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深度报告:全球智能制造龙头,打造AI+终端制造平台.pdf

1、 领益智造—精密智能制造龙头,提供一站式服务 及解决方案

1.1、 发展历程:模切为始,内生外延打造精密制造平台 化企业


内生外延全面发展,打造精密智能制造龙头。壳公司江粉磁材最初主营磁性电子 元件材料业务,2015 年开始先后收购帝晶光电、东方亮彩、中岸控股,拓展至 消费电子板块,2017 年收购东莞鑫焱、无锡领镒精密,不断扩大产能规模。2006 年,深圳领胜电子成立,初期主营模切业务,主要合作客户包括富士康、比亚迪 和诺基亚等;2008 年从 iPod 切入苹果供应链,之后供应逐渐从 iPod 全面覆盖 到 iPhone、iPad、iMac、Macbook 产品及其零部件。母公司领益科技在 2012 年注册成立,为拓展业务板块,先后收购深圳领胜、深圳领略、苏州领裕等多家 公司,业务拓展至冲压、CNC、紧固件、组装等。2014-2016 年间,公司逐步打 入 vivo、OPPO、华为供应链。2018 年领益科技反向收购江粉磁材,借壳上市 并更名为领益智造,囊括其结构件和材料业务。同时,公司不断加快业务板块协 同布局,先后收购了深圳诚悦丰科技、赛尔康、绵阳维奇、绵阳维联、苏州益道、 珠海伟创力、浙江锦泰;剥离深圳合力通、帝晶光电、江粉高科等,业务覆盖材 料、精密功能件结构件、模组和精品组装等精密制造全产业链,产品应用于消费 电子、汽车、光伏储能等多行业领域。


1.2、 业务布局:消费电子、汽车、光伏业务并举,持续 深入全球化布局


消费电子占主,积极布局汽车、光伏业务板块,新老业务并举。纵向上,公司产 品包括精密功能件、结构件及模组、充电器及精品组装、汽车产品、材料及其他 产品,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及解决方案。横向上,一方面, 公司深耕消费电子领域,根据行业发展拓宽产品品类,持续保持核心产品竞争力,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布局新行业,逐步切入到汽车、光伏等新赛道,并借助其消 费电子智能制造优势及全球化布局的优势,在新领域快速发展。


公司客户遍布海内外。产品分为境内销售(2022 营收占比 32.24%)和境外销售 (2022 年营收占比 67.76%)。其中,在消费电子行业,公司客户覆盖苹果、华 为、OPPO、VIVO、小米为代表的终端品牌厂以及富士康、绿点科技、蓝思科技、 伯恩光学等组装厂及代工厂;近年更独家合作了 AR/VR 头部厂商 Nreal Air AR ,负责眼镜的整机组装、注塑结构件和声学件制造。在汽车行业,公司于 2021 年收购新能源汽车行业国际大客户及国内客户结构件的供应商浙江锦泰,正式切 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光伏行业,公司于 2019 年收购赛尔康,主要通过赛尔康 印度基地为海外龙头公司 Enphase 代工生产光伏逆变器。


1.3、 股权结构:股权较为集中,员工激励助长远发展


公司股权架构较为集中,曾芳勤女士为实际控股人。截至 2023 年第一季度,公 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曾芳勤女士,直接持股 2.05%;曾芳勤女士也与 领胜投资(深圳)有限公司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通过领胜投资间接持股 58.81%, 共计持股 60.86%,股权较为集中。其余股东共计持股 39.14%。近年来公司股 权结构保持集中稳定,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股权激励提升员工凝聚力,保障企业长远健康发展。2021 年 1 月,公司公告《关 于向 2020 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调整后)授予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此次激励计划拟向符合授予条件的 451 名激励 对象授予 3,545.46 万份股票期权,向符合授予条件的 450 名激励对象授予 1,522.34 万股限制性股票,以此深度绑定核心人才。2023 年 6 月,公司公告《广 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修订稿)》,此次员工持股 计划持股规模不超过 4600 万股,占本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 0.65%。此次规划目的为配合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和完善员工、股东 的利益共享机制。


管理团队经验丰富。董事长曾芳勤女士曾任深圳市远洋渔业公司副总经理、广东 富海公司总经理、美时精密加工有限公司中国区域总经理;副董事长贾双谊先生 曾任 AMA 中国区副总裁;各董事、独立董事在各自领域均有突出的学术成果或 任职经历;财务总监王涛先生在全面预算、核算、税务、绩效管理等方面有丰富 经验;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郭瑞先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曾任职于东 方基金、青岛悦海盈和基金及欧菲光集团。


