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证券】干变龙头赋能新业务,储能数字化引领新成长.pdf
1. 干变龙头开拓储能+数字化改造新市场
1.1 干式变压器与储能业务共发展
公司深耕干式变压器业务,逐步切入储能业务快速成长。金盘科技成立于 1997 年,2021 年在上交所科创板公开发行 A 股上市,成为海南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上市企 业,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配套提供商,产品和服务销遍全球 6 大洲,84 个 国家。目前公司建有海口、武汉、上海、桂林四个研发、制造基地,专注于干式变 压器系列、储能系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致力为制造业企业,尤其是离 散制造业提供一流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股权相对集中,实控人拥有公司 55.04%表决权。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志远和 靖宇清夫妇。李志远通过元宇投资间接控制公司 43.29%股份,靖宇清通过金榜国际 间接控制公司 6.32%股份,李志远和靖宇清夫妻合计拥有公司 55.04%的表决权,对 公司的经营决策具有较强的掌控。
管理层深耕行业多年,与公司共同成长。公司管理层普遍为电力设备相关专业 科班出身,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领域深耕多年。公司总经理李辉、副总经理陈伟、 吴清均在公司成立初期即进入公司,逐步从一线技术员成长为管理层,一路见证和 亲历公司的发展壮大,个人发展和利益与公司深度绑定。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深度绑定管理层与核心骨干。2017 年公司实行首期股权激 励,2021 年 9 月公司发布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向激励对象授予的 限制性股票数量不超过 851.40 万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激励对象共计 279 人, 包括公司高管、核心技术人员、技术骨干等人员,深度绑定管理层与核心骨干,加 强团队凝聚力。
1.2 主营业务为干式变压器、储能、数字化工厂
干式变压器为传统核心业务。公司主要产品为干式变压器、干式电抗器、中低 压成套开关设备、箱式变电站、一体化逆变并网装置、SVG 等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 品,应用领域包含新能源(含风能、太阳能、储能等)、高端装备、高效节能、工业 企业电气配套、基础设施、民用住宅、传统发电及供电、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其 中风能、轨道交通、高效节能等三个领域为公司主要产品的重点应用领域。公司在 干变器领域深耕多年,公司客户主要为国际知名企业、国内大型国有控股企业以及 上市公司。
公司储能业务以销售储能系列产品为主,以提供 EPC 工程总包服务为辅。储能 系列产品主要为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低压储能系统,以及储能系统关键 部件储能变流器(PCS)、能源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等。主要 目标客户为储能系统项目业主或总包方,涉及新能源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工商业 用户、传统发电企业,与公司现有产品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具有重合度,具有良好的 协同效应。桂林和武汉储能数字化工厂分别于2022年7月、2023年7月建成投产, 达产后的产能共计 3.9GWh。
数字化工厂陆续落地,对内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对外输出贡献新增长。近年公 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已完成 7 座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其中,公司海口干式变 压器数字化工厂建成后,年产能由 670 万 kVA 提升至 1500 万 kVA,产能提升 123.88%,桂林干式变压器数字化年产能由 665 万 kVA 提升至 1400 万 kVA,产能 提升 110.53%。
