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行业概述&二季度前瞻
行业概述:板块有所调整,海外半导体大涨
电子行业涨跌幅:23年以来电子(中信)指数累计上涨9%,跑赢沪深300指数6%,Q2以来板块整体有所调整。 年初以来电子细分板块涨跌幅(基于自选股票池计算):LED+25%、消费电子+22%、面板+21%、PCB+16%、半导体+7%、 被动元件-2%;半导体细分板块来看,封测+38%、设备+18%、设计+5%、材料+6%、功率-12%。
行业仓位跟踪:电子整体持仓从3月中旬9.6%上升至4月底12.1%,5-6月中旬有所回落,7月中旬再回升至12%。半导体方面, 4月持仓有所上升,从3月底的4.4%提升至4月底的5%,7月中旬回落至4.5%;消费电子方面,持仓水平从年初的1.5%提升至 1.8%,6-7月回落至1.5-1.7%,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估值:过去十年电子行业PE(TTM)最高值为104x(2015/6),最小值为27x(2022/4),中值为52x,目前电子行业PE (TTM)为62x,接近75%分位数。
海外半导体股价表现 : 费城半导体指数:年初以来费城半导体指数累计上涨52%,跑赢标普500指数33%。 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超50%的个股:1)数字(英伟达+220%, AMD+74%);2)MCU(瑞萨+123%);3)存储(三星 +76%);4)设备(LAM+73%);5)功率(安森美+68%)。
海外大厂业绩:23Q2多数公司同比负增长
1)设计、制造环节:设计板块中,英特尔、TI、存储公司Q2同比负增长;制造板块中,台积电Q2同比负增长。 2)设备环节:ASML、KLA Q2同比正增长,LAM 同比负增长。 3)材料环节:环球晶圆、WOLFSPEED Q2同比正增长。
二、看好下半年复苏链机遇
存储:大市场、强周期,复苏量价齐升逻辑最佳
存储大市场、强周期,复苏量价齐升逻辑最佳。 1)市场规模:22/21/20全球存储市场规模为1392/1534/1175亿美金,占半导体规模的比例为24%/28%/27%,是全球第二大细 分品类。从存储器细分占比看,DRAM 占比61%,NAND占比37%,NOR等占比2%。 2)周期波动:存储的周期性与全球半导体整体周期性走势一致,但波动性远大于其他细分品类。
存储:存储先进入下行周期,目前率先改善
全球:从进入下行周期的先后顺序看,存储>SOC&射频&封测>设备&制造 。 23Q3存储公司营收同比增速率先转负,而在22Q4 射频、SOC和封测公司营收同比增速转负,滞后存储1个季度, 23Q1 设备和制造公司营收增速转负,滞后存储2个季度。
全球:存储Q2开始营收出现边际改善。 从季度营收的环比增速看,22Q3开始存储、SOC整体营收环比负增长,持续到23Q1,23Q1除英伟达外(AI驱动) 营收环比仍为负,而存储是较为领先的指标,美光Q2营收38亿美金,yoy-57%/qoq+2%,预计Q3收入37-41亿美金, 中值39亿,环增3%。
存储:股价主升浪与存储价格上涨基本同步,目前价格拐点已到
股价与存储价格的关系:供给端已全面收缩,股价主升浪到来与存储价格开启上行基本同步。我们重点分析美光股价和财务数据,原因有二:1)美光的会计年度是10/1~下一年9/30,韩系、中国台湾厂商会计年度是 1/1~12/31,如美光一季报实际覆盖的是12月、次年1月、次年2月,一季报发布时间较韩国和中国台湾厂商早一个月。2)美 光全球第三大原厂,DRAM+NAND营收占比达95%+,具有代表意义。
1)市场供需关系:目前供给端已全面收缩,待需求逐步复苏。周期下行,原厂降低产能稼动率和缩减资本开支,减少供应。 在库存达峰前,生产量大于需求量,处于库存增加阶段,而当库存达峰值后,生产量小于需求量,库存开始消化,当库存 消化完毕,需求复苏、供不应求时,存储价格开启反弹。从22Q4到23Q2,美光、海力士、三星等相继宣布减产,此前周期 底部、三星是逆势扩产,本轮周期各大厂商亏损严重,三星首次宣布扩产。同时美光Q2法说会宣布DRAM和NAND进一步 减产30%(Q1财报减产25%),减产持续到24年,海力士Q2法说会宣布NAND减产幅度加大。
2)股价、库存高点、存储价格之前的反弹先后顺序:在库存达高点前,股价提前启动,库存达高点后,股价继续反弹,接 着存储合约价微跌或者横盘、基本企稳,后存储价格持续上涨时,股价进入上涨的主升浪。
存储:大陆Q2整体营收环增,低点已过、有望持续改善
存储器分为主流存储和利基存储,主流存储主要对应手机、PC和服务器三大下游,市场规模接近1400亿美金,玩家是三星、海 力士、美光、西部数据等国际原厂,利基存储器主要玩家为中国台湾厂商和大陆厂商,市场规模约160亿美金。从存储器价格弹 性看,主流存储器大于利基存储器。 大陆存储设计公司均布局利基存储器;主流存储器方面,长鑫长存布局主流存储,江波龙、佰维等模组厂对应主流存储,深科 技是长鑫长存封测厂,香农芯创是海力士存储器代理商。
IoT:周期位置靠前率先迎来复苏