1.4、 财务状况:营业收入稳定增长,研发人员、费用增 长助力业务拓展


营业收入增速稳定,2023H1 归母净利润预计将达 10-13 亿元。营收方面,2019- 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39.16、281.43、303.84、344.85 亿元,同比增 速为 6.29%、17.67%、7.97%、13.49%;2023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2.14 亿 元,同比增长 2.12%。 归母净利润方面,2019-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94、22.66、11.8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78.60%、19.59%、 -47.93%,2021 年下滑原因在于纳 米晶材料、磁性材料和电线电缆的材料成本上升。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5.96 亿元,同比增长 35.25%。2023Q1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6.47 亿元,同比增 长 115.01%,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转回增加及收回汪南 东担保案件执行款冲回信用减值损失。2023 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3 亿元,同比增长 107.75%-170.07%。2023 年上半年业绩增速较快的原 因在于公司通过不断拓展与海内外知名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头部客户及国际领 先的清洁能源领域客户的业务合作,在汽车及光伏储能业务方面持续布局、扩大 产能,实现较快增长。此外,公司持续进行产品结构优化及降本增效,加强成本 费用管控,整体运营效率不断提高,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


毛利率、净利率趋势向稳。2019-2021 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22.76%、22.27%、 16.33%,公司净利率分别为 7.91%、8.06%、3.90%。2018 年上市以来,公司 大力发展毛利率、净利率较高的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业务,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 净利率不断提升。2021 年,一方面受全球缺芯影响,上游原材料成本增长较大, 利润承压;另一方面公司进一步全面调整业务布局,着力发展汽车、光伏等赛道 业务,使得毛利率、净利率出现一定下降。2022 年开始逐渐恢复,公司毛利率 和净利率分别为 20.73%、4.61%,同比分别上升 4.40、0.71pct;2023Q1 公司 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20.49%、8.95%,同比分别上升 3.88、4.70pct。


研发人员持续增长致管理费用逐年增长。2019-2023Q1 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1.52%、0.90%、1.04%、0.88%、1.01%;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4.01%、3.49%、 3.96%、4.23%、4.40%;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17%、1.83%、1.20%、0.43%、 2.68%。其中,财务费用在 2022 年出现较大回落,主要原因是汇率变动导致汇 兑受益增加。而管理费用整体稳步上升主要是受研发人员不断增加的影响。 研发投入整体保持增长趋势,助力业务拓展及优化。2019-2023Q1 公司研发费 率分别为 4.77%、6.21%、5.60%、6.07%、6.53%,整体保持增长趋势。领益 智造特有“集团工研-BG 研发中心-BU 开发中心”的三级研发平台,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共有研发人员 6053 名。在美国、新加坡、深圳、东莞、苏州、东 台等多地设有工研院,专注于研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BU 研发中心专注于工艺 的开发,BG 研发中心专注于产品的研发。未来也将在工研院辖下建立六大研发 中心子平台:先进材料研发中心、电磁研发中心、散热模组研发中心、建模仿真 中心、机械工程研发中心、精品组装中心。公司不断吸纳高端人才,发展领先技 术,有望保持精密智能制造龙头地位。




精密结构及功能件收入占比常年维持 60%以上。公司业务包括精密功能及结构 件、显示及触控模组、充电器及精品组装、汽车产品、材料业务及其他,产品广 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汽车行业、光伏及其他新行业赛道。2019-2022 年,精 密功能及结构件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 169.32、216.95、221.68、241.13 亿元, 分别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为 70.80%、77.09%、72.96%、69.92%,始终作为公司 第一大业务贡献收入。毛利率方面,2019-2022 年,精密结构及功能件业务毛利 率分别为 26.23%、25.48%、19.84%、25.97%。近年来,公司逐步聚焦主业, 剥离贸易及物流服务、医疗等业务,顺应时代拓展布局 VR\AR、新能源、光伏新 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发挥协同作用。


2、 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打开行业天花板,领益智造 打造 AI+终端制造平台

2.1、 传统 3C 产品:市场体量较大,行业趋于饱和


2.1.1、 智能手机:苹果引领行业增长,iPhone 单机成本提升驱动供 应链发展


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时代,未来几年出货量维持个位数增长。全球智能硬件品 类不断丰富,但是智能手机依然为全球消费市场体量最大的智能硬件品类。据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 2017 年后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2020 年以来,受全球新冠疫情、俄乌战争及芯片零部件短缺等因素影响,智能 手机出货量有所下滑。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12.25 亿台,同比下降 12%。 据 IDC 预测,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将小幅下滑至 11.93 亿台。未来几 年,一方面伴随各方外部环境逐步向好,市场有望迎来修复,另一方面,智能手 机作为全场景化智能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切入点,有望伴随 AIoT 发展带来需求 增长,据 IDC 预测,2024-2027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将维持个位数增长。