1.3 业绩快速成长,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营收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2018-2022 年,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逐年 提升,GAGR 分别为 21.40%和 10.04%。2022 年,随着公司深化市场开拓,公司 营收 47.46 亿元,同比增长 43.69%; 2023Q1 公司实现营收 12.97 亿元,同比增长 41.06%,主要系 2022 年储能以及数字化解决方案订单落地带来业绩增量;2023Q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87 亿元,同比增长 107.73%,数字化工厂实现生产效率提升, 带来盈利结构升级,叠加成本传导顺畅,盈利能力得到持续修复。
上游涨价传导顺利叠加数字化工厂拉动 2023Q1 毛利率。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 为电磁线、硅钢、电气元器件、绝缘化工材料、普通金属等,2022 年直接材料成本 占公司营业成本 80%以上。2021 年上游原材料电解铜和硅钢价格上涨叠加公司前期 订单锁价,盈利能力受损,毛利率为 23.51%,同比下降 3.27pct;2022Q2 上游价 格开始回落,2022H2 毛利率有所回升,2022 年全年毛利率为 20.29%,同比下降 3.22pct;2023Q1 公司新增订单价格上调,上游压力传导顺利,数字化工厂转型带来毛利率改善。
期间费用率下降,重视研发投入。随着公司拓展客户,订单增加,营收规模扩 大,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2018-2022 年,研发人员从 300 人增长至 340 人,人均 薪酬从 17.97 万元增长至 24.16 万元,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研发费用率近几年 一直维持在 4.5%以上,2022 年增长至 5.21%。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率稳步下降,规 模效应显现,随着数字化转型推进,费用率有望进一步下降,叠加上游压力传导顺 利,预计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
2. 风机大型化趋势助力干变需求增长
2.1 干变应用广泛且技术实力领先
干式变压器依靠空气对流进行冷却,安全性高,适用于防火防爆场所。干式变 压器普遍用树脂绝缘,靠天然风冷,油浸式变压器依托油作冷却介质,如油浸自冷, 油浸风冷,油浸水冷等。干式变压器适用于地下层、楼层中及人员密集场所、箱式变电站,油浸式变压器适用于独立变电所,区域气候条件较潮湿的地方。
干式变压器应用场景广泛,贯穿发电、输配电、用电侧。1)发电环节,干式 变压器是风力发电系统中除风力发电机之外的主要设备;在光伏领域,干式变压器 主要用于地处环境相对恶劣、防火等级要求高的光伏电站以及多晶硅还原炉供电环 节;2)在输配电环节,变压器主要起到升降压作用;3)用电环节,干式变压器是 高耗能工业企业用电设备中的高压变频器中的主要设备,有效提高工业企业的能源 利用效率及自动化水平;干式变压器在轨道交通领域,起到防护及滤波等作用。
干式变压器的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增长,增量逻辑较为顺畅。1)发电侧,全国 发电机组累计装机量 2017-2022 年 GAGR 为 7.61%,稳定增长,可再生能源发电累 计装机量从 2017 年 650GW 增长至 2022 年 1210GW,对干式变压器的需求快速提 升。2)输配电侧,十四五期间电网年度投资加速,国家电网“十四五”期间计划投 入电网投资 2.23 万亿元,2023 年电网投资额将超过 5200 亿元。为了满足集中式与 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叠加政策推动,电网投资有望保持稳定增速,助力适用于配电 系统的干式变压器需求增长。3)用电侧,中国全社会用电量 2018-2022 年的 GAGR 为 5.99%,干式变压器市场空间较大。
公司拥有较强研发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技术储备充足。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 78 项核心技术、229 项境内专利(其中 16 项发明专利)、 2 项境外发明专利、34 项软件著作权,研发实力相较于同行业具有部分优势,干式 变压器系列产品(包括特种干式变压器、标准干式变压器、干式电抗器)因产品性 能稳定、质量优良、故障率低等特点,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公司独立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研发实力获国家级认可。公司独立承担包括“国 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海口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等项目,同时参与制定 8 项国家、行业或省级标准。
