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翔楼新材:专注于精冲材料制造龙头
1.1 专注精密冲压细分领域,竞争优势显著
公司是定制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 2005 年,2009 年开始布局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市场,2016 年公司进入全国股转系统 公开转让,2022 年 6 月登陆创业板。公司技术中心先后被认定为苏州市企业技 术中心、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并获“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吴江区领军人才企业”等称号。公司在定 制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领域积累了十数年的生产管理经验,具有良好的生产、 管理模式和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公司通过研发创新,在核心工艺领域已掌握了 8 项核心技术,并拥有 7 项发明专利和 43 项实用新型专利。 公司深耕于定制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该领域形成 了自身独特的优势。1)公司主要产品用于各类定制化的汽车精冲零部件,部分 产品亦用于精密刀具、电气零部件等领域。2)区别于大型钢厂可实施规模化、 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市场,公司聚焦行业细分领域,通过掌握的核心技术致力于解 决精冲特殊钢材料上下游供需矛盾,为下游行业提供多规格、小批量定制化产品, 与大型钢厂在产品和工艺上形成优势互补与差异化竞争;3)公司抓住汽车零部 件用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国产化机遇,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实现部分材 料国产替代,迎合了汽车零部件及材料国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为钱和生,担任公司的董事长,直接持有公司 27.75%的股权。公司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较为分散,其中第二大股东为唐卫国, 直接持有公司 9.01%的股权,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为 5%以下,显著低于钱和生 的持股比例。此外,为进一步稳定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公司第二大股东唐 卫国出具了《关于不谋求控制权的承诺函》,承诺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将 不以任何方式谋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地位、不以控制为目的而直接或 间接增持公司的股份。因此公司控制权较为稳定,有利于公司稳定发展。
公司战略布局清晰,拥有 2 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子公司间分工明确。苏州翔 楼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设立于 2017 年,主要从事于新型金属和材料方面的研发和 资讯服务工作,定位为公司的金属贸易配送平台,承接客户贸易类订单。安徽翔 楼新材料有限公司设立于 2022 年 7 月,项目正在前期建设准备过程中,建成后 主要从事于金属材料制造、研发和销售,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销售,以及货物进 出口等。
1.2 深耕精冲特殊钢产品,工艺技术行业领先
公司主要产品为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及工具钢等定制 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产品在汽车零部件、电气产品、仪器仪表、轨道交通、 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化工、刀具等行业均有所广泛应用。凭借公司在特种结构 钢长期以来的技术积累和用户口碑以及特种结构钢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广泛的适用 性,特种结构钢收入持续增长,并成为公司的主力产品。
公司定位于产业链中游。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行业的产业链从上游特殊钢卷 材坯料的冶炼和热轧开始,再到公司所在的精密冷轧与热处理环节,最后延伸到 下游流通和应用环节。 公司原材料主要为各类宽幅特钢坯料。公司产业上游特殊钢冶炼及热轧环节 的参与者主要为大型炼钢企业,上游钢铁企业生产的钢材体量均较大,特殊钢类 产品通常仅完成冶炼、热轧或初步冷轧工艺,其产品具备一定通用性,能够进行 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公司下游面向零部件精冲企业。精密零部件制造企业对钢材性能要求较高,零部件精冲用材料如果尺寸和力学性能不稳定,精冲时会增加模具损耗,降低精 冲效率,增加废品率。此外,下游零部件精冲企业对材料需求往往具有小批量、 个性化特征,与大型钢厂规模化生产存在矛盾。因此,需要专业精密冷轧与热处 理企业为下游应用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公司与下游客户的定价机制参考原材料 市场价格,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公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原材料价格上 涨的影响传导给下游客户,维持相对稳定的利润空间。