苹果市场份额逐年提升。据 Counterpoint 数据,2019-2022 年,苹果在智能手 机市场中份额依旧保持稳步上升,4 年内从 13%增长到 18%。其余市场中,华 为受制裁影响,2021 年起市场份额降至 2%。三星、小米、OPPO、vivo 加速抢 占华为让出的市场份额,在 2021 年市场份额均有所增长,而进入 2022 年,因 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小米、OPPO、vivo 出货量及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


iPhone 新机型零售成本率呈提升趋势。东京研究公司及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 指出,iPhone 14 Pro Max 的生产成本约为 501 美元(约 3565 元), 较 2021 年的 iPhone 13 Pro Max 激增 60 美元以上,零售成本率达到历史新高。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时代的背景下,苹果为保持巩固市场地位加大了物 料成本的投入以此保证其智能手机的强大竞争力。苹果对于物料成本的加大投入 有望会带动其上游供应链中各企业的收入及毛利率增长。


2.1.2、 平板&笔电:后疫情时代,平板&笔电市场趋于稳定


平板、笔电市场出货量保持稳定。2020 年全球新冠疫情情况严重,远程办公、 远程教育开始逐步形成趋势,因而带动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需求提升。据 Counterpoint 数据,2020 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1.72 亿台,同比增长 21%,笔 记本电脑出货量 2.1 亿台,同比增长 20%。2021 年平板及笔电市场出货量达到 近几年高峰,平板电脑出货量 1.73 亿台,同比增长 1%,笔记本电脑出货量 2.5 亿台,同比增长 19%。2022 年开始,疫情逐步消退,市场需求趋于稳定,平板 及笔电市场出货量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虽然行业或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阶段, 但教育、医疗保健、银行、娱乐和酒店业等商业领域的平板及笔电安装量有增加 趋势,未来平板及笔电市场预计仍将维持稳定。


苹果引领平板电脑市场,联想、惠普稳居笔电市场前二。市场份额方面,平板电 脑市场中,自 2019 年以来,苹果市场份额常年位居第一且仍在逐年提升,据StrategyAnalytics 数据,2022 年苹果平板电脑市场份额达到 39%,远高于排名 第二的三星的 19%。笔电市场中,联想及惠普常年占据市场前二,据 Gartner 数 据,2022 年联想及惠普分别占据笔电市场 24%及 19%的市场份额。




2.1.3、 TWS 耳机:出货量&销售额持续增长,市场格局尚未稳定


2022-2025 年全球 TWS 耳机市场出货量 CAGR 达 25.7%。近年来随着社会节 奏加快,消费者生活习惯转变为更加追求便捷,因此以苹果为首的手机厂商陆续 取消耳机插孔,部分有线耳机也已经不在成为产品包装标配。在此背景下,TWS 无线耳机迎来发展机遇。据 Counterpoint 数据,预计 2022 年全球 TWS 耳机出 货量达到 4.07 亿台,同比增长 32%,销售额达到 404.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7%;预计到 2025 年出货量将达到 7.03 亿台,2022-2025 年 CAGR 达 20%, 预计 2025 年销售额将达到 627.62 亿美元,2022-2025 年 CAGR 达 15.8%。同 时,在品牌厂商的竞争中,中低端品牌将进一步增强价格竞争力以抢占市场份额, 预计未来几年 TWS 耳机 ASP 将稳步下降。


苹果 TWS 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仍处领先地位。2021 年开始 TWS 市场逐渐进 入了“四大阵营”局面:智能手机厂商阵营、传统音频厂商阵营、AIoT 和互联 网阵营、新兴品牌及电商阵营。苹果凭借其坚实的智能手机生态系统,在 TWS 市场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2019 年苹果在 TWS 耳机市场中占据 49%的市场份 额,近几年随着更多企业涉足 TWS 耳机领域,市场竞争加剧,其他厂商也凭借 更低的价格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截至 2021 年,苹果仍能维持 25%左右的 市场份额,其他厂商份额均有增长,整体市场格局尚未稳定。


