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汽车板块2022&1Q23财报总结:板块短期扰动因素多,静待成本下行后的边际改善.pdf

2023-05-13
36页
1MB

1. 汽车整体:2022 汽车板块业绩承压,3Q22 后估值有所 回落


1.1 行业表现:2022 年至今汽车指数跌幅较大,乘用车批售增速高于零售


2022 年至今沪深 300 指数跌 18.4%,汽车(申万)跌 21.8%。结合乘用车批零看,在 长三角复工复产、芯片紧缺缓解及购置税减免刺激下,2H22 批零增速均有所回暖,整体 看全年有 10 个月批售增速高于零售。2023 年 3 月,终端市场折扣加大带动车市销量, 3M23 批/零售同比分别+8.2%/+10.9%。


1.2 板块业绩:1Q23 利润环比改善,2022 营收、利润表现呈现差异


1)1Q23 利润环比改善,同比表现强于营收。板块 1Q23 营收/扣非归母净利 7984 亿/184 亿,营收同/环比+5.2%/-15.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环比-10.0%/+525.1%(扭亏);2) 2022 板块营收延续增长态势,利润小幅下跌。板块 2022 营收/扣非归母净利 32619 亿 /563 亿,同比+4.6%/-2.0%。


1Q23 费用率施压扣非净利率。板块 1Q23 扣非净利率 2.3%,同比-0.4pct。拆分来看, 毛利率/费用率 14.2%/11.3%,同比+1.4pct/+1.1pct,利润率承压自费用率。 2022 扣非净利率同比下降。1)板块 2022 扣非净利率 1.7%,同比-0.1pct。拆分来看, 毛利率/费用率 13.8%/10.8%,同比+0.7pct/+0.2pct。2)为进一步确定扣非净利率的 影响因素,我们对扣除上汽集团后的板块进行分析,扣非净利率/毛利率/费用率同比 +0.2pct/+0.7pct/+0.1pct,汽车板块整体毛利率上行保障利润率。


1.3 基金配置:2022 汽车板块配置强度下降,1Q23 有回升趋势


2022 汽车板块配置强度有所下降,1Q23 呈现回升趋势。1)1Q23/2022 基金的汽车(申 万)持仓占板块流通股比例分别为 2.7%/3.8%,同比+0.2pct/-0.3pct;2)1Q23/2022 汽车板块持仓占基金股票仓位比例分别为 1.1%/1.5%,同比+0.2pct/-0.2pct。当前汽车 板块总市值占 A 股整体的 2.7%,行业仍属低配,后续基金仍有加强配置的空间。


1.4 北上配置:年初至今北上资金积极增配商用车企业


年初至今北上资金积极增配商用车,零部件细分龙头获增持。年初至今陆股通汽车标的 中 64.4%(58/90)获得北上资金增持,25.6%(23/90)受到减持。我们认为,积极布 局智能化赛道并处于估值低位区间企业受增持比例加大明显,细分看:1)整车企业:宇 通客车、中国重汽、中通客车、福田汽车、比亚迪等企业受到增持,整体看,商用车企 业获得较大增持,其中宇通客车增幅达 6.4%;2)零部件企业:双环传动、拓普集团、 银轮股份、伯特利等细分龙头企业获得较大增持,其中双环传动增幅达 3.9%。


1.5 板块估值:估值有所回调,关注后续修复机会


3Q22 后汽车板块出现大幅估值回调。当前汽车市盈率为 29.26 倍(TTM),高于近十年 均值水平(22.8 倍),同沪深 300 比值为 1.8,高于近十年均值水平 30.1%。市净率为 2.01 倍(LF),低于近十年均值 9.1%,同沪深 300 比值为 1.4,低于近十年均值 0.8%。 年初至今,汽车标的中 53.1%(138/260)估值有所回调,我们认为估值在合理区间中, 汽车板块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2. 乘用车:2022 营收、利润增势强,看好边际成本下行后 的利润释放


2.1 乘用车市场:2022 批售增幅可观,1Q23 车市受终端价格战扰动


1Q23 终端销量干扰因素多,零售增速低于批售。1Q23/2022 我国乘用车批售 514 万辆 /2355 万辆,同比-7.2%/+9.7%。1Q23/2022 零售(上险数)422 万辆/2049 万辆,同 比-13.7%/-2.8%。2022 年车市整体受疫情及购置税刺激政策共同影响,3Q22 批零售同 比均走高,4Q22 终端市场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零售同比下滑。2023 年初,购置税减 半及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出,叠加春节较早的因素,1M23 批零售表现不佳,随着车企补 贴及政府促消费政策推出,批零售呈恢复趋势。


2022 年自主品牌总体份额提升,合资普遍表现较弱。 1)自主品牌总体份额提升,内部略有分化。2022 年 1-12 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实现销 量 1176.2 万辆(同比+23.1%),市占率为 49.9%(同比+5.5pct),其中,比亚迪/奇瑞 / 长 安 分 别 实 现 销 量 186.3 万 辆 /114.8 万 辆 /137.9 万 辆 ( 同 比 分 别 +153.5%/+32.7%/+15.6%),市场份额同比分别+4.5pct/+0.8pct/+0.3pct,吉利/长城 市场份额同比分别-0.1pct/-1.1pct。 2)头部合资品牌承压。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三家头部合资品牌市占率同比分别 -0.7pct/-0.2pct/-1.2pct。


2.2 业绩及运营:1Q23 利润受促销力度加大影响,2022 业绩表现亮眼


1Q23 利润下滑,2022 营收、利润双增长。板块 1Q23/2022 营收 3649 亿/15590 亿, 同比+4.7%/+18.1%,扣非归母净利 64 亿/293 亿,同比-37.5%/+28.1%;扣除上汽集 团后板块 1Q23/2022 营收 2189 亿/8380 亿,同比+32.0%/+49.6%,2022 年营收大幅 增长主受主机厂优先供给高端车型及终端折扣回收影响,扣非归母净利 42 亿/203 亿, 同比-19.6%/+370.7%,1Q23 利润下滑预计受终端折扣加大影响。