公司干式变压器主攻中高端市场,订单稳定,深耕海外市场多年。截至2022年 12 月 31 日,公司干式变压器产品已应用于国内累计 85 个风电场项目、163 个光伏 电站项目以及 43 个城市的 156 个轨道交通项目;公司干式变压器产品已出口至全球 约 83 个国家及地区,已应用于境外累计 500 余个发电站项目、12 个轨道交通线项 目,直接或间接出口至境外风电场项目 1 万余台,公司深耕海外市场多年,有较好 的地方资源和成熟的销售渠道,随着数字化工厂产能释放,订单落地,海外市场有 望进一步拓展。
公司干式变压器性能指标相较于同行业公司更有优势,接近国际领先公司水平。 干变按工艺分为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真空压力浸渍干式变压器;按产品用途分为特种干式变压器、标准干式变压器、干式电抗器。通过对比,公司环氧树脂浇 注干式变压器的最大容量、电压等级、绝缘等级、UL 认证、频率范围等性能指标方 面在国内企业中都具有领先优势。
2.2 风电领域:风机大型化助力干变渗透率加速提升
我国风电 2023 年 1-5 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到 16.36GW,同比提升 51.2%, 5 月单月新增装机 2.16GW,同比提升 74.2%。2023 年 5 月风电装机持续同比高增 长,我们预计随着三北地区开工建设加速,海风逐步进入交付周期,2023 年 Q2 国 内风电新增装机量同比有望实现高增长。2022 年充沛的招标体量为 2023 年增装机 高增长奠定基础,我们预计 2023 全年风电装机有望达 75GW。根据 GWEC 数据, 2022 年全球风机装机量达 77.6GW,2002-2022 年 10 年的 GAGR 为 24.31%。 风电新增装机以陆风为主,海风占比呈上升趋势。2022 年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 机 68.8GW,占比 88.7%;海上风电新增装机 8.8GW,占比 11.3%。 2022 年中国 陆上风电新增 44.8GW,同比降低 23%,占比 90.0%;海上风电新增 5GW,占比 10%,除去 2021 年退补前抢装,相较于 2020 年同比增长 3.0pcts。
全球风电 LCOE 持续下降,驱动风电装机需求增长。根据 IRENA 数据,陆上 风电项目从 1981 年的全球平均 LCOE 从 0.33 美元/kWh 下降到 2021 年约 0.03 美 元/kWh,2021 年海上风电的 LCOE 为 0.07 美元/kWh。目前风电平价上网已经具备 基础,LCOE 持续下降带来的成本优势有望助力全球风机装机增长。
国内风电项目招标规模亮眼。 2022 年我国风电招标规模突破 110GW,2023 年 至今我国风电招标规模突破 34.2GW(其中陆上风电约 28.8GW,海上风电约 5.4GW),2023 年国内风电招标量有望保持增长趋势。 国内风机中标均价总趋势下滑,受风电机组大型化遇瓶颈影响,均价短期回升。 由于风机大型化降本,陆上风机价格近年来持续下降,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2 年,陆风(含塔筒)中标均价为 2315 元/kW,同比下滑 27%。2023 年 2 月以来,陆上 风机价格呈现环比上升趋势,主要系陆上风机大型化或遇到瓶颈,8MW 及以上的陆 上风机的运输及安装费用较高。
风机大型化助力行业降本增效。当单机容量由 2MW 提升到 4.5MW 时,项目投资成本降低明显,静态投资可降低932元/千瓦,全投资IRR提升2.4%,资本金IRR 提升 9%,LCOE 降低 0.0468 元/千瓦时。风机大型化降本方向:1)大型化风机单 位功率设备重量降低,规模化效应摊薄制造成本;2)同容量风电机组,台数减少, 土地、建设、运维成本减少;3)大型化风机增加风能捕获能力,提升全寿命周期风 电机组发电量。
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根据 CWEA 数据,2010 年我国陆上/海上风电新增 装机的机组平均功率为 1.45/2.60MW,2022 年我国陆上/海上风电新增装机的机组 平均功率为 4.48/8.45MW,机组平均功率提高明显。
风机大型化趋势下,箱变上置(内置)+干变方案优势明显。箱变上置优势:1) 减少电缆:免除传统方案中箱变基础和箱变到机组的地埋铠装电缆,塔筒内使用一 根 690V 电缆,为单台整机节省高达几十万的成本,降低可观的线路损耗。2)减少 施工和征地:箱变上置可减少风机用地,减少了箱变基础施工成本,节约几万元成 本。3)外部维护风险降低:箱变上置后,变压器集成在机舱内,减少了人为损坏、 水涝浸淹、风沙侵蚀等问题,节省后期的运维工作难度和成本。
箱变上置+干变体现更高经济性。升压变压器内置机舱方案节省了大量塔简段 电缆及箱变基础建设成本,所需的电缆数量减少,电流减小,线缆所需的横截面规 格也在下降,以 3500kVA 变压器进行测算,其单机组建设成本可节约 20 万元。