2.2、 AIGC 应用:AI 智能手机带来新机遇,MR、机器 人打开成长天花板


2.2.1、 AI 智能手机:引入 ChatGPT,智能手机散热、电池、摄像头 市场未来可期


ChatGPT 有望驱动智能手机开启新一波创新周期,解决散热、电池问题至关重 要。随着 ChatGPT 的落地,在海外科技巨头们的带领下,AI 的应用场景逐步从 云端拓展至智能硬件领域。其中,出货量最大,普及度最高的智能手机或将成为 AI 渗透终端硬件的关键入口。美国时间 2023 年 5 月 18 日,OpenAI 在官网正 式宣布 ChatGPT 可作为 APP 应用于苹果 iOS,同时表示将在接下来几周迅速 扩展至其他国家及地区,安卓系统的导入也在进展中。仅不到两周,OpenAI 便 发文宣布 ChatGPT iOS APP 已经扩展至全球 152 个国家及地区。在 ChatGPT 不断更新的推动下,智能手机有望迎来新一波的创新周期,换机周期有望缩短。 然而目前,虽然手机版 ChatGPT 已经上线,但问题也同样很明显,据 Reddit 用 户报告,手机版 ChatGPT 主要问题在于耗电量大及发热现象。因此,对于智能 手机品牌厂商来说,上游供应商的散热模组及电池结构件在量和产品升级方面均 有较大需求,未来潜在市场空间较大。


2.2.2、 AI 服务器:算力需求高速增长,AI 服务器潜力较大


AI 大模型发展基石,算力需求持续增长。AI 大模型的实现包含核心三大要素: 大算力、多数据、强算法,其中算力作为 AI 大模型完成训练和推理过程的基石 起到关键作用。AI 大模型算力需求与大模型参数数量成正比,随着模型参数量 呈指数型增长,算力需求大幅提升。 根据中国信通院 2022 年 11 月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2 年)》, 2021 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到 615EFLOPS,同比增速达到 44%,其中 智能算力规模为 232EFLOPS。结合华为 GIV 预测,2030 年全球算力规模将达 到 56ZFLOPS,2021-2030 年 CAGR 达到 65.08%,其中受益于 AI 的智能算力 将达到 52.5ZFLOPS,2021-2030 年 CAGR 高达 82.65%,占比总算力规模将 达到 93.75%。 此外,中国算力总规模持续增长,根据 IDC 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2-2023 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0 和 2021 年算力总规模同比增速达 136.6%、106.9%,连续两年突破 100%。其中,我国 2022 年算力总规模达 268.0 EFLOPS,位居世界前列,并保持高增长速度。在政策及产业双重引擎驱动下, 预计我国算力规模将继续稳步提升,在 2026 年达 1271.4 EFLOPS。




算力时代下,AI 服务器性能凸显,为 AI 大模型提供强大算力支持。人工智能 (AI)服务器(或称加速服务器)通过搭载不同芯片,采用“CPU+GPU”、 “CPU+FPGA”、“CPU+ASIC”等多种形式,满足互联需求,进一步提供更强 大的计算能力。拥有图形渲染和快速并行运算海量数据的优势,能够满足 AI 大 模型所需要强大的算力需求,因此 AI 服务器和 GPU 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等市场 需求剧增。据集微网,GPU 芯片产能有限导致 AI 服务器出货量受到牵制,服务 器价格持续上涨并且交货周期不断延长。 2022-2026 年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 CAGR 达 22.6%。据 IDC 数据,预计 2022 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突破 1516 万台,市场规模约 1216 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 为 12.01%和 18.61%,预计 2026 年出货量达 1885 万台,市场规模近 1665 亿 美元,2022-2026 年 CAGR 分别为 5.59%和 8.18%。未来 AI 服务器或将成为服 务器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据 TrendForce 数据,2022 年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 量达到 85.5 万台,预计 2026 年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为 236.9 万台,2022-2026 年 CAGR 高达 29.02%,远超全球整体服务器市场增速,预计 AI 服务器出货量 占整体服务器比重将显著提升。中国市场方面,据 IDC 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 《2022-2023 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1 年中国 AI 服务器市 场规模 59.2 亿美元,预计到 2026 年将达到 123.4 亿美元,2021-2026 年 CAGR 达 15.82%。


