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结构力学测试龙头,多点开花打开长期发展空间.pdf

1 东华测试: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龙头,品类扩张促业绩持续高增

1.1 深耕结构力学性能测试30余年,持续完善业务布局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结构力学性能研究和电化学工作站整体解决方案企业,60%以上产 品应用在国防工业。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93年的靖江东华测试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012年 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20年,公司基于PHM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正式投入市场。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航空航天、重大装备、大型建筑、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水利 工程等行业,其中,60%以上的产品应用于国防工业。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结构力学性能研究、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 管理(PHM,Prognostics Health Management)、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电 化学工作站和自定义测控分析系统。公司拥有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结构安全在线 监测及防务装备PHM系统、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和电化学工作站四大类产 品线,包含传感器、测控系统硬件和分析与控制软件平台。所有产品都是自主研发、设计 和生产,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此外,公司推进自定义测控系统、实验与仿真融合分 析平台两大新产品的研发与落地,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


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为公司主要营收和利润来源,占比超50%。公司的产品 主要有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DH38系列)和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DH59、DH83系列) 两大系列,产品主要由测试仪器、传感器和控制分析软件组成。根据公司年报(公司于 2022年修改年报收入业务的分类口径),2016-2021年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营收占比始终 保持在 50%-60%,毛利占比大于50%,为公司主要营收和毛利来源。2022年,按更新后披 露口径,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和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PHM系统营收占比分 别为58.72%、22.38%,毛利占比分别为59.10%、22.47%。


公司正在推进力矩传感器研发样品试制,具备向机器人领域传感器拓展的潜力。公司 拥有加速度、速度、位移、压力、应变、光纤、轴功率七大类传感器产品。人形机器人需 要压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IMU(主要由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组成)等多种传感器,公 司传感器产品线完备,技术实力雄厚,正在推进力矩传感器研发样品试制,未来有望成为 新的业绩增长点。




1.2 股权结构稳定,股权激励深度绑定核心骨干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持股比例为 48.99%。根据 2023 年三季报,公司创始人、 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刘士钢先生持有公司 48.99%的股份,其妻子罗沔女士持有公司 5.03% 的股份,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4.02%。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有7家一级子公司,包 括 5家全资子公司和 2家非全资子公司。五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江苏东华校准检测有限公 司(环境检测和校准服务)、江苏东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电化学工作站)、上海东昊测试 技术有限公司(基于 PHM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扬州东瑞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传感 器、测试系统及测试设备设计和生产)和成都东华博远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计算机软 件与硬件)


2021 年,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深度绑定核心人才,为未来高速发展注入动力。2021年 9 月28日,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高管和 核心骨干员工共52人,覆盖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影响的核心人才,为公司未来的 高速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该激励计划拟授予300万股限制性股票,2021年10月29日首 次授予240万股,价格为16.55元/股。


回购彰显长期发展信心,完善长效激励机制。2023年10月26日,公司发布回购计划, 拟以1080-1350万元的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 购价格不超过45元/股,彰显长期发展信心,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


1.3 营收、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2018年-2022年,公司的营收由1.34亿元增长至3.67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达28.64%。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6亿元,同比增长37.04%。 2018-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0.18亿元增长至1.22亿元,复合增速61.35%。2023年前三 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47.92%,高于营收增速。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13-2023Q3,公司的毛利率始终在 55%-70%范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并呈上升趋势。2022年公司的净利率为33.17%,同比 +2.04PCT,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3年Q1-Q3,公司的净利率为26.94%,相较22年全年 有所下滑,但同比22年同期提升1.98PCT,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四季度营收占比大,但 费用端不具备类似特征,因此公司前三季度相较全年净利率较低。 费用管控持续优化,期间费用率呈降低趋势。公司财务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销售及 管理费用呈现下降趋势,期间费用率下降较快,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公司扩展业务后, 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加强内部经营管理,不断提升模块化和自动化程度,提 高运营效率。


研发费率稳定,研发人员占比逐步提升。公司紧抓国产替代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夯实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由2018年的0.1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0.35亿元,复合增速20%。2022 年,公司的研发费率为 9.43%,同比-1.11PCT,但稳定在 10%左右。2022 年, 公司的研发人员达到241人,同比增长30.98%,研发人员占比不断提升,达到37.31%。公 司于 2022 年 10 月入选工信部国家机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设有“江苏省 智能化测试分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及 “软件企业认定中心”,并于 2022 年成立了东华测试上海技术研究院,从事公司所在行业 的基础技术研究。


