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皖能集团唯一电力上市平台,火绿协同打开增长空间.pdf
一、皖能集团下属核心企业,资源整合推动装机稳步增长
(一)安徽省属电力龙头,在运权益装机超过 1200 万千瓦
1.资源整合推动装机稳步增长,股权结构稳定,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3 年由安徽省电力开发总公司(现已改制为皖能集团)发 起设立,并于同年 12 月 20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安徽省第一批规范化改制的上市 公司。定位皖能集团电力主业资产的整体运营平台,公司整合区域资源,借力长三角地区协同 发展,布局电力、煤炭及运输行业,实现地方传统能源保供,发力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在 2019-2023 年间,公司先后收购国能神皖能源有限公司、阳原聚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皖 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等公司股权,扩充装机容量,推动地方能源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发展。
国资持股超过 50%,股权结构稳定。公司控股股东为安徽省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安徽省能源 集团有限公司,其直接持股以及通过安徽省皖能能源物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合计为 56.74%, 股权结构稳定。
2.火电在运装机 953 万千瓦,增长空间接近 40%。公司下属 8 家煤电电厂位于安徽省内,装机总量 953 万千瓦,权益装机 492 万千瓦;在建 354 万千瓦将于十四五陆续投产,其中包含 264 万千瓦新疆煤电项目参与疆电外送,以及 90 万千瓦合肥燃气项目参与省内调峰。下属电厂联营企业包括淮河能源、淮北矿业、恒源煤电等, 增强煤炭采购多样性。
3.背靠皖能集团,优质发电资产持续注入,集团分时分步将优质电力资产注入公司,2019 年公司已完成收购神皖能源 24%股权;今 年 3 月公司拟以 22.33 亿元收购 1 家垃圾发电公司及 4 家抽水蓄能公司股权,本次收购预计每 年贡献净利润超过 1.5 亿元。集团大力发展新能源,建成、在建及取得指标合计 370 万千瓦, 后续将择机注入。
公司参股多家火电、新能源企业,在运权益装机接近 800 万千瓦。公司在运权益装机 764 万千瓦,其中权益装机较大的公司主要为火电公司,包括神皖能源(权益装机 463.5 万千瓦)、 中煤新集利辛(权益装机 90 万千瓦)、安徽淮南洛能发电(权益装机 87.4 万千瓦)等,合作方以国家能源集团、中煤新集能源等煤炭集团为主,依托煤炭资源盈利能力突出。
(二)装机增长带动营收扩张,火电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省属核心火电,新能源业务多点突破。公司是安徽省第二大发电集团,在运控股省调机 组装机容量占省内 23%左右。截止 2022 年底,公司三项共计 0.179 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已正 式并网发电。2023 年预计新能源项目开工超过 100 万千瓦,根据工期进度将在 2024 年部分投 产。装机增长推动发电量增加,2022 年公司发电量 411.8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2.6%。
发电主业稳步扩张拉动营收规模提升。受益于装机增加,2018-2022 年公司总营收从 134.16 亿元上涨至 242.76 亿元,5 年间 CAGR 达 15.98%;其中电力是主营业务,占比较为稳 定,过去 5 年在 60-70%之间。2022 年公司电力业务收入为 165.19 亿元,占总营收 68.05%。 2018-2022 年电力业务营收由 95.99 亿元增长至 165.19 亿元,CAGR 达 14.54%。火电装机集中于安徽省,利用小时数高于全国。安徽省电力需求旺盛,火电平均利用小 时数高于全国,2018-2022 年平均利用小时数 4827 小时,比全国平均高出 407 小时。公司火 电发电机组全部位于安徽省,2022 年利用小时数 4845 小时,与安徽省火电利用小时数基本保 持一致。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利润改善明显。装机量和发电量提升驱动公司营业收入维持高增长, 营业收入从 2018 年的 134.16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242.76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15.98% 。煤 炭价飙升导致燃料成本大幅上涨,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37 亿元。2022 年虽然燃料成 本依然居高不下,但平均上网电价由 2021 年的 0.39 元/千瓦时升至 0.46 元/千瓦时,同比增 长 17.95%。受益于发电量及上网电价的增长,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升至 4.25 亿元,同比增 长 131.99%,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长期股权投资稳定增长,投资净收益回正。五年间,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稳定增长,占总 资产的比例稳定于 25%左右。由于公司参股企业多为火电,2021 年煤价大幅上涨,导致火电工 厂燃料成本增加,利润大幅下降,使得公司投资净收益亏损 4.13 亿元,同比减少 156%。2022 年受益于上网电价上浮 20%,公司投资净收益回升至 8.68 亿元,同比增加 310%。