公司在中高端干变器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竞争对手外企居多。国内大部分干变 企业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仅有少部分拥有研发创新能力及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较 大优势企业面向中高端市场,公司凭主攻干式变压器中高端市场,目前公司主要竞 争对手多为外资企业,包括西门子(SIEMENS)、ABB、SGB 等。
公司风电领域客户是全球前五大风机制造商,前五大风机制造商市场份额为 36.37%,2021年对VESTAS、GE、SIEMENS Gamesa的销售收入占比29.17%。 公司是前五大风机制造商的维斯塔斯(VESTAS)、通用电气(GE)、西门子歌美飒 (SIEMENS Gamesa)的风电干式变压器主要供应商之一,对 VESTAS、GE、 SIEMENS Gamesa 的销售收入占比逐年增长,2019-2021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7.90%。
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较高,公司风电干变全球市占率提升至 26%。公司风电 干变国内外客户订单充足,2019-2021 年产能利用率接近 100%,扩产需求旺盛, 2019-2021 年公司风电干变的全球市占率分别为 16.9%/19.1%/25.5%。
风电干变器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陆风风机大型化趋势下,箱变上置(内置)+干变方案经济性有望加速提升渗透率。减少电缆、施工和征地、外部维护成本。 在近海领域,箱变上置+干变的安全性和综合成本有望助力渗透率提升。内置 方案可以减少占地,在近海领域箱变上置降低成本的同时避免海浪冲击和潮湿环境 的影响,干式变压器体积小、损耗低、免维护,安全性较高,更适合被内置在海上 风机的机舱中。 政策明确箱变内置配干变,驱动风机干变渗透率提升。23 年 3 月,国家能源局 发布政策,明确指出布置在风机内变压器应采用干式变压器,在陆风风机大型化以 及海风规模发展驱动下,干变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我们预计 2023/2024/2025 年全球风电干变需求为 65.9/85.6/105.5GW,风 电干变市场空间为 46.1/59.9/73.9 亿元,2022-2025 年 GAGR 为 35.41%。
1)国内陆风干变渗透率在 50%左右,在风机大型化趋势下,箱变内置+干 变方案更高的经济性以及性能优势,国内陆风干变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我们 预计 2023/2024/2025 年陆风干变渗透率达 50%/60%/70%;海风干变渗透率在 20%左右,政策出台后,在近海领域,箱变上置+干变渗透率有望提升,我们预 计 2023/2024/2025 年海风干变渗透率达 30%/40%/45%。 2)海外风电发展较国内快,干式变压器的渗透率较高,海外陆风干变渗透 率 达 90%以 上 , 我 们 预 计 2023/2024/2025 年 海 外 陆 风 干 变 渗 透 率 达 93%/94%/95%; 我 们 预 计 2023/2024/2025 年海外海风干变渗透率达 45%/50%/53%。 3)假设 2023-2025 年干变价格为 0.07 元/W。
2.3 光伏领域:装机高增驱动干变需求增长
光伏产业链价格回落刺激装机需求释放,并网干变需求有望高增。随着新增硅 料产能的逐步释放,光伏产业链供应瓶颈缓解,组件价格进入下行周期。终端电站 收益率预计将明显回升,被抑制的装机需求有望快速释放,尤其是价格敏感度较高 的集中式地面电站项目。目前硅料价格有望快速见底,已回落至 6-8 万元/吨,终端 组件价格预计将快速回落后企稳,有望驱动此前因成本较高而观望的需求释放。 2022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 240GW,同比增长 37.1%,国内新增光伏装机 87.4GW, 同比增长 59%,预计 2023 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 130GW,并网干变需求有望高增。
2.4 轨道交通领域:行业需求稳步增长带动干变市场
轨道交通规模逐年扩大,2023 年积压需求有望助力干变增长。全国城市轨道交 通运营线路网长度 2011-2021 年的 GAGR 为 17.79%,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度 加大及建设进度的加快有望助力公司干变产品持续放量。