2 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国产替代&下游装备迭代双轮驱动发展

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主要测量材料、结构的变形,计算结构的强度、刚度、阻尼、 固有频率等,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桥梁建筑、电力能源、矿业开采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一般结构力学性能测试所需的结果不是单个数值,而是将测试数据经过各种专业分析得出 的对结构特性的综合评价。因此,结构力学性能测试是由传感器、测试仪器、专业分析软 件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测试分析系统。 从测试参数上分为应变应力、振动冲击测试仪器。 从信号特征上分为测试缓变量信号的静态测试仪器、测试快速变化信号的动态测试仪 器。


2.1 国防、科研需求驱动行业发展,充分受益自主可控、国产替代


我国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发展较晚,和海外厂商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自20世纪60、 70 年代起,随国家两弹一星、航空航天、武器研制等重点国防工程的科研需求提升,我国 力学性能测试仪器逐步发展起来。 21世纪后,国内测试仪器研发生产企业迅速崛起,国产 品牌稳步替代进口产品,逐步占据国内市场份额,但国内科学仪器的技术理论创新能力较 弱,应用支持能力不足,与海外厂商相比仍存在差距。


“十四五”以来,产业政策不断出台助力国产科学仪器发展。2021 年,“加强高端科 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被明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随后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推出《“十四五” 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政策,提出到“2025 年国产检 验检测仪器设备资产原值占比提升到 65%”等目标,推动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国产化进 程加速。


国防支出稳步增长,2023 年同比增长 7.2%,科学仪器产业受益。为满足国防现代化、 智能化、信息化的需求,我国国防支出稳步增长,近十年复合增速为 7.87%。2023 年公共 财政在国防方面的支出预算达到 1.58万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7.2%。根据 2019 年 7月 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装备费在我国国防费中的占比从 2010 年的 33%增长 至 2017 年的 41%,我国持续推进、加大投入国防装备建设。




2022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3万亿元,同比增长10%。实验室分析仪器是科学 仪器的重要分支,我国持续加大实验科学研究投入力度,2022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 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援引 SDI统计数据,我国实验分析仪器市场 规模全球占比从 2015年的 10%增长到 2021年的 11.7%,位列全球第三,仅为北美市场的 1/3,仍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仪器仪表向高端制造转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2022 年,我国仪器仪表贸易逆差达 118亿美元,国内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科研仪器进口来源主要还是美国、德国等发达国 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 出“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以及海洋装 备等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拓展仪器仪表下游应用场景、推动仪器仪表需求不断加大。同 时,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孪生等的发展,将促进仪器仪 表技术迭代,逐步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并进一步促进国产替代。


2.2 “小信号放大抗干扰”具备国产替代实力,持续拓展下游应用领域


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全套自研,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2022 年营收占比达 58.7%,毛利占比 59.1%。结构力学性能研究主要用在结构的强度试验、疲劳试验(寿命 评估)、动态特性分析(固有频率、振型、阻尼比、 模态刚度和质量),准确预计环境激励 对结构的影响等,是应用于航天航空、车辆船舶、土木建筑、工程机械、能源电力等领域 不可或缺的科学仪器产品。公司结构力学性能研究系列产品包含数据采集系统、软件平台、 传感器、实验教学系统、计量校准产品、附件及其他。 完整的测试系统一般由传感器、适调器、放大器、数据采集系统、控制分析软件组成。 为完成试验测试,有些测试系统还外加信号源、激励装置、试验台架等配套设备。


研究抗干扰技术30年,全套技术自研,实现自主可控。从传感器、适调器、数采、软 件到各类信号处理算法等,全套系统均由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掌握核心技术,具 备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自主可控。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的核心技术“小信号放大抗干扰 系统解决方案”是公司的传统优势,已完成了多项严重干扰环境下的测试任务,能够耐受恶 劣 强干扰环境,得到准确的测试数据,为我国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60%以上产品应用于国防工业,持续拓展高校、民用市场。公司各类产品兼具较 高的精密度与一致性,高端客户积累多,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公司依靠稳定的交 付能力、专业的技术服务,在国家重大装备、航空航天、土木水利工程、交通能源、 船舶海洋工程兵器、高校科研等行业积累了一批高端客户,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国防军工领域:保障“大国重器”研发工作,国防科研项目要求的全套资质与关键核 心技术,是公司的优势所在。在公司上市前,相关产品已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项目的 相关试验、“天宫一号”相关试验、国内首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 号C星的全程运输振动监测等项目。之后,公司紧抓近年来的国防发展机遇,参与歼20研 发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记录、国内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等装备武器的研制工作等。


