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龄化带来疾病谱变迁并伴随重大投资机遇
1.1 老龄化带来医疗支出的大幅提升
中国目前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水平与日本1993年相近 • 2022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7%,根据联合国人口署预测,2023年占比将达到 14.3%,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从7%到14%历时23年(2001-2023),2034年占比将达到 21.6%,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历时12年。日本老龄化率从7%上升至14%历时25年(1970- 1994),再到21%历时13年(1994-2006)。中国老龄化进展速度快,与日本类似,当前我 国处于轻度老龄化社会阶段,相当于日本1993年的水平。 • 1993年后,日本老龄化率继续快速提升,相对应医疗支出占GDP比重也在持续增长,2020年, 日本65岁及以上人群占比为29.58%,医疗费用占GDP比重达到8.02%。
日本老龄化人群人均医疗支出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 除了老龄化人口占比提升,日本老年人群人均医疗费用也在持续增加。2019年≥65岁人群人 均医疗费用为75万日元,是0~14岁人群的4.6倍、15~44岁的6倍、45~64岁的2.6倍。因此 占比提升叠加人均费用提升,导致日本国民医疗费用持续增加,到2019年,总费用已达到 443,895亿日元(合21,694亿人民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2019年卫生总费用为 65,841亿元,占GDP比例为6.67%。 • 为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超额支出,日本经过多轮改革,目前将国民医疗费用增速维持 在5%以内。
1.2 老龄化带来疾病诊疗需求变迁
日本老龄化带来疾病谱变迁 •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2019年(疫情前)医疗费 用支出前五的疾病类型为循环系统疾病(19.2%)、 肿瘤(14.9%)、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病(8.1%)、 受伤中度和其他外因疾病(7.8%)、泌尿生殖系统疾 病(7.2%),前五大疾病类型支出占总医疗支出的 57.2%。全人群疾病谱与65岁及以上人群的基本一致, 后者前五大疾病类型支出占该人群医疗总支出的 64.1%。在不同疾病上医疗费用支出的差异,决定着 需求人群以及对应疾病市场空间的差距。
日本老龄化带来疾病谱变迁,具体来看, 65岁以上人群医疗费用支出较多疾病多 数为慢性病。 • 2019年循环系统疾病导致的医疗总支出 为61,369亿日元,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 48,828亿日元(占比80%),其中主 要为高血压、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 • 肿瘤造成的医疗支出为47,459亿日元, 老年人支出为 31,360 亿日元 ( 占 比 66%),排名靠前的包括胃癌、结直肠 癌和肝&肝内胆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与日本居民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系统主要是糖尿病 导 致 的 医 疗 费 用 支 出 , 2019 年 为 12,154亿日元,老年人支出为8,432亿 日元(占比69%)。 • 神经系统中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医疗费 用支出3,609亿日元,老年人支出为 3,552亿日元(占比98%)。
1.3 老龄化将成为医药大单品的孕育土壤
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老年性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对应诊疗需求也持续 扩大。如眼病中,老年性白内障手术需求促进眼科服务和人工晶体市场增长;老年人 因免疫力下降更易得RSV、带状疱疹带来RSV疫苗、带疱疫苗的需求;代谢疾病高发 带来的降糖、降脂、降压及新一代改善型品种的需求;衰老高度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治疗需求;包括一些能延缓衰老的“类保健”药品也会迎来需求的激增。在经过 治疗后,老年患者因为恢复慢、病情重,对应的康复需求也较为旺盛。
1.4 多方政策配合应对老龄化医疗需求