2.2.3、 扩展现实产品:消费电子市场中的创新性应用,苹果入局拓展 发展空间


2021-2025 年全球 AR/VR 出货量 CAGR 达 76.37%。扩展现实(XR)是指通 过电脑系统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打造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XR 是 AR、VR、 MR 等多种技术的统称。通过将三者的视觉交互技术相融合,为体验者带来虚拟 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无缝转换的沉浸感。据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21 年全 球 AR/VR 的出货量为 1080 万台,同比增长 59%,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将达 1.05 亿台,2021-2025 年 CAGR 达 76.37%。 2021-2025 年全球 AR/VR 销售额 CAGR 达 72.36%。当前 AR/VR 产品因为产 品零部件成本较高、设计复杂、量产制造也具有一定难度,导致产品价格相对较 高,预计未来随着技术升级,成本下降,整体单机价格有望稳定下降。销售额方 面,2021 年全球 AR/VR 销售额达 47.5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预计 2025 年 销售额将达到近 420 亿美元,2021-2025 年 CAGR 达 72.36%。


苹果正式发布 MR 产品 Vision Pro,拓展市场发展空间。MR 设备将可同时为 消费者提供 AR 和 VR 功能,利用头显占据用户的整个视野。历经 7 年,苹果在 今年 6 月 6 日的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 WWDC 2023 上发布了其 MR 产品 Vision Pro,受到市场广泛关注。Mac 代表个人计算时代,iPhone 代表移动计算时代, Apple Vision Pro 则代表了空间计算时代。苹果 MR 产品潜力较大,有望开启消 费电子新宇宙。


2.2.4、 机器人:机器人市场趋势所向,国内外市场齐头并进


机器人市场主要分为工业及服务型机器人。根据功能属性不用,机器人市场最主 要的两类为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制作业,服务机器人则 主要用于服务业;此外还有农业、医疗、教育机器人等。而人形机器人是旨在模 拟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减速机、传感器(含 摄像头)、伺服电机、执行器、控制器等,目前由众多国内外厂商提供。


2024 年全球服务型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 290 亿美元。IFR 统计数据显示, 2021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强劲反弹,市场规模为 175 亿美元,超过 2018 年 曾达到的历史最高值 165 亿美元,安装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 48.7 万台,同比 增长 27%。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工业机器人的进一步普及,工业机器 人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加,预计 2022 达到 195 亿美元,2024 年将有望达到 230 亿美元。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方面,预计 2022 年达到 217 亿美元,2024 年有望增长至 290 亿美元。




2024 年中国服务型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0 亿美元。中国机器人市场蓬勃 发展,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IFR 预计 2022 年中国机器人市 场规模将达到 174 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87 亿美元,服务 机器人达到 65 亿美元,特种机器人达到 22 亿美元。预计到 2024 年工业机器人 市场规模将超过 110 亿美元,服务机器人超过 100 亿美元,特种机器人达到 34 亿美元。


2.3、 领益智造:全球精密功能件、结构件龙头企业,打 造 AI+终端制造平台


2.3.1、 打造一站式智能制造平台,AI+领域有望充分受益


消费电子核心供应商,产品品类广泛。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平台,在全球 范围内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覆盖精密功能件、结构 件、模组以及精品组装业务的全产业链,涉及产品应用于多个下游市场。公司精 密功能件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及出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行业领先,在质量、 工艺、技术等多个方面设定了行业标准,并通过不断地开拓产品品类,以保持市 场竞争地位。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专注于提供精密功能件、结构件、模组以及 精品组装业务的全产业链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及解决方案。公司具备提供模切、 冲压、CNC 和注塑等工艺流程的技术,消费电子相关产品下游应用涵盖智能手 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及 AR/VR 等领域。在 AR/VR 领域,公司精密功能 件、结构件已应用于头部 VR 品牌产品,同时还为 AR 品牌提供整机代工服务。


强劲研发能力保障行业龙头地位。公司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先进工艺运 用到自动化生产的工业整体解决方案,结合自主研发的多种类、多功能的数控化 及自动化设备,建设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生产车间,成功打造高效的现代化 智慧工厂。公司通过投入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设备,全面提升在制造、搬运、检测、 包装等多个环节的自动化程度,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强业务的灵活性、精准 度和可拓展性。截至 2022 年,公司累计获得各项专利 2,738 项,其中发明专利 162 项、实用新型专利 2,508 项、外观专利 68 项。


AI 落地带来发展机遇,消费电子智能制造深度布局或将充分受益。在 AI 落地的 大背景下,以智能手机为首的传统市场及以 XR、机器人为首的新兴市场均将迎 来历史性发展机遇。除提升算力外,解决散热、耗电问题是当务之急。此外,在 AI 落地后,智能手机、MR、机器人市场都志在提升 AI 识别技术配套硬件能力, 摄像头的配套提升不可避免。领益智造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企业,在消费电 子市场深耕多年,对相关配套硬件深度布局,未来随着 AI 与智能终端的绑定持 续深入,公司产品有望充分受益于此。