精密冷轧和热处理为公司核心工艺环节。公司产品主要以热轧宽幅特钢坯料 为原材料,通过酸洗、纵剪、精密冷轧和热处理工艺实现特殊规格、特定厚度精 度、表面质量以及特殊力学性能等要求,最后经平整、纵剪等工序满足客户所需 的规格尺寸,其中精密冷轧和热处理为公司核心工艺环节,而热处理工艺又是公 司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主要阶段,属于公司生产工序中最为核心的环节。
公司联合产业链上下游, 针对下游客户新产品需求展开合作研发。 公司在 下游客户新产品或新项目启动早期即参与介入,在充分识别并了解客户对材料性 能要求后结合现有工艺技术与经验,提出原料显微组织、成分及性能要求等,由 上游合作企业宝钢股份完成材料的冶炼、热轧,公司负责精密冷轧、热处理工艺技术开发,并最终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人员培 训等方面,公司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全面合作,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针对公司 技术难题和攻关项目推荐合适的新技术、新工艺,双方共同组建人才培训基地和 科研实验基地。 公司与上游龙头炼钢企业合作稳定,利用自身优势提高与其合作粘性,降低 了经营风险,为持续盈利创造空间。2020 年-2023 年 6 月,公司前五大供应商 的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比重超过 70%。公司原材料主要为宝钢股份生产的宽幅特 钢坯料。宝钢股份作为国有龙头钢铁企业,建有上海宝山、武汉青山、湛江东山、 南京梅山等主要制造基地,能充分保证产品质量与供货稳定性,是汽车及零部件 企业重要的指定材料供应商之一。公司深入了解宝钢股份各牌号钢种性能,并通 过科学合理的冷轧与热处理工艺路线设计,可定制出下游汽车零部件客户所需的 精密冲压材料。此外,公司与宝钢股份建立了联合工作室,为共同开展汽车零部 件精冲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具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公 司一直致力于市场前沿技术,通过与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 为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已与慕贝尔、麦格纳、佛吉亚、法雷奥、普思 信、法因图尔、新坐标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 关系。公司产品广泛用于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丰田等车型。
2 盈利能力稳步增长
2.1 公司经营业绩良好,盈利水平不断提高
公司盈利逐年增长。公司顺应汽车产业供应链本地化和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 国产替代的趋势,加强研发和装备投入,主要产品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持续获得 客户的定制化特钢材料订单。2023 年 Q1-Q3,公司实现营收 9.47 亿元,同比增 长 7.1%;归母净利润 1.37 亿元,同比增长 38.8%;扣非归母净利 1.23 亿元,同 比增长 27%。2023Q3,公司实现营收 3.72 亿元,同比增长 13.9%、环比增长 17.8%;归母净利润 0.57 亿元,同比增长 65.6%、环比增长 40%;扣非归母净 利 0.5 亿元,同比增长 51.6%、环比增长 28.5%。 公司销量逐年增加。公司 2022 年金属制品业产品产量 13.67 万吨,同比增 长 8.07%,销量 13.44 万吨,同比增长 9.55%。目前公司规模属于国内同行业第 一梯队,未来随着全资子公司安徽翔楼 IPO 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产能规模 仍将保持领先,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
2.2 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优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销售和管理费用增加,财务费用减少。1)销售费用:2023Q1-Q3,销售费 用同比增长 122.40%至 1978.09 万元,主要由于销售人员薪酬增加及股份支付金 额增加,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 1.08pct 至 2.09%。2)管理费用:2023Q1-Q3, 公司的管理费用同比提升 78.74%至 3566.66 万元,主要由于管理人员薪酬增加 及股份支付金额增加,管理费用率同比增长 1.51pct 至 3.77%。3)财务费用: 2023Q1-Q3,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降 72.20%至 134.67 万元,财务费用率同比 下滑 0.41pct 至 0.14%,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利息减少。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通过自主研发与工艺积累,公司在核心工艺环节精密冷 轧和热处理领域掌握了晶间氧化物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2023Q1-Q3,公司研 发费用同比增加 9.83%至 3305.20 万元,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 0.09pct 至 3.49%。
