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概况: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 决方案提供商
1.1 深耕电网自动化 20 余年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2 月,2003 年10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首家上市公司。国电南瑞是国家电网公司的直属单位,并且是我 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卓越的 IT 企业和电力智能化企业。公司的业务布局包括电网 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发电及水利环保四大 板块,并且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培育出工程总包、运维服务、设备租赁等新的利润增长 点。 根据新华网、新能源网、爱企查及国电南瑞公司公告,公司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1)初创期拓展业务:初期的核心业务为调度、变电站和工业控制,通过收购增加电气 控制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等业务。(2)2003 年,公司在 A 股上市,成为国家电网公司 系统首家上市公司。(3)一次重组:业务重新划分为电网自动化、发电及新能源、工业 控制及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四大业务板块。(4)二次重组:收购多家公司股权,业务划 分调整为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继电保护和柔性输电、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发电及 水利环保四大板块。
1.2 股权分布
根据国电南瑞半年度报告,截至 2023 年 H1,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51.48%,香港中 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 17.46%,其他持有公司 1%以上股份的重要股东有中国证券金融股 份有限公司(2.95%),沈国荣(2.41%)。
1.3 财务表现概览:业绩表现稳健,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整体来看,2019-2020 年,公司在面临经济下行、疫情肆虐的压力下仍积极进行转型, 受益于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板块投资额增长,以及其余业务的市场需求扩大,公司积 极开拓市场,抓住转型升级机遇,业绩于 2020 年同比实现进一步增长;2021-2022 年, 在外部复杂环境多方叠加的情况下,公司营收增速同比有所下滑,但营收额仍保持上涨, 在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业务进一步进行市场开拓的同时,受益于国家特高压项目的不 断推进,公司柔性输电业务规模同步开始增长,2022 年公司营收增速开始出现向上趋势。 根据国电南瑞 2022 年报,公司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468.29 亿元,同比+10.42%,主 要系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板块中产品市场拓展,以及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板块业务规 模增长;归母净利润 64.46 亿元,同比+14.24%,经营业绩同比稳步向好。分行业来看, 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总收入 99.81%,且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分布在国内, 国内收入占比达到 99.81%。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2.50 亿元,同比+11.81 %; 归母净利润 24.99 亿元,同比+18.43 % 。
分业务营收上,从 2019 年至 2022 年,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电气控制自动化以及继电 保护及柔性输电均实现稳步上涨的营收额;发电及水利环保业务于 2021 年营收有所下 滑,在发电及水利环保业务中,公司在 2021 年提升了毛利率较高的业务占比,进而提 升了发电及水利环保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因此,营收额下降有部分原因来源于业务结构的变动;集成及其他业务于 2022 年营收有所下滑。
根据国电南瑞 2022 年报,公司 2022 年主营业务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实现 255.59 亿 元营收,占总营收比为 54.58%,电网自动化业务营收同比+7.13 % ,主要原因是整个 行业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 5006 亿元,同比+1.8 % ,多个重点工程持续推进,数字 电网建设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带动公司相关业务业绩表现同步向好。 同时,公司不断加强电网产品类市场拓展,力争更大的市场份额。 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实现营收 84.53 亿元,占总营收比 18.05%,营收同比+11.06 % , 从外部原因来看,2022 年国内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 12470 亿元,同比+15.6 % ,推 动行业整体发展进程;内部原因来看,公司利用其领先技术和业务能力支持电网企业数 字化转型。
