛,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电机驱动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工具,办公用品,IT 及通信设备,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市场规模方面,据 QYResearch 数据,2020 年全球电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为28.25亿美元,2027 年有望增长至 41.29 亿美元,CAGR 为5.55%。竞争格局方面,电机驱动芯片市场集中度高,国产厂商存在较大替代空间。目前电机驱动IC的主要玩家为 TI、ST、ADI、英飞凌、安森美、罗姆、Allegro、东芝、Microchip、Qorvo 等,据芯八哥数据,2021 年全球电机驱动芯片CR10 达67%。
分产品类型看,BLDC(直流无刷)电机具备高可靠性、低振动、高效率、低噪音、节能降耗等优势。随相关技术成熟及生产成本降低,BLDC电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BLDC 电机驱动芯片需求有望增长。目前无刷电机驱动芯片已成为市场份额最高的电机驱动芯片品类,据 QYResearch 数据,2020 年全球无刷电机驱动 IC 市场份额占比达 46.95%,有刷电机驱动芯片市场份额占比达30.99%,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市场份额占比达 22.06%。分下游应用领域看,2020年消费电子是电机驱动器 IC 最大的下游市场,市场份额占比达到24.23%,工业及汽车、办公用品占比分别为 18.47%和 15.02%。
2.4、光传感器:3D 感应核心元器件
光传感器芯片目前主要应用在 3D 感应领域,3D 感应是智能手机摄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脸支付和智能安防等领域的创新趋势之一。3D感应利用光传感技术实时获取环境物体深度信息、三维尺寸以及空间信息,将图像以动态的呈现方式展现给用户。3D 感应模组通常基于结构光技术和TOF 技术由红外发射端、接收端以及图像处理芯片组成。结构光技术和TOF 技术的主要原理为:光源通过向目标发射连续的特定波长的红外光线或激光,再由特定传感器接收待测物体传回的光信号,计算光线往返的飞行时间或相位差,从而获取目标物体的深度信息。
3D 感应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市场持续迅速,光传感器作为3D感应的核心有望充分受益。智能手机领域,光传感器与 3D 感应技术的成功结合使得光传感器模组成为旗舰手机摄像的主流配置,三星、华为、小米在其旗舰机后置摄像头上已搭载 3D 感应相机;在工业相机领域,3D 感应也已经被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制造,通过 AI 算法的配合,3D 感应模组可以实现物体识别功能,赋予机器人执行挑拣、打包的能力;在人脸识别和支付领域,3D 感应主要负责身份核验和场景规模化应用,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银行的远程开户和刷脸支付等;在智能安防领域,应用 3D 感应技术的摄像头可应用于安防行业的考勤门禁系统、公安监控、高铁/航空/地铁等人脸安检系统和交通管视频监控等领域。据Yole预测,全球3D成像和传感市场有望从2020年的66.68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150.34亿美元,CAGR 达 14.5%,光传感器作为 3D 感应的核心组成部分有望充分受益。
3、电源管理芯片:电能供应核心,长坡厚雪赛道
3.1、电源管理芯片是电能供应的“心脏”
电源管理芯片分属模拟芯片,是保障电子产品稳定运行的重要元器件。电源管理芯片可实现电压转换、充放电管理、电量分配、检测和驱动等管理功能。由于电子产品都配有电源,电源管理芯片已经成为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电子产品的应用具备不同的电压和电流管理需求,为了充分发挥出电子系统的最佳性能,不同的下游应用采用了不同电路设计的电源管理芯片。
电源管理芯片产细分品类丰富,应用范围广泛。电源管理芯片品类丰富,主要包括 AC/DC、DC/DC、LDO、驱动芯片、保护芯片、PMIC等。AC/DC是交直流转换的装置;DC/DC 主要用来实现电压转换,比如升压/降压变换;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是输入/输出压差低的线性调整器,在限定电源和供电能力下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驱动芯片主要通过电压、电流等信号的调整来驱动电子器件正常运行以及运行控制,包括 LED 驱动、LCD 驱动等;保护芯片主要是负责电路过电压、过电流保护包括电池充电 IC、负载开关等。应用领域方面,电源管理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基站、汽车、工业、物联网等各领域的电子产品设备中。