1Q23 费用率走高施压净利率。板块 1Q23 扣非净利率 1.7%,同比-1.2pct。拆分来看, 毛利率同比+2.0pct(预计受原材料压力下行影响),费用率同比+1.9pct,其中销售/管 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0.8pct/0pct/-0.2pct/+1.4pct。另扣非净利率受广汽集团 合联营投资收益负面影响 1.2pct,剔除该因素净利率预计同比持平。 2022 降本控费驱动扣非净利率同比上升。1)板块 2022 扣非净利率 1.9%,同比+0.1pct。 拆分来看,毛利率/费用率同比+1.9pct/+0.2pct。2)扣除上汽集团后,板块 2022 扣非 净利率/毛利率/费用率同比+1.7pct/+2.8pct/-0.4pct,毛利率改善叠加费用率下行驱动扣 非净利率同比提升,另板块(扣除上汽)减值损失/长安汽车合联营投资收益分别负面影 响 0.4pct/0.5pct。


2022ROE 同比提升,2022、1Q23 营业周期上行。1)板块 2022 ROE 为 7.4%(同比 +0.5pct),拆分来看,净利率同比下降 0.2pct,资产周转率上升,资产负债率同比上升 3.1pct;板块 2022 营业周期在疫情、局部地区限电的环境下整体上行;2)1Q23 板块 营业周期上行,存货周转天数增加,主要为 23 年初汽车消费疲软所致。


2.3 重点公司:1Q23 短期受折扣力度加大影响,看好后续利润释放


2022 乘用车企业营收普遍增长,1Q23 主流车企营收、利润普遍下行。1)2022 乘用 车企业营收普遍增长,预计主要原因为:供给紧张下,车企优先排产高价值车型+终端 价折扣收窄。2)1Q23 比亚迪营收维持高增长(同比+80%,销量同比+89%),受终端 价格战及销量压力影响,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车企营收同比降低,其中上汽集团受上 汽大众/通用销量下滑(同比分别-21%/-32%)影响严重。1Q23 多数车企利润下行主受 降价及规模效应减弱影响。 更新需求托底销量+成本压力下行推升车企业绩。1)销量:中期看车市更新需求确定性 高(2-3 年维度),2009 年我国车市销量首次突破 1000 万规模,2023 年-2025 年大概率 逐步迎来换购高峰期,更新需求将确定性提振终端;2)利润:2023 年缺芯、疫情、原 材料大幅上涨等供给端不利因素逐渐散去,4M23 车市终端折扣回落趋势已显现,随着 车企营销网络及车型平台布局等完善,车企高强度投入有望边际下行,利润弹性有望充 分释放。销量恢复+成本边际下行的逻辑下,我们预计乘用车板块将迎来销量和利润的 双重修复。


3. 零部件:1Q23 毛利率显著恢复,2022 成本端压力较大


3.1 业绩及运营:1Q23 盈利能力修复,2022 增收不增利


1Q23营收、利润双增长,2022利润表现不及营收。板块1Q23/2022 营收2725 亿/10682 亿,同比+8.6%/+5.1%;扣非归母净利 103 亿/335 亿,同比+17.6%/+0.4%;扣除华 域汽车后板块 1Q23/2022 营收 2356 亿/9100 亿,同比+10.4%/+3.9%,扣非归母净利 74 亿/271 亿,同比+21.6%/-4.7%。


1Q23 板块毛利率恢复推升净利率,2022 板块毛利率承压。 1)1Q23 板块扣非净利率为 3.8%,同比+0.3pct。拆分看,毛利率同比+0.8pct,主因 为原材料端压力改善;整体费用率同比+0.2pct,费用率小幅上行,其中销售/管理费用 率同比持平,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0.2pct/+0.1pct。 2)2022 板块扣非净利率为 3.1%,同比-0.1pct。拆分看,毛利率同比-0.9pct,主要受 原材料价格上涨及芯片供给仍较紧张影响;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 -0.2pct/-0.1pct/-0.6pct/+0.2pct,财务费用率大幅下行主因为汇兑收益增加(22 年板块 汇兑净收益+61 亿,正面影响利润率 1.4pct)。


2022 净利率下降施压 ROE,1Q23 运营周期大幅上行。1)2022 板块 ROE 为 6.0%(同 比-1.3pct)。拆分来看,净利率下降 0.7pct,资产周转率下行 0.04 次,资产负债率同比 +1.1pct;2022 板块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均同比上升,其中 2Q22 同比增幅明显, 预计主要受疫情影响;2)1Q23 板块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环比上行明显,预计受 主机厂需求减弱影响。


3.2 重点公司:成本压力下行助力利润修复,持续看好电动智能化


2022 行业毛利率承压严重,1Q23 利润普遍修复。1)2022 原材料成本仍在高位运行, 行业毛利率普遍受压制,福耀玻璃、爱柯迪、岱美股份的盈利能力在人民币汇率走弱的 情况下实现同比提升;2)1Q23 大宗商品及芯片成本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行业整体利润 及利润率迎来修复,受益新产品/项目放量,伯特利、爱柯迪、瑞鹄模具业绩增幅明显。 展望 2H23,建议关注智能化及新能源两大赛道。1)智能化赛道:伯特利(One-Box 线控制动将突破50 万套&制动与转向协同效应将显)、亚太股份(基础制动龙头&One-Box 量产在即),中鼎股份(国内空悬龙头&核心大客户比亚迪贡献增量);2)新能源赛道: 建议关注银轮股份(获取头部新能源车企定点&拓展至商用车提升单车价值量)、贝斯特 (涡轮增压向混动转型&客户拓展至头部新能源车企)。


4. 货车:2022 业绩承压自销量下滑,1Q23 曙光已现


4.1 货车市场:2022 重卡、轻卡销量走弱,市场集中度提升


销量趋势:2022 货车承压严重,1Q23 降幅收窄。1Q23/2022 货车总体销量 73 万辆/289 万辆,同比-16.6%/-32.4%。月度数据看同比增速总体呈现回暖趋势,1Q23 重卡各月销 量同比-48.9%/+30.2%/+50.4%,轻卡各月销量同比-44.8%/+43.6%/+14.9%。