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实现营收 63.77 亿元,占总营收比 13.62%,营收同比+3.82 % , 外部角度来看,主要系电源工程行业景气度提升,2022 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建 设完成投资额 7208 亿元,同比+22.8 % ;内部因素分析,公司自身技术领先,产品竞 争力强,进而带动营收增长。 发电及水利环保实现营收 42.38 亿元,营收同比+68.01 % ,占总营收比为 9.05%,主 要原因在于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的规模化趋势。根据国电南瑞2022 年报,截至2022 年底, 全国 18169 处农村供水工程完工,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7%,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 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 56%。开工实施 529 处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项目,新建 790 座 淤地坝、拦沙坝,完成 124 座大中型水库、6082 座小型水库、622 座淤地坝除险加固。
从分业务收入同比变动来看,经过长时间的转型升级,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及电力自动 化信息通信业务在经历2019-2020 年转型初期的较快发展后,目前已处于稳步发展区间。 其余业务中,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业务受益于国家特高压项目的推进,业务规模增长, 除 2021 年受到多方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营收增速同比水平有所下滑之外,2019-2020 年及 2022 年保持稳定,2022 年营收增速同比变动幅度更是实现回升,达到 3.83%,对 比 2021 年 2.13%有所提升;发电及水利环保、集成及其他业务基数较小,发电及水利 环保业务中,2019 年公司开始减少传统火电的收入占比,收入有所波动,后续受益于公 司大力拓展储能、水电、太阳能等业务,2022 年收入大幅度增长;集成业务中,公司近 几年租赁及总包设计类收入变动不一,2022 年租赁业务放缓,进而影响收入同比变动水 平。
总体成本端,公司 2020 年成本增速同比变动较大,主要系 2020 年公司电网自动化及工 业控制直接材料成本金额同比变化较大,达到 35.79%,对比其余主营业务涨幅提升较 为明显,后续两年直接材料成本变动比例不断下降。公司成本端变动主要系公司业务结 构变化。根据国电南瑞 2022 年报,2022 年度,公司营业成本为 341.65 亿元,同比增 加 10.17%。其中发电及水利环保板块成本为 35.82 亿元,同比+66.59 % ,为增幅最 大部分,主要系产品结构改变直接材料费用占比上升。各大业务板块中,除集成及其他 业务,其余板块直接材料费用占比均超过 50%。
费用支出上,2019-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管理及研发费用同步处于 上升区间。销售费用 2020 年出现降低,我们对比 2020 年与 2019 年的销售费用明细, 根据公司 2020 年报,认为销售费用变动主要系公司 2020 年差旅费用支出大幅降低,且 交通运输费同期亦出现大幅降低,我们判断主要因为 2020 年疫情肆虐导致外出频率下 降,但后续两年销售费用出现回升,更多出于公司业务技术、售后服务、招投标及职工 薪酬等方面的增长,且公司在交通运输费等方面均进行了成本控制;管理费用上,职工 薪酬、技术服务等费用均带动公司管理费用持续上升;研发费用端,为加强公司技术优 势,巩固公司行业地位,公司持续在研发上进行投入,且根据公司 2022 年年报,公司 2022 年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达到 8.45%,同比+1.45pct,显示公司更加注重研发投入 带来的未来预期经济效益。费用率端,公司的各项费用率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内, 除 2020 年因营收大幅上升带动费用率降低幅度较大之外,其余几年公司在费用与营收 的把控上做到了基本稳定。
盈利能力上,分业务来看,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业务积极进行市场开拓,提供整体系 统解决方案,在收入规模增长的同时,成本端支出同比增幅更大,因此毛利率于 2019-2021 年间有所下滑,2022 年,公司加强了电网产品类市场拓展,同时成本同比增 速较营收同比增速较低,因此毛利率实现回升,整体保持在 25%~30%区间;继电保护 及柔性输电业务端,公司于 2019-2021 年响应国家特高压项目,在抓住机遇的同时,因 公司部分项目的技术含量高,盈利能力增加,致使毛利率有所提升,2022 年公司因项目 执行产品结构变化,使得毛利率下滑 1.76 %,整体业务毛利率保持在 34%~40%区间; 电力自动化及通信业务端,公司于 2020 年抢抓电力行业转型升级机遇,相关信息建设 基础业务增长,成本支出同比较高,毛利率下滑明显,但随后两年,伴随公司强化网络 安全、加强生产运行信息化等业务拓展,以及业务成熟度上升,毛利率开始出现回升, 整体毛利率保持在 20%~26%区间;发电及水利环保端,业务毛利率持续保持上升趋势, 自 2019 年公司减少传统火电这类毛利率较低的业务起,光伏、风电等高毛利的业务占 比提升,同时公司大力拓展储能等业务,带动毛利率于 10%~16%区间持续保持上升; 集成业务端,2020 年公司提升总包设计类业务占比,但此类业务毛利率较低,使得集成 业务整体毛利率出现下滑,2021 年,公司节能租赁这类毛利较高的业务收入增长,带动 集成整体业务毛利率回升,但是 2022 年节能租赁业务放缓。
1.4 业务梳理
公司是电力智能化及工业控制 IT 领域的领头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技术,赋能于电网、轨道交通、发电等行业并且提供软硬件产品和相关服务。 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覆盖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电力自动化信 息通信、发电及水利保护四大板块。
(1)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和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的社会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逐 步形成,公司研制的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也逐渐应用。