燃料成本回落,盈利能力大幅回升。2021 年受燃料成本上涨影响,公司单位燃料成本上 涨 51.6%,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和度电毛利水平由正转负。2022 年虽然燃料成本维持高位,公 司单位燃料成本继续上涨 6.3%,但受益于电价上浮 20%落实到位,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和度电 毛利水平重新回正。2023 年年初至 8 月 11 日,市场煤价均价 994 元/吨,较 2022 年同期下降 200 元/吨,预计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将继续回升。期间费用率平稳,财务费用占比高。期间费用率五年间较为平稳,其中 2021 年由于公司 增强新能源科技创新理念,大力投入研发费用,导致当年整体期间费用率升高。公司借贷需求 高导致财务费用占比较高,2023 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占期间费用的比率为 72%。
资产负债率仍有提升空间,多年来回款能力强。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稳定低于 50%的水平, 2021-2022 年由于燃料价格高涨,公司盈利能力承压,资产负债率有所提升,至 2023 年一季 度资产负债率 62%,对比同行火电企业仍有提升空间。2018-2022 年,经营性现金净额为 88 亿元,净利润 10.2 亿元,经营性现金净额年均是净利润的 8 倍以上,体现了优秀的回款能力。
二、安徽用电需求旺盛,煤价下行促进火电盈利改善
(一)经济高速增长带动用电需求,火电+新能源并举发展
1.安徽经济高速增长带动电力需求增加,十四五将维持高速增长,近年来受益于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八纵八横”高铁建设优化安徽交通 地理区位,及安徽省着力培育的,目前以京东方、蔚来、科大讯飞等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化发展 产业群,安徽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安徽省 GDP 由 2013-2022 年十年平均增速 7.67%,超过全 国平均水平 1.43pct。经济增长带动用电需求提升,安徽省用电量 2013-2022 年十年平均增速 8.2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9pct。根据《安徽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支撑全省经 济社会发展,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省用电量年均增长 6.6%-7.8%。
安徽省火电为主力电源,装机占比超过 65%,发电量占比超过 90%。根据近年安徽省能源 局公布的电力数据,安徽省火电装机仍占全省装机的绝对主体。近年来尽管安徽省新能源装机 不断提升,但截至 2022 年 8 月,火电装机占比仍在 65%以上。从发电量角度来看,安徽省火 电持续贡献 90%以上的省内发电量,占据主导地位;火电发电量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在 2022 年达 2883 亿千瓦时。
2.安徽电力供需趋紧,省内+省外共同增加供应能力,安徽近年规划多项省内火电装机,增强电力供应能力。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 的《安徽省电力供应保障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2022-2024 年间,安徽省内有多个 火电项目建成投产,其中包括重点项目申能安徽平山电厂二期项目、阜阳电厂二期项目等,其 中公司参控股 3 个火电项目。上述待建项目预计为安徽省贡献近 700 万千瓦火电装机,共计逾 800 万千瓦的整体装机。
安徽电力供需趋紧,两条特高压直流增加外来电接收能力。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最初 作为外送电省份,2013 年和 2016 年安徽各投运一条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利用淮南丰 富的煤炭资源进行皖电东送。随着安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电力供应能力不足矛盾突出,根据 《安徽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安徽已成为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在此背景下,两条 特高压直流陆续核准,将新疆与陕西地区电量送往安徽。其中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于 2019 年投运,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预计于 2025 年投运。