顶层政策设计: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 龄工作的意见》。要求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十四五规划 • 2022年5月7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任务中要求补齐护理短板弱 项。加快发展老年医疗护理,实施老年医疗护理提升行动,提升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安宁疗护。 • 2022年3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要求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强化中 医药与养老服务衔接,推进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向农村、社区、家庭下沉。 • 2022年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关注儿童青少年和 老年人两类重点人群。要求“十四五”期间,保证我国县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能力的大幅提升。 • 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着力提升人口老 龄化社会医疗健康服务保障能力,着力提升为全人群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医疗健康服务的能力。
具体政策 • 2023年11月8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对医疗卫生机构在居 家和社区环境下所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作出了规范。 • 2023年6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指导有条件的地 区结合实际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转诊和干预服务,提高老年痴呆就诊率,实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 预,减少或延缓老年痴呆发生。 • 2023年2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开展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全国 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标准(试行)》,创建100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2. 复盘2023,高景气个股多与老龄化需求相关
2.1 2023年板块整体承压,化药板块表现最好
截止至11月10日,2023年以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累计涨跌幅为-4.4%,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 名第16位,同期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累计涨跌幅为-3.2%,医药生物相对大盘涨跌幅为1.2%,5月后两者差距逐渐拉大,至9月差距大幅收窄。 ◼ 从二级子行业来看,6个二级行业年初至11/10累计涨跌幅情况情况如下:化学制药(+3.1%)> 中药(-1.1%) >医药商业(-5.3%) > 生物制品(-6.0%) >医疗器械(-9.4%)>医疗服务 (-12.3%)。
2.2 行业利润水平回归正常,板块估值有所修复
从估值水平上看,医药生物行业PE(TTM)由年初的23.7x提升至11/10的29.4x,同期万得全A (除金融石油石化)的PE(TTM)由27.3x提升至27.5x。医药与大盘估值差距较年初进一步收窄, 10月末医药开始逐渐恢复对大盘的估值溢价。 ◼ 二级行业方面,六个二级行业的年初至11/10的估值变化如下:化学制药(32.7x→34.6x)、生 物制品(28.4x→26.3x)、医疗器械(13.5x→28.4x)、医药商业(21.5x→18.5x)、中药 (22.1x→25.9x)、医疗服务(31.5x→36.0x)。在上年同期新冠检测高基数影响被滚动剔除后,医疗器械板块估值恢复正常水平,化药(减肥药及创新药驱 动)及医疗服务(由CXO驱动)近期估值修复明显。
3. 老龄化赛道投资机会
3.1 老龄化赛道投资机会——阿尔茨海默
3.1.1 阿尔茨海默:全球负担逐年增长
痴呆的全球负担逐步加重,阿尔茨海默症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 •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网站显示,每3.2秒钟全球有1人罹患痴呆。2019年,全球已有5,520 万痴呆患者,按照联合国人口预测进度,到2030年,痴呆患者数量预计将攀升至7,800万, 2050年将至1.39亿。痴呆是全球残疾损失生命年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负担重。2015年,全 球痴呆年总花费8,18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9%。2019年已达1.3万亿美元,根据测 算,2030年预计将达2.8万亿美元。痴呆可以分为变性病痴呆和非变性病痴呆,变性病痴呆中 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总痴呆患者的62%。
3.1.2 阿尔茨海默:国内AD患病率与死亡率偏高