公司于电力领域的业务覆盖包括电力系统输电、调度、变电、配电、用电和综合能源等, 且公司将电网自动化相关技术拓展应用至轨道交通、工业控制等其他领域。公司的主要 产品有电网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电网调度自动化、新一代集控系统等具有核心技术和 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2)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
公司主要为电厂、电网、工商业电力用户提供服务。在继电保护领域,公司具备从中低压到特高压的全系列产品;在柔性输电领域,公司的关键设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主 要产品有电力控制保护、换流阀、潮流控制器等,能够解决远距离高效率灵活输电、供 电及时恢复和电力系统故障的快速隔离等核心问题。
(3)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
电力自动化及信息通信业务主要包含电力系统信息通信与安全的产品研发、设备制造、 系统集成、工程安装等,涉及领域包括电网、发电、水利、通信、新能源等。在数字化 转型的浪潮中,企业在技术能力上拥有信息安全、基础架构、量子通信研究与应用等实 验室,在业务能力上拥有较深的经验,均有利于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
(4)发电及水利保护
公司掌握高效变流技术、大规模变流器集群协控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并且研制出世界 单机装杯容量最大的相关产品,具有火电、水电、核电等多种发电类型的机组控制保护 及并网解决方案。
2. 公司业绩增长逻辑:政策托底,资金投入、行业需求多方 加码
2.1 电网建设:重点工程推进,资金、技术面双向支撑
政策端:不断支持重点工程建设,确认发展主线
近几年,国家电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支持能源高质量 发展,确定未来重点工程及发展主线之一。电网建设投资于两大方向,一是以特高压直 流为主的跨区跨省输电,来解决新能源大基地送出问题。二是加强配电网建设,来应对 日益增长的分布式电源发展、电动汽车接入等需求。我国电网建设的大背景是以新能源 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而我国清洁能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需要高效运 输新能源需要发挥电网的资源配置优势。配电网领域需要进行数字化赋能,构建以数字 电网建设支撑的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
行业投资资金流向:国家电网工程投资持续创下历史新高
投资额不断创下新高。2022 年年初,国家电网召开 2022 年度工作会议,国家电网董事 长辛保安指出,国家电网于2022 年投资5012 亿元用于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 且辛保安在 2023 年 1 月的采访中表示,国家电网 2023 年将加大投资,其中电网投资将 超过 5200 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发改委也表示,将持续推动跨省区输电通道建 设。基于此,电网建设中特高压和配电网两个领域预计将持续得到国家相关资金的支持。 整个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 2.4 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南方电网计划投 入 6700 亿元,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3 年,电力保供和新能 源消纳将带动电网投资,重点投向特高压工程、输变电工程、现代智慧配电网、数字化 电网、抽蓄电站建设等方面。电网投资稳步增长,主要原因是城镇化和农村新增电力需 求持续增加,且工业、交通等加速电气化带来新的用电增量趋势。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2019-2022 年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整体呈现上涨趋势, 且投资完成额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结合国家电网等相关部门增加电网投资额的计划预 期,电网建设预计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
技术升级需求引导
国家推进:南方电网以数字电网建设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 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白皮书》显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电网形态由单向逐 级输电为主的传统电网,向包括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微电网、局部直流电网和可调节负 荷的能源互联网转变。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要求数字技术和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广泛 应用,实现电网的数字化转型,这需要信息安全、基础架构、无线通信研究与电力物联 网平台等技术进行支撑。
特高压建设:特高压工程深入开展,“十四五”期间加码投资
特高压项目的提出,是为了实现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的输电目标,也是实施“西电 东送”战略的需要。回顾“十四五”期间建设目标,根据北极星输配电网,“十四五” 期间,国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 交 14 直”,涉及线路 3 万余公里,变电换流 容量 3.4 亿千伏安,而根据国家电网 2023 年 3 月发布的报告《践行“双碳”目标 特 高压+柔性技术深入创新》,截至 2022 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 17 交 16 直特高压工 程,线路长 4.9 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 4.4G 千瓦,送电 3 万亿千瓦时,发挥了重要的社 会经济效益。