市场格局:1Q23、2022 市场集中度提升


1)1Q23 重卡 CR5 达 89.8%(同比+2.4pct),市占率前三名中国重汽/东风汽车/一汽解 放市占率同比+2.1pct/0.6pct/-7.0pct,轻卡 CR5 达 61.6%(同比+0.4pct),市占率前三 名北汽福田/长城汽车/重庆长安市占率同比+1.9pct/+1.1pct/-2.4pct。 2)2022 年全年重卡 CR5 达 87.4%(同比+1.7pct),市占率前 5 名中国重汽/东风集团/ 一汽集团/陕汽集团/北汽福田市占率同比分别+3.1pct/-0.1pct/-6.1pct/+2.2pct/+2.5pct, 其中一汽集团市占率下滑严重;2022 年全年轻卡 CR5 达到 61.6%(同比+1.2pct),市 占率前 5 名北汽福田/长城汽车/东风集团/重庆长安/江淮汽车的市场份额同比分别 -0.4pct/+0.5pct/-0.3pct/+2.2pct/-0.4pct,其中重庆长安市占率大幅提升。


4.2 业绩及运营:1Q23 营收恢复,2022 业绩承压自销量大幅下滑


1Q23 营收同比恢复,2022 营收、利润受销量下滑压制。板块 1Q23/2022 营收 678 亿 /2259 亿,同比+5%/-36%,扣非归母净利 2 亿/-58 亿,同比-0.3%/-258%(亏损扩大)。 2022 年国六升级及下游基建放缓施压中重卡销量(2022 中/重卡销量同比-46%/-52%), 1Q23 重卡销量降幅收窄(1Q23 中/重卡销量同比-18%/-17%),头部车企率先恢复。


1Q23 板块扣非净利率持平,2022 费用率上行施压扣非净利率。 1)1Q23 板块扣非净利率为 0.4%,同比变动 0pct。拆分看,毛利率同比+0.7pct,主因 为原材料端压力改善,费用率同比+0.3pct,毛利率提升叠加费用率小幅上行,板块扣非净利率基本持平。 2)2022 板块扣非净利率为-2.6%,同比-2.1pct。拆分看,毛利率同比分别-0.1pct,销 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0.6pct/+1.0pct/-0.4pct/+1.2pct,其中研发费用率 大幅上行预计为销量下滑&改进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大所致。整体看,板块费用率上行施 压扣非净利率。


2022 ROE 同比下行,1Q23 营业周期上行。1)板块 2022 ROE 为-0.2%(同比-2.3pct)。 拆分来看,净利率同比-0.8pct,资产周转率下行,资产负债率同比-2.0pct;板块 2022 存货周转天数上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上行;2)板块 1Q23 存货周转天数同环比均下降, 预计受经济复苏,物流货运及基建需求回升影响。


4.3 重点公司:2022 行业集体承压,关注福田汽车、江铃汽车


2022 货车板块业绩整体承压,福田汽车 1Q23 扣非净利增长强势。2022 主要受国六排 放法规切换及下游基建放缓影响,中重卡需求受阻,板块内中重卡车企整体承压。 重点关注福田汽车、江铃汽车:1)福田汽车:公司 1Q23 营收 149.74 亿,同比+20.89%, 扣非归母净利 1.74 亿,同比+118.4%,2023 以来消费复苏,轻型物流车率先恢复,公 司为轻卡龙头有望充分受益;2)江铃汽车:公司 1Q23 营收 75.3 亿,同比+4.1%,扣 非归母净利 1.8 亿,同比-5.8%,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卡车,实现多场景智慧运力提升, 纯电轻卡及皮(E 路达、大道 EV、Robovan 自动驾驶货运车)已于 4 月亮相上海车展。


5. 客车:行业内分化显著,关注头部车企


5.1 客车市场:2022 客车销量承压,车企份额变化明显


销量趋势:2022 年客车整体销量下滑,2023 年以来实现正增长。1Q23/2022 客车整 体销量 10 万辆/41 万辆,同比+9.5%/-19.2%。月度数据看整体同比增速处负区间,5M22 后降幅开始收窄,2023 年 1-3 月月度同比分别-29.5%/+43.1%/+20.2%。


市场格局:1Q23 市场集中度提升,2022 头部车企份额下滑


1)1Q23 中大客 CR5 达 69.6%(同比+6.6pct),市占率前 3 名宇通客车/金旅客车/福田 欧辉市占率同比+2.1pct/+4.0pct/+1.9pct,轻卡 CR5 达 84.7%(同比+4.5pct),市占率 前 3 名上汽大通/江铃汽车/长安汽车市占率同比+0.3pct/+2.9pct/-1.2pct。2)2022 年全年中大客 CR5 为 60.3%(同比-7.8pct),市占率前 3 名分别为宇通客车/ 中通客车/苏州金龙(市占率同比分别-8.3pct/-0.6pct/-0.2pct);轻客 CR5 达 79.8%(同 比+3.7pct),市场整体走向集中,其中头部车企江铃汽车/上汽大通的市占率分别为 23.8%/19.0%(同比分别-0.4pct/-0.6pct)。


5.2 业绩及运营:1Q23、2022 营收同比微增,亏损幅度收窄


1Q23、2022 营收同比小幅增长,亏损幅度收窄。板块 1Q23/2022 营收 90 亿/517 亿, 同比+2%/+1%,扣非归母净利-3 亿/-24 亿,同比+61%(亏损收窄)/+8%(亏损收窄)。 2H22 后中大客车销量同比回暖叠加原材料成本下行,1Q23 板块亏损大幅收窄。


5.3 重点公司:行业内高度分化,重点关注头部客车企业


客车板块高度分化,宇通客车 1Q23 扣非净利超预期。1Q23/2022 客车板块营收及利润 表现差异明显,其中宇通客车 1Q23 营收、利润实现双增长。随着电动客车的推广+疫 后出行恢复。


6. 赛道:布局电动智能,聚焦中长期核心价值


6.1 线控制动:智能驾驶执行层的关键技术,优质本土厂商有望突围


当前线控制动市场被博世垄断,本土厂商不断涌现新进入者。从量产节奏和出货量看, 国内厂商中拿森电子、同驭科技最早实现量产(均为 Two-Box 方案),同驭的产品配套 率最高。伯特利是国内最早实现 One-Box 量产的公司,预计 2022 年出货 40+万套,实 现了国内厂商 One-Box 技术与销量的突破。2023 年预计亚太股份、格陆博、利氪科技 的 One-Box 产品将陆续量产。万安科技(通过控股子公司瀚德万安)在国内厂商中率先 实现商用车 EMB 的上车测试,2023 年预计实现批量供应。 伯特利/万安科技/亚太股份基本具备制动全系列供应能力。从制动产品线看,国内厂商 中伯特利/万安科技/亚太股份/格陆博/力邦合信实现了品类的全覆盖,拥有驻车制动和行 车制动产品的系统供应能力,并开启了 EMB 系统的研发工作,有望率先实现国内线控制 动技术新的突破。