高校科研领域:公司产品在高校市场普及面较广,市场占有率较高,在学生阶段使用公 司设备的高校学生往往是未来科研院所等领域的技术人员,高校毕业生工作后根据使用惯性 有望首选公司产品,进行二次、多次购买,奠定公司结构力学测试系统长期稳健增长。


民用领域:公司在工程机械、交通运输、汽车工业等民用领域应用较广泛,测点数量 增长与仪器更新换代将推动公司产品供应量进一步提升。随着国家“新基建”发展,在大 型港机、城市立交、跨江跨海桥梁、大型场馆、铁路站房、水利大坝等民用结构安全监测 领域将出现大量需求,对于装备精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据董事长刘士钢介绍,精度的 提高需要通过增加测点来实现,目前某装备的测试点数量已从1985年的50个测点增长至 10倍以上,测点数量的增加将推动公司产品供应量增长。此外,公路桥梁的定期安全检测 仪器的更新换代也是公司产品业绩增长的渠道之一。


3 PHM:立足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延伸至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PHM是以实现自主保障为目的的核心技术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 and Heath Management,PHM)是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对产品状况进行评估,预测故障及其 剩余寿命,从而实现智能任务规划及基于设备状态的智能维护,以取代传统的事后维修或 基于时间的定时维修。PHM 最初是在美国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大力推动下发展而来, 历经四个阶段,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汽车、船舶等工业领域。


3.1 受益工业发展与政策驱动,预计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接近百亿元


装备健康管理需求驱动市场持续增长,2023年全球预测性维护市场规模将达到129亿 美元,同比增长 38%。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航空、航天、通信、工业应用等各个领域 的工程系统日趋复杂,其研制、生产尤其是维护和保障的成本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组成 环节和影响因素的增加,发生故障和功能失效的几率逐渐加大。因此复杂系统故障诊断和 维护逐渐成为关注焦点,以预测技术为核心的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PHM)策略获得越来 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根据IOT ANALYTICS统计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预测性维护市场规模将达到129亿 美元,同比增长38%。2019-2026年复合增速达28.9%,2026年将达到282亿美元。


2020 年,我国企业设备预测性维护的渗透率仅14%。我国的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产业 起步较晚,根据《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0)》,2020 年我国企业设备数字化率达到 50%,而开始探索设备预测性维护的仅14%。 工业发展与政策端加速推动 PHM 市场发展。随着我国工业体系迅速发展,相关人员 在 PHM 研发推广方面开展大量工作,相关政策出台支持产业发展。2020 年国家出台《工 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提出“支持 PHM 等技术专业型平台”。在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提出开展PHM软件的突破提升行动。 预计 2023 年我国预测性维护市场规模将达 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49%。根据 IOT ANALYTICS 数据,预计 2023年我国预测性维护市场规模将达到12亿美元,2019-2026年 复合增速将达到41%,2026年达32亿美元。




3.1.1 军用领域:PHM已成为新一代武器装备自主式保障核心技术


欧美各国的 PHM 技术应用范围覆盖各类先进武器装备。采用PHM技术后,F-35飞机 性能提升最为显著,其故障不可复现率减少82% ,维修人力减少20%-40%,后勤规模减少 50% ,出动架次率提高25%,飞机的使用与保障费用比过去的机种减少50% 以上,使用寿 命达8000飞行小时。统计数据充分证明了 PHM 在降低维修保障成本,提高武器装备安全 性、可用度与完好性,确保任务成功性 ,提升作战效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PHM 在我国航天军工领域的应用持续推进,主要在火控系统、弹药装备、装甲类装 备、无人装备等领域,与海外仍有一定差距。我国目前在航空、航天、船舶与兵器领域等军用领域广泛开展PHM技术的研究,但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前期主要跟踪国外的研究成果, 在系统综合集成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国内PHM军用领域主要厂商包括航天测控(未上市)、航新科技、东华测试、航数智 能(未上市)、旋极信息、博华科技。我国自主研发的歼 20战斗机,搭载了国产的故障诊 断与健康管理系统,实现了由过去的定期维修向视情维修的转变,推进PHM技术在军用领 域的发展。2022年,东华测试、旋极信息、航新科技、博华科技分别实现营收3.67亿元、 24.53 亿元、13.96 亿元、1.56 亿元,2017-2022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23.2%、-5.7%、24.2%、 24.5%。


