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策略专题研究报告:一揽子政策的抓手和影响.pdf

2023-07-09
26页
2MB

1、 回顾历史上 5 轮一揽子政策

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在经历一季度修复式增长后,二季度内需疲软压力再度显现, 6 月降息率先落地释放稳增长信号,随后 6 月 16 日国常会提及“研究推动经济 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一揽子政策落地预期升温。一揽子政策通常指 的是稳增长背景下各部门出台的金融、财政、产业等一系列政策集合,回顾历史 来看我国共出现过 5 轮一揽子政策,分别为 2008 年 9 月至 2009 年 1 月、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10 月、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4 月、2020 年 2 月至 5 月及 2022 年 5 月至 8 月。一揽子政策在何种背景下出台?其涵盖哪些内容?系列政 策的核心特征是什么?一揽子政策出台后效果如何?政策出台后市场有何反馈? 我们将通过复盘历史上 5 轮一揽子政策出台的背景、效果及市场表现,对上述问 题给予讨论。


1.1、 2008 年 9 月至 2009 年 1 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下的一揽子政策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国内出口大幅下滑,物价快 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保经济”系列政策在 9 月开始陆续出台。2007 年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此后形势持续恶化,2008 年 9 月美国财政部接管“两房”, 雷曼兄弟申请破产,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实质性恶化,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在三季度加大,出口大幅下滑,物价由快速上涨转为快速下跌, 政策基调从 2008 年初的“双防”转为保增长,系列宽松政策相继出台。 2008 年 9 月至 2009 年 1 月政策陆续出台,9 月货币政策先行,11 月财政推出 “四万亿”投资计划,稳地产、促汽车家电下乡等政策在此期间也相继出台。2008 年下半年政策基调从年初的“双防”逐渐转向,货币政策先行,9月央行宣布降 息和结构降准标志开始货币宽松,至年底共 5 次降息、3 次全面降准,最终降息 幅度达 216 个 BP、全面降准 200BP,其中 11 月大幅降息 108BP,幅度创 11 年之最。财政政策方面,10 月国常会开始研究保经济稳增长措施,21 日核准了公路、 机场等一批建设项目,决定加快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11 月初国 常会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同 时正式公布了此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重大投资计划,主要投向民生基建。地 产政策方面,9 月开始接连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10 月降低住房交易税率, 暂免征收购房印花税,且契税下调至 1%,同时央行宣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 0.7 倍、降低房贷首付比例至 20%。促大宗消 费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汽车与家电,2008 年 11 月底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全国 推广家电下乡工作的通知》,随后全国层面逐渐铺开,2009 年 1 月国常会通过汽 车产业振兴规划,内容包括财政补贴及购置税减免等促消费政策。


“四万亿”为代表的系列政策出台之后,经济大致在 2009 年一季度末开始企稳 回升,基建的提振效果在早期最为明显。从政策效果来看,在四万亿投资计划为 代表的系列政策出台之后,历时约四个月时间,总量经济指标开始触底回升,尽 管 PMI 在 2008 年 11 月触底至 38.8 之后,次月已经开始回升,但站在荣枯线上 的时间实际上是在 2009 年的 3 月,PMI 从上月的 49.0 大幅回升至 52.4,这与 GDP 同比的触底回升的时间几乎一致。分项来看,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在 2009 年 2 月开始显著抬升,而同期地产投资增速则完成触底开始逐步回升,地产销售增 速则在 2008 年 12 月完成触底。大宗消费品里,汽车消费增速在 2009 年 1 月触 底,随后开始回升,家电消费的复苏相对滞后,在 2009 年 3 月触底后逐步恢复。 市场表现来看,货币宽松初期,市场仍在下跌,“四万亿”之后明显企稳,2008 年 11 月 5 日至 2009 年 1 月底,万得全 A 上涨 32.2%。从指数涨幅来看,2008 年 9 月 15 日至 2009 年 1 月末这轮政策宽松期内,万得全 A 仅上涨 2.29%,主要因 为 2008 年 9 月货币开启宽松之时,基本面担忧更甚,市场并未止跌,仍处在下 行趋势中。但在四万亿投资计划出台之后,市场便开始企稳,随后开启上行。2008 年 11 月 5 日至 2009 年 1 月末,万得全 A 的涨幅则为 32.2%,且此后继续上涨直 至当年 8 月。时间上看,市场的修复领先于经济基本面的修复,上涨主要是由估 值提升来带动,万得全 A 归母净利润同比实际上在 2009 年一季度才开始回升, 三季度同比才转正。