缺芯窗口期:短期保供需求→长期供应链稳定需求,国产替代方案兴起。2021 年以来缺 芯导致国际巨头线控制动产品交付受限,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加速替代的窗口期。除了国 内技术比较落后的 MCU,目前国内厂商的 ABS/ESC/EPB 基本都有完全国产替代方案, 部分国内厂商的线控制动也积极采取国产芯片替代方案,实现辅芯片完全国产化,关键 零部件(电磁阀等)也实现了自研自制。


我们认为线控制动赛道,核心电控产品(ABS/EPB/ESC)布局完整,线控制动产品量产 进程快,以及关键部件(芯片/电磁阀等)实现国产替代的供应商有望率先突围,推荐伯 特利、亚太股份和万安科技等。


6.1.1 伯特利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55.39 亿元,同比+58.61%;归母净利润 6.99 亿元,同比+38.49%。 其中 4Q22 实现营收 18.55 亿元,同比+59.38%;归母净利润 2.21 亿元,同比+62.33%。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15.00 亿元,同比+47.86%;归母净利润 1.72 亿元,同比+24.54%。 国内制动第一梯队厂商,智能电控产品持续放量。公司形成了传统制动+电控制动+转向 +轻量化的产品布局,制动领域覆盖制动器、ABS、ESC、EPB、线控制动全系列产品, 且是国内最早实现 One-Box 量产的制动厂商。2022 年公司智能电控产品销量为 250 万 套(同比+86.2%),实现营收 23.74 亿元(同比+86.2%),营收占比 44%(同比+7.8pct), 智能电控产品大幅推升业绩。2022 至 1Q23 公司 EPB/ESC/WCBS/ADAS/机械转向量产项 目分别新增 39 项/8 项/19 项/10 项/18 项。


定点项目持续突破,线控底盘协同效应可期。1)1Q23 定点项目再突破。截至 1Q23 公司在研项目数为 443 项,1Q23 新增定点 94 项,其中新增 EPB 项目 12 项、WCBS 项 目 24 项、ADAS 项目 6 项、转向项目 9 项、轻量化项目 16 项。1Q23 公司再次获得北美 某著名整车厂的铸铝前后转向节产品,预计生命周期 7 年实现总收入 3.9 亿美元,获得 欧洲某整车厂铸铝前后转向节产品,预计生命周期 6 年实现总收入 2100 万美元;2)线 控新品开发进展顺利。2022 年公司已完成 WCBS 2.0(具备制动冗余)原理样机开发, 预计于 1H24 量产,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预计于 2023 年完成 A 轮样机开发,正进 行 DP-EPS、R-EPS 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的研发工作,进一步完善线控底盘布局。


6.1.2 亚太股份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37.50 亿元,同比+3.29%;归母净利润 0.68 亿元,同比+54.71%。 其中 4Q22 实现营收 11.04 亿元,同比+0.70%;归母净利润 0.27 亿元,同比+134.54%。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8.80 亿元,同比-8.41%;归母净利润 0.38 亿元,同比+60.38%。 公司盈利能力拐点已现,前期产能投放即将兑现。1Q23 公司盈利能力实现近 5 年新高, 1Q23 公司毛利率 16.0%,同比+1.8pct,为近 5 年最高点;归母净利率 4.3%,同比+2.9pct; 扣非净利率 3.0%,同比+1.0pct,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产品结构改善显著,2023 年电控&线控底盘再突破。公司电控产品全面覆盖 ABS、ESC、 EPB 等,客户包括长安、吉利、长城等主流车企。1)电控占比持续上升。2022 年电控 产品实现销量 151 万只(同比+52%),实现营收 6.6 亿(同比+36.5%),营收占比 17.5% (同比+4.2pct),2022 年新启动 53 个电控项目,量产项目达 44 个;2)One-Box 线控制动量产在即。截至目前,IBS 已获得长安、东风及国外车企等定点,预计于 2023 年下半年实现量产,产品价值量与毛利水平进一步提升,将打开业绩增长空间;3)以 底盘制动为基,布局智能驾驶产业链。公司以底盘制动为基石,实现了 77GHz 毫米波雷 达、视觉系统、ADAS 系统产业化。轮毂电机与线控底盘方面,公司具备多款驱动、制 动集成化轮毂电机产品的开发能力。


6.1.3 万安科技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33.64 亿元,同比+23.99%;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228.29%。 其中 4Q22 实现营收 11.52 亿元,同比+44.63%;归母净利润 0.19 亿元,同比+76.72%。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7.62 亿元,同比+14.69%;归母净利润 0.01 亿元,同比-143.68%。 率先突破 EMB 产品,瞄准商用车线控制动市场。万安科技底盘控制系统产品覆盖乘用 车和商用车两大领域,近年公司业务由基础制动产品拓宽至电控和智能驾驶产品,还涉 足底盘轻量化、无线充电产品等。公司控股子公司瀚德万安自 2017 年开始组建团队研 发 EMB 系统,目标市场为使用气制动的商用车市场, 2021 年,第一代 EMB 系统在客 户车辆(开沃牌)上通过工信部公告测试,2021 年 9 月,公司开启第二代 EMB 的研发 工作。EMB 控制响应精确,能大幅减少车辆制动反应时间、提高制动效能、缩短制动距 离(达物理极限),随着商用车的销量复苏以及电动智能化的推进,公司 EMB 产品有望 快速实现上量。


6.2 热管理:新能源热管理蓝海可期,内资零部件厂商逐步崛起


从热管理行业参与者的产品布局来看,目前头部热管理供应商均在积极布局集成模块赛 道,研发冷媒侧或冷水侧集成模块,以此提高自身总成化供货能力,并迎合车企通过集 成化降本的需求,我们认为在核心零部件细分领域已经具备较大规模和技术优势的龙头 公司会有更强的先发优势。 从热管理行业参与者的客户质量来看,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浪潮下,未来燃油品牌份额将 持续下降,持续推荐电动化主线,在电动车降价的背景下更看好特斯拉和新势力客户占 比较高的零部件供应商。此外,部分汽车热管理厂商开始布局储能、数据中心等其他领 域换热产品,我们看好积极拓宽终端客户的厂商。 从产品布局和客户质量两个维度对热管理标的进行挑选,推荐银轮股份、飞龙股份、腾 龙股份、川环科技等。