IoT板块23Q2业绩环比改善率先迎边际拐点。复盘IoT板块,20/21年在国产替代+缺芯浪潮下,业绩快速增长,从营收看平 均在21H2见顶,伴随存货周转率高点;此后在上下游共同挤压下,业绩下滑,原厂及渠道库存高企。 渠道库存方面:基本经历22Q3——23Q1持续去化,23年3月后平均水平来到安全库存水位附近,23Q2渠道去库存压力较小。 业绩来看:23Q1渠道基本处于去库存状态,叠加过年影响,业绩低基数,Q2在渠道补库以及行业需求弱修复下,迎来边际 拐点,预期在下半年消费旺季带动下,H2较H1仍将有望保持较快修复,四季度保持环比增长趋势。
模拟:需求侧:兼具成长和周期属性,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模拟行业具有显著周期性:模拟芯片伴随全社会电气化率和联网设备普及率提升长期成长,但整体以周期的方式演进,2022年为本轮周 期高点,WSTS预计2023年行业同比下滑 。行业空间广阔,国产替代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2年全球模拟IC销售额890亿美元,根据Yole数据2022年射频市场为192亿美元,则 其余模拟IC市场约为698亿美元。
TI扩产短期对市场造成冲击导致供大于求,长期市场增速有望消化扩产影响:
1)TI新扩产能22年投产,23-25年逐步爬坡。公司2025年之前新扩产线有2条(均为12寸晶圆厂),一条是RFAB2、一条是LFAB1。其中RFAB2于2022年底开始试 生产,2023年初正式开始扩产,2023-2025年间逐步爬坡,2025年建设完成,LFAB1于2022年投产 。
2)TI扩产供给增加,在需求下滑的大背景下对市场造成短期冲击。TI 2022年新扩产能可支撑收入为20亿美元,考虑到RFAB2和LFAB产能释放,2023年预计新增 产能更多,而根据WSTS 2023年5月最新展望,2023年全球模拟IC销售额预计下滑5.7%,因此TI扩产或导致短期市场供过于求 。
3)TI 2023-25年每年产能增量约占市场的2.5-3.1%,预计未来行业增速能够消化。根据TI公告的指引,考虑12寸扩产+8寸晶圆厂关停影响后,其产能能够支撑的收 入将由2022年200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00亿美元,2030年为450亿美元。我们预计2023-25年产能增量能够支撑的营收平均每年为25亿美元,由于公司2023年Q1资 本支出10亿美元,公司预计全年40-50亿美元,低于原先2023-2026每年50亿美元的指引,我们假设其2023年扩产少于后续几年,之后将逐年增加。假设TI产能80% 用于模拟芯片,以2022年模拟市场698亿美元计算(WSTS数据890亿美元,假设射频为192亿美元),2023-2025年其产能增量约占市场的2.5-3.1%。而2013-2022年 十年间,行业市场规模增速约8.5%,考虑未来汽车带来的增长,行业有能力消化TI扩产。
被动元件:价格、库存均处于底部
海外大厂营收虽未明显回暖,库存已出现下降趋势。今年以来,MLCC需求平淡,台系被动元件大厂6月营收属于同环比仍呈现负增长情况, 但是目前渠道端、原厂端库存已处于低位,且库存水平持续下降趋势; Q2渠道端价格有所下跌,Q3有望企稳,库存仍处于低位:23Q1渠道端MLCC价格已上升,但是由于需求较弱及厂商提升稼动率, 23Q2MLCC价格有所下跌,当前库存仍处于低位,后续随着需求转暖,MLCC价格Q3有望回正。
封测:景气探底、静候回升
封测行业周期与半导体大周期共振。全球半导体产业历经多轮周期,当前周期景气目前处于下行见底阶段。 当前封测处于周期下行后的底部阶段,静候景气回升。21M11以来,半导体行业景气从高位出现松动,2022年进入下 行期,23Q1行业下行至底部区间——从衡量景气强弱的稼动率水位看,23Q1封测行业稼动率较22Q4出现不同程度环 比下降。然而,23Q2行业稼动率有不同程度回升,体现了景气从底部边际改善的态势。从历史规律看,封测与半导体 周期持续时间通常在三年左右,上轮景气反转发生于2020年,故2023年景气大概率有望出现复苏迹象。
三、国产化是产业发展基石
设备:量测等环节国产化弹性大
刻蚀、清洗、CMP等环节国产化率较高。得益于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的产品突破和市占率提升,刻蚀环节国产化率在 2022年已接近20%,鉴于刻蚀设备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随着市占率提升仍有较强成长性;清洗设 备盛美上海等表现突出,整体国产化率超30%;华海清科在CMP设备上具备完整自研创新能力、产品力强劲,过去数 年市占率快速提升,至2022年CMP设备国产化率超过30%,公司正从CMP设备向减薄机、离子注入机、清洗等品类拓 展,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薄膜设备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薄膜设备是2022年大陆第一大半导体设备,空间广阔,国产化率超过8%,但仍 有很大替代空间。拓荆科技作为薄膜设备龙头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光刻机、量测、涂胶显影、离子注入等环节国产化率低,亟待国产化。国产光刻机在后道封装领域已有广泛使用,但 尚未进入集成电路产线,光刻机的突破离不开零部件的突破,可重点关注光刻机零部件产业链;量测环节市场空间大、 国产化率低,精测电子、中科飞测订单快速放量、成长弹性大;涂胶显影领域芯源微等公司取得ArF重点突破,有望 占领国内涂胶显影高端市场;离子注入机国产化率低,整体而言处于国产化刚突破的状态,相关厂商未来有望订单放 量。