中国AD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0年我国共有1,250万AD患者,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 AD患者人数正在逐渐增加,预计到2025年,将有1,550万AD患者,2030年进展趋势加速, AD患者将进一步增至1,950万人。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2022报告》,2019年我国AD年 龄标化患病率为788.3/10万人,因AD的死亡顺位在1990年处于第10位,20年后已跃升至第 5位,年龄标化死亡率为23.3/10万人。2019年全球AD年龄标化患病率为682.5/10万人,年 龄标化死亡率为22.9/10万人。因此无论是患病率还是死亡率,我国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3.1.3 阿尔茨海默:卫材重磅AD新药获批
AD新药研发屡受挫,2023年lecanemab上市使AD治疗再迎曙光 • 1993-2003年获批的5款AD药物都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有效减缓病程恶化。 • 2003-2021年期间各大药厂入局,均以失败告终,其中不乏罗氏、礼来、默克等全球大药厂。 • 2021年阿杜那单抗上市打破僵局,却因疗效、安全性、定价等问题遭受质疑。 • 2023年lecanemab基于Clarity AD试验被FDA加速批准上市,7月获完全批准上市。
3.1.4 阿尔茨海默:百亿美元级蓝海市场
在重磅新药推动下,AD治疗市场有望成长为百亿美元市场 • 根据GlobalData数据,在全球8个主要国家中(美、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中、 日),2020年AD和MCI市场规模为22亿美金。2021年之前,AD治疗市场由多奈哌齐、美金 刚等症状缓解类药物主导,且已过专利期,AD药物治疗市场经历了近20年的空白期。2021 年aducanumab打破僵局,但因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的争议,上市后销量不及预期。2023年, 具有明确可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数据更好的lecanemab上市,礼来的donanemab也相 继读出积极性临床结果,预计将加快整个AD新药研发赛道进程。 GlobalData预测,在新疗 法的推动下,AD药物治疗市场将以20%的CAGR增长,到2030年,8个主要国家的市场规模 预计合计137亿美元。
3.1.5 阿尔茨海默:国内市场主要为外企参与
中国AD治疗蓝海市场,主要玩家为跨国药企 • 相较于竞争激烈的癌症研发领域,中国AD新药研发市场参与者仍较少,而且主要玩家为跨国 药企。根据Insight数据库数据,筛选尚活跃的AD新药研发相关临床试验,截至2023年6月, 我国共有44项临床研究,大部分集中在I期。10项III期临床试验包括礼来的remternetug、 lanabecestat、donanemab,罗氏的gantenerumab,卫材的多奈哌齐和lecanemab,绿 谷制药的GV-971和通化金马的琥珀八氢氨吖啶。在靶点上,14项临床试验都针对传统的 AChE靶点。10项研究针对Aβ靶点,大多数为跨国药企研发的药物。相较于中国庞大的AD患 者人群,目前本土药企在AD研发上的投入还较少,主要源于前期各大跨国药企均折戟AD药 物研发,整体研发难度较大。
3.1.6 阿尔茨海默:国内研发尚在早期
在研靶点单一,本土药物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主要参与者为先声、新华制药、恒瑞 • 我国药企主要集中在传统靶点(胆碱酯酶相关)的小分子化药上。先声从Vivoryon引进了小 分子药,目前处于II期阶段。新华制药与沈阳药科大学联合开发的OAB-14是靶向Aβ清除的多 靶点小分子抗AD药物,目前处于I期阶段。在生物药上,我国参与者只有恒瑞医药,针对Aβ 的SHR-1707,为自主研发的单抗,目前处于I期阶段,2023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3.1.9 阿尔茨海默:国内AD中药研发现状
中药开始进入AD赛道,或以较低的研发费用撬动庞大潜在市场 •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版)》已有推荐中医中药用于AD患者治疗,被认为 中药+常规西药对于AD痴呆认知和行为有协同效益。 • 目前进度最快的为双鹭药业的泰思胶囊,处于III期临床阶段,2022年7月公司在投资者问答平 台回复目前该III期临床处于暂停状态。除此之外,还有天士力的养血清脑丸和康弘药业的五 加益智颗粒。与养血清脑丸成分相同的养血清脑颗粒已上市多年,用于缓解头晕头痛、改善 认知障碍,目前养血清脑丸II期临床尚在招募中。康弘药业的五加益智,预计2023Q3获得临 床数据。
3.2 老龄化赛道投资机会——降糖药升级
3.2.1 降糖药升级:国内糖尿病支出较高