公司干式变压器产品全系列覆盖轨道交通领域,凭借产品性能优势公司中标份 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至 2021 年底公司的干式变压器已在全国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 50 个城市中的 43 个城市应用;2019 年至 2021 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新 增运营线路中应用公司干变的新增运营线路占比 27.38%。据 RT 轨道交通统计, 2021 年公司在国内城市轨交供电系统变压器/整流器项目的中标份额达 22.68%,位 居第二,凭借产品性能优势公司中标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3. 凭同源技术积淀开辟高压级联储能业务
3.1 高压级联储能渗透率有望提升
各地储能市场化政策有望助力储能迎来经济性拐点。各个省市出台独立储能电 站的收益模式相关政策,独立储能项目收益率向好推动储能放量。山东等地区开展 了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多地明确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收益明细,随 着储能收益机制的完善,我们认为储能实际利用效率有望明显提升,各业主方或将 更加注重储能的性能指标。
美国补贴政策加码延期,支撑装机长期增长。美国《降低通胀法案》(IRA)首 次针对独立储能进行投资税抵免(ITC)。IRA 更新前,储能系统与太阳能达到相应 配比才能获得补贴;IRA 发布后,免除此项限制,将 ITC 补贴延长十年,将独立储 能纳入补贴范围。除基本补贴,表前与工商业储能若满足相关条件可获得额外补贴。
IRA 细则落地,预计中国厂商仍具成本优势。23 年 5 月 IRA 细则落地,我们预 计中国厂商生产的大型储能设备在满足工资和学徒要求的条件下可以拿到 30%补贴, 但美国本土化制造的 10%额外补贴难以获取;不过我们认为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带 来的经济效益有望显著高于 10%的额外补贴。
国内储能装机仍相对不足,招投标规模同比大幅提升。国内新型储能 23 年 1-6 月系统采购及 EPC 项目规模共计 16.12GWh,同比+246.7%,1-6 月系统采购及 EPC项目规模共计 33.7GWh,同比+347.8%。考虑到业主观望情绪和以往储能装机 的季节性规律,我们预计下半年储能装机有望同环比进一步大幅提升。展望中长期, 当前我国储能累计装机占风电、光伏累计装机的比例显著低于美国、德国、英国、 澳大利亚等国,随着电力系统中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低压并联储能系统与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拓扑结构相差较大。低压拓扑结构: 储能电池直接连接到 DC/AC 变换器的直流侧,再通过升压变压器转成高压输入电网。 高压 BESS 结构:整个系统为三相星型连接,每一相由 n 个功率模块级联而成,每 个功率模块由 H 桥变换器、直流侧 LC 无源滤波器、直流侧预充电装置、电池簇等 部件组成。电池簇分散接入级联 H 桥变换器的直流侧,将 H 桥的交流输出端串联升 高电压通过交流侧滤波电感、交流侧预充电装置和断路器直接接入 35 kV 电网,可 省去工频变压器。
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适合于大型电站储能场景。优 势:1)无需经过变压器,降本提效。不仅减小系统损耗,提高效率,还减少了储 能系统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土地建设施工成本,提高了单位建设面积的能量密度。2) 提高安全性,减少环流现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电池簇的并联情况,使得 各个电池簇之间相互独立,减少或消除电池单体和电池簇的环流现象,削弱了储能 系统中电池一致性导致的问题,提高电池系统的循环寿命、降低了生产运行的安全 风险。3)缩短响应时间。每三相为一组控制单元,储能系统不需要根据并联储能单 元性能的差异进行协调后再响应指令,缩短了储能系统的响应时间。
在储能电站大型化的趋势下,高压级联优势明显,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强制 配储的业主更多考虑储能的成本,忽略储能方案的性能以及性价比,在储能电站大型化趋势下,以及业主对性能和安全性的追求,高压级联储能凭借其提高单台 PCS 的功率、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电力电子损耗、提高整机响应速度等优势,渗透率有 望加速提升。2023 年 5 月,全国首个“高压级联+集中液冷”储能项目在山东省济 南市莱城电厂正式投运,并网功率/容量高达 101MW/206MWh;2023 年 6 月,青海 宝 库 储 能 电 站 高 压 直 挂 式 储 能 系 统 公 开 招 标 , 并 网 功 率/容 量 高 达 224.5MW/889MWh,高压级联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逐渐得到业主的充分认可。
3.2 高压级联储能系统壁垒较高