1.2、 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10 月:应对通缩压力下 一揽子政策


2014 年在通缩环境及地产库存高企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显著,9 月一揽子 政策“组合拳”正式发力。继 2012 年经济增速下台阶后,我国经济亟需新增长 点,2014 年 3 月经济增速再次探底,GDP 当季同比为 7.5%,经济再次面临下行 压力。一方面,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PPI 连续负增长,工业品通缩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地产需求低迷、库存高企,截至 2014 年 2 月,商品房待售面积累计 达 5.1 亿平方米,较 2012 年同期增加 2.1 亿平方米,地产去库压力显著。在此 背景下,2014 年 4 月和 6 月央行 2 次定向降准拉开了货币宽松的序幕,9 月一揽 子政策“组合拳”正式发力。


本轮稳增长周期历时 13 个月,以棚改货币化等一系列地产政策为主,创新型货 币及财政政策为辅,降息、降准提供持续流动性。2014 年地产政策先行,4 月央 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 (PSL),部分地区放松限购, 8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 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棚户区改造目标落定。2014 年 9 月,“930 政 策”正式标志着地产调控转向,围绕地产、基建的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全面发 力。货币政策方面,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底央行 4 次降准、6 次降息,累计下 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2.5 个百分点,下调 1 年期存贷款利率 1.65 个百分点。 此外,2014 年 12 月国开行下放第一笔 PSL,2014 年 12 月至 2015 年 10 月期间, 累计发放 PSL 共 10294 亿元,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 资金来源。2015 年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一方面,当年财政预算赤字率从上年的 2.1%提升到 2.3%;另一方面,财政部部署推广 PPP,用以支持棚改、铁路、水利 等重大工程建设;此外,2015 年 8 月发行首批专项建设债以补充重点项目资本 金,财政政策工具箱逐步完善。地产政策方面,除棚改外,中央再度放宽限贷、 税收等政策,降低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从需求端托底地产下行压力。


稳增长政策组合发力下,2015 年地产需求及投资端先后企稳,通缩压力得以缓 解,2016 年伴随工业企业利润转正,经济正式企稳回升。2014 年-2015 年破局 的关键在于地产,棚改货币化安置带动新一轮增量需求,有效解决地产库存高企 问题。2015 年 2 月,地产销售端先行企稳,库存压力得以缓解,商品房待售面 积同比加速下行;受需求传导,12 月地产投资增速企稳回升,地产上行趋势得以 确认。在此基础上,2016 年通缩压力得以缓解,1 月 PPI 同比增速探底回升,1- 2 月工业企业利润由负转正,2 月 PMI 开启上行区间。此时期居民部门加杠杆是 政策生效关键,2015 年、2016 年期间居民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同比增加 0.8 万 亿元、2.6 万亿元。


2014 年 9 月 1 日至 2015 年 10 月 30 日期间,受益于改革预期及稳增长政策的交 运、建筑装饰领涨,“互联网+’产业趋势下计算机、传媒行业表现亮眼,房地产 直接受益跑赢万得全 A。在经历近一年半的调整后,2014 年下半年政策强预期驱 动市场走强,万得全 A 一度于 11 月突破 3000 点,2014 年 9 月 1 日至 2015 年 10 月 31 日期间,万得全 A 上涨 68.1%,其中估值提升是市场走牛的主要原因,期 间万得全 A 市盈率由 12.8 倍提升至 21.0 倍,涨幅达 64.6%。从行业表现看,受 益于“一带一路”改革预期及国内稳增长政策的下游周期板块领涨,交运、建筑装饰分别上涨 111.0%、107.6%,房地产直接受益跑赢万得全 A;此外,“互联网 +”产业趋势下计算机、传媒行业具备结构性机会。宽基指数层面,在市场利率 下行、风险偏好提升的背景下,具备估值弹性的创业板指、中证 1000 领涨。




1.3、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4 月:应对经济下行及中 美贸易摩擦下的一揽子政策