3.1.2 民用领域:由军用逐步渗透,公司是国内少数能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


PHM 在海外民用航空领域的优势突出。在欧美等国,PHM 已从军用逐步推广到民用 领域,在民用飞机、汽车、复杂建筑、桥梁、核电站、大型水坝等重要装备和工程设施的 监控和健康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 PHM 技术由军用向民用领域逐步渗透,单体价值高的民用领域已发展至应用阶 段。相比军用领域设备,民用领域设备出勤频次更高、后勤保障时长更短,其单体价值、 投入成本的能力相比军用设备仍存在差距。对于轨道交通、船舶、工程机械、钢铁等行业 而言,随着工程师数字化能力、算法机理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PHM 技术在民用领域逐步 进入广泛应用阶段。


我国 PHM 技术民用领域国内厂商布局较晚,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能提供系统解决方 案的厂商之一。国外厂商多为国际知名设备提供商,企业规模较大,代表性企业有 SKF、 BENTLY 等;与国外大型厂商相比,国内从事工业设备PHM服务企业布局较晚、规模较小, 但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本地化支持,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领域。


3.2 PHM系统性解决方案服务商, 国防军工+民用领域齐发力


公司 PHM业务包括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和防务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和基 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公司结构力学业务中应用的多类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 统为 PHM 业务提供硬件支持,随着下游设备故障检测需求提升,逐步拓展至结构安全在线 监测业务;在软件方面,公司自主开发了以结构安全和设备故障预测为导向的智能在线监 测系统平台,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等先进理念。


结构力学业务积累的稳定客户群体同为 PHM 业务服务对象,涵盖桥梁、机械设备与 武器装备、船舶、大型港机结构、风洞装备等领域。公司由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业务起家, 成长为国内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龙头,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领域与船舶、土木工程、轨交、 工程机械、汽车、能源、电子电器等民用领域拥有稳定客户群,受益于公司在行业中的良 好口碑与品牌优势, PHM 业务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业务主要由子公司上海东昊运营。2022 年上海东 昊营收达0.55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1257万元,同比基本持平。


4 电化学工作站:技术自主可控,高校、科研等下游需求高景气

电化学工作站为电化学测量系统的简称,是集电化学分析方法于一体的电化学通用仪 器。电化学工作站通过施加激励信号的同时,测量待测体系响应的电信号进行分析。根据 《电化学工作站校准方法》,电化学工作站将恒电流仪、恒电位仪和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仪 有机地结合,依据不同的方法控制和监测多种状态下电化学体系中电流和电位以及其他电 化学参数变化,实现多种电化学测试功能。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循环伏安扫描、交流伏安 扫描、电流滴定和电位滴定等。 电化学工作站应用场景多样,是电化学研究和教学重要的测量设备。电化学工作站主 要应用于电化学机理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纳米科学研究、储能安 全,传感器研究、金属腐蚀研究、电池研究、电镀研究等多个领域。


4.1 全球电化学工作站市场规模约14亿元,中国市场占比高达45%


全球电化学工作站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中国市场占比高达 45%。根据 QYResearch, 2022 年全球电化学工作站市场规模约为14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19亿元,2023-2029年 期间CAGR为3.9%,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中国市场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化学工作站市场, 占比约45%。 电化学工作站行业壁垒较高,国内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根据QYResearch,全球电化学 工作站前五大厂商共占约 45%的市场份额。由于国外企业开展电化学工作站业务较早,目 前国内市场高端电化学工作站产品依赖进口,国产产品所占的份额较小。根据华经产业研 究院信息,国产电化学工作站所使用的电路板、电极等电子部件,有 70%以上使用国外产 品,因而可靠性与稳定性不高。


根据公司公告,近年来,受益于我国政策对研发投入的大力支持,电化学工作站作为 重要的科研工具迎来政策机遇期,各高校、科研机构等客户的需求提升。另外,新能源行 业的迅猛发展,在锂电池、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等测试、储能安全测试等方面的需求逐步 增加,将带动作为高效检测工具的电化学工作站的市场需求的上升。随着电化学工作站下 游应用场景逐渐向中国转移,我国企业有望凭借性价比和售后服务优势与国外仪器相抗衡。




4.2 技术自主可控,覆盖高校、军工及企业市场


公司重点布局拓展电化学工作站业务,产品线完整,技术自主可控。公司全资子公司 江苏东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依托东华测试在测试技术及应用领域的近三十年的技术积累, 专注于电化学工作站的研发、生产和电化学运用研究。电化学工作站产品性能已达国内先 进水平,目前拥有单通道电化学站、多通道化学站、交流阻抗测试系统、扩展器以及 DH7000系列软件。据东华分析官网,公司电化学工作站已经实现自主可控,产品性能已达 国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较国外仪器更具竞争优势。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全 方位的增值服务,包括质量保证期限、售后服务体系保障及制度和技术培训。公司拥有一 支强大的售后服务队伍,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分布在全国11个销售服务 网点,为及时响应上门服务提供了保障。 公司以高校为地基市场,辐射军工及企业市场。目前公司将高校市场定义为地基市场, 在电化学工作站的高校市场布局较快,积累了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 象。公司 DH7000 系列电化学工作站运用于常规电化学分析测试、腐蚀、电化学传感器、 教学、储能研究等方面,覆盖了电化学测试现有的方法,已销售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 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船725所等客户。