公司储能与干式变压器等产品技术同源,生产设备互通。2021 年 7 月公司成立 全资子公司金盘储能,大力发展储能业务,高压级联储能系统技术与公司现有产品 高压 SVG、一体化箱变等相关技术同源,生产设备互通,具有扎实的技术根基。
液冷储能产品竞争优势突出。公司的全液冷 35kV/12.5MW/25MWh 高压直挂电 池储能装备为国际首例,中高压级联储能产品系统额定功率较高,最大效率可达 99.16%,THD较低,并网电能质量好,且单机系统功率高、响应时间短、防护等级 高, 公司的全液冷技术确保电芯温度温差在 3℃以内,系统功耗更小,占地面积更 小,全面提高储能系统的性能优势和安全性。
高压级联储能系统壁垒较高,公司性能指标优于同行业。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难点在于:1)由于无变压器隔离,电池组处于高压悬浮状态,其共模电流引发电磁兼 容问题,并使绝缘成本增加,对 BMS 控制提出更高要求;2)高压级联为交流侧并 联,选择多个 H 桥连接,ABC 三相交流电,每一相都有多个 H 桥串联,可靠性降 低,为了提升可靠性,必须进行冗余设计,如果某个 H 桥故障,可以切换到旁路电 路,对系统布局和组装的要求较高,在业主端的认证周期较长。3) PCS 需要具备 穿越电网电压故障与模块故障的能力,并始终维持各电池模块 SOC 的均衡,以向电 网提供快速可靠的功率支撑;4)BESS 中各电池模块分散放置且需要完全隔离,导 致电池模块的绝缘要求非常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以及各模块间产生共模电流 路径,影响 PCS 的正常运行。
3.3 订单起量+扩产积极助力业务加速放量
武汉及桂林储能系列产品数字化工厂完全达产可实现年产能 3.9GWh。1)桂林 储能工厂于 2022 年 7 月 1 日已经竣工投产,设计产能 1.2GWh; 2)武汉储能工厂 设计产能 2.7GWh,公司已于 2023 年 7 月初竣工投产,未来两个项目全部达产后, 储能产品合计年产能 3.9GWh。 公司目前储能业务订单超 7 亿元,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为主要产品。2022 年公 司签署多个储能系统订单对应 200MWh 中高压直挂式储能系统和 88MWh 的低压储 能产品,2023 年 3 月公司签署 200MWh 高压直挂式储能系统,拟设置 8 套单仓容 量 12.5MW/25MW35kV 高压级联储能,订单金额达 3.59 亿元,2023 年 7 月公司公 告,与厦门东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 1.09 亿元储能项目。
3.4 干变海外渠道优势+国内客户基础有望复用
客户相似助力储能业务拓展。公司的干变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具有丰富的项目 经验,产品研发技术势力获得海内外客户认可,在发电侧、电网侧均积累了大量客 户资源,客户领域重合度较高,海外渠道优势与国内客户基础助力公司储能业务加 速放量。
干变海外客户资源以及销售渠道或可复用,有望推动储能后续海外出货放量。 公司在海外深耕多年,有着成熟的销售渠道,风电干变下游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客 户资源有望助力公司储能海外放量。其中,通用电气(GE)在全球范围内的储能项 目众多,客户类型包括公用事业、公共电力公司、大型工业公司等,2023 年 5 月通 用电气(GE)宣布采购 400MW 新的电池储能项目,助力俄勒冈州清洁能源转型, 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外的公用事业公司最大的单次独立储能采购。
国内绑定优质客户,有望助力储能业务国内迅速放量。2023Q1 五大发电集团 共完成 9 个储能系统项目采购,包括集团年度框架采购、新能源配储项目采购等, 储能系统总采购量约为 341MW/1878MWh。而公司干变国内客户涉及大型国有发电、 电网企业,是储能投资主力,对公司的技术认可以及渠道绑定,有望助力公司储能 业务国内迅速放量。
4. 数字化改造业务前景广阔
4.1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强化竞争优势
数字化转型助力离散制造型企业加强竞争优势。离散制造型的企业的产能不像 连续型企业主要由硬件(设备产能)决定,而主要以软件(加工要素的配置合理性) 决定。同样规模和硬件设施的不同离散型企业因其管理水平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可能 有较大差异。因此,离散制造型企业通过软件(此处为相对硬件设施而言的广义上 的软件)方面的改进来提升竞争力更具潜力。
政策推动数字化转型加速落地。 “十四五”规划中将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 进两化融合、主攻智能制造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 年国务院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 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 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引导数字化转型趋势。