2018 年我国面临中美贸易摩擦、国内金融去杠杆、美联储多次加息等方面带来 的挑战,导致我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第一,中美贸易摩擦导致我国经济 预期面临下行压力,2018 年 3 月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开始后,我国出口在 2019 年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同时我国制造业 PMI 在 2018 年 5-12 月从 51.9%下降 至 49.4%;第二,在国内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我国社融存量同比在 2018 年 1- 12 月从 13.43%下降至 10.26%,国内地产融资信心不足对我国经济形成拖累,2018 年三季度和四季度 GDP 增速分别降至 6.7%和 6.5%。第三,美联储在 2018 年总共加息 4 次,对我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压力。因此,我国在 2018 年 8 月-2019 年 4 月密集出台“一揽子政策”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本阶段“一揽子政策”集中在 2018 年 8 月-2019 年 4 月发布,我国在减税降费 上持续加力,配套央行降准和大宗消费鼓励政策,2019 年 4 月政治局会议 “稳 增长”退坡意味着本次政策发力暂告一段落。地产政策方面,我国依然坚持“房 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基调,增量政策并不显著。2018 年 4 月和 7 月央行两次 定向降准和 5 月 1 日将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增值税率下调 1%为本阶段 “一揽子政策”的前哨站,为 2018 年 8 月-2019 年 4 月“一揽子政策”的密集 出台埋下伏笔。


财政政策以减税降费为主。2018 年 8 月 31 日通过的《新税法》将征税起点从 3500 元/月提升至 5000 元/月。2018 年 10 月 20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 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2019 年 1 月国常会决定再推出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实施期限暂定 3 年),并且 2019 年 1 月国家明确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 50%的税额幅度 内减征“六税两费”,2019 年 4 月 4 日国家发布《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 货币政策主要以降准为主。2018 年 10 月 15 日央行定向降准高达 100BP,释放 流动性约 7500 亿元。2019 年 1 月 4 日央行超预期全面降准 100BP,分别在 1 月 15 日和 1 月 25 日得到兑现。


大宗消费方面,国家积极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2019 年 1 月 9 日时任发 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2019 年将出台鼓励汽车家电消费新政”,1 月 29 日发 改委等十部门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 实施方案》,4 月 17 日发改委下发《进一步扩大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 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 年)(征求意见稿)》,强调“对限 购城市增量车牌、取消对无车家庭购车的限制等措施”,6 月 6 日三部委发布《推 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 本轮一揽子政策导致我国经济在 2019 年 1-4 月迎来边际改善,民间投资在 2018 下半年获得支撑。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市场迎来改善,2019 年春节后我国 30 大 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持续高于 2018 年同期水平,说明在 2018 年 8 月开始我 国持续减税降费和央行降准导致居民购房信心增强,因此在地产消费的改善下我 国社融存量同比开始触底回升。另一方面,2018 年 7-12 月我国民间投资维持在 8.7%-8.8%的水平,较 2018 年上半年增速中枢有所上移,说明减税降费对民间 投资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2019 年 1 月 1 日-2019 年 4 月 19 日,在减税降费、央行降准等多项政策的支 撑下,我国股市迎来大幅上涨。在此期间,万得全 A 涨幅接近 40%,各大行业 和板块迎来普涨,其中消费和成长风格领涨。一方面,成长板块受益于 1 月业绩 预告商誉暴雷风险的出清。另一方面,消费板块受益于 MSCI 提高对 A 股的纳 入因子(外资重新定价)。非银金融则是受益于 2019 年 2 月 25 日的金融供给侧 改革的提出。因此,食品饮料、家电、计算机、非银金融等板块在此期间超额收 益显著。