模拟芯片行业长坡厚雪,增长稳健。模拟芯片生命周期长、品类多且复杂、设计难度高、下游应用广泛,对比整个半导体行业,模拟芯片销售额增速变化与半导体行业一致,但发展更为稳定,波动性更小。据Wind 数据,1999年至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由 1494 亿美元增长至 5741 亿美元,全球模拟芯片销售额由221 亿美元增长至 890 亿美元,波动性方面,以年增速方差作为衡量标准,1999-2022 年,模拟行业销售额波动性较半导体销售额增速低12%。
模拟芯片下游应用广泛,可充分受益科技发展。1980 至今,科技发展带动了PC、笔记本电脑、手机、智能穿戴等终端产品的出现,电源管理芯片作为终端产品的电能“心脏”,是各类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元器件,因此电源管理芯片应用领域与市场容量将直接受益于人类科技发展。未来随人类科技持续进步及各类终端电子产品的涌现与迭代,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容量有望持续增长。
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受益于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以及下游需求增长,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的市场规模达到 330 亿美元,据 Gartner 预计2026 年有望达到565亿美元。我们认为以中国大陆为主的亚太地区是电源管理芯片行业未来最大成长动力,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 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为763亿元,预计 2023 年有望增长至 851.38 亿元。
电源管理芯片行业竞争格局集中,国产替代空间较大。竞争格局方面,目前电源管理芯片行业由国外厂商主导,行业集中度高。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德州仪器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占率最高,达 21%,前五大厂商德州仪器、高通、亚德诺、美信和英飞凌合计占据全球电源芯片市场的71%。国内厂商方面,2022年国内模拟厂商矽力杰、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杰华特、南芯科技分别实现营收 55/32/18/17/14/13 亿元,距国际头部厂德州仪器、亚德诺营收规模差距明显。据观研天下数据,2020 年我国电源管理芯片自给率仅为12%,结合电源管理芯片行业特点及市场规模,我们认为国产厂商有望凭借在某一细分领域/细分产品上技术/成本优势持续拓展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4、公司亮点:磁传感器国内领先,电源管理芯片未来拓展可期
4.1、灿瑞科技车规磁传感器持续拓展,HIO智能驱动芯片具备先发优势
我国汽车磁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受益于汽车“三化”带来的传感器量价齐升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先地位,我国汽车磁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据 ICV Tank 数据,2021 年我国汽车磁传感器市场规模为5.33亿美元,预计 2030 年有望增长至 8.58 亿美元。
汽车磁传感器国产率不足 10%,国产厂商发展空间较大。目前我国磁传感器行业由国外厂商主导,据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数据,2022 年我国磁传感器国产化率约为 27%,汽车磁传感器由于门槛较高,国产化率较低,据赛卓电子公告,我国汽车磁传感器国产率不足 10%,未来若国产厂商技术进步,磁传感器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磁传感器技术性能领先。公司深耕磁传感器芯片领域十余年,形成了“基于主动式虚通道可编程参数配置的磁传感系统芯片架构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完成了高可靠性、高精度、低噪声、超低功耗、集成化等关键技术突破。公司磁传感器产品主要为霍尔传感器,包括霍尔效应锁存器和开关、线性霍尔效应传感器、多轴线性和角度位置传感器,磁性电流传感器等,感应灵敏度参数覆盖5GS至200GS 范围,主要产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与国际知名磁传感器芯片厂商同类产品竞争。
公司产品品类持续扩充,车规应用成长空间较大。2022 年公司高精度电流传感器实现技术突破,目前公司磁电流产品已处于验证阶段。应用领域方面,公司磁传感器产品持续向增速较快、需求较大的汽车领域拓展,目前公司磁传感器产品已实现汽车供应商的批量供货,参照公司官网解决方案,公司磁传感器可应用于智能座舱、电驱系统、PTC 加热模块、汽车悬架系统、OBC等领域,存在较大成长空间。未来公司亦有望凭借磁传感器产品优势推进全系列车规级模数混合芯片产品导入汽车前后装市场,实现车身、车载多场景多产品全面覆盖。