2.3 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保持稳定
公司综合毛利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 年,由于公司新厂房及设备陆续投 入使用,折旧增加,且新设备使用处于磨合阶段,导致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公司 毛利率出现下滑。随着新设备产能的逐渐释放,公司销售收入和生产规模的大幅 提升,毛利率逐步上升,2023Q1-3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创历史新高,分别为 25.21%和 14.50%,同比增长 4.94pct 和 2.03pct。 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构成公司盈利主要来源。公司产品聚焦精密冲压特殊钢, 其中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业务占比较高,盈利能力较强,2023H1 营收占比 83%, 毛利占比 80%,毛利率达 24.58%,构成公司盈利主要来源。2023H1 公司在安 徽宣城的募投项目主要产品为超薄规格精密合金钢带,产品定位更高端,下游应 用领域更广泛,未来项目投产有望在现有技术路线基础上,带动公司生产设备整 体升级,提高公司产品毛利率水平。
3 产业链高端升级,零部件领域景气度延续
3.1 精密冲压技术大势所趋
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 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冲压 加工可分为精密冲压和普通冲压。 精密冲压是在普通冲压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物料加工方法。精密 冲压通过提高导向精度,减小凸凹模间隙,增加反向压力和 V 形环压边圈等工艺 措施,造成在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条件下,实现精密冲压或精密冲压与其他成 形工艺复合的工序,获得精密冲压件。
精密冲压与普通冲压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精冲在冲裁时能有效避免板材撕裂的 发生。由于采用精冲加工的零件具有冲裁面光洁、尺寸精度高、平面度高等优点, 所以经过去毛刺处理后可直接进行装配。无需普通冲压后所需的切、削、磨、矫 平等其他加工工序,节省了大量辅助设备的投资以及人力、物力、运营成本等, 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各工序的精度损失,保证了批量生产零 件的重复精度和生产可靠性。随着精冲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精冲钢应用领域也将 不断拓展,下游应用行业的增长为精冲钢带来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未来精冲钢 将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与广阔的市场前景。
未来使用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将会成为趋势。由于精冲工艺制板精度高、生 产效率高、质量好、适合大批量生产产品,尤其对于精密件更具优势,因此精密 冲压工艺普遍用于各电子、通讯、汽车、机械、军工、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医 疗器械、航天、新能源、自动化装备和家电产品制造领域。下游重点行业众多, 对于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精冲钢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汽车作为重要代步工具,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带动其销量不断提升,受益于下 游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精冲钢产销量不断提升,2022 年我国精冲钢产量已 超过 100 万吨,2011-2022 年 CAGR 为 23.20%。
未来对精冲材料尺寸、性能和表面质量的要求将不断提高。材料的厚度精度 将影响成形的一致性、精密模具的冲次,良好的表面质量可以降低后续处理的成 本,优良的加工性能又是材料成形、模具寿命的基础。因此高精度的尺寸、良好 的表面质量、优良的加工性能成为评判精冲材料优劣的标准,未来要求也将不断 提高。
钢铁行业发展模式正由普钢行业“数量增长型”向特钢行业“质量增长型”转变。 我国特钢产品结构分化明显,中低端产品占比较多,而行业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 比较短缺。高端特殊钢的大量进口和低端特殊钢的供大于求使得我国特殊钢行业 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与产 业政策,明确表示需加快推进产业与工业升级,支持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精密冲 压基础材料的自主研发与国产化,鼓励扩大汽车消费,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精冲特 殊钢材料创新创造提供了政策基础。
3.2 国产替代加速,汽车零部件需求仍具增长空间
