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行业:养殖景气或提升,优质养殖企业稳步发展
养殖行业:供给方——产能去化进行时,生产效率持续优化
能繁母猪存栏:产能去化进行时。能繁母猪于2022年4月见底以后一路微幅增加至2022年12月。 2023年开始能繁母猪存栏不断下降。1月/2月/3月/4月/5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增长-0.50%/- 0.60%/-0.87%/-0.5%/-0.60%。2023年5月末能繁母猪存栏为4258万头。
产能结构:生产效率持续优化。2020年能繁母猪数量仍较大程度地受到猪瘟影响,2022年一季度 的样本能繁母猪存栏数量较2020年一季度同比恢复了48.8%,并且,由于当时过热的二次育肥压栏 的影响,2022年四季度的实际出栏量较2020年四季度同比增长了72.2%。
冻肉进口:大幅下降,未来增量有限。 《“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到,到2025年, 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 2022年1-12月,全国累计进口猪肉175.79万吨,同比较2021年1-12月 下降52.6%。 2023年1-5月累计进口猪肉81万吨,同比增长17.4%。
养殖行业:消费方——自周期性强需求刚性强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我国农村居民猪肉需求弹性测算及其周期性比较》研究结果,除蔬菜以外,猪肉 的平均收入弹性普遍低于其他食品.农村居民对其他食品诸如牛羊肉的价格变化比猪肉更敏感。猪肉作 为一个刚性需求,是中国必不可少一种肉类食用。事实上,供给对猪肉价格的决定作用经常大于需求的 作用,猪价的剧烈波动往往来自于猪肉产能大幅波动。猪肉消费的需求端相对稳定,是刚性需求。影响 因素主要有:猪肉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肉类替代价格等。猪肉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绝 对值小于1。2022年猪肉最大消费国仍是中国。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表明,中国大陆人均猪肉消 费量为25.39千克/人。预计2023年中国大陆为26.94千克/人。
养殖行业:2023价格预测
2023年价格预测:寻找合理的成本 定价锚定。 今年以来在上市养猪企业中,已有 多家头部养猪企业提出把成本管控作为 今年工作重点。在行业中保持中上水平 的成本控制力,将有机会在猪价走出低 谷后,获得更大的机会。2023年6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 究员表示,国内生猪养殖成本线一般在 16元/公斤,下半年行业若不出现超预 期变化,上市猪企估测2023年生猪规模 养殖平均成本或有16元/公斤。
2023年价格预测:从产能规模角度分析。 在没有长期稳定的高毛利率驱动的情况下,前期退出的中小规模场没有动力重新复产,行业外新增 资本也没有2022年涌入养殖行业的冲动。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2年3月-2023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 均值为4306万头,仍在农业部基准线4100万头的95%-105%合理区间范围内,预计2023年全年生猪 均价在成本附近,或有16.5元/公斤,行业全年微利。
养殖行业:产能持续深度去化 养殖景气或提升
1)随着市场对板块的研究发展,生猪养殖板块的投资节奏已经从以前买拐点的逻辑前置到买产能 去化的逻辑上。今年 1 月份以来,整个行业持续亏损 5 个月,头均的平均亏损达到了接近 200 元/头, 前 4 个月在持续去化,能繁母猪存栏数量的下降幅度平均在 0.5%-0.6 %。 2)仔猪价格快速下跌,产能去化加速预期提升。2023年6月,规模场 15 公斤的仔猪出栏价从 3 月初的 700 元下降到 400 元,基本持平仔猪成本价格。 3)预计前期周期扩张带来的供给快速释放阶段将结束,后续猪价上行趋势确定性增加,伴随猪肉 消费持续恢复,成本随饲料价格下行逐步进入下行通道,未来生猪均价及板块盈利水平趋势向好。 4)生猪养殖整体板块的头均市值处在历史分位线的底部,甚至接近最低点,悲观预期已基本全部 反应,股价的位置调整非常充分。
行业整体盈利状况有望改善。2019年猪肉 价格达到59元/公斤,猪价大幅上涨带动替 代性需求增强。黄羽鸡价格达到20元/公斤 以上,刺激黄羽鸡产能大幅扩张。2020 年 至 2021 年 10 月中旬期间,行业多数时期 处于亏损阶段,主要原因是供给端行业产能 过剩,需求端由于疫情冲击导致终端消费疲 软,行业产能不断去化。当前,行业产能已 降至较低水平,消费方面随着疫情的影响减 弱,餐饮等消费复苏明显,加之黄羽鸡销售 渠道中主要为餐饮和家庭消费为主,行业的 整体盈利状况有望改善。
动物保健:创新推动成长,发展格局广阔
动物保健:市场规模持续发展
将动保市场规模的发展按其背后驱动因素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① 2007-2010:该阶段内养殖行业主要面临疾病影响为蓝耳病,且彼时散户养殖占比较高,动保重视 程度相对较低,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② 2011-2015:主要驱动因素为口蹄疫疫苗,新产品推动市场扩容。从疫苗产品来看,21世纪我国进 入悬浮培养应用时代,各大生产企业悬浮培养线陆续通过GMP认证,当前市场上经农业部批准拥有口 蹄疫疫苗生产资质的企业共有8家 ③ 2016-2017:主要系环保政策推动养殖集中度提升,动保重视程度提高。 ④ 2018年至今:双重因素共同推进,市场迅速成长。双重驱动即指:1)未来非瘟相关新产品若成功 上市,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展;2)新政策,新技术,新领域提升有效产能,规模场占比不断提升,动 保重视程度持续增强。