6.2.1 腾龙股份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26.7 亿元,同比+14.47%;归母净利润 1.23 亿元,同比+34.9%。 其中 4Q22 实现营收 9.51 亿元,同比+4.76%;归母净利润 0.19 亿元,同比+281.41%。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6.77 亿元,同比+14.03%;归母净利润 0.37 亿元,同比+30.07%。 新能源客户资源丰富,热交换业务规模有望高增。公司在空调热交换系统领域深耕多年, 已经与沃尔沃、本田、Stellantis、大众、吉利、上汽、长城等多家国内外主要的汽车整 车制造企业,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等国内新兴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以及法雷奥、马 勒、翰昂、大陆、博世等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稳定 供货,此外公司也在积极开拓其他潜在新能源客户。其中吉利新能源、理想、小鹏、赛 力斯等客户于 22 年开始起量,未来随着新能源客户新车型的持续推出,公司热交换业 务规模有望高速增长。


6.2.2 银轮股份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84.8 亿元,同比+8.49%;归母净利润 3.83 亿元,同比+73.92%。 其中4Q22 实现营收24.79 亿元,同比+24.92%;归母净利润1.52 亿元,同比+3160.87%。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25.55 亿元,同比+24.35%;归母净利润 1.27 亿元,同比+80.73%。 公司秉承“1+4+N”战略,新能源车定点不断。公司持续丰富新能源产品,形成了“1+4+N” 产品体系,并积极开拓新能源客户,在北美新能源标杆车企、宁德时代等原有新能源客 户基础上,又陆续获得了比亚迪电池冷却板、北美新能源标杆车企电控芯片冷却系统和 某新车型空调箱、国内造车新势力水冷板、零跑前端模块等新定点。根据客户需求与预 测,上述项目达产后为公司新增年销售收入 50.6 亿元,其中新能源业务占比约 69.6%。 工业及民用换热有望成为公司第三成长曲线。2022 年公司积极布局工业及民用换热领域: 在民用换热业务方面,水氟板式换热器、采暖热泵产品水路侧换热器等业务呈现快速增 长势头,陆续获得了美的、格力等客户批量订单;在数据中心热管理方面,公司数据中 心冷却系统方面研发已持续数年,已取得重要进展;在储能方面,电池冷却板、电子风 扇、电子水阀等已形成量产,储能热管理系统与头部客户进行联合开发,目前主要客户 有北美新能源标杆车企和宁德时代。我们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和储能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 段,散热需求增加,公司工业及民用换热业务有望受益,成为公司第三成长曲线。


6.2.3 川环科技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9.07 亿元,同比+16.81%;归母净利润 1.22 亿元,同比+16.6%。 其中 4Q22 实现营收 2.77 亿元,同比+14.44%;归母净利润 0.38 亿元,同比+4.17%。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2.05 亿元,同比+6.48%;归母净利润 0.23 亿元,同比+6.98%。 新能源车管路持续放量,储能业务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在新能源车方面,公司和比 亚迪、理想、广汽埃安、长安深蓝、极氪等头部新能源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预计多款合作车型将在 23 年放量,为公司汽车管路业务贡献显著增量。在储能方面, 公司积极抢占储能增长机遇,大力拓展储能客户,22 年已经实现相关产品的批量供货。 未来公司将持续利用在汽车类管路系统的配方等技术优势,加大储能领域的管路系统产 品开发和拓展,提高该类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储能业务有望成为公 司第二增长极。


6.2.4 飞龙股份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32.58 亿元,同比+4.57%;归母净利润 0.84 亿元,同比-40.73%。 其中 4Q22 实现营收 8.38 亿元,同比+23.07%;归母净利润 0.26 亿元,同比+188.34%。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9.46 亿元,同比+16.49%;归母净利润 0.68 亿元,同比+678.11%。 乘新能源春风,水泵业务有望量价齐升。传统燃油车使用机械水泵,单车价值量为 80-100 元,新能源车则使用电子水泵,单车价值量约为 400-600 元,水泵价值量提升较大。公 司目前已经成功为蔚来、理想、赛力斯、广汽埃安、奇瑞、吉利新能源、哪吒等新能源 车企进行配套供货,此外也在不断拓宽其他新能源客户,下游订单充沛,未来新能源客 户放量有望带动公司水泵业务实现量价齐升。 从 0 到 1,横向拓宽热管理模块系统产品。公司立足于电子水泵产品,横向拓宽热管理 模块业务,主要包括热管理控制阀、燃料电池热管理控制阀、电子执行器、电动车水阀、 域控制器、热管理系统集成及各种变型产品,并逐步拓展其他新产品,2022 年公司开发 热管理模块系统产品 14 种。目前热管理业务已经获得吉利、理想等客户定点,未来将为公司贡献纯增量。


6.3 空气悬架:显著提升乘坐舒适性,“自主品牌高端化+国产替代”下有望 加速渗透


国产替代下降低搭载成本,提升车企配置意愿。整车厂采购软硬分离,国产品牌有单点 突破机会。整车厂软件培养了自研能力和全栈开发能力,出于个性化产品设计需要和成 本降低需要,采购模式发生变化。以前整车厂从 AMK、大陆等外资厂商采购一整套空气 悬架大总成,现在分拆成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等硬件的小总成寻求供应商,降低了 国内厂商的进入门槛。国产品牌供货降低一半多的成本,促进空气悬架向低价车型渗透。 搭载在“百万级别豪车”上的空气悬架大约需要 2 万人民币,而国产品牌由于节省了运输 成本、产线自动化水平较高,搭载只需要 8000 人民币。目前国内多家厂商进入竞争且 产品处于在研状态,部分部件实现量产突破。未来有望通过与国外厂商可比较的产品性 能和更低的供货成本实现更多替代。 空气悬架相较于传统悬架具备主动调节功能,能够兼顾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尤其 在新能源汽车上性能优势显著。“自主品牌高端化+国产替代降本”将双轮驱动空气悬架向 更低价格车型渗透,未来潜在市场空间广阔。软硬件解耦推动采购模式转变,国内领先 厂商有望凭借缩短开发周期、低成本等本土优势实现单点突破,挤占蓝海市场。