糖尿病属于高需求、高支出的大适应症,中国疾病负担仅次于美国 • 根据IDF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20-79岁)有5.37亿人,患病率为10.5%。 预计2030年将有6.43亿人患糖尿病(患病率11.3%),复合增速为2.0%,2045年人数将增 加至7.83亿人(患病率12.2%)。2021年全球糖尿病支出约为9,660亿美元,随着患病人数 持续增加,预计2030年全球支出为10,280亿美元,复合增速为0.6%,2045年支出预计为 10,540亿美元。 • 2021年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总支出为1,653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主要源于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众多,2021年全国共有1.4亿患者,全球排名第一,占全球患病人数的 26.2%,因此人均花费仅1,174美元,远低于美国(1.18万美元)、德国(6,661美元)、英 国(5,859美元)等国家。
3.2.2 降糖药升级:国内市场后续有望突破千亿
糖尿病属于高需求、高支出的大适应症,中国疾病负担仅次于美国 •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为697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 到902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5.3%,2030年市场规模将扩大至1,091亿美元,2025-2030年 复合增速为3.9%。 • 我国目前糖尿病市场患病人数众多,但因药物可及性等问题,在药物上的人均支出还较低, 随着药物可及性提升,在我国庞大糖尿病患者基数下,整体市场增速可观。2020年弗若斯特 沙利文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为632亿元,2025年将达到1,161元,复合增速达 到12.9%,为全球增速的2倍多。发展至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为1,675亿元,2025- 2030年复合增速为7.6%。
3.2.3 降糖药升级:目前国内糖尿病治疗药物丰富
糖尿病治疗药物种类众多,针对葡萄糖摄取、吸收、清除等多种途径 • 目前临床可选择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较多,分为胰岛素类、双胍类、磺酰脲类、格列奈类、a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TZD)类、DPP-4抑制剂类、SGLT-2抑制剂类、GLP-1类, 以及不同药物组合的复方制剂。
3.2.4 降糖药升级:GLP-1类药物效果优异
从多脏器获益角度,GLP-1类药物为最理想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 GLP-1类药物不仅能降糖,还有减重、心血管获益、肾脏保护等作用。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 防治指南 ( 2020 年 版 ) 》 , 合 并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性 心 血 管 疾 病 (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 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 或SGLT2抑制剂。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比96%,常合并肥胖,多数糖尿病药物会使得 体重增加,目前证据证明能减重的仅有GLP-1RA或SGLT2抑制剂两类药物,其中GLP-1的降 糖效果比SGLT2i更好,因其为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机制,因此在单独使用时无低血糖风险,最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因此从疗效、安全性以及多脏器获益的角度来看,GLP-1类 药物是目前最理想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3.2.5 降糖药升级:司美格鲁肽T2DM疗效
Ozempic:T2DM中HbA1c最高降幅达到2.2%,体重最多降低6.9kg • 2017年美国上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减少成人2型糖尿病MACE事件风险 (SUSTAIN 6),起始剂量为0.25mg,维持剂量为1mg,最大使用剂量为2mg。
3.2.7 降糖药升级:司美格鲁肽VS利拉鲁肽
降糖减重均优于利拉鲁肽(SUSTAIN 10) • 试验设计为使用1-3种口服降糖药的T2DM,用药 30周,与1.2mg(维持剂量)利拉鲁肽头对头研 究。结果显示1.0mg的司美格鲁肽HbA1c降幅达 到1.7%,显著优于利拉鲁肽(1.0%),且血糖达 标率为利拉鲁肽的1倍。在体重控制上,司美格鲁 肽组体重减轻5.8kg,利拉鲁肽组减轻1.9kg。 •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上,司美格鲁肽发生率比 利拉鲁肽高,通常发生在前12周,且通常症状较 轻且持续时间不长。因不良反应导致停药的患者 比例司美格鲁肽组更高,但是严重的治疗相关的 不良利拉鲁肽组更高。
3.2.8 降糖药升级:口服司美格鲁肽
