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仍为主流但未来发展空间可能受限。抽水蓄能具有技术成熟、储能容量大、系统效率高、运行寿命长、安全性能高等优势,是当前商业化程度较高、应用范围较广的主流储能技术。从国际市场来看,抽水储能占据绝对领先地位,截至2020年底,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占电力储能项目总规模的94%。但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受地形因素限制较大,且建设周期较长,通常需要7年左右,未来随着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造价的下降,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空间可能受限。
以电化学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增长迅速,成为储能行业发展的主力。电化学储能功率范围较广、能量密度高,相较其他新型储能技术成熟度更高,因此适用场景更广泛。此外,相较抽水蓄能来说,电化学储能安装更为便捷、不受区位限制,正成为储能产业发展新动力。截至2022年底,全国电力安委会19家企业成员单位总计报送500kW/500kWh以上的各类电化学储能电站772座、总能量43.08GWh。电化学储能中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导,但三元锂电池安全隐患较突出,意味着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液流电池等未来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新型储能技术适用场景各异,聚焦三大降本思路促进规模化应用。在推动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匹配满足电网高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高效率等需求的储能技术,除了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市场前景值得关注外,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氢(氨)储能等的商业化潜力同样不容小觑。当前业界主要聚焦三类降本思路,助力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一是注重提升电池组循环寿命;二是合理降低供应链成本,例如实现低成本材料替代;三是优化储能冷却和集成方式等技术,提升储能系统整体效率。
政策引导、市场机制优化双管齐下,保障新型储能长期稳定发展。新型储能发展除了需要实现技术进步和提高成本竞争力外,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也必不可少, “十四五”以来,国家正积极推动新型储能到2025年实现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到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储能产业需要依靠稳健高效的市场机制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可借鉴美、欧、澳等的电力市场化经验,适当考虑放开电价管制并建立合理竞价机制,让储能主体从电价波动(即充电和放电的价差)中获得商业收益,并结合国内各地储能发展现状,从电力市场化和新型储能参与市场方式两方面逐步优化。
大力发展储能对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实现“双碳”目标,建立新型电力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月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本报告从储能的定义和发展背景入手,对各种储能方式、全球和中国储能产业规模进行了比较,进而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储能的商业模式、企业布局、行业投融资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行业未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主要发现包括:储能市场概况目前在电力系统的储能项目中,抽水蓄能仍是主要方式,但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多种新型储能方式正迅速发展且前景广阔。•抽水蓄能仍为主流但未来发展空间可能受限。抽水蓄能具有技术成熟、储能容量大、系统效率高、运行寿命长、安全性能高等优势,是当前商业化程度较高、应用范围较广的主流储能技术。
从国际市场来看,抽水储能占据绝对领先地位,截至2020年底,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占电力储能项目总规模的94%。但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受地形因素限制较大,且建设周期较长,通常需要7年左右,未来随着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造价的下降,抽水蓄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空间可能受限。
•以电化学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增长迅速,成为储能行业发展的主力。电化学储能功率范围较广、能量密度高,相较其他新型储能技术成熟度更高,因此适用场景更广泛。此外,相较抽水蓄能来说,电化学储能安装更为便捷、不受区位限制,正成为储能产业发展新动力。截至2022年底,全国电力安委会19家企业成员单位总计报送500kW/ 500 kWh以上的各类电化学储能电站772 座、总能量43 .08 GWh。电化学储能中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导,但三元锂电池安全隐患较突出,意味着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液流电池等未来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