3.安徽省大力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十四五新能源新增 18GW,根据《安徽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安徽省新能源重点推进光伏发电及陆上风电, “十四五”时期新增光伏、风电装机容量 18GW,风光装机力争实现倍增:其中光伏集中式和 分布式并举发展,“十四五”时期新增装机 14GW;大力推进皖北平原地区连片式风电建设及 皖西南地区集中式风电建设,“十四五”时期新增装机 4GW。
安徽省新能源靠近用户侧,消纳能力 100%。风光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的 特点,为避免风光发电送出问题造成的弃风、弃光、弃水现象,安徽省人民政府于 2022 年提 出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局域网、直流 配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优化源网荷储配置方案,并主动与长三角地区开展调峰、顶 峰能力协作,确保风机、光伏的每一度电都能送进千家万户。2023 年 1-6 月安徽省内风光利 用率均达 100%,实现省内新能源全额消纳。
(二)煤价进入下行通道,皖北煤炭成本优势明显
1.煤炭整体供需转向宽松,能源转型抑制煤炭消费增长,今年全国煤炭供给增速高于需求增速,整体供需转向宽松。(1)供给端:国内供给方面, 预计“晋陕蒙新”合计增产 1.5 亿吨;进口方面,预计全年进口煤将延续高增长趋势,全年有 望新增 1.5 亿吨以上。总供给方面,预计全年新增 3 亿吨原煤,同比增长 6%以上。(2)需求 端: 2023 年下半年水电有望好转,新能源发电量持续高增长,电煤需求预计增长 6%左右;非 电需求方面,由于经济复苏趋势偏弱,预计工业领域需求增速 5%左右。总需求增速预计在 5.5% 左右;(3)库存方面,目前煤炭港口库存较为充裕,近统调电厂存煤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虽然目前已进入迎峰度夏带来的动力煤消费旺季,但目前港口及电厂高库存将明显抑制后续煤 价反弹空间。
市场煤价进入下行通道,能源转型抑制煤炭消费增长。今年以来市场煤价呈现波动下跌 趋势,年初至 8 月 16 日,京唐港 5500 大卡动力煤市场均价 991 元/吨,较去年同期均价下跌 17%,截至 8 月 16 日市场煤价已下跌至 815 元/吨,较 2022 年高点下跌 51%。目前迎峰度夏接 近尾声,进入动力煤消费淡季,长期来看“双碳”能源转型推动煤炭供需进一步宽松,煤价将 进入长期下行通道。
2.火电企业充分受益于市场煤价下降带来的业绩弹性,我们筛选出 2021-2022 年单位燃料成本涨幅较大,且市场煤占比较高的火电央企或省属企 业,其有望受益于市场煤价下降带来的业绩弹性。根据各公司的火电发电量、度电煤耗与市场 煤占比测算(长协煤指数价格波动幅度按照市场煤的 10%测算),假设 2023 年 5500 大卡动力 煤市场价分别下降 100 元/吨和 200 元/吨。在市场煤价下降 100 元/吨的情景下,皖能电力将 增加净利润 5.5 亿元左右。
3.安徽煤炭资源丰富,皖北地区煤炭成本优势明显,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总储量 340 亿吨,年产量 1.1 亿吨。安徽省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其保有储量占华东地区的 85%。其中淮南和淮北两大煤田的储量约占全省煤炭储量的 99%,两 淮煤炭基地是国家级 13 个煤炭勘查开发基地之一。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 2022》, 2021 年末省内煤炭总储量 340.87 亿吨。十四五安徽省煤炭年产量稳定在 1.1 亿吨左右。
皖北地区靠近矿区,市场煤价相对港口具有 50 元/吨以上的优势。我们对比淮北地区动 力煤车板价(折合 Q5500)与京唐港动力末煤平仓价(Q5500),整体价格较为接近,因此皖北 地区得以节省港口到电厂的长距离运输成本,按照近年平均运价测算,每吨将节省 50 元以上。公司皖北地区煤电装机接近 50%,煤炭成本优势明显。由于安徽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淮 南和淮北所在皖北地区,因此皖北地区电厂以坑口电厂为主,其长协煤占比以及煤炭运输成本 均具有明显优势。皖中及皖南地区水运交通便利,其电厂以沿江电厂为主,通过小船接驳大船 的方式将煤炭从港口运往电厂。公司皖北 5 座电站(临涣中利发电、钱营孜发电、阜阳华润一 期、阜阳华润二期、淮北国安电力)装机共 458 万千瓦,占公司煤电装机 48%。
三、省内外火绿协同推动装机增长,积极探索前沿技术