2.3.2、 顺应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趋势,全球化布局优势尽显


苹果产业链逐步外迁东南亚。苹果作为全球智能手机龙头企业,其供应链高度依 赖中国供应链体系,根据 Cinno Research 数据,2022 年苹果供应商地区分布 中,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供应商占比高达 49%。然而 近些年苹果供应链有外迁东南亚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规避供应链集中风险、规 避政治风险以及降低供应链成本。进入 2023 年,根据 Cinno Research 统计, 已有多家苹果供应链公司计划将工厂迁至越南或者扩大越南工厂。同时,十几家 苹果公司的中国供应商获得印度政府的初步许可在当地开展业务。


领益智造构建了多中心网络化的全球布局,顺应客户需求。公司坚持多品类、多 地区协同发展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生产及服务据点、研发中心、销售办事处 的全球化网络成功构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全球化多中心体系。截至目前,领 益智造在全球拥有 58 个生产及服务据点及 8 个精品组装基地。国内在苏州、东 台、无锡、成都、绵阳、郑州、深圳、东莞、珠海、江门、贵港等地建有生产基 地,海外组织广泛分布于美国、法国、韩国、芬兰、新加坡、巴西、印度、越南、 土耳其等地。尤其公司在越南、印度、巴西等地都设有生产基地,以满足客户需 求,保证客户关系的稳定甚至进一步深入拓展。


2.3.3、 传统领域深度绑定龙头企业,新领域积极开拓头部客户


深度绑定苹果,供应产品品类丰富。客户方面,公司凭借多年的生产经验和技术 积累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厂商包括苹果、华为、OPPO、VIVO 保持密切合作, 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功能器件产品及一站式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行业。与苹果的合作可以 追溯至 2008 年,2008 年领益智造从 iPod 切入苹果供应链,之后供应逐渐从 iPod 全面覆盖到 iPhone、iPad、iMac、Macbook、Airpods 及 MR 产品及其零 部件。产品种类和销售收入不断增加,在此阶段完成了技术、资产、人员和客户 的进一步积累。


独家承接 Nreal Air AR 眼镜。在 AR 领域,公司绑定行业大客户 Nreal,独家承 接了 Nreal Air AR 眼镜的整机组装、注塑结构件和声学件制造。2022 年 12 月 30 日,Nreal 在苏州举办了第 10 万台 Nreal Air AR 眼镜下线仪式,标 志着全球首个消费级 AR 眼镜突破 10 万台量产。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因 在中国、日本、美国市场的成功发售,Nreal 单季度出货量超过 7 万台。伴 随大客户产品出货量的快速增长,市场认可度的快速提升,领益智造作为 核心供应商有望长期深度受益。


与机器人大客户 Hanson 签署谅解备忘录,未来合作有望持续深入。2023 年 5 月 10 日,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领鹏与 Hanson Robotics Limited 签署谅解备忘 录,双方将就人形机器人的设计优化升级、量产测试等方面展开合作。领鹏为工 业机器人和机器人制造设备提供设计、工程和制造解决方案。领鹏未来有望成为 机器人的主要授权制造商,并与 Hanson 在市场营销、分销和业务发展方面合作。 Hanson 希望与领鹏合作,使其成为 Hanson 首选的制造伙伴之一。未来双方希 望探讨成立合资企业等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模式。 子公司领鹏推出的高性能新型 RV 减速器可应用于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 领域。领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机器人系列产品、掌握精密数控设备和先进制造领 域核心技术。公司推出的高性能新型 RV 减速器可应用于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 制造领域。领鹏推出的 CSV 减速器属于 RV 减速器的进化类型,在传统的摆线 针轮减速器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具有结构紧凑、体积轻巧、小型高效等特点,在 并联机器人、平面关节型机器人、六轴工业机器人、无人机云台等领域具有关键 应用体现。