从中国特高压行业建设投资规模来看,各阶段来分配复盘,根据北极星输配电网, 2006-2010 特高压投资规模为 650 亿元,2011-2013 为 877 亿元,2014-2017 为 1966 亿元,2018-2020 为 2130 亿元,2021-2025E 为 3800 亿元,从投资增速来 看,2014-2017 期间建设增速最快,但从新增投资额来看,“十四五”期间增加最 多,对比以往进行了加码。 而从特高压建设长度及输送电量情况来看,截至 2022 年,中国特高压累计线路长度已 达到 44613 公里,预计 2023 年将进一步延伸至 46297 公里,输送电量达到 28346 亿千 瓦时,预计 2023 年将实现 31279 亿千瓦时发电量,线路建设长度及发电量均实现同步 提升,将带动相关设备材料的需求增长。
2.2 电源建设: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行业新增装机量处于上 升阶段
从投资规模看,根据能源局数据,2022 年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完成额 7208 亿元, 同比增长 30.34%,其中,水电投资完成额 863 亿元,同比下降 12.65%;火电投资完成 额 909 亿元,同比增长 35.26%;核电投资完成额 677 亿元,同比增长 25.83%;非化 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 87.7%,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投资规模的 增长显示出行业持续保持较高的关注度,且从水、火、核三项工程建设投资额对比来看, 2022 年对比 2021 年三项投资额彼此较为均衡。 从新增发电装机来看,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及北极星火力发电网数据,2022 年新 增发电装机容量 2 亿千瓦,同比增长 13.30%,其中风电新增发电装机 3861 万千瓦,光 伏新增发电装机 8821 万千瓦。整体趋势来说,全行业装机量仍处于上升区间,而电源 建设可以理解为是发电厂的建设,因此,装机容量的提升将对发电端的功率输出能力提 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带动电源端建设,以实现与装机量的匹配。
2.3 水利建设:自来水普及率仍有上升空间,水利工程投资热情回升
政策端:发改委、水利部相继出台相关措施
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司于 2023 年发布的《2023 年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要点》中表示,要 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水平,推动数字孪生和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深度融 合。其余相关部门均发布相关文件,确定水利发展方向。
行业投资资金流向:水利工程资金需求较大,建设投资完成额提升
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巨大。根据法制水利官方及中国经济时 报信息,我国 2022 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 10893 亿元,同比增长 43.8%,在经历 2021 年略有下降的投资表现后,2022 年投资额历史性地迈上万亿元台阶;2023 年一季度, 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 1898 亿元,同比增加 76.2%;落实水利建设投资 4071 亿元,增 幅达 15.6%。而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 2023 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农村自来 水普及率达到 87%,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 56%。在自来水普及 率及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比例仍有上升空间的前提下,国家投资将不断加码,持续 支持水利建设。
2.4 交通轨道: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增加,新增客运流量带来明确管理需求
政策端:智慧交通带来潜在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已高度重视
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主要聚焦于网络化智能运输组织调度、智慧能源管理、智 能运维等系统的构建。智慧城轨系统带来许多方面的效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根据中 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测算,以一条三十座车站的线路为例,在线路上改造并实现智慧化 需要投资 3.72 亿元,改造完成后每年可实现增收节支约 5200 万元,预计 7.2 年可收回 投资成本。智慧车站技术成熟度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从 社会效益的角度,智慧城轨不仅可以提升乘客出行体验,也可以提升车站及设备运维智 能化管理水平,将解决设备巡检困难、巡视检修人力成本高、设备状态难以检测等痛点, 实现对设备的智慧化维修管理。通过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化创新,轨道交通产业得以升级,产业生态实现重构。因此,智慧交通已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开工建设项目及交通流量:轨道交通新增开工线路,运输流量回升带来管理压力
根据轨道交通发布数据,2022 年中国内地有 20 个省市,34 条轨道交通线开工建设,新 增开工里程 777.35 公里,总投资额超过 4484.99 亿元,行业运行整体向好。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 53 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290 条,车站 5609 座。 全国交通流量上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除 2020 年因疫情导致运输流量有所减少 之外,2021 年客运流量开始出现回升,客运轨道管理压力陡增。2021 年,全国轨道交 通客运量总量为 237.27 亿人,其中高铁客运量为 19.22 亿人,高铁营业里程为 40139 公里,均出现上涨趋势,对电网支持的需求预计会更高;全国轨道交通城市运营线路网 长度处于逐年增加趋势,亦需要良好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支撑。