1.火电装机增量明确,354 万千瓦在建项目将陆续投产,在建包括 264 万千瓦新疆煤电项目参与西电东送,以及 90 万千瓦的合肥燃气项目参与省 内调峰。其中江布电厂项目工程一号机组锅炉已于 2023 年 6 月 24 日首次点火成功,预计 7-8 月 132 万千瓦的装机正式投产运营。新疆西黑山电厂项目力争 2024 年底实现 132 万千瓦的煤 电装机全部投产。皖能合肥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2023 年 7 月 11 日 2 号燃气轮机顺利吊装就 位,这标志着该机组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其中一台机组今年底全容量并网投产,另一 台 2024 年初投产。
2.新能源十四五新增 400 万千瓦,在建 100 万千瓦将陆续建成投运,公司围绕双碳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十四五计划新增 400 万千瓦。公司通过火电配置,竞 争性配置以及收购项目获取新能源资源,积极利用深度调峰的资源在安徽省内寻找风电资源, 在新疆发展光伏资源,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前已在新疆投产 5 万千瓦光伏,今年力争全年开 工超过 100 万千瓦,预计 2024 年部分并网投产;根据投资者调研纪要,公司即将核准 200 万 千瓦新能源项目,风电和光伏的装机比例大约在 4:6。
3.电化学储能规划 100 万千瓦,淮北储能电站进入调试期,公司全资建设淮北皖能储能电站,于 2021 年 6 月正式启动,远期规划容量为 100 万千瓦 时,其中一期规模为 10.3 万千瓦/20.6 万千瓦时。根据投资者调研纪要,截至 2023 年 7 月, 淮北储能电站一期进入调试期,7 月开始正常参与调峰服务市场,预计三季度后期调峰需求会 更高。公司争取到 2025 年末实现储能电站规模 30 万千瓦。
4.借助外电入皖通道拓展省外资源,打开新成长空间,公司紧跟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布局,加强与西北省份对接,通过风光火储一体化、网源荷储 一体化方式围绕外电入皖通道开发配套电源项目。根据公司投资者调研纪要,公司主要拓展新 疆、内蒙、陕西等地区的资源。新疆方面,新疆-安徽吉泉特高压直流已投运,输送功率 1100 万千瓦,公司在新疆在建两台火电厂,均为 2*66 万千瓦机组,并已相应配置新能源;陕西方 面,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预计 2025 年建成,公司目标在陕西获取火电和新能源;内蒙方面, 公司成立专班跟踪三北地区的火电、新能源等优质资源。
5.积极探索氨能和聚变能等前沿技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司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促进公司及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根据新华社 4 月 8 日报道, 在皖能电力所属的皖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 300 兆瓦燃煤机组,大比例掺氨燃烧试验实现了最高 掺氨 35%的平稳运行,最大掺氨量大于每小时 21 吨,这标志着我国燃煤机组通过掺氨实现清 洁高效燃烧技术进入工业应用阶段。下一步将推进掺氨比例超过 50%的工程试验,并在 1000 兆瓦机组上开展工程示范与推广;根据 4 月 18 日公司公告,公司出资 5 亿元与蔚来资本等设 立聚变新能公司,持股 10%,争取推动聚变能商业目标实现。
四、盈利预测
(1)火电:根据在建装机投产进度,预计 2023-2025 年末公司火电装机容量分别为 1130 万千瓦、1241 万千瓦、1307 万千瓦;预计火电电价小幅回落,2023-2025 年火电度电营收分 别为 0.40 元、0.39 元、0.39 元;考虑到燃料成本下行,预计 2023-2025 年单位燃料成本同比 分别下降 12%、3%、1%。 (2)新能源:根据公司在建及核准新能源装机规模,预计 2023-2025 年末公司新能源装 机容量分别为 20 万千瓦、120 万千瓦、250 万千瓦;预计 2023-2025 年新能源度电营收均为 0.35 元,度电营业成本均为 0.20 元。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11.67 亿元、13.76 亿元、16.32 亿元,EPS 为 0.51 元、0.61 元、0.72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3.0x、11.0x、9.3x。公司火电 业绩弹性大,新能源增长空间明确。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皖能电力研究报告:皖能集团唯一电力上市平台,火绿协同打开增长空间.pdf
皖能电力研究报告:以皖为基,外延、内生同步扩张,火绿储多轮驱动.pdf
皖能电力研究报告:安徽省煤电龙头弹性突出,利润规模有望快速提升.pdf
皖能电力研究报告:火电盈利能力改善,资产注入助电力产业结构优化.pdf
皖能电力研究报告:高纯度火电,控、参并进.pdf
皖能电力研究报告:省属火电龙头,盈利弹性、可持续性兼备.pdf
电力优质工程评审办法.docx
广东电力系统调度规程.docx
火电灵活性改造专题报告: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重要增量.pdf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pptx
海兴电力研究报告:电表出海龙头,产品线扩张带来盈利提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