公司磁场传感器业务国内领先,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充分受益国产化进程。目前国内磁传感器厂商较少,国内重点公司中仅有灿瑞科技、纳芯微、思瑞浦、赛卓电子(IPO 终止)等厂商有相关布局,竞争格局较好。灿瑞科技磁传感器产品具备技术优势,以公司 OCH19605 车规电流磁传感器为例,其在全温度范围内可实现精度 2.5%以及常温下精度为 1%,典型响应时间为1.6μs。芯片高频带宽达 250kHz,具备高精度、高抗干扰、快速响应、低成本等优点。未来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充分受益磁传感器国产化进程。
4.2、HIO 具备先发优势,公司电机驱动业务未来可期
电机驱动芯片市场存在较大国产替代空间。电机驱动芯片可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等领域,据 QYResearch 数据,2020 年全球电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为 28.25 亿美元,2027 年有望增长至 41.29 亿美元,CAGR为5.55%。我国电机驱动芯片亦存在较大市场空间,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我国电机驱动市场规模达 127.45 亿元。目前电机驱动芯片由国外厂商主导,主要玩家为TI、ST、ADI、英飞凌、安森美、罗姆、Allegro、东芝、Microchip、Qorvo等,2021 年 CR10 达 67%,国产厂商存在较大替代空间。
公司 HIO 产品集成度与性价比优势明显。公司电机驱动芯片产品主要为HIO电机驱动芯片。Hall-in-one 电驱芯片(简称 HIO 电驱芯片)将磁传感器芯片和电机驱动芯片进行集成并一次封装,实现了“感应+驱动”的双重功能,同面积下功率密度可提升 50%,使用场景丰富、集成度及性价比优势明显。
公司 HIO 芯片具备先发优势。HIO 芯片研发难度较大,目前该领域国产量产厂商较少,海外厂商迈来芯、罗姆等有类似产品,但价格相对较高。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在该领域取得先发优势,HIO 产品可满足下游客户对产品性能、体积和成本等多方面要求。目前公司 HIO 产品已通过汽车Tier1 供应商和大型经销商应用于车灯散热、座椅通风、车内空气循环、5G 车载天线等汽车后装场景。未来公司有望凭借 HIO 先发优势及自身技术积累持续拓展相关产品,电机驱动业务线未来可期。
4.3、手机出货量逐步复苏,公司电源管理业务未来可期
手机出货量复苏在即,公司电源管理业务有望迎来拐点。据Wind 数据,2023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 3.03 亿部,手机出货量拐点已现,后续有望持续复苏。公司电源管理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领域,2023 年H1 受智能手机需求下降影响价格及毛利率均有所下滑,未来随智能手机出货量逐步复苏,公司电源管理芯片业务有望持续修复。
公司客户资源丰富,渠道优势明显。公司电源管理芯片主要包括屏幕偏压驱动芯片、闪光背光驱动芯片、LED 照明驱动芯片和功率驱动芯片,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计算机、智能家居、照明等领域。公司智能手机客户资源丰富,渠道优势明显,公司屏幕偏压驱动芯片产品目前已向小米、传音直接供货,并与华勤、闻泰、龙旗、中诺等大型智能手机 ODM 厂商合作,应用于三星、LG、OPPO、VIVO、联想、荣耀等行业知名品牌手机中;闪光驱动芯片2014年导入华勤供应链,目前已导入多家全球知名的手机品牌商和ODM厂商。
公司电源管理产品持续拓展,有望凭借渠道优势快速上量。手机中应用多种电源管理芯片,公司目前电源管理芯片品类较少,未来公司电源管理芯片有望通过内生外延持续拓展,目前公司官网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已新增LDO、电源开关等品类。考虑到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客户资源积累,未来若公司电源管理产品品类持续丰富,公司电源管理业务有望凭借渠道优势快速导入下游客户,未来成长可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灿瑞科技研究报告:磁传感器+电源齐头并进,车规领域持续拓展.pdf
灿瑞科技(688061)研究报告:传感+电源双轮驱动,布局车载扬帆起航.pdf
灿瑞科技(688061)研究报告:磁传感器芯片龙头,积极布局汽车工业.pdf
灿瑞科技(688061)研究报告:“智能传感器+电源管理”协同布局,双轮驱动成长.pdf
灿瑞科技(688061)研究报告:磁传感器芯片龙头,立足消费布局车载.pdf
灿瑞科技(688061)研究报告:磁传感器芯片龙头,汽车电子有望引领新成长.pdf
半导体行业专题报告:MEMS传感器关注射频、惯性和压力三大应用领域.pdf
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AI加速具身智能落地,关注电机、传感器部件.pdf
奥迪威研究报告:中国领先的汽车超声波传感器厂商,布局消费电子领域.pdf
中国尿素品质传感器行业市场调研报告.pdf
智能传感器型谱体系与发展战略白皮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