5 盈利预测

预计23-25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45%、89.24%、39.22% 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的核心技术“小信号放大抗干扰系 统解决方案”是公司的传统优势,公司研究抗干扰技术业 30 年,全套技术自研,实现自主 可控。政策端:“十四五”以来,产业政策不断出台助力国产科学仪器发展。2021 年,“加 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被明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指出“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随后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推出《“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制造业 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政策,提出到“2025 年国产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资产原值占比提升 到65%”等目标,推动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国产化进程加速。 国防装备和实验仪器:为满足国防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需求,我国国防支出稳 步增长,近十年复合增速为 7.87%。实验室分析仪器方面,我国持续加大对实验科学研究 投入力度,202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3万亿元,同比增长10%。


应用场景拓展:随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以及海洋装备等产业的发 展,将进一步拓展仪器仪表下游应用场景、推动仪器仪表需求不断加大。同时,新兴技术 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孪生等的发展,将促进仪器仪表技术迭代, 逐步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并进一步促进国产替代。 公司是我国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龙头,60%以上产品应用于国防工业领域,并 持续拓展高校、民用市场,预计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根据公司公告,2023 年由于部分 客户自身项目延期交付、验收手续不完善等原因,调减2023年度部分主营业务收入,调整 的收入预计会在2024年度确认,因此,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系统营收增速分别为-35%、150%、30%。 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 PHM 是以实现自主保障 为目的的核心技术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汽车、船舶等工业领域。根据《智 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0)》,2020 年我国企业设备数字化率达到 50%,而开始探索设备 预测性维护的仅14%。


随着我国工业体系迅速发展,相关人员在PHM研发推广方面开展大 量工作,相关政策出台支持产业发展。2020 年国家出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3 年)》,提出“支持 PHM 等技术专业型平台”;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 划》中提出开展PHM软件的突破提升行动。根据IOT ANALYTICS数据,预计2023年我 国预测性维护市场规模将达到12亿美元,2019-2026年复合增速将达到41%,2026年达32 亿美元。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软、硬件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能够提供设备预测性 故障诊断和设备维保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之一,在军工、民品客户中拥有良好的口 碑和品牌。2022年,PHM业务实现营收8216万元,同比增长70.36%,处于高速发展期。 公司立足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技术,不断拓展军工、民用客户,有望延续高速增长趋势。 因此,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PHM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55%、50%、45%。


基于 PHM 的设备智能维保管理平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东昊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将 设备状态感知系统、健康预测模型与 IT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工业设备 PHM系统,实现了 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设备大数据管理、设备云平台管理。基于PHM的设备智能维保 管理平台为企业实现智能化的设备维保管理、实现预测性维护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成为 智慧工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力成本上升,企业生产自动化提高。对设备数字化智能管理和维护的需求快速增长。2022年,公司基于PHM的设备智能维保管 理平台业务实现营收3244万元,同比增长94.49%。该业务收入基数较小,随着公司拓展下 游应用领域,我们预计2023-2025年该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60%、60%、55%。


电化学工作站: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东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依托东华测试在测试技术 及应用领域的近三十年的技术积累,专注于电化学工作站的研发、生产和电化学运用研究。 电化学工作站产品性能已达国内先进水平,产品线完整,技术自主可控。国内市场需求广 阔,根据QYReaserch,中国电化学工作站市场规模占全球的45%。公司在电化学工作站行 业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因此,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电化学工作站营收增速分别为 70%、60%、50%。 综上,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80、7.19、10.01亿元,同比增长 3.45%、89.24%、39.22%。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东华测试研究报告: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龙头,多业务协同发展高成长可期.pdf

东华测试研究报告:结构力学测试领先,核心技术高潜力.pdf

东华测试研究报告:持续扩张的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龙头,机器人力传感拓展可期.pdf

东华测试研究报告:国内结构力学测试龙头,电化学与PHM业务带来新增长点.pdf

东华测试研究报告:深耕智能化测控系统30年,丰富产品布局打开增长新空间.pdf

东华测试研究报告:领先测试分析系统企业,高景气成长可期.pdf

【华安证券】结构力学测试龙头,多点开花打开长期发展空间.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