技术升级引导
公司技术主要面向地铁站级运营需求,利用物联网、视频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车站态势 全息感知,将设备状态等自动化数据和智能视频、运营管理、设备维保、客运服务等信 息化数据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挖掘分析、综合利用,实现车站工况的 三维可视化,构建智慧车站综合管控系统,向调度、运营、客服、维保等站级各工班提 供简洁高效、管家式、场景化的操作功能。截至 2021 年,公司已将其应用于上海 10 号 线新江湾城站、西安 2 号线小寨站、西安 6 号线郭杜西站、西安 14 号线全线。
3. 公司核心竞争力:技术自主可控、中标数量行业领先、盈 利能力优秀
3.1 技术自主可控
国电南瑞在自主可控特高压输电、柔性交直流输电、设备监控、负荷管理、电力交易等 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了系列新突破,构建了“领域-子领域-专业”三级技术体系,形成 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2022 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 巩固竞争优势,全年研发投入达 31.24 亿元。在科技奖励上,根据公司官网显示,截至 2020 年,公司已有 88 项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其中 64 项技术整体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十三五”期间,获得各级各类奖 578 项,其中国家级奖励 8 项,省部级(含 公司级)奖励 550 项;参与完成的“特高压±800kV 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 步特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 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奖励等级和获奖 数量均实现历史突破。
公司的核心技术研发具有突破性进展。特高压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成功完成带载切换测 试,具备工程试点应用条件。国内首套省级虚拟电厂运营管控系统、国内首台变速抽蓄 全功率变流器、国内首套无储能支撑光伏自同步电压源及其场站控制系统投入运行,碳 管理系统在行业内首个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2021 年,公司牵头以及参与承担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 69 项,涵盖电网运行控制、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用电、发电及节能环保、 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2022 年,公司牵头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1 项,中电联 电力创新奖标准类大奖 1 项,二等奖 2 项,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 研发团队上,根据公司 2022 年报,2022 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 32.32%, 博士研究生为 122 人,硕士研究生有 2491 名,本科生为 775 名,公司研发人员学历水 平较高,研发人员占比较多,且近几年研发人员占比保持稳定。
2022 年,国电南瑞获专利授权 434 项,其中发明专利 403 项;申请 PCT 专利 20 项;登 记软件著作权 242 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247 篇;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 111 项,其中省 部级以上奖励 71 项;22 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核心技术 国际领先;牵头和参与发布标准 22 项,其中国际标准 1 项、国家标准 7 项、行业标准 14 项。公司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研发投入的成果,获得相关部门机构的一致认可。
3.2 市场份额及中标数量领先(部分项目中标结果)
从国家电网 2022 年披露的数字化项目设备中标结果来看,国电南瑞及其子公司中标占 比份额较大,展现出行业内较优异的项目中标能力。2022 年,国电南瑞南京信息控制系 统共中标 137 标包,金额达到 10.3 亿元。 整体来看,国电南瑞子公司占所有61 家国家电网2022 年度中标企业中标份额超过49%, 占比近半,国电南瑞行业龙头地位显著。
分产品拆解,2022 年国家电网在数字化服务器标段共有 11 家公司中标,其中 3 家为国 电南瑞子公司,中标份额分别为 34.46%、16.42%、7.3%,中标总份额为 58.18%。
调度类硬件上,国家电网共有 18 家企业中标,其中 4 家为国电南瑞集团子公司,总份 额为 52.15%,远大于其他企业中标份额。
调度类软件/数字化软件上,国家电网共有 22 家企业中标,3 家为国电南瑞子公司,其 中两家排名前二,占总中标企业份额达到 57.89%。
数字化网络设备:中标企业共有 7 家,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中标份额为38.24%,排行业第一,远高于第二名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的 23.61%。
数字化安全设备中,共有 4 家国电南瑞子公司中标,总中标份额为 38.26%,市占率位 于数字安全设备产品领域内第一名。
数字化存储设备及配套业务中,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 2260.86 万 元,份额占比达到 66.36%,远高于第二名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1.64%。