3、 汽车:乘新能源汽车东风,领益智造市场地位快 速提升

3.1、 新能源汽车市场广阔,动力电池乘风向上


3.1.1、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大势所趋,全球市场销量快速增长


2022-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CAGR 达 21.7%。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 持续增长,据 EVTank 数据,2022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 1082.4 万辆,同 比增长 61.55%,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542.2 万辆,2030 年将达到 5212 万辆, 2022-2030 年 CAGR 达 21.7%。 我国新能源汽车前景广阔,2021-2025 年销量 CAGR 达 35.9%。近年来,我国 不断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等相关政策落地,切实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 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688.7 万辆,同比增长 95.6%, 2016-2022 年 CAGR 达到 54.5%。据中汽协预测,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将上调至 900 万辆,同比增长达 31%。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青预测,如果 以 2040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 100%预测,2025 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 将达到 1700 万辆,2021-2025 年 CAGR 达到 48.2%。




3.1.2、 动力电池:扶摇直上,结构件需求日益扩张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占比高达 50%。动力电池是新能 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据钜大锂电统计,动力系统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达 50%,远超其他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势必会带来动力电池需求量进一 步增加。


2017-2023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 CAGR 达 53%。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零部 件,动力电池的装机量及需求量也随着新能源汽车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据 SNE Research 数据,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 518GWh,同比增长 72.09%。 预计 2023 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749GWh,2017-2023 年 CAGR 达 53%。中国 市场方面,据 GGII 数据,2022 年动力电池出货量达 480GWh,同比增长 112.39%,预计到 2025 年动力电池出货量为 1300GWh,2022-2025 年 CAGR 达 39.39%。


精密结构件是动力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占比 10-16%。在动力锂电池的 材料成本构成中,一般而言精密结构件占材料成本比重为在 10-16%之间。广义 来讲,锂电池结构件包括电芯顶盖、钢/铝外壳、正负极软连接、电池软连接排 等;狭义来看,锂电池结构件指具有高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高性能要求等特 性的壳体和顶盖,起到传输能量、承载电解液、保护安全性、固定支承电池、外 观装饰等作用的部件,并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具备可连接性、抗震性、散热性、 防腐蚀性、防干扰性、抗静电性等特定功能。


动力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 2022-2025 年 CAGR 超 30%。动力电 池规模扩大也带来了结构件规模的持续增长。据 EVTANK 数据,预计 2022 年 全球动力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达349.03亿元,2016-2022年CAGR达37.17%。 据 EVTank 预测,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768.13 亿元, 2022-2025 年 CAGR 达 30.07%。


3.2、 领益智造:收购、扩建如火如荼,深度绑定头部客 户


公司收购浙江锦泰,扩建生产基地,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结构件产品。领益智造 子公司浙江锦泰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国际大客户及国内客户结构件的供应商,公司 于 2021 年收购浙江锦泰,正式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布局动力电池电芯铝 壳、盖板、转接片等电池结构件产品及柔性软连接、注塑件等其他汽车相关精密 结构件,同时公司不断扩建,已建成湖州、苏州、溧阳、福鼎等生产基地,在精 密制造能力、研发设计能力等方面已具备竞争优势,可满足汽车行业日益增长的 需求。 打入特斯拉供应链,深度绑定大客户。在完成浙江锦泰的收购后,领益智造凭借 长期服务电子领域北美及国内大客户的经验,能有效对接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国 内大客户的专业要求,使得汽车业务规模在近几年迎来快速提升。客户方面,浙 江锦泰总经理刘建明在上海证券报的访谈中介绍公司已经与奔驰、宝马、保时捷 等知名车企的锂电池供应商成为合作伙伴,2020 年又成为特斯拉软连接产品的 供应商。


4、 光伏:市场前景广阔,把握风口推动海外扩张

4.1、 光伏:行业风口已至,微逆市场迎风而上


4.1.1、 双碳政策下,光伏新增装机量未来几年有望维持稳定增长


2022-2030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均值 CAGR 达 9.52%。清洁能源转型日益成 为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理念的持续深入,世界光伏 市场持续向好,为我国光伏企业向海外进军提供了广阔的机遇。2022 年,据中 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 230GW,2011-2022 年 CAGR 达 20.27%。预计 2023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介于 280GW 和 330GW 之间, 均值 305GW。预计到 2030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介于 436GW 和 516GW 之间,均值 476GW。2022-2030 年 CAGR 达 9.52%。 2022-2030 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均值 CAGR 达 5.09%。2022 年,据中国光 伏行业协会数据,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 87.41GW,2011-2022 年 CAGR 达 37.18%。预计 2023 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将介于 95GW 和 120GW 之间,均 值 107.5GW。预计到 2030 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将介于 120GW 和 140GW之间,均值 130GW。