1.4、 2020 年 2 月至 5 月:应对疫情爆发下的一揽子政 策


2020 年 Q1 受新冠疫情爆发影响,国内经济全面下行。2020 年 Q1 国内 GDP 实际 增速同比下滑 6.9%,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8.4%,出口、消费、投资三大部门均 深度回落。其中,消费与投资部门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2020 年 Q1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下降 19.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 16.1%。出口部门亦 明显走弱,2020 年 Q1 出口金额累计同比下滑 13.6%。 2020 年 2 至 5 月我国一揽子稳增长政策集中出台,货币政策“组合拳”先行, 财政政策积极扩张。2020 年国内疫情爆发后,货币政策“组合拳”先行,2 月至 4 月央行实施两次降息,两次定向降准,累计调降 1 年期 MLF 利率 30BP,定向降 准 150BP 至 200BP,释放长期资金约 9500 亿元。财政政策积极扩张,2020 年 3 月 17 日国常会明确表示,推动各地 1.1 万个在建重点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做好 今年计划新开工的 4000 多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并加强后续项目储备。3 月 27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 项债券规模”,5 月 22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政策落地,其中,赤字率由 2019 年 的 2.8%上调至 3.6%或更高,抗疫特别国债规模 1 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3.75 万亿,相对 2019 年增加 1.6 万亿。与此同时,2020 年减费降税规模进一步 扩大,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 2.5 万亿元,助企纾困成效显著。


消费券和新能源车补贴是促消费政策的主要抓手,地产政策放松相对克制。2020 年 3 月,发改委等 23 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 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以改善消费环境为主要目标,随后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了 包括推出消费券在内的多项扩大消费政策措施,主要针对餐饮、零售、文旅、汽 车等领域,发放规模超过 300 亿元。此外,疫情爆发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 鼓励消费措施层出不穷,2020 年 4 月发改委颁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随后各地陆续出台限购松绑、加大补贴等举措以刺激疫后的汽车消费。地产政策方面,2020 年 Q1 地方为缓解疫情冲击,密集 松绑房地产调控。1 月至 2 月上旬,杭州、西安、无锡、上海密集出台供给端扶 持政策,包括延缴土地出让金、降低土拍保证金比例等,2 月下旬至 3 月,政策 松绑过度至需求端,驻马店、南宁、钦州等城市下调公积金首付比例、引入契税 补贴等。但进入二季度后,以深圳为代表的部分一二线城市调控开始局部收紧, 中央层面重申“房住不炒”,地产政策宽松收敛。


2020 年疫后经济各部门的修复,遵循着先基建与地产、后出口与制造业,消费 与服务最后低位企稳的过程。伴随财政、货币政策双宽等逆周期调节的发力,疫 情前趋势向好的基建与地产部门快速修复,并于 2020 年二季度率先回升至 2019 年水平。随后,伴随以美国无限量 QE 为代表的海外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 海外需求逐步回升,在此阶段,中国凭借率先复工复产的优势,出口份额在全球 占比大幅提升。2020 年三季度,国内出口-制造业部门景气度高增,并超越 2019 年同期水平,成为疫情后复苏的第二个部门。最后,虽然促消费亦是国内政策的 主要作用方向,但由于疫情的特殊性,受损较为严重的消费与服务业恢复相对滞 缓,直至四季度才趋近于疫情前水平。 市场表现方面,2020 年 Q1 A 股市场受国内外疫情爆发的影响两度深跌,随后伴 随稳增长政策的大幅发力持续回升,直至 7 月转为震荡。2020 年 Q1 海外与国内 疫情爆发的时点存在滞后,1 月和 3 月 A 股市场经历了两次深度回调。3 月下旬 伴随一揽子稳增长政策信号的市场,市场逐步企稳,并于 4 至 7 月持续回升,期 间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最大涨幅分别达 25.4%和 50.9%。进入 7 月后,随着国内 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政策基调逐步转向稳健中性,A 股市场转为震荡行情。




1.5、 2022 年 5 月至 8 月:应对“三重压力”下的一揽 子政策


2022 年 1 月至 4 月主要的背景为美联储超预期收紧、俄乌冲突爆发以及国内疫 情反复拖累经济下行。其一,2022 年年初美联储公布的 FOMC 会议纪要提及“可 能有必要提前或以更快的速度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美联储超预期转鹰之下,10 年期美债收益率由 2021 年年末的 1.52%快速抬升至 1 月中旬的 1.87%,创下 2020 年以来的新高。其二,2 月下旬俄乌冲突爆发导致能源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再度 推升全球通胀压力,而地缘政治扰动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下拉,引发资产价格调 整。其三,3 月以来全国疫情多地散发,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疫情形势较为严 峻。4 月中旬上海当日新增确诊人数破千,此轮疫情成为 2020 年下半年以来历 次疫情扰动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对国内经济造成明显冲击,中国高频经济活动指 数出现明显回落。