6.3.1 中鼎股份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148.52 亿元,同比+16.02%;归母净利润 9.64 亿元,同比-1.55%。 其中 4Q22 实现营收 45.93 亿元,同比+32.69%;归母净利润 2.14 亿元,同比+62.91%。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38.59 亿元,同比+14.91%;归母净利润 2.62 亿元,同比+4.63%。 积极推进新能源布局,推动流体管路业务实现价量齐升。公司旗下子公司 TFH 拥有自主 专利的独家生产技术 creatube 工艺以及 TPV 软管和尼龙管的核心技术,积极推进新能 源汽车热管理管路系统总成业务,公司流体管路产品的单车价值从传统车上的三百元左 右提升到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近千元,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更达到一千五百元左右。新能 源的渗透带动管路数量和价值量的提升,未来预计公司凭借 TFH 的技术优势继续受益于 新能源机遇,支撑营收和盈利双稳健成长。 空悬系统营收扭转同比负增长趋势,未来放量可期。公司 2022 年空悬系统营收迎来拐 点,实现同比正增长。相比于传统悬架能够兼顾舒适性和操纵性能,目前市场渗透率较 低,未来市场潜在空间较大。公司子公司 AMK 是空悬系统的领先供应商,为捷豹路虎、 沃尔沃、奥迪、奔驰、宝马等世界顶级主机生产商配套,截至目前 AMK 中国已获订单总 产值 73.14 亿元。且 AMK 产品从优势的空气供给单元积极向空气弹簧等拓展,有望贡献 新营收。


6.3.2 巨一科技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34.83 亿元,同比+64.07%;归母净利润 1.49 亿元,同比+13.69%。 其中4Q22 实现营收13.17 亿元,同比+83.94%;归母净利润0.51 亿元,同比+692.63%。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6.68 亿元,同比+21.63%;归母净利润 0.22 亿元,同比-39.57%。 紧跟新能源发展快车道,构筑自研技术护城河,前期技术和产能积淀驱动订单放量。公 司前瞻新能源的转型升级机会,持续加码研发,2022 年研发投入 2.42 亿元,同比增长 45.27%。公司围绕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两大业务,着力打造“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借助于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旺盛需求,产品加速放量和升级。在智能 装备业务方面,自主研发并掌握锂电池电芯自动叠片技术、动力锂电池电芯包胶技术等 多项动力电池及燃料电池装测技术,募投项目“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顺利 实施保障订单高增下的交付能力。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方面,公司紧跟下 游需求,蓄力研发并积极进行扩产,全面布局油冷、扁线、高压、碳化硅等新技术,突 破多合一产品平台开发、高压三合一电驱动系统设计,“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 业化项目”预计 2023 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年产产能将增加 50 万套。总体来看,2022 年 公司合同负债 20.46 亿元,较期初增长 45.84%,存货 34.34 亿元,较期初增长 39.58%, 为 2023 年收入确认提供坚实订单支撑。我们认为,凭借公司的自研技术核心竞争力及 下游新能源汽车的旺盛需求,公司营收有望持续稳步增长。


6.3.3 卡倍亿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29.48 亿元,同比+30.01%;归母净利润1.4 亿元,同比+62.21%。 其中 4Q22 实现营收 8.88 亿元,同比+28.65%;归母净利润 0.39 亿元,同比+172.51%。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7.39 亿元,同比+20.29%;归母净利润 0.36 亿元,同比+30.84%。 新能源推动产品结构优化,营收和盈利能力持续稳健向好。1)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机遇 下,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22 年公司新能源线产品实现营收 3.30 亿元,同比高增 54.40%,营收占比 11.19%。新能源线缆对于耐高压、耐高温、耐老化等性能要求较高, 价值量较高,下游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也带来较大市场增量。同时智能网联车内电子元 器件增多,单车数据线缆的需求量增加。2)与客户深度绑定,积极拓展新能源增量客 户。线缆厂的供货认证周期长、认证复杂,因此客户粘性较强,公司目前已经进入大众、 通用、福特、比亚迪等整车厂商供应体系,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长期稳固,存量客户 深度绑定、新能源新客户开拓不断形成新增量,对订单和营收提供有利支持。3)产能 及时响应需求,成本优势加速国产替代。2022 年,上海卡倍亿“新能源汽车线缆及智能 网联汽车线缆产业化项目”完成试生产阶段正式进入达产阶段。此外,本溪卡倍亿“新能 源汽车线缆生产线建设项目”基本完成施工建设并进入试生产阶段、全资子公司湖北卡倍 亿正式成立并进入厂房建设施工的筹备阶段,近年来外资汽车线缆企业正逐步收缩,公 司有望通过更精细化产品布局和产能建设扩大市场需求的覆盖面,填补外资线束厂商对 应的市场份额。


6.4 内外饰:业绩稳中向好,座椅总成国产替代加速


受益消费升级,汽车内外饰市场空间不断扩大。根据产品在整车中应用位置的不同,汽 车饰件产品可进一步划分为内饰件和外饰件两大类。内饰件位于汽车内部,形成汽车内 表面,为驾乘人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包括仪表板、门内饰板、门立柱、座椅等典型 的塑料件及其附属件,以及顶棚、地毯等模压件;外饰件主要指汽车外部的塑料装饰件, 包括保险杠、空调进气格栅、前格栅、扰流板等。汽车饰件是直接体现汽车豪华、精致 的要素,成为整车产品竞争的重要维度。汽车品牌也需凭借饰件风格强化自身的品牌定 位,通过高品质、智能化的内外饰产品提升产品吸引力。


受消费升级因素的影响,汽车的代步属性逐渐弱化,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更加关注其豪 华感、科技感带来的附加值。主机厂也为迎合消费者更具个性化、舒适化、安全化的多 元需求,围绕车身及内外饰的工艺、材料等方面展开技术创新,由此带来单车价值量的 不断走高,特别是以触控大屏、电动座椅、电动尾门等为代表的智能座舱单车价值量是 传统座舱的 3-5 倍。这些变化都为车身及内外饰的行业成长带来新机遇。根据乘联会披 露的数据也验证了汽车消费升级的大趋势,2018 年到 2022 年,A0 级汽车消费占比从13%下降到 7.9%,A 级车消费占比从 59.3%下降到 49.8%,而 B 级车消费占比从 15% 提升到 25.5%,C 级车的消费占比从 3.3%提升到 5.1%。


