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证券】技术创新+产业周期,战略布局创新药+大品种.pdf

2023-10-30
46页
5MB

复盘中美,需紧跟技术创新布局大品种!


复盘美股医药,技术创新带来产业爆发和二级强势


创新技术推动肿瘤免疫机制研究与药物发现:测序技术以及基因编辑技术为肿瘤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了基础,以PD1为首的肿瘤免疫疗法逐步登场。 美股二级市场十年持续上涨:医疗改革,政策利好,技术创新。SPX.GI增长约303%;XLV增长约320%;XBI增长约300%;PPH增长约38%。 肿瘤免疫PD1抑制剂领头羊默克与BMS:默克KeytrudaK是美国第一个上市的PD1,布局近30多种适应症;2022年Keytruda大卖209.37亿美元,同比增 长22%。BMS的Opdivo适应症布局较少,被K药超越,2022年Opdivo营收82.49亿美元,相较于其老对手Keytruda已是相差甚远。


GLP1:助力礼来登顶全球最大市值药企,国内紧跟研发


GLP1催化LLY和NVO市值成长。司美Wegovy获批减重适应症,但市场严重缺货,出现“饥饿营销”的效果,股价开始反映减重市场巨大潜力。Tirzepatide横空出世,股 价进一步反映市场情绪,随后Tirzepatide读出better数据,市场信心进一步提升。JPMorgan近期预测,礼来和诺和诺德有望在2030年达1000亿美元的减肥药市场。 GLP1不止减肥,并发症领域积极布局。探索心衰/心血管风险、慢性肾病、NASH、阿尔兹海默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肥胖相关的并发适应症。 映射国内争相布局。华东医药布局广,进度快。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是下一个业绩腾飞点。恒瑞医药布局双重激动剂、口服小分子、复方制剂等。


ADC:IO之后肿瘤治疗大突破,国内研发亦在前列


ADC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今年全球销售有望超百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ADC市场规模有望达647亿美元,中国ADC药物市场有望达到662亿元。2023H1全球ADC新药 市场规模达50亿美元,预计全年将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Enhertu在23H1销售11.65亿美元,增速迅猛,根据Globaldata数据库预测,2027年Enhertu 销售额将达到65亿美元。 全球ADC交易事件持续上升,中国ADC研发已走在全球前列。ADC药物投融资事件逐渐繁荣,2023年辉瑞430亿美元收购Seagen,自2022年以来国内ADC公司掀起了“出 海”狂潮,多个10亿美金以上交易。 国内ADC领先企业迅猛发展。迈威生物Nectin-4 ADC,百奥泰FRα ADC,科伦博泰Trop-2 ADC,荣昌生物 RC48,恒瑞医药HER-2/HER-3/Trop-2 ADC值得重点关注。


需求与供给共振,创新药商业化迎新时代


需求端: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带动医药市场增长


中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老龄化。2022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群占总人口比例14.9%,2035年左 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根据Binbin Su PhD等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 字将增至三分之一,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5%。


中国老龄化将带来慢性病需求增加:研究表明老年与大多数慢性病呈正相关,超过80%的老年人(≥60岁)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包括关节 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白内障、糖尿病、生殖疾病和癌症等。IQVIA数据显示中国药品支出从2013年的930亿美元上涨到2022年的 1660亿美元。未来5年,受创新药上市数量和用量增加驱动,中国药品支出将以 3.1%的CAGR增长,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940亿美元。


供给端:聚焦临床差异化价值,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


2015年,以《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出台为代表的中国药审改革 启动。2017年接轨ICH标准,2019年正式颁布《药品管理法》,2020年正式颁布新版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提出从监管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标准上为我国审批制度逐步与国 际接轨。2015-2020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也临床试验同质化、获批 后的实施效率不高、儿科药物临床试验占比较低、临床试验地域分布不均匀等挑战。