精冲特殊钢主要应用领域为汽车零部件,未来单车用量有望逐步提升。精冲 零部件产品通常具有规格较小、质量较轻的特征,大多汽车精冲零部件单位重量 不到 0.5kg。近几年汽车轻量化和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发展的风向标,对材料尺 寸、性能和表面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高强度、高精度的精冲件在汽车上的使 用量将不断增加。根据公司公告,目前我国汽车单车精冲钢用量为 12-15kg,而 发达国家汽车单车精冲钢用量约为 20-22kg,未来随着精冲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 展,我国单车精冲钢用量也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仍有广阔增长空间。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体系已 逐步成熟,自 2009 年起我国已连续 12 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1) 2022 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 2702.1 万辆和 2686.4 万辆,同比增长 3.4%和 2.1%。(2)在我国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 产业近年来迎来蓬勃发展,带动国内汽车零部件用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需求景气。 (3)由于海外供给不足和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的大幅增强,我国汽车出口总量 持续上升。2022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 54.4%,达到 311.1 万辆,超过德 国跻身成为世界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未来,随着居民购买力的提升以及消费刺 激政策的持续加码,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加上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趋势以及精冲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精密冲压特殊钢 材料市场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国内汽车精冲特殊钢需求将平稳增长。假设未来汽车销量平稳增长,而且随 着精冲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我国单车精冲钢用量不断增加,有利于未来国内 精冲钢需求进一步提升。
国内精冲件国产替代前景广阔。我国已经进入了精冲行业的快速发展期,越 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已经意识到精冲材料本土化采购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合 资精冲企业下一步也是计划加大对国产精冲钢的采购比例,实现国产替代,进而 降低进口依赖,因此国产精冲钢的未来需求会不断增长。
3.3 下游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除汽车行业需求增长外,近年国内非汽车领域对精冲件的需求增长也较快。 精冲钢还可用于风电、刀具、工程机械等领域。
高强度、耐磨等优良性能助力其刀具需求拓展。刀具因其作为机械制造行业 的基础,在现代机械制造领域的角色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卡脖子”领域重 点突破,国产刀具实力不断提升,刀具行业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刀具进口金额逐 年下降,而出口金额逐年上升,国产刀具已经占据汽车和通用设备市场的主导地 位。精冲钢产品凭借优良的性能、稳定的显微组织、较高的尺寸精度等特点,还 可用于工程机械精密零部件如机械设备凸轮、电子多臂连杆等冲压生产。
风电蝶形弹簧中满足抗疲劳需求。在汽轮机中,发电机组由两组蝶形弹簧驱动。蝶形弹簧主要用来补充由于载荷输入不均衡而导致的扭矩偏差。风电蝶形弹 簧对材料的疲劳寿命要求较高,且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尺寸精度等均有较高要 求。
双碳政策基调下稳定风电行业健康发展。2022 年国内进入风电全面平价, 风电 装 机量 受 到上 游供 应链 和 疫情 等 因素 影响 不及 预 期, 新 增装 机量 为 37.63GW,同比下滑 20.9%。然而 2022 年风电累计招标达 111.92GW,结合国 家“十四五”风电装机政策,则我们预计 2023-25 年装机量分别为 49.0GW、 87.2GW、103.8GW,进而提振风电蝶形弹簧对精冲钢的需求。
精品五金冲压逐渐普及。精密五金冲压可以在一次运行中制造数千到数百万 个零件,生产效率更高,非常适合大批量制造;由于机器是通用的,因此产品具有更高的均匀性,从而使生产后的组装和质量控制检查更容易;精密冲压还可以 生产具有薄壁、深冲和底切的零件;由于每次新零件设计迭代所需的模具更换次 数更少,二次加工所需的加工时间更少,精密冲压还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材 料浪费来降低成本。
3.4 行业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行业对于企业的加工生产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均有 较高的要求。没有深厚的技术研发水平积累,一般精冲特殊钢生产企业的产品很 难达到客户要求。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在原材料、生产、研发等方面投入以扩大 规模、革新技术从而保持竞争力。此外,较高的客户准入门槛以及较长的认证周 期对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形成了较高的客户认证壁垒。