设备零部件:大陆大市场,国产化率低
单一产品市场空间小,但大陆厂商渗透率极低,将充分受益国产替代。大陆主要的半导体零部件厂商中,仅富创精密是较为 纯粹的半导体零部件供应商(2022年半导体营收占比85%),其他厂商下游覆盖领域广泛,半导体业务基数小、营收占比小, 半导体零部件业务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如江丰超80%营收来自靶材,2021年零部件开始放量,国力股份下游覆盖新能源、军工、 半导体,2022年真空电容器(半导体主力产品)营收仅4300万,正帆科技的专注半导体零部件的子公司鸿舸2021年成立。半导 体零部件种类多、市场分散、单一产品市场规模小,如国力股份的半导体真空电容器全球市场55亿元,半导体Gas Box市场约 50亿元,但考虑大陆厂商刚起步、份额仅个位数,叠加国产化速度加快,大陆半导体零部件厂商有望快速发展。
半导体材料:底部未现,静待晶圆厂稼动率回暖
半导体材料作为耗材,与晶圆厂稼动率强相关。从季度营收看,随晶圆厂稼动率持续提升,叠加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增长, 材料板块季度营收自20Q4保持连续8季度增长,于22Q3见顶。受22年需求下滑,设计厂商砍单影响,晶圆厂稼动率也在 22Q3开始松动,因此从营收看半导体材料趋势于晶圆厂稼动率同步。净利润走势与稼动率也基本同步,于22Q3见顶。
因此一般底部判断材料复苏,主要跟踪晶圆厂稼动率情况,若稼动率出现连续2季度左右回暖,材料厂商会有边际改善。目 前23Q2仅smic一家给出稼动率回暖指引,因此我们判断若Q3持续改善,材料周期最早23Q3出现,后续可跟踪晶圆厂23中报 法说会情况。
四、AI创新驱动
AI算力:重点关注 核心受益+业绩基本面支撑
算力是本轮AI创新的最底层土壤。大模型的持续迭代将伴随算力芯片产业链的升级。根据AMD预期,随AI发展,模型规模 扩大,算力需求将不断增长,根据AMD预测,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加速器的潜在市场总额将从2023年的300亿美元增长到2027 年的1500亿美元以上,复合年增长率超过 50%,持续看好算力领域投资机遇。
寒武纪:7月25日,寒武纪7.53亿元中标浙东南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一期)。寒武纪与中国移动、浙江 信息组成联合体参与投标。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方,负责智算硬件部分的供货、安装和后续服务,预计公司所占金额约为该 项目总价格的 70%,可能存在跨期执行、验收等情形。
AI应用:大华股份:持续看好AI机器视觉垂类龙头
公司是机器视觉领域国内龙头,未来将深度受益AI发展,重点看好短中长三重增长逻辑: 1)短期受益安防基本面复苏:22年受损于经济环境,23年有望触底回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政府端及企业端的项目已 有复苏迹象,公司23Q2业绩超预期修复。2)中期受益中移动入股:运营商是数字中国基建核心,公司引入中移动增发入股 后,具备硬件、软件、平台能力,有望与中移动在数字中国建设落地中深度受益,23H2有望与移动订单落地;3)长期受益 AI多模态:在机器视觉领域,大模型带来的降本增效会推动下游智慧化升级,智能视觉绝不仅限于安防场景。此前Sam的推 出也侧面验证:随AI发展,模型泛化、标准化的能力将不断提升,垂类公司将显著受益。我们认为在细分赛道掌握终端接 口、数据、垂类算法、客户的公司将拥有较高护城河壁垒。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电子行业Q3策略汇报:持续看好AI+复苏、国产化.pdf
电子税务局.pptx
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教学课件.pptx
精品-电子政务.pptx
电子行业专题报告:AI浪潮汹涌,HBM全产业链迸发向上.pdf
精测电子邮件报告:面板+半导体+新能源平台化布局领先.pdf
中科创达研究报告:全球领先智能操作系统提供商迎终端AI机遇.pdf
澜起科技研究报告:DDR5渗透提速,AI助力互联新品持续发力.pdf
传媒行业研究报告:多模态AI的五重奏,国产大模型的探索序章.pdf
Astera Labs公司研究:数据中心连接方案独角兽,产品受益于AI服务器强劲需求.pdf
业务视角的中国企业AI+学习发展报告,燃动智火.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