2021年以来CDE颁布了多项重要指导原则,对创新药提出了更高的研发要求,聚焦临床 差异化价值。随着对照标准升级,“附条件通道”收窄等相关意见出台,审评趋向精细化, Me-too产品扎堆,同质化问题严重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善,2022年在疫情及审评趋严的环 境下,CDE批准上市的NDA创新药数量较2021年有所下降,创新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


支付端:医保降幅规则趋于温和,商业保险激发创新活力


主要支付手段医保降幅规则趋于温和:社会化医保是中国绝对主要的支付端。国家医保目录已经历5次重要调整,从2017年开始,医保谈判成为目录 调整的重要方式,2020年起动态调整机制开始实施。2023年7月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研究起草了《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 《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本次公布的规则中更新和新增数项新规定。根据新公布的谈判续约规则,药品降幅有望更加合理温和。 同时2025年后支付节点金额上调,最高上调至60亿,创新药领域有望诞生百亿大药。


DRG除外支付政策激发创新活力:2022年7月12日,北京医保局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并随后开展 DRG新药新技 术的除外支付申报工作,允许部分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纳入CHS-DRG付费除外支付管理。这是第一个明确规定CHS-DRG 除 外支付的地方制度,对于整个市场信心的提振、鼓励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商业化:反腐净化行业,利好真创新


中国创新药大面积的走过研发周期,行业即将进入商业化新周期。2023年是 中国医药领域刮起了一场“反腐风暴”的一年。国家卫健委联合十个部门开展 了全国范围内医药行业贪腐问题的集中整治,为期一年。健全规章制度、完善 治理机制、规范行业监管,注重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治 理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医疗反腐大背景下,未来有价值的学术,有质量 的科普,有效果的患者关爱,将会成为未来市场推广的主流,利好真正有创新 实力的药企。


历时5-8年沉淀,中国创新药崛起中


国内药企:药审改革和集采后,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Bigpharma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百济神州2022年研发 投入超过百亿。百济神州作为国际接轨的研发型药企, 研发投入一路攀升,研发费用从2018年的45.97亿元上 升至2022年111.57亿元。仿转创以恒瑞医药为例, 2018年研发投入为26.7亿元,2022年公司累计研发投 入达到63.46亿元,同比增加2.29%,研发投入占销售 收入的比重同比提升至29.83%,同时技术人员的数量 也逐年增加,研发实力位于行业前列。 Biotech型药企优胜劣汰,研发续航能力得到提升。从 biotech代表企业来看,企业研发投入呈现快速上升, 荣昌生物、迈威生物,迪哲医药等公司2022年研发投 入较2021年增长明显。


中国创新药:研发进入新纪元,接轨国际走向世界


传统企业“仿转创”+创新驱动型制药公司崛起促成了中国临床阶段产品的 快速增长。中国和跨国公司在临床阶段产品数量上的差距逐渐缩小。 恒瑞医药管线中的临床阶段产品数量达到了全球前20大公司的中位数水平。 百济神州、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领先的创新研发驱动型制药公司已成 为中国医药行业的中坚力量。


Biotech代表药企营业收入2023年上半年大幅增长,降本增效取得初步成效。随着创新药产品陆续获批上市,biotech公司商业 化体量不断增大,A+H股25家biotech代表企业营业收入总和2022年达到267.71亿较2021年基本持平,2023H1营业收入大幅增 加达到192.55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1.48%。在销售投入上,自2021年以来,biotech型公司的销售费用持续增加,2021- 2023H1的同期增长率均超过20%,而销售费用率从2022年的40.69%下降至29.50%,反映出部分biotech型药企降本增效取得了 初步成效。


传统大药企案例:恒瑞医药-集采影响已现拐点


2022年历经转型阵痛。2022年公司受集采影响,全年总营收212.75亿元,同比下降17.87%,归母净利润39.06亿元,同比下降13.77%。公司涉及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 药共有35个品种,中选22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4.5%。2022年同比下滑严重。


2023年集采影响已基本出清,创新药收入持续增长,业绩拐点已现。2023Q1,公司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0.25%,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0.17%,这是自2021 年年末公司业绩进入下行通道以来,季度业绩数据首次同比止跌回升。2023H1公司仿制药业务基本持平,创新药收入达49.62亿元(含税),公司已由仿创结合阶段成功转 型进入全面创新阶段,目前公司已有13款自研创新药、2款合作引进创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