典型离散型制造业企业数量较大。我国规模以上典型离散型制造业企业数量在 2012-2021 年之间,由 5.3 万家增长至 8.3 万家,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比例逐渐提升。相关企业年平均利润在 4000万以下,我们认为其具备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生 产效率的需求,但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国内解决方案提供商相较海外厂商 的性价比优势或较为明显。
4.2 对内改造完成提质增效
布局智能制造较早,数字化赋能自身业务进展顺利。公司 2019 年全面开展集 团整体数字化转型,海口数字化工厂于 2021 年正式投产,桂林、武汉基地 3 座数字 化工厂已经建设完成,公司共 7 座数字化工厂将实现公司数字化产能在全国重要经 济区域的覆盖,有望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制造车间的单位 kVA 工费成本较转 型前下降超过 15%,单位产出额工费成本较转型前下降超过 30%,各车间综合有效 工时占比较转型前提升 82%。数字化转型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释放 产能,赋能公司干变和储能业务。
已完成多项数字化技术研发,打造新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数字化研发 团队已完成了边缘计算平台 EC-plat 优化升级、低代码开发平台 JXV 优化升级、 RCS 调度系统研发、ADS 车体适配系统研发、5G 云化 AGV 产品的研发、TCP 长 连接心跳协议研发等技术的研发。以自主研发的企业服务总线 Vportal 为核心,打造 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JST DFPlat3.0,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达到信息流自动化。
4.3 对外输出解决方案贡献新增长
2021 年 8 月至今公司已累计承接近 3 亿元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订单, 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制造业背景更能深入理解客户转型痛点。2021 年签订的为伊 戈尔磁电科技提供智能制造总承包的销售合同以及其增补合同,金额分别为 1.48 亿 元、0.23 亿元,已于 2022 年 10 月交付;2022 年签订的为伊戈尔磁电科技提供智 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总承包的销售合同,合同金额为 1.31 亿元。同时公司相较于没 有制造背景的服务商,能够提供与制造业企业核心业务深度融合的服务产品,数字 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有望在制造业企业中打开市场。
多项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成功对外输出,获得客户认可。2022 年公司顺利交付的 对外输出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实现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集控系统 DCS、智能仓储控制系统 WCS 和 SCADA 等系统系列工业软件核心技术 成功对外输出,获得客户认可。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金盘科技研究报告:干变龙头赋能新业务,储能数字化引领新成长.pdf
金盘科技研究报告:干变优质供应商,迎海内外需求双增机遇.pdf
金盘科技研究报告:变压器储能数字化三箭齐发,扬帆出海打造全球化新平台.pdf
金盘科技研究报告:全球干变领先企业,海外征程再创辉煌.pdf
金盘科技分析报告:干式变压器龙头企业,储能+数字化业务打开成长空间.pdf
金盘科技研究报告:干变龙头开启储能新征程,数字化加码赋能.pdf
储能行业专题分析:大储,大储往何处去.pdf
艾罗能源研究报告:逆变器弯道超车,储能蓄力成长.pdf
杭州柯林研究报告:变电智能监控龙头,“储能+钙钛矿” 双轮驱动发展.pdf
美国储能行业投资策略:并网有望改善,出海持续加速.pdf
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分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