Rybelsus:全球第一款口服多肽类GLP-1 RA • 2019年被FDA批准用于T2DM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口服剂量为起始3mg,维持7mg,最大剂 量14mg。在T2DM患者中降糖减重效果明显优于卡格列净、恩格列净、利拉鲁肽。在合并有 中度肾功能损伤中,除降糖减重效果外,司美格鲁肽能降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不减少eGFR。
3.2.9 降糖药升级:替尔泊肽
替尔泊肽:第一个上市的双靶点GLP-1类药物 • 2022年5月获FDA批准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从2.5mg起始,最大剂量15mg。SURPASS系列 试验中替尔泊肽15mg降HbA1c最高达到2.6%(司美格鲁肽2mg为2.2%),体重降幅最高可 达12.9kg(司美格鲁肽2mg为6.9kg)。与司美格鲁肽(1mg)、德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等药物相比,在降糖减重上均有明显有效性结果。
3.2.10 降糖药升级:GLP-1/GIP双重激动剂
GLP-1/GIP双重激动剂:协 同强化降糖减重效果,增强 心血管获益,提高耐受性 • GIP是由肠道K细胞分泌的多肽类 激素,与GLP-1同属于肠降血糖 素。在长期高血糖作用下,会产 生GIP耐受,几乎丧失促胰岛素 分泌功能,因此极少针对GIP单 靶点开发降糖药物。 • 与GLP-1相同,GIPR激活后也能 产生降糖和减重效果,二者能协 同产生更好的疗效。 • 与GLP-1不同,GIPR激活后,还 能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因此能 很好预防糖尿病药物治疗时的低 血糖事件发生;降低服药后的恶 心感,提高GLP-1类药物使用的 耐受性;皮下白色脂肪组织是 GIP的重要靶向器官,能提高白 色脂肪组织的缓冲能力,改善脂 质代谢,因此在心血管获益上双 激动剂效果可能更佳。
3.3 老龄化赛道投资机会——康复医疗
3.3.1 康复医疗:老龄化伴随康复需求升级
老龄化带来康复需求升级 • 康复科主要病种为脑卒中,占比31%。卒中康复能确实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 存质量,患者获益明显。
3.3.2 康复医疗:神经康复市场有望扩容
神经专科疾病负担重,医疗费用逐年增长。我国脑卒中患病人数将以4.5%的年复合增长率,从 2020年的1,660万人,到2024年,患病人数将达1,980万人。与之对应,我国脑梗死患者在公立 医院的总医药支出也从2011年99.02亿元增长到2021年417.17亿元,10年复合增长率为15.5%。 随着老龄化进程及危险因素流行,卒中患病率持续上升。同时由于卒中相关科普宣教广泛开展,人 民群众对于卒中的认知程度增高,促进就诊率提升,相应神经专科康复服务市场也将快速扩大。
3.3.3 康复医疗:供给存在床位及人才双重缺口
康复医疗资源供给存在缺口。从康复床位数量看,目前整体床位数在30万张左右,按 照2030年达到每千人0.5张人均康复床位目标,整体康复床位缺口有37万张。在康复 人才上,按照我国140,005万总人口计算,2021年我国每10万人口拥有康复医师 1.37人,与2025年8人的目标相比,仍有9.3万人才缺口需要补充。
3.3.4 康复医疗:民营医疗机构为主要参与者
民营机构是康复医疗供给端主要增长源。2015年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全国新增了59 家民营专科医院,增速高达25.7%,2014年民营数量占比为58.1%,至2015年占比 扩大至63.8%。经过几年发展,整体民营康复医院数量在2021年已达到628家,与 2014相比增加了398家,占比达到77.5%,公立康复医院仅增加了16家。
3.3.5 康复医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办医
乘政策东风,康复医疗 服务行业蓬勃发展 • 鼓励与支持社会资本 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是 “十二五”、“十三 五”医疗卫生体制改 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从2015年开始,社会 办医相关支持政策频 繁落地,相应措施也 得到不断完善与推广。 十四五”规划将积极 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 家战略,2022年底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 将“养老服务”列为 三大扩内需方向之一。
3.3.6 康复医疗:社会资本积极布局
乘政策东风,康复医疗服务行业蓬勃发展,扩容千亿市场 • 政策推动下多元化社会资本涌入,社会办康复医院蓬勃发展。目前康复医院市场较为分散, 大多数为民营单体医院,未形成康复医院连锁化网络。三星医疗是国内发展规模较大,连锁 化模式已被验证的稀缺标的。
3.3.7 康复医疗:康复医疗市场有望突破2000亿元