动物保健:当前双重驱动因素—新产品
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病毒向流行性方向发展,致死性减弱、传染性增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 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表示,2020年在对黑龙江、吉林等省的农场和屠宰场的为期6个 月的检测中,收集到3660个样本,发现并分离出22株流行毒株,由特征判断是II型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疫苗或有新进展。2021年12月20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动 物疫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专项2021年度揭榜挂帅项目安排进行了公示,4个项目 中包含有以下三个,亚单位疫苗相较于基因缺失弱病毒苗在有效性上可能会有所不及,但安全性相 对更高,相关研发工作正处于推进中,结合当前非瘟弱毒株流行性强的特点未来推广可能性更高, 若顺利达成市场化则动保板块市场规模扩张,成长性进一步增强。
动物保健:禁抗带来动保行业的变化
“禁抗”对动保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畜禽抵抗力变弱:为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保障食品安全,农业 农村部于2019年7月发布194号文件,指出禁止促生长类抗生素在饲料中的添加。在禁抗令实施后,畜 禽免疫力受影响,发病率将增加,易出现发热感染等情况,治疗类抗生素用量增加,幼崽因抵抗力较弱, 存活率降低,染病后的治疗成本也将增长。对于蓝耳、猪圆环等非强制免疫疾病,养殖户采取积极预防 的态度,相应非强免动保产品需求增加。
参考欧洲“禁抗”工作经验,过程初期 因畜禽抵抗力受到影响,治疗类抗生素 需求增长,以丹麦为例,根据danmap2 000(DVI2001) 、 danmap2001(DVI2 002) ,1996年治疗类抗生素总体有效 用量为48t,自开展禁抗后,2001总体 有效用量达到94吨,增长接近100%。 相同趋势在荷兰也有所体现。
参考我国养殖密度高,结合当前对疫病防控的重视程度以及高要求等实际情况,国内治疗类抗生素 需求将迎来增长。
油脂油料:原料成本回调,盈利空间打开
油脂油料:原材料价格回调—菜籽油价格回落
原油价格持续下跌,菜籽油价格下降,食品油加工企业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 1)从供需角度来看:OPEC+维持产量计划不变、美国页岩油生产较21年有所增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汽油消费量相对较弱;需求方面,国际航班恢复、航煤消费将带来新增需求驱动。 供需关系将由紧缺 转向宽松。2)美联储加息,流动性边际收紧,能源通胀同样将迎来缓和,原油价格继续下跌,原油和 菜油的价格成同向运动,基于此判断基础,菜籽油价格将会回撤。
原材料价格回调—供给端恢复
国际油菜籽产量有望迎来回升。加拿大油菜籽一般是4-5月播种,9月收割,21年7月加拿大遭遇罕 见高温与干旱,加拿大农业部供需报告预计2021/2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供应为1450万吨,同比下降 37%,且高温使得作物含油量降低。2022年加拿大油菜籽播种面积为2140万英亩,7月整体气候较 为稳定,较去年呈现恢复趋势。加拿大农业暨农业食品部(AAFC)发布8月份主要作物展望报告显 示,2022/23年度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预期值调高到了920万吨。
国内菜籽供应量提升。21年中国内油菜籽产量1430万吨,较往年增长约25万吨,油菜籽进口量230 万吨,有所减少。近年来我国油菜籽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近3年我国油菜籽 种植面积呈增加态势,若后期不出现极端天气,2022年我国油菜籽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预计产 量达到1450万吨以上。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农林牧渔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多条主线严重低估,重点关注底部价值.pdf
2024年农林牧渔行业春季投资策略:布局畜禽养殖盈利改善.pdf
农林牧渔行业专题研究:为何年后猪价强于预期?.pdf
农林牧渔行业2024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产能去化持续,左侧布局正当时.pdf
农林牧渔行业专题研究:猪价重归下跌,鸡苗价格持续上涨.pdf
2024年农林牧渔行业策略报告:周期底部蓄势,布局养殖正当时.pdf
策略专题:风起与重构,大势研判“新量价体系”.pdf
2024年H1中国A股投资策略展望:冬天过后,春天依旧在.pdf
2024年石油化工行业春季投资策略:拥抱高股息以及景气上行带来的投资机会.pdf
2024Q2汽车行业投资策略:优选商用车+华为小米链.pdf
2024春季政策研究投资策略:新质生产力持续大力推进,证监会“两严两强”重建市场信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