2022 年一揽子政策发力期集中在 5 月至 8 月,5 月单独调降 5 年期 LPR 作为一 揽子政策发力的开始,而 8 月国常会再实施 19 项接续政策则可以视为政策发力 阶段性告一段落。2022 年 5-8 月政策发力期间,货币政策方面,共降息一次(8 月,10BP),调降 5 年期 LPR 两次(5、8 月,共 30BP)。财政政策方面,5 月 26 日国常会部署 6 个方面 33 项稳增长举措,8 月 24 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 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期间作为增量财政工具的政策 性金融债券出台了两次,共 7400 亿元,总的来看宏观经济组合发力稳增长的目 标明确。此外,地产政策方面,2022 年 5 月和 6 月相继出台了《关于规范做好 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S) 有关工作》 以及《“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在提振大宗消费方面,2022 年 6 月工 信部等五部门发布《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鼓励开展绿色智能家电 下乡和以旧换新行动,7 月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 消费的政策。


本轮一揽子政策发力叠加疫情形势好转,6 月以来高频经济数据出现明显改善。 宏观经济方面,2022 年 5 月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趋于好转,复工复产有序推 进,从经济指标复苏情况来看,一是受前期挤压订单集中释放影响,5 月、6 月 出口数据超预期上行,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回至 15%以上。二是炼油厂开工率等部 分高频工业数据明显回暖;三是地方地产调控政策频出,地产销售数据于 6 月出 现明显回升。总体来看高频经济指标随着疫情形势一同改善,叠加宏观政策组合 发力,形成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共振向上。大宗消费方面,2022 年 6 月、7 月汽车 和家电销售额同比相继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本阶段市场整体小幅领先于政策发力,反弹期间中小创指数修复弹性更足,光伏、 新能源汽车等赛道“强势归来”。2022 年 4 月 27 日至 7 月 4 日市场进入反弹区 间,万得全 A 上涨 24.7%,前期跌幅更大的中小创指数修复弹性更足。具体来看, 本阶段市场反弹沿着复工复产逻辑展开,汽车、电力设备等率先重启的部门行业 主要集中在中小创板块,同时由于前期估值已下杀至低位,中证 1000、创业板指 于本阶段的涨幅达到 34.4%、31.8%;而在地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消费修复滞后 等影响,沪深 300、上证 50 上涨 18.8%、13.8%。从热门赛道表现来看,本阶段 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赛道“强势归来”,反弹期间光伏指数涨幅达到 63.9%、新能 源汽车指数涨幅达到 60%。




2、 后续一揽子政策如何看?

整体来看,一揽子政策多出现于危机冲击及有效需求不足两种情形,其内容主要 包含财政、货币、地产及大宗消费四个方面,增量财政工具的出台是核心内容。 回顾过去一揽子经济政策,其出台一是为了应对重大事件冲击,如 2008 年金融 危机、2020 年新冠疫情,二是应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如 2014 年、2019 年及 2022 年。从内容来看,一揽子政策涵盖财政、货币、地产及大宗消费政策的调 整,一般以货币政策(降息降准)落地为开始,通过地产政策及大宗消费政策打 通宽货币-宽信用通道;值得注意的是,过去 5 轮一揽子政策均包含增量财政政 策工具,如 2008 年“四万亿”政策、2014 年至 2015 年出台的 PSL、专项债及专 项建设债券、2019 年大规模减税降费、2020 年的特别国债以及 2022 年的政金 债。


从政策强度来看,危机应对式一揽子政策的力度强于提振需求式一揽子政策力 度,具体来看 2008 年政策力度最大,其次四轮政策力度排序分别为 2020 年、 2014 年、2022 年及 2019 年。 以降准降息的幅度观察货币政策力度,过去 5 轮一揽子政策中,第一轮(2008 年 9 月至 2009 年 1 月)及第二轮(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10 月)均实施了降 息、降准及定向降准操作,其中分别累计降息幅度达到 216BP、165BP,相比于 后续几轮政策力度较大;而 2018 年后一揽子稳增长举措中,货币政策的力度有 所减小,其中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4 月一揽子政策中并未出现降息操作, 2020 年及 2022 年分别降息 30BP、10BP,政策力度明显收敛。