原材料价格下降带动内外饰板块盈利能力的上升。汽车内外饰常用塑料主要有 PP 类、 PU 类、PE 类、PA 类等,其中用量最大的为 PP 类材料。PP 类材料中文名称为聚丙烯, 被大量用于内外饰件的零件本体注塑,如主副仪表板本体、储物箱、门护板本体、立柱 本体、座椅护板、行李箱护板、座椅扶手、前后保险杠蒙皮等,以及各种装饰板。从 2012 年至今,PP 类价格在 7.7 至 12.5 万元/吨之间波动,从 2022 年二季度开始,PP 类原材 料价格逐步回落,目前单价处在 8 万出头/吨,处于历史低位,带动相关公司盈利能力的 提升。


6.4.1 新泉股份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69.47 亿元,同比+50.60%,实现归母净利润 4.71 亿元,同比 +65.69%。其中 4Q22 实现营收 22.26 亿元,同比+65.00%;归母净利润 1.56 亿元, 同比+145.79%。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21.73 亿元,同比+45.81%,实现归母净利润 1.52 亿元,同比 +81.63%。


公司是汽车饰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完善的生产基地布局,与国内外主流车企建 立了合作关系。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汽车饰件产品系列,主要产品包括仪表板总成、顶 置文件柜总成、门内护板总成、立柱护板总成、流水槽盖板总成和保险杠总成等,并已 实现产品在商用车及乘用车应用领域的全覆盖。公司以长三角地区、京津地区、华中地 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汽车产业集群为市场基础,结合现有客户生产区域布局,在常 州、丹阳、芜湖、宁波、北京、青岛、长春、鄂尔多斯、长沙、佛山、成都、宁德、重 庆、西安、上海、杭州、合肥、天津、大连等 19 个城市设立了生产制造基地,大幅提 高了产品供应效率,提升产品准时交付能力,并有效降低产品运输成本。此外为把握汽 车产业国际领域内的发展趋势、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已在马来西亚和墨西哥投资设立公 司并建立生产基地,并在美国设立子公司,培育东南亚和北美市场并推动公司业务辐射 至全球。目前公司与一汽解放、北汽福田、陕西重汽、中国重汽、东风汽车等国内前五 大中、重型卡车企业,以及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上海汽车、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广 汽集团、比亚迪、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长安福特、江铃福特、长城汽车、北美知名品 牌电动车企业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可转债募资建设新型产业基地,满足客户 Tier0.5 级合作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 已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产品配套供应能力和高效的管理效率,并已完成多项集成整合 的模块化、系统化产品配套服务,具备成为 Tier0.5 级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公 司业务发展迅速,与多家整车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在 Tier0.5 级供应模式 市场趋势推动下,已有多家整车厂商寻求与公司建立新型供应合作。公司在 2022 年发 布可转债预案,拟募资 13.88 亿元,在上海建设新型产业配套基地,进一步加深同整车 厂商的协同配套关系,推动公司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与整车厂商共同成长壮大。 上海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供应配套能力,将为公司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提 升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


6.4.2 继峰股份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179.67 亿元,同比+6.74%,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 亿元,归母 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2022 年公司大幅亏损主要是进行了长期资产减值(含商誉),其 对 2022 年归母净利润影响-14.27 亿元。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51.11 亿元,同比+21.57%,实现归母净利润 0.6 亿元,实现扣非 归母净利润 0.65 亿元,同比去年扭亏为盈。 与格拉默整合初见成效,盈利能力有望提升。2019 年公司并购德国格拉默集团,乘用车 内饰产品拓展至中控系统、热塑功能件等,并由此进入商用车座椅领域,继峰+格拉默 一举成为全球汽车头枕、扶手、中控系统及商用车座椅龙头细分领域。并且公司通过并 购格拉默一举进入德系、美系等全球汽车品牌的供应链体系。自 2020 年开始,公司将 战略重心从整合格拉默、提升格拉默的盈利能力,开始向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进行新 业务布局方向转变。过去三年公司与格拉默之间的整合受到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的影响, 进度一度低于我们的预期。不过自 2022 年下半年,公司的产销能力得到很大程度释放, 并得益于公司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以及格拉默的“Path to Profitability”计划(“P2P” 计划)的开展,取得的积极效果在三季度起逐步体现,公司自 2022 年第三季度之后,连 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扣除减值影响),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91 亿元、0.87 亿元(扣 除减值影响)、0.60 亿元。


乘用车座椅获得重大突破,其余电动出风口、隐藏门把手等新业务也进展迅速。2021 年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之后, 2022 年公司获得 2 个不同新能源 汽车主机厂定点,凸显了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对公司在乘用车座椅领域的认可;2023 年以 来,公司又获得 2 个新增乘用车座椅定点。公司乘用车座椅业务订单持续落地,并开始从新能源车企拓展到传统高端合资车企,使得公司在乘用车座椅业务的客户结构进一步 优化并趋多元化,市场基础更加广泛、稳固。截至 2023 年 3 月,公司累计乘用车座椅 在手订单共 5 个,根据客户规划,假设同一年量产,预计年产值将达到约 50 亿元。电 动出风口事业部快速增长,2022 年实现销售额近 9,000 万元,同比实现数倍增长,目前 已获得在手项目超 30 个,根据客户规划,假设同一年量产,预计年产值将超过 7 亿元。 未来几年,随着新订单的不断获取,以及更多项目陆续量产,隐藏式电动出风口的销售 收入将实现快速增长。公司此外还首次获得乘用车隐藏式门把手订单、乘用车车载冰箱 订单。