专科化药案例:信立泰-集采影响已过,创新即将兑现


阿利沙坦酯(信立坦)降压起效更快更强,降压平稳,不依赖肝脏细胞色素 P450 酶,联合用药更安全;还有独特的降低尿酸作用,长期使用具有靶器官保 护作用,获得 2018 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在信立坦的目标市场——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领域,既有大量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又有带量 采购外的市场空间,且新上市的创新产品有限,竞争格局及市场前景均好。


信立泰高血压产品以阿利沙坦酯为核心,产品布局完备:信立泰高血压创新药涵盖单/复方制剂、高/低剂量、不同难治性高血压以及不同作用靶点,产品梯 度合理,产品周期合理,产品形成规模效应持续贡献增量。SAL0107(阿利沙坦氨氯地平)、 SAL0108(阿利沙坦吲达帕胺) 分别为首个国产ARB/CCB 类 2 类复方制剂和 ARB/利尿剂 2 类复方制剂。


多因素助推下,创新药大品种或为医药强β


回归理性投资——资本寒冬和投融资出清


2021年下半年开始创新药行业进入回调期,股价持续下降,2023年7月底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召开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 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受到反腐冲击市场情绪悲观,创新药股价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反腐纠偏“真创新”药企未来将触底反转。


创新药行业当前PE(TTM)处于历史低位。从2017年至今的整体走势来看,创新药的历史平均估值水平为44.61倍,最高值为98.8倍, 发生在2020年8月7日;最低值为25.77倍,发生在2022年9月23日。截至2023年9月26日,创新药板块当期PE(TTM)为29.63倍,位 于均值-标准差水平线以下。对比该指数6年的PE(TTM)走势可以看出,创新药指数的估值自2021年下半年起持续下跌,当前创新药指 数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宏观:市场预期24年开始降息,有望复制22年底行情


宏观传导机制—加息如何影响biotech定价:三层传导。1、对港股流动性的影响---加息导致港股股市资金回流美国,整体水位降低; 2、对biotech定价的影响:创新药作为科技股,以未来预计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折现系数受基准利率影响; 3、对biotech融资的影响:宽松条件下热钱涌入,VC\PE风险偏好较高,推高资产价格,公司较易取得融资,公司发展战略较 为激进。加息紧缩条件下,biotech难以取得融资,从而开始出清。


仿转创:化药案例,相对底部,二级正获得机构关注


股价复盘:化药板块整体股价表现趋势和医药生物一致,2018年后受到集采影响股价下降明显,此后股价逐步复苏,在2020年7月到达顶峰 后开始下跌,在2022年9月化药板块众多公司逐步走出集采困境影响,开始上涨至2023年5月,此后受到业绩不及预期和反腐影响开始回调, 9月再次上涨。 化药板块持仓分析:截至2023Q2医药市值占比为7.7%,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占比为11.1%,化学制药占医药持仓比例持续增加,达到22.7%。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技术创新+产业周期,战略布局创新药+大品种.pdf

安永-智启新质生产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医药领域的潜在应用.pdf

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pdf

2024中国医药行业人才发展报告.pdf

医药行业制药板块2024年度春季投资策略:政策暖风不断,产业趋势向上.pdf

医药行业基药目录专题报告:关注基药目录品种前瞻.pdf

2023年创新药企年报核心看点(一):产品销售放量;经营效率提升;出海主线不变.pdf

痤疮药专题报告:痤疮创新药迎突破,畅游“健康美”新蓝海.pdf

创新药行业之小核酸专题报告:从罕见病到慢病,从肝内靶向到肝外靶向.pdf

医药行业创新药靶点专题报告:TSLP,自免滚烫,Deal火热.pdf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春季投资策略:关注行业增长新引擎,创新药&高端器械.pdf

【德邦证券】技术创新+产业周期,战略布局创新药+大品种.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