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二十大后国民经济及行业机遇展望.pdf

2022-12-01
13页
1MB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涉及国家发展各个方面的纲领性报告,为未来五年、十年以及更长时期指明发展方向。报告在继承十九大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方向指引,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也将深化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构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下文我们将简要总结未来发展关键议题,以及对于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影响,展望未来发展机遇。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着重强调“安全”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提法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


报告指出,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下,报告牢牢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强调了十四五规划的关注重点。“安全”、“创新”、“改革”、“国际”、“科技”是十四五规划中出现的五个高频词汇,在二十大报告中继续强调并贯穿全文。其中频率最高的“安全”和“创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二者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国家谋求高水平发展的定力和决心。


从报告结构上看,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国家安全首次作为新的章节独立阐述。与十九大报告相比,二十大报告在发展举措部分增加3个章节,分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均作为单独部分进行阐述,体现了对科教、法治、安全的重视和强调。


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报告把“形成新发展格局”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报告同时指出,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国内循环方面着重扩大内需、优化供给、打通堵点,在国际循环方面着重完善制度、提升结构、深化合作等,从而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国民经济发展的七个关键趋势我们认为二十大报告重点讨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七个关键趋势,分别是实体经济、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内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安全和共同富裕。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重点。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重点关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服务业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要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高水平对外开放突出制度开放,建设贸易强国。制度方面,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贸易方面,货物贸易重在优化升级,服务贸易重在机制创新,同时明确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引进外资方面,强调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在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


在这一背景下,跨国企业可以利用丰富的运营经验优势,充分把握并积极融入更高水平的开放进程,比如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本土合作伙伴协力加速技术创新;再如以国际环保标准带动整体供应链的绿色转型,推动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继续深耕中国极具潜力的市场,为自身在华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既要扩大内需也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指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扩大国内需求能更好发挥消费、投资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需要围绕需求结构变化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育、科技、人才三元并行,重要性获得系统性提升。党的报告第一次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设置在同一章节,放在“高质量发展”章节之后,体现了对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的重视。一方面反映了新旧动能交替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内外形势下自主创新的必要性。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发展新动能、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用;同时,在不确定性加大的国际环境下,“卡脖子”技术等问题客观要求快速提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攻关能力。


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进一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服务国内产业升级。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转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个大方向,要有计划有步骤推进,但同时要确保能源供给稳定、能源结构平稳安全过渡。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受到重视,新能源提速发展而非放缓。数字技术与电网、储能、补能设施建设的融合推进将催生新兴业态,推动新的绿色合作方式和解决方案的产生。强调发展的安全性。报告提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需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解决种子对外依存度高问题。


能源安全需降低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切实推进新能源战略。产业链安全需解决芯片、核心软件等关键技术环节的“卡脖子”困境,对产业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掌控,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共同富裕绿色发展安全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内需实体经济共同富裕的内涵更加丰富,重要性提升。十九大以来国家重要文件对共同富裕的着墨不断增多,二十大报告更加明确了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二十大报告新提出“机会平等”、“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意味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进一步落实落细。


报告再一次强调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明确机会平等是关键,不搞结果均等。同时明确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意味着在容许财富合理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约束和税收制度将更加规范。宏观经济展望经济稳步回暖机遇挑战并存当前,受地缘政治紧张、能源粮食危机等多重影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叠加发达经济体持续已久的高通胀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世界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转弱,这无疑将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诸多外部挑战。


2022年以来,在经历了二季度的低谷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3.9%,前三季度累计实现3.0%的增长。其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但是受二季度疫情反复的影响,消费信心指数持续落在90以下(2020年前平均在120左右),居民消费信心进一步恢复仍需时日;投资结构正不断改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显著高于整体投资表现,但在房地产投资放缓的背景下,如何寻找新的增长动能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得益于极具韧性的供应链,中国的外贸和吸引外资的表现始终保持良好态势,出口增速在2021年和2022年前10个月分别达到30%和11.1%,外商直接投资在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均保持在20%左右,体现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以及中国市场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不过,10月出口下滑背后蕴含的外需减弱风险值得重视。二十大后,稳定经济增长将被赋予更高的重要性。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未来国家将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这也将提振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德勤】二十大后国民经济及行业机遇展望.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