乘政策东风,康复医疗服务行业蓬勃发展 • 需求与政策叠加,康复医疗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毕马威测算,我国2011年康复医疗服务 市场整体收入109亿元,因政策推动下供给端增加、居民康复意识提升导致需求释放,2018 年市场规模达到5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1%。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放开后,使人们对 新冠后心肺康复认知度进一步提升,预计未来康复医疗服务行业也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将 从2019年的705亿元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到2025年,整体市场将达到2,207亿元, 2019-2025E年CAGR为20.9%。
3.4 老龄化赛道投资机会——带状疱疹疫苗
3.4.1 带状疱疹疫苗:VZV引发带疱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为线性双链DNA病毒,VZV感染在临床上 会引起两种不同的疾病形式:水痘和带状疱疹。VZV可经飞沫和/或接触传播,原 发感染主要引起水痘。残余的VZV 可沿感觉神经轴突逆行,或经感染 的T细胞与神经元细胞的融合,转 移到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 并潜伏,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潜伏的 病毒被激活,大量复制,通过感觉 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穿透表皮, 引起带状疱疹。
3.4.2 带状疱疹疫苗:带疱引起的并发症较为严重
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高龄、细胞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机械性创伤、系统性疾病(如糖尿 病、肾脏病、发热、高血压等)、近期精神压力大、劳累等是常见诱因。女性发生带状疱疹风险高 于男性。 ◼ 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在皮疹发作数月后持续存在明显疼痛, 疼痛性质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部分疼痛程度达7级以上,年龄越大, PHN发病率越高。并且根据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还可能会出现瘢痕、瘫痪、视力减退等严 重情况。
3.4.3 带状疱疹疫苗:50岁后带疱发病率逐年提升
根据《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1000人年,亚太地区 为(3-10)/1000人年,并逐年递增2.5-5.0%。带状疱疹的住院率(2-25)/10万人年,死亡率 (0.017-0.465)/10万人年,复发率1-6%。50岁后随年龄增长,VZ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逐渐 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根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 识》,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
我国部分省市流行病学调查数据:2011-2013年广东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分别为4.1/1000、3.4/1000和5.8/1000人年; 2015-2017年浙江鄞州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分别为6.07/1000、6.48/1000和7.43/1000人年,复发率为16.58/1000人年, 有7.26%的带状疱疹患者出现PHN;2017-2019年宜昌55岁及以上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最高,为10.13/1000人年;2019年北京 西城区50-59岁发病率3.53/1000、60-69岁及≥80岁发病率为9.12/1000,70-79岁发病率8.25/1000 ,有10.37% 的带状疱疹患 者出现PHN 。
3.4.4 带状疱疹疫苗:带疱带来较高经济负担
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较高的经济负担。国外研究表明,意大利带状疱疹门诊 病例每例直接费用为166欧元,住院病例每例费用为2592欧元;英国2004-2013年间带状疱疹病 例平均每年住院费用为0.13亿英镑;2013-2015年日本≥60岁带状疱疹患者每例平均直接医疗费用 为43925日元,估算每年因带状疱疹经济负担为200亿日元。 ◼ 带状疱疹疾病也给我国医疗资源的利用带来巨大压力。北京市基于2014年人口普查数据预测每年 北京 5.5 万、全国 277 万例带疱病例,需要就诊的病例数占 92.2%,21.0% ≥ 2 次就诊。2015- 2017年浙江鄞州区新发带状疱疹的住院和门诊费用均值分别为 8116.9 元和 560.2 元。
3.4.5 带状疱疹疫苗:全球获批带疱疫苗
目前,海外主要的带状疱疹疫苗主要有默沙东的Zostavax(减毒活疫苗)、葛兰素史克的 Shingrix(重组蛋白疫苗)以及SK化学的SkyZoster(减毒活疫苗,仅韩国市场销售)。
3.4.6 带状疱疹疫苗: Shingrix23H1销售突破15亿美元