从赤字率及增量政策工具创新性和落地流程衡量财政政策力度,从财政“四本账” 来看,2008 年“四万亿”刺激计划资金来源于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政府性基 金等,其中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及政府性基金预算,2020 年特别国债及 2022 年 出台的政金债均不构成赤字;从创新性及落地流程来看,2020 年 1 万亿元的特 别国债出台需经过人大常委审议,且历史上仅发行过三次,属于特殊时期出台的 特殊工具,政策信号意义更强;2014 年出台的 PSL、年底出台的“政府专项债” 及 2015 年 8 月出台的专项建设债券属于首次创设的增量工具,其中 2014 年 12 月至 2015 年 7 月 PSL 共发行 8464 亿元;2022 年政策性金融债券同 2015 年 出台的专项建设债券较为相似,2022 年两轮共下发 7400 亿元。从赤字率来看, 2009 年财政赤字率达到 2.8%,相较于 2008 年 0.6%的赤字率水平出现大幅度 提升,2020 年赤字率则从 2019 年的 2.8%大幅提升至 3.6%。综合比较来看, 2009 年及 2020 年财政力度明显较强。


本轮一揽子政策有望于三季度落地,但在高质量发展及官媒重申对经济复苏有 信心有耐心的定调之下,预计本轮一揽子政策力度不会超出预期。随着二季度内 需疲软压力再度显现,稳增长力度随之加码。 从政策出台节奏来看,6 月货币政策先行,6 月 15 日央行实施降息 10BP,明确 释放稳增长信号。6 月 16 日国常会上提出“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 政策措施”。随后 6 月 21 日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续政策落地,6 月 29 日国 常会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考虑到此前几轮一揽子政策均 包含增量财政政策的落地,三季度财政再发力可期,重点关注政策性金融工具、 专项建设基金等增量工具的使用。 从政策力度来看,其一,参考此前几轮系列政策的出台,提振内需式一揽子政策 力度往往偏弱,且今年上半年财政政策节奏偏快,货币政策先后实施降准降息, 地产“第三支箭”加速落地,考虑到政策落地到发挥效用仍存在一定的时滞,积 极引导现有政策落地生效预计仍是政策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二,6 月 20 日《经 济日报》发表文章《对经济复苏要有信心更要多些耐心》,其中提及“坚定做好 经济工作的信心,也要对经济复苏多些耐心”,6 月 28 日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例 会中定调“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恢复”“要克服困难、乘 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我们预计本轮政策仍将以协调、延续和优化 现有政策为主。




3、 三因素关键变化跟踪及首选行业

3.1、 经济、流动性、风险偏好三因素跟踪的关键变化


从最新的经济高频数据来看,生产端开工率有所分化,需求端地产销售较为低迷, 汽车消费 6 月开始修复,韩国出口数据出现好转。从生产端来看,各项开工率有 所分化,7 月第 1 周唐山高炉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较上周有所下行,轮胎开工率 则有所上行。需求端方面,2023 年 7 月 1 日-7 月 6 日 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 积同比下滑 29.76%,下滑幅度较上月有所收窄。从汽车销售来看,6 月 1 日-30 日,乘用车市场零售 189.6 万辆,同比下降 2%,环比增长 9%。从出行的情况来 看,四大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维持高位。从外需来看,韩国 6 月出口额同比下降 6%,降幅较 5 月明显收窄。


国内市场利率低位震荡,美债利率持续走高突破 4%,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整 体震荡,外资在本周呈现流出的格局。从国内市场利率来看,近期国内十债利率 在 2.65%下方震荡,国内流动性整体维持较为充裕的状态,短端利率维持在 1.9% 的逆回购政策利率下方。海外方面,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突破 4%,实际 利率和通胀预期均有所抬升,实际利率上行的幅度更大。汇率方面,美元指数整 体震荡,人民币汇率在 7.25 附近震荡。从市场流动性来看,外资在本周呈现流 出的格局。 本周市场分化,风险偏好处于低位。过去一周 A 股呈现分化的态势,其中周期风 格涨幅居前,成长风格领跌,风险偏好处于低位,日度成交金额逐步萎缩。