4.1.2、 微型逆变器独具优势,未来几年市场出货量有望高速增长


微型逆变器成本较高,制造厂商产品及管理能力可见一斑。光伏逆变器根据应用 场景主要可分为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及微型逆变器。根据禾迈股份介绍, 微型逆变器的基本功能与组串式逆变器相同,都是将直流电(DC)转换为交流电 (AC)。然而,由于微型逆变器的大小和互联网路由器差不多,因此可以直接安装 在太阳能电池板下面。微型逆变器安装在一个并联电路中,意味着每个面板直接 连接到一个微型逆变器。根据不同的微逆变器模型,可以连接多达六个面板到一 个单一的微型逆变器。微型逆变器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单独的面板的生产优势,使 得每个太阳能电池板和微型逆变器组合可以较为充分发挥其性能,贡献更多的能 量。同时,因为微型逆变器维护成本较贵,故厂商对于上游材料、制造环节要求 较高,因此,能够进入到微逆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可以较好的验证制造厂商得产品 及管理能力。


微型逆变器迎来发展机遇,2019-2025 年全球微逆出货量 CAGR 达 48.08%。 随着分布式光伏在光伏产品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微型逆变器作为小型、组件级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较优方案,迎来了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 预测,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微型逆变器需求量将达到 12.44GW,2019-2025 年 CAGR 达 48.08%;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微型逆变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255.1 亿元, 2019-2025 年 CAGR 达 46.5%。


4.2、 领益智造:深度绑定 Enphase,新增需求带动公 司业绩持续提升


领益智造与微型逆变器龙头 Enphase 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领益智造光伏储能板 块主要产品为微型逆变器,与国际领先的清洁能源领域客户 Enphase 在合作开 发生产等方面深入合作。Enphase 总部位于美国,为美国及欧洲用户提供微型逆 变器、储能电池并配套相应的智能控制服务,是全球光伏微型逆变器领域的龙头 企业,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 年全球微型逆变器市场中,Enphase 市 场份额高达 77.75%,远超第二名昱能科技的 12.19%。根据 PVTECH 数据, 2022 年 Enphase 微逆出货量达到 5.9GW,2018-2022 年 CAGR 达 68.73%。2023 年上半年,Enphase 微逆出货量达到 4.1GW,同比增长 82.87%。


Enphase 积极扩产,赛尔康全球化布局深度受益。据 PVTECH,Enphase 计划 在2023年增加450万台微逆季度产能,并且在年底前达到1000万台的总产量。 据 Enphase 总裁兼 CEO Bardi Kothandaraman 表示,为了提升季度产能,公 司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前开设六条生产线,其中至少三条位于美国。领益智造子公 司赛尔康作为 Enphase 微逆的核心供应商,在中国、巴西、印度,越南,土耳 其均设有制造工厂,在芬兰、深圳、台湾、香港、美国硅谷和韩国首尔均设有研 发及售后服务中心,公司将深度受益于扩产带来的需求增长。2022 年 8 月, Enphase 官网庆祝与赛尔康达成 500 万微逆交付的里程碑,并对赛尔康长期以 来带来的高质量产品支持表示感谢,同时相信未来双方依旧可以长期维持强有力 的合作关系。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领益智造研究报告:全球智能制造龙头,打造AI+终端制造平台.pdf

领益智造研究报告:结构件主业稳健增长,新兴终端潜力巨大.pdf

领益智造研究报告:AI+终端智能制造平台,多领域布局增长动能充足.pdf

领益智造(002600)研究报告:精密智造龙头企业,拓展新兴优质赛道.pdf

领益智造(002600)研究报告:横向布局纵向整合,打造一站式精密制造龙头.pdf

领益智造(002600)研究报告:一站式精密智造龙头,重整旗鼓扬帆起航.pdf

中科创达研究报告:全球领先智能操作系统提供商迎终端AI机遇.pdf

澜起科技研究报告:DDR5渗透提速,AI助力互联新品持续发力.pdf

传媒行业研究报告:多模态AI的五重奏,国产大模型的探索序章.pdf

Astera Labs公司研究:数据中心连接方案独角兽,产品受益于AI服务器强劲需求.pdf

业务视角的中国企业AI+学习发展报告,燃动智火.pdf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pdf

智能制造&工业大脑&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详细解决方案(汇报版)-P44.pptx

通用股份研究报告:海内外多基地布局,智能制造扬帆起航.pdf

中控技术研究报告: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龙头,机器人业务开启新增长曲线.pdf

汇川技术研究报告:工控龙头增长韧性强,受益智能制造发展前景广阔.pdf

【国海证券】深度报告:全球智能制造龙头,打造AI+终端制造平台.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