Zostavax:2006年5月获 FDA 批准上市,用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预防带状疱疹;2011年拓展适 应症到50岁及以上老年人,2012-2017年间销售额维持在6-8亿美元。 ◼ Shingrix:2017年10月获 FDA 批准,在加拿大和美国上市,美国CDC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建议 将Shingrix作为50岁及以上成年人预防带状疱疹的首选疫苗,因此该产品上市后快速抢占市场。 并加速全球市场的开拓,2018年在日本和欧盟获批上市,2020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2021年7 月FDA批准Shingrix扩大适用人群:用于18岁及以上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预防带状疱疹。2023年 上半年实现营收17.13亿英镑(21.13亿美金)。
3.4.7 带状疱疹疫苗:2020年我国引进首款带疱疫苗
美国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主要由商保支付,覆盖率快速提升。据美国CDC数据显示,2020年≥50岁 和≥60岁成年人的带状疱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分别为32.6%和41.1%。 ◼ 据《2020年SK化学可持续发展报告》,截至2019年Skyzoster在上市两年内韩国销量突破100万 剂,市场占有率达到46%左右,带状疱疹疫苗在50岁以上人群中的渗透率在20%以上。 ◼ 2020年6月我国引进Shingrix,用于50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是国家首批快速引进的 48个 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之一。截至22年9月底Shingrix批签发量共224万支,在50岁以上人群 中渗透率仅为0.23%。
3.4.8 带状疱疹疫苗:国内带疱疫苗研发进展
减毒路线: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于2023年1月底获批上市,长生生物虽做完Ⅲ期但 由于2018年疫苗事件已停止相关研发,上海所的减毒活疫苗目前处于临床Ⅱ期阶段。 ◼ 重组路线:绿竹生物、怡道生物进度较快,目前处于三期临床阶段,迈科康目前处于临床二期 阶段。 ◼ 还有部分企业正在临床前研发新一代技术路线疫苗,如带状疱疹mRNA疫苗等。根据各家疫苗 临床推进时间判断,带状疱疹疫苗未来3-4年的竞争格局较好。
3.4.9 带状疱疹疫苗:国内带疱疫苗市场空间
我国50岁以上人口数量为OECD预测数据,由于带状疱疹疫苗属于自费性质的二类苗,因此城镇和 农村人群渗透率会有较大差异。 ◼ 2023-2025年:期间上市产品主要为进口的Shingrix和百克生物的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渗 透率参考我国带状疱疹发病率(3-10)/1000人年。
2026-2030年:根据我国带状疱疹疫苗管线进度,怡道生物、绿竹生物等重组蛋白疫苗有望在此 期间获批上市,随着产品增加,市场推广加强,渗透率加速提升,渗透率参考近三年23价肺炎疫 苗渗透率2-6%(国内老年人疫苗成熟品种),到2030年疫苗接种人数有望突破1500万人。 ◼ 此外,根据各地抽样调查数据:2020年上海市≥50岁居民抽样调查结果,HZ知晓率为75.27%, HZ疫苗接种意愿率为49.64%。2021年郑州地区≥50岁居民抽样调查结果,HZ知晓率为43.43%, HZ疫苗接种意愿率为42.07%。若参考各地疫苗接种意愿率,远期空间值得期待。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银发医疗”升级,聚焦新一代老龄化人口的医药产业链投资机遇.pdf
医药生物行业前列腺癌专题报告:国产AR抑制剂有望崛起,XDC赛道大单品赋能.pdf
医药生物行业脑机接口产业专题报告:盛放前夜,未来已至.pdf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春季投资策略:关注行业增长新引擎,创新药&高端器械.pdf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医药破局新业态之CSO.pdf
医药生物行业央国企改革专题研究:市值管理纳入考核,医药央国企经营与创新力有望不断提升.pdf
国际医学研究报告:区域综合型医疗服务龙头,腾飞正当时.pdf
爱康医疗研究报告:聚焦研发+积极出海,开启后集采时代新征程.pdf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高性能医疗器械2023年度发展报告.pdf
迈瑞医疗研究报告:从全球器械巨头发展看迈瑞海外进击之路.pdf
可孚医疗研究报告:自产率持续提升,听力保健助力公司成长.pdf
银发经济行业专题报告:千年之变,老龄化时代的养老需求及中国特点.pdf
骨科行业分析报告:基本面扎实稳健,创新、老龄化、国产替代驱动长期增长.pdf
医药行业年度策略报告:创新引领成长,老龄化消费带来投资新机遇.pdf
世界银行-银色机遇:案例研究-关注健康老龄化的时机:孟加拉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建议(英).pdf
麦肯锡-拥抱老龄化的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