3.2、 7 月行业配置:通信、计算机、电子


行业配置的主要思路:预期与现实双弱时期,关注高景气板块的结构性行情。6 月以来市场持续定价预期与现实双弱,随着海外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召开,短期内 预期与现实双弱或将持续,配置上建议关注高景气赛道以及业绩确定性强、安全 边际较高的板块,包括 1)AIGC 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软件及内容板块景气 度持续提升,软件开发、计算机等 TMT 行业有望成为全年主线;2)安全资产领 域,关注国产化率加速提升的信创、半导体、发动机、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行业; 3)业绩确定性强及安全边际较高的板块,如消费板块中的中药、白色家电,盈 利水平改善的电力央国企等。7 月首选行业为通信、计算机、电子。


通信


支撑因素之一:北京发布重磅数据要素政策支持数据要素行业发展。2023 年 7 月 5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 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到形成一批先行先试的数据制度、政策和标准。推动建立供 需高效匹配的多层次数据交易市场,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打造数据要素配置 枢纽高地。促进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一批数据赋能 的创新应用场景,培育一批数据要素型领军企业。力争到 2030 年,本市数据要 素市场规模达到 2000 亿元,基本完成国家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工作,形成数 据服务产业集聚区。


支撑因素之二:2023 年 7 月 4 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数据产 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深圳市数据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包括登记 主体、登记机构、登记行为、管理与监督等七部分内容共 34 条,其中明确了数 据产权登记包括首次登记、许可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异议登 记等六大类型,并探索将数据产权登记应用于企业数据资产确认、融资抵押等领 域。


支撑因素之三:AI 技术扩散有望拉动云厂商算力投资,架构升级光模块需求提 升。根据 IDC 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2-2023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 估报告》,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 年智能算力规模达到 268 百亿亿次/秒(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未来 5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 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52.3%。


计算机


支撑因素之一:中央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早在 2017 年国务院就制定了《新 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近两年也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和《伦 理规范》,启动了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等。最近,2023 年 4 月 28 日召开的中 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指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 范风险。


支撑因素之二: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 试点继续跑出“加速度”,景区打卡、公积金缴存、外币现钞兑换等数字人民币应 用不断推广。同时,江苏省常熟市今年 4 月印发《关于实行工资全额数字人民币 发放的通知》,该通知称,从 5 月开始对常熟市在编公务员(含参公人员)、事业 人员、各级国资单位人员实行工资全额数字人民币发放,进一步丰富了应用场景。


支撑因素之三:算力需求持续上升利好计算机板块。4 月 19 日,上海市经济信 息化委印发《上海市推进算力资源统一调度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 2023 年 底,可调度智能算力达到 1,000 PFLOPS(FP16)以上。同时,在 AI 为各行各 业赋能的背景下,大规模的算力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电子


支撑因素之一:ChatGPT 可接入插件促进算力芯片需求提高。2023 年 3 月 ChatGPT 宣布支持第三方插件,第一批三方插件包含了 11 种类型,包括出行、 购物、办公等场景。同时,推出了网络浏览器和代码解释器两款插件并开源了知 识库检索插件的代码,将进一步增加其应用场景。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庞 大的算力需要硬件的支撑,算力芯片将在此背景下受益。


支撑因素之二:半导体国产替代持续演绎,封装建设快速增长。在晶圆市场供给 有限、新产能未释放的背景下,晶圆代工厂扩产将增加半导体晶圆用量需求。在 美国与荷兰的出口限制下,我国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也将持续演绎。同时,国内 外公司目前在 Chiplet 的封装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并将继续扩大投资进行封装项 目的建设,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支撑因素之三:受益于华为新产品发布,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有望快速增长。2023 年 3 月 23 日,华为发布新手机 P60,并带来全新智慧搜图功能,基于多模态大 模型技术,在手机端侧对模型进行小型化处理,在业界率先实现了首创的、精准 的自然语言手机图库搜索体验。同时,其拥有最薄折叠屏并支持双向北斗信息等 新功能,新特性有望促进消费电子需求提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一揽子政策的抓手和影响.pdf

通产省政策视角:日本如何推动企业出海?.pdf

数据要素政策专题报告:着力解决数据确权与定价问题,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pdf

可控核聚变行业专题报告:政策、技术、资本合力推动,聚变能商业化前景可期.pdf

从人口结构解析日本货币政策钝化.pdf

特别纳税调整政策解析与企业应对实务讲义.pptx

【国海证券】策略专题研究报告:一揽子政策的抓手和影响.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