我国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翔楼新材产能规模属于国内 同行业第一梯队。同行业公司祝桥金属、浙江荣鑫、滁州宝岛、湖北大帆等产品 类型亦较为丰富,销售规模或产值在 1 亿元以上。目前,翔楼新材通过技术改造 将产能由 12 万吨提升为 14 万吨,产能规模属于国内同行业第一梯队。未来随着 其新厂房的投入使用与募投项目“年产精密高碳合金钢带 4 万吨项目”的顺利实 施,翔楼新材产能规模仍将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4 内外因素双重助力,公司核心竞争力多方面提升
4.1 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助力公司抢占新市场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具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公 司实时跟踪下游技术发展方向,深入了解客户需求,通过持续自主研发,凭借严 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快速的客户响应机制,为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优 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已与慕贝尔、麦格纳、佛吉亚、法雷奥、普思信、法因图 尔、新坐标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产品 广泛用于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丰田、比亚迪等车型。
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助力公司抢占新市场。汽车零部件冲压企业均需要下游 汽车企业对产品和原材料进行认证,但汽车行业对产品替代比较谨慎,认证周期 和认证成本较高,认证完成后也需要在新产品上进行批量的替代,很少在现有产 品上进行直接替代。而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不仅加快了汽车产品迭代,更使得诸 多造车新势力快速崛起。翔楼新材把握机遇,在新能源车领域快速扩展市场, 2019-2022 年市占率不断提升,由 8.77%提升至 13.51%。
4.2 公司产能规模行业领先,募投项目预计 2024 年投产
翔楼新材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低于 1,866.67 万股,实际募集资金扣除 发行费用后,拟按照轻重缓急投资年产精密高碳合金钢带 4 万吨项目和研发中心 建设项目。其中,年产精密高碳合金钢带 4 万吨项目总投资 22000 万元,建设周 期为 2 年,预计 2024 年投产。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 4830 万元,均已履行 了项目建设所需的审批、核准及备案手续,项目实施不存在障碍。该募投项目将 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规模,增强公司的研发实力。
年产精密高碳合金钢带 4 万吨项目将扩大公司产能规模,提升公司竞争优势。 公司“年产精密高碳合金钢带 4 万吨项目”围绕主营业务展开,项目建设和实施 将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升高端特殊钢材料的供应能力,拓宽下游应用领 域。公司将通过超薄规格精密合金钢带生产线建设,为客户提供更高尺寸规格精 度和力学性能要求的特殊钢产品,并推动公司工艺技术进步,完善公司柔性生产 布局。该项目实施将帮助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细分领域行业地位。
4.3 研发投入锻造核心工艺,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
公司产品在精冲零部件领域的应用广泛,且产品通常规格较小、形态各异,能满足客户对精冲材料性能多样的要求。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下游应用主要为 零部件精冲加工,其应用行业广泛,尤其是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 对材料性能质量与稳定性要求非常严苛,因为这与人们的安全息息相关。公司结 合精密冷轧和热处理工艺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产品研发设计、精细化生产,能 满足汽车精冲零部件对材料性能与稳定性的高标准要求,为下游客户提供高性能 且质量稳定的定制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 公司掌握了独特的设备改造技术,是公司核心技术生产应用的重要门槛之一。 公司生产所需主要设备包括可逆式精密冷带轧机、罩式退火炉,通过市场化方式 购置后,公司根据生产需要,通常需要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如对冷带轧机吹扫 装置进行改造,提高产品表面清洁度;对退火炉循环风机叶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提高热处理温度分布均匀性等。此外,公司研发中心下设设备技术部,专门从事 公司工装设备的研究改造,提高公司生产工艺水平。