3.3 全球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居前,有助于公司业务拓展信心提 升
在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对比上,我们以百亿总营收水平为标准,根据全球化标准 GICS 分 类统计,将全球电气部件与设备同行业厂商进行对比。根据 ifind 统计,2022 年,国电 南瑞总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位列全球第六,分别达到 468.29/64.46 亿元,体现出行业内 较好的经营水平。从所选公司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值来看,分别为 343.44/34.76 亿元, 对比全行业均值,国电南瑞各项指标均在行业均值之上。
从盈利能力来看,国电南瑞 ROE 水平位列全球第 15,达到 16.02%,所选公司行业均值 为 13.80%。在公司致力于拓展海外业务的背景下,较好的盈利能力有助于公司提振业 务出海的信心。
4. 虚拟电厂:新型业务开拓第二业绩增长曲线
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负荷等多种分 布式资源的聚合和协同优化,作为一个特殊的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协调管 理系统。
虚拟电厂效益分解
在通过组合多种分布式资源实现发电的同时,能够通过调节可控负荷、采用分时电价、 可中断电价以及用户时段储能等措施,来实现节能储备,优化大大降低了分布式资源并 网对电网所造成的冲击,从而降低了分布式资源增长所带来的调度难度,使得配电管理更加合理有序,进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分布式发电以虚拟电厂的形式参与电网的运行,通过内部的组合优化,可以消除其波 动对电网的影响,从而实现高效利用。此外,虚拟电厂还能使分布式能源从电力市场中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缩短成本回收周期,从而吸引和扩大此类投资,进而促进分布式 能源的发展。
将多种类型的分布式资源聚合之后参与电力市场运行。作为分布式资源与电力调度机构、 电力市场之间的中介,可以代表分布式资源所有者执行市场出清结果,实现能源交易。 虚拟电厂不仅可以作为传统的可调度发电厂,亦可以参与主能量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 从而参与多种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及其调度框架。
虚拟电厂的行业规模与投资规模预计
根据《2023 年中国虚拟电厂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 总量达到 3372GW,占全球发电装机总量的 40.2%,而可再生能源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 的 83.3%,特别是光伏和风电的新增装机量,分别达到了 192GW 和 75GW,显示出全 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 基于此背景,全球虚拟电厂项目累计装机容量也实现了突破,2022 年达到 21.2GW,同 年新增装机 9.9GW,投资规模约99 亿元(约 14.1 亿美元)。全球电力需求为 26779TWh, 虚拟电厂参与交易电量约 32.6TWh,虽然只占全球电力需求量的 1.2‰,但其交易金额 约为 128 亿元(约 18.3 亿美元),显示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 从中国虚拟电厂发展角度来看,《2023 年中国虚拟电厂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到 2025 年和 2030 年,中国虚拟电厂累计装机总容量预计将分别达到 39GW 和 55GW。预计到 2025 年,中国虚拟电厂的投资规模将达到 300 亿元,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提升至 425 亿元。同时,预计 2025 年和2030 年,中国虚拟电厂参与平抑的用电量将分别达到 37TWh 和 51TWh。
公司具备虚拟电厂相关技术,有望受益虚拟电厂发展潮流
国电南瑞具有国内首套省级虚拟电厂运营管控系统。国电南瑞 2022 年报显示,国电南 瑞目前具备虚拟电厂平台,虚拟机组、调控终端等系列化成熟产品和不同类型虚拟电厂 项目的建设经验,目前已承建山西、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的虚拟电厂示范项目。 国电南瑞基于山西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结合山西电力供需实际情况,利用云平台、 大数据、物联网、自动控制等技术,构建了现货市场环境下的虚拟电厂运营管控系统, 突破了多元异构资源辨识、可调资源聚合优化、多目标协调控制、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等 关键技术,形成了灵活安全、实用可靠、先进便捷的虚拟电厂整体解决方案,在服务对 象、交易品种、业务链条、租户代理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在虚拟电厂的市场需求仍在 扩大的背景下,国电南瑞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潮流。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国电南瑞研究报告:重组后的能源巨头,电力行业的璀璨明珠.pdf
国电南瑞(600406)研究报告:电网二次设备龙头,能源智能化数字化与储能为公司带来新契机.pdf
国电南瑞(600406)研究报告:工控&数字电网龙头,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开成长空间.pdf
国电南瑞深度解析:体系完备优势明显,电网投资增加业绩有望突破.pdf
国电南瑞深度解析:二次设备、电网信息化双龙头.pdf
电力电网行业专题之国电南瑞深度解析.pdf
电力优质工程评审办法.docx
广东电力系统调度规程.docx
火电灵活性改造专题报告: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重要增量.pdf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pptx
皖能电力研究报告:以皖为基,外延、内生同步扩张,火绿储多轮驱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