6.5 轻量化:一体压铸引领行业发展,产业迎来扩产时机


电动化大幅提升轻量化需求,一体压铸引领行业发展。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方 式,并且在电动车电池包能量密度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轻量化也是提升续航里程, 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上汽大众工程师沈卫东在《2021 中国汽车铝合金开发者 论坛》上明确表示,有实验证明传统汽车整车重量每降低 10%,油耗降低 6%-8%,整 车重量降重 100kg,CO2排放量可以减少约 5g/km;新能源汽车降重 100kg,续航可提 升 10%-11%,还可以减少 20%的电池成本及 20%的日常损耗成本。近年来节能减排日 益趋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催生了对于轻量化需求大幅提升。铝合金的应 用范围从燃油车的发动机缸体、变速箱壳体等动力系统向转向节、控制臂、副车架等底 盘系统以及底板、立柱等车身系统发展。大量铝合金的使用催生了一体压铸新的生产方 式。 一体化压铸技术通过将原本设计中需要组装的多个独立的零件经重新设计,并使用超大 型压铸机一次压铸成型,直接获得完整的零部件。特斯拉 Model Y 后地板总成采用一体 压铸后,将 70 个零部件一体化压铸为 1-2 个大型铝铸件,使零部件重量减少 10%-20%, 连接点数量由 700-800 个减少到 50 个,制造时间由原来 1-2 小时缩短到 3-5 分钟,大 幅精简了制造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未来一体压铸技术更加成熟之后, 前后车架&座舱、地板&电池壳都有望采用这种新的技术。


压铸企业竞相融资扩产,布局一体压铸。在高景气度的轻量化需求带动下,众多压铸公 司开启融资扩产,拓普集团、文灿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等众多企业都在已经相继发 布了融资扩产,建设新生产基地的公告,另外也通过融资采购大吨位的压铸机,布局一 体压铸技术,目前一体压铸在压铸材料、压铸工艺等核心环节仍需进一步优化。


6.5.1 拓普集团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159.93 亿元,同比+39.52%,实现归母净利润 17 亿元,同比 +67.13%。其中 4Q22 实现营收 48.89 亿元,同比+34.33%;归母净利润 4.91 亿元,同 比+86.21%。 1Q23 公司实现营收 44.69 亿元,同比+19.32%,实现归母净利润 4.5 亿元,同比+16.67%。 前瞻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持续扩大产品线,形成平台型企业。公司以减震及内饰件产 品起家,长期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积极拓展产品门类。目前公司已经拥有 8 大系列产 品,即汽车 NVH 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车身轻量化、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底 盘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单车配套金额约 3 万元,且公司产品线仍具备 扩展空间。2022 年公司在 NVH 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车身轻量化、热管理系统四大 产品系列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收入体量,成为细分行业的龙头,在其余几个产品系列如 IBS 项目、EPS 项目、空气悬架项目、热管理项目、智能座舱项目获得一汽、吉利、华为、 金康、理想、比亚迪、小米、合创、高合等客户的定点,开始逐步量产。公司单车价值 量足够高,客户足够优质,为公司长远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 2021-2023 连续 三年分别发布融资计划,分别融资 20 亿元、25 亿元、40 亿元用于内外饰、轻量化、热 管理系统、空悬系统的研发及扩产。


公司 Tier0.5 级合作模式持续推进。在国内市场,公司与华为、金康、比亚迪、吉利新 能源、理想、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的合作进展迅速,单车配套金额不断提升。在国 际市场,公司与美国的创新车企 RIVIAN、LUCID 等科技企业以及 FORD、GM、FCA 等 传统车企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全面合作。为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公司在国内持续 在全国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布局产能,海外波兰工厂已经投产,墨西哥首期 220 亩工厂 也加快规划建设进度,以确保满足战略客户的订单需求,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6.5.2 文灿股份


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52.30 亿元,同比+27.18%,实现归母净利润 2.38 亿元,同比 +144.50%。其中 4Q22 实现营收 13.41 亿元,同比+16.95%;归母净利润-0.21 亿元, 同比转亏。 1Q23 公司实现营收12.72 亿元,同比+2.31%,实现归母净利润0.03 亿元,同比-96.80%,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03 亿元,同比-96.77%。 收购百炼,实现技术工艺补齐。公司传统的技术优势为高压铸造,在近年设立江苏文灿 后进一步建设发展低压铸造工艺;同时公司 2020 年完成了法国百炼集团的收购,法国 百炼集团核心产品包括汽车制动系统、进气系统、底盘结构件等产品领域的精密铝合金 铸件产品,具有系统级的研发能力,产品工艺为重力铸造和低压铸造,核心工艺为重力 铸造。法国百炼集团收购完成后,公司工艺能力得到完善,产品品类得以扩充,具体包 括新增涡轮增压系统产品线,以及更复杂的铝合金轻量化刹车件、底盘结构件等。更佳 的生产制造方案以及更为全面的产品系列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产品工艺需求,提升公司的成长天花板。


前瞻布局铝合金车身结构件及一体压铸技术,已抢占先机。公司集合高压铸造、低压铸 造和重力铸造等铝合金铸造工艺,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和的车身结 构系统、三电系统、底盘系统、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制动系统及其他汽车零部件 等。1)铝合金车身结构件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公司从 2011 年开始研发车身结构件产品, 通过十年的产品开发和生产,在车身结构件产品领域公司产品的良品率平均都能达到 90%-95%以上,2020-2022 年铝合金车身结构件收入从 3.5 亿元增长至 9.3 亿元,CAGR 为 38.35%。2)一体压铸率先实现量产,2023 年迎来收获期。大型一体化结构件是在原 有车身结构件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公司在相关领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公司目 前已经获得产品定点的一体化压铸产品均取得产品试制成功,包括半片式后地板、一体 式后地板、前总成项目和上车体一体化大铸件。某客户定点的部分一体化产品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已开始批量供货,产品良品率超过 90%,2023 年开启大规模交付周期。公 司在设备定制开发、材料研发、模具设计、工艺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已分别与大型压铸机供应商力劲科技、免热处理材料供应商立中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公司拥有大型压铸机 9000T 压铸机 2 台、7000T 压铸机 1 台、6000T 压铸机 2 台, 为公司奠定了领先的技术和生产优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汽车行业板块2022&1Q23财报总结:板块短期扰动因素多,静待成本下行后的边际改善.pdf

汽车空气悬架行业研究:高附加值集成部件,国产替代新蓝海.pdf

零跑汽车研究报告:全域自研驱动技术降本,汽车出口盈利前景可期.pdf

华为汽车专题分析:X界智选,鸿蒙智行.pdf

麦肯锡&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新能源汽车行业驶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pdf

长安汽车研究报告:汽车央企转型新生,产品向上开启新周期.pdf

【长城证券】汽车板块2022&1Q23财报总结:板块短期扰动因素多,静待成本下行后的边际改善.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