公司成立以来即专注于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与全球 知名客户的合作中,及时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建立了完善的产品测试技术 和评价体系,并掌握了高精度带钢轧制控制技术、晶间氧化物及表面脱碳层控制 技术等 8 项核心技术,并获得专利 50 项,其中发明专利 7 项。公司通过自主研 发与 工 艺积 累,与 全球 最大 精 冲金 属 材料 企业 之一 的 威尔 斯 相比 ,公 司 16MnCr5 和 42CrMo4 的合金结构钢、C45E 碳素结构钢、51CrV4 特种用途钢 等常见牌号产品的技术指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硬度)均处于相近水平,在 相关产品上对威尔斯集团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未来随着公司不断扩大产能,公 司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热处理是公司创造价值的核心环节。精冲材料关键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 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延伸率、硬度、球化率、晶粒度等直接关系到最终 精冲材料质量的核心参数主要由热处理工序实现,因此热处理是公司价值创造的 主要途径,是实现下游客户材料特殊要求的关键工序。公司核心热处理环节具体 包括球化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等。长期专注于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 研发和生产,公司已在热处理这一决定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工艺环节上掌握了晶 间氧化物控制、表面脱碳层控制技术、球化退火均匀性控制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公司在精密冷轧工艺环节掌握了高精度特殊钢轧制控制、特殊钢表面形貌控 制以及厚规格高碳钢断带控制技术。公司通过对材料变形抗力、轧机前后张力、 工作辊凸度、弯辊力等持续研究,掌握了高精度特殊钢轧制控制技术,精密冷轧 后材料厚度公差降低至± 0.01~0.05mm,横向截面厚度差降至 C40≤10μm,尺 寸精度远高于热轧特殊钢带及传统宽幅冷轧钢带材料。此外,公司通过对轧辊磨 削、轧制及润滑工艺的不断改进,掌握特殊钢材料表面形貌控制技术以满足下游 客户对特殊表面产品的需求。同时,公司使用厚规格高碳钢断带控制技术实现厚 规格高碳特殊钢的量产,并广泛应用于轴承钢、圆盘锯、带锯及园林工具等领域。
4.4 公司多产品实现国产替代,助力公司营收增长
公司国产替代产品类型丰富。公司生产的精密冲压特钢材料可用于多种零部件的一次成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下游客户生产成本,并凭借稳定可靠的质 量获得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可。公司国产替代产品涵盖各类主要产品,并 在汽车发动机飞轮盘、汽车发动机气门摇臂材料等领域实现了国产替代。
国产替代产品收入占比逐步提升。2019-2021 年,随着逐步获得客户认可, 公司国产替代产品销售金额及占比持续提升,收入占比分别为 37.26%、41.12% 和 47.13%。
4.5 股权激励+定向增发,彰显公司信心
股权激励落地,极大调动各层级人员工作积极性。2022 年 10 月 26 日,公 司首批授予 31 名激励对象 180 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占授予前公司股本总额 的 2.41%,授予价格为 28.16 元/股。公司部分董事、高管、核心员工逐步持有 公司股票,公司利益、个人利益挂钩,有利于保证核心团队稳定性,调动员工积 极性,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石。
向实控人定向增发彰显其信心。公司进一步扩大在精密冲压材料领域的发展 规模,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2023 年 2 月公司发布公告,将向公司实际 控制人、控股股东钱和生持股 100%的企业和升控股发行股票 360 万股,发行完 成后,钱和生持股比例将从 27.75%提升至 31.07%,目前已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 复。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流动性水平,满足公司主营业务发展 需求,同时改善公司资产结构,增强抵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助于公司 更好的推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翔楼新材研究报告:立足汽车精冲材料国产替代,高端应用不断拓展.pdf
翔楼新材研究报告:新增产能有序投建,精冲新材料龙头扬帆远航.pdf
翔楼新材(301160)研究报告:精冲特钢龙头企业,行业空间广阔.pdf
麦肯锡&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新能源汽车行业驶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pdf
长安汽车研究报告:汽车央企转型新生,产品向上开启新周期.pdf
小米汽车专题报告:驶向未来小米汽车产业链从0到1,挖掘赛道瑰宝.pdf
双林股份研究报告:二十载耕耘汽车零部件,轻装再启航续写新辉煌.pdf
汽车行业专题分析:什么是下一阶段乘用车总量成长的新动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