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医药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行业复苏势头显著,创新打开未来空间.pdf

2023-05-15
115页
14MB

核心观点:


整体观点:我们看好医药板块2023年行情,医药板块整体震荡,中药、化学制剂和商业表现突出,板块配置仍具备性价比。 1、生产端:Q1受到一月影响,预计后续复苏更显著。2023年1-3月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740.9亿元,同比下降2.8%, 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下降16.3%,我们判断主要受到一月份影响,预计后续复苏将更加显著。


2、支付端:2023年1-2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同比大幅增长。2023年1-2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5955 亿元,同比增长11%;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3480.49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职工医保支出、居民医保 支出分别同比增长25.1%与24.7%。医保支出资金的大幅增长侧面印证诊疗及药品销售的复苏态势明显。3、零售端:2023年Q1中西药品当月零售额增长强劲。1月受到疫情影响,当月零售额大幅增长;2、3月有所回落,但整体增 速仍高于社零。


医药行业回顾与展望


医院诊疗活动逐步恢复,复苏态势仍将延续 ,2022年受疫情影响,前11月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同比下滑3%,预计12月受到疫情影响更大。从2023Q1情况来看,1月份 仍然受到疫情冲击,2月随着春节的结束,门诊、手术逐步恢复,2月下旬至3月我们预计就诊、手术人数有较大程度 的恢复。考虑2022年Q2的低基数,预计2023Q2诊疗复苏态势仍将持续。 从部分地方数据看,根据天津卫健委数据,1月门急诊人数微增,2月门急诊人数快速增长;根据重庆卫健委数据,2 月总诊疗人数和门急诊人数降幅均有所收窄,手术量增长同比转正,我们预期3月数据仍将有较好表现。


生产端:Q1受到一月影响,预计后续复苏更显著。 2023年1-3月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740.9亿元,同比下降2.8%,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下降16.3%, 我们判断主要受到一月份影响,预计后续复苏将更加显著。支付端:2023年1-2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同比大幅增长。 2023年1-2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5955亿元,同比增长11%;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 支出3480.49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职工医保支出、居民医保支出分别同比增长25.1%与24.7%。医保支出资金的大 幅增长侧面印证诊疗及药品销售的复苏态势明显。


医药细分板块回顾与受益标的


2.1.创新药:审评加速,未来可期


创新药政策——加速审评,2023年3月31日,《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发布并即日起实施。《工作规范》适用于 儿童专用创新药、用于治疗罕见病的创新药以及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的创新药,特别审评审批品种除外。通过早期介 入、推动沟通交流、研审联动、滚动提交、核查检验工作前置的方式加快创新药上市申请。


医保谈判,2023 年 1 月 18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 年)》 本次目录调整共计147个药品参加现场谈判/竞价,最终121个谈判/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为82.3%,其中108个目录外新增药品的价格降幅达60.1%,与去年基本持平。 目录外新增药品涉及23个临床组别,包括56个慢性病用药(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等)、23个肿瘤用药、17个抗感染用药、7个罕见病用药等,其中22个儿童用 药、2个新冠治疗用药、2个国家基本药物,重点领域药品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有24种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20种药品谈判成功。


《通知》要求,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与《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 等疫情防控政策做好衔接,目前已经被纳入医保临时支付范围的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两个谈判药品,新的支付标准自2023年4月1日开始实施。


AACR大会多项突破性进展,2023年度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召开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术盛会之一,吸引来自超过2800多家企业2.5 万名专 家学者的参与,并围绕肿瘤与免疫、分子治疗技术、早期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进展等数十个大会议题展开讨论。 百利天恒——重组人源化四特异性抗肿瘤的靶向免疫治疗药物, 同时靶向CD3、4-1BB、 PD-L1、 TAA 靶点的四种不同结构域,全面激活人体免疫系统, 实现 「初免和活化免疫细胞(Priming & Activation)+促进免疫细胞迁移/浸润至肿瘤组织(Trafficking & Homing)+持久杀伤肿瘤细胞(Killing &Durability)」三大肿瘤免疫治疗功能,在体内重新构建起靶向肿瘤的特异性、激发型免疫攻击,获得突破性疗效的潜力。


创新药出海:百济神州BTK抑制剂--海外替代优势明显,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多项头对头实验揭示泽布替尼胶囊有效性优于伊布替尼:在全球3期ALPINE试验的一项终期分析中,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RC)及研究者评估,百悦泽®(泽布替尼)对比 亿珂®(伊布替尼),取得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优效性结果。 全球范围内,BTK 抑制剂市场增长迅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年达到72亿美元。预计在未来,这一市场将持续扩大,市场规模以22.7%的复合年增长率在 2025 年 达到 200 亿美元,并持续以 5.5%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大到2030 年的 261 亿美元。


PD-1/PD-L1 单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0 年全球抗 PD-1/PD-L1 单抗市场规模为 286 亿美元,预计 2025年将达到 626 亿美元, 2020-2025E 年复合增长率 17.0%。 中国范围内,2020 年抗 PD-1/PD-L1 单抗市场规模为 137 亿元人民币,预计 2025年将达到 519 亿元人民币, 2020-2025E 年复合增长率 30.5%。百济神州PD1单抗全球化布局:2021年1月,公司与诺华达成合作与授权协议:公司获得6.5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在达到注册里程碑事件后获得至多13亿美元的付 款、达到销售里程碑事件后获得至多2.5亿美元的付款。


基因治疗等新型创新药不断涌现,Glybera: uniQure开发的用于治疗传性脂蛋白脂肪酶缺乏症(LPLD)的AAV基因治疗药物,于2012年由美国FDA批准上市。 Luxturna: 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用于治疗RPE65基因突变导致的Leber先天性黑朦(LCA)的首个被获批上市的基因疗法注射剂(2017年底美国首次获批)。 Zolgensma: Novartis Pharma AG公司研发的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AAV基因药物,于2019年首次在美国被批准上市。 Upstaza : PTC Therapeutics宣布其AAV基因治疗药物Upstaza(Eladocagene Exuparvovec,PTC-AADC)获得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批准上市,成 为第一款直接注入大脑的上市基因疗法,同时也是第一款已获批的用于治疗18个月以上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AADC)缺乏症的AAV基因治疗药物。


2.2.CXO行业:海外整体依然处于景气度中


美国投融资情况同比呈现下降,但从历史维度来看,依然处于高点:2022年美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为307亿美元,同比下降 21.2%,但依然是历史行业第二高的年度。从环比季度来看,22Q4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为56.7亿美元,相对22Q3的50.9亿美元 已经逐渐趋于稳健向上。 全球TOP 15药企研发投入维持稳健增长:2022年全球TOP 15药企研发投入合计规模为1270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其中22Q4和23Q1 单季度研发投入(不包括罗氏)为314亿美元和27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8.8%和18.2%,继续保持高景气度增长。


国内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增速相对呈现放缓:2022年港股医药、Biotech企业、A股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合计规模分别为251亿元 (+21.2%)、501亿元(+8.0%)、1003亿元(+15.7%),相对21年均有所放缓,其中尤其是Biotech企业研发投入中的许可费、里 程碑费用等减少明显,若扣除许可费、里程碑等费用,Biotech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速为14.8%。 国内投融资数据自2021年Q3逐渐呈现趋势下降中,也对行业景气度有所影响:根据医药魔方数据统计,2022年国内投融资项目数量 和金额分别为326个和59.5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32%和55%。


CXO整体继续呈现高速增长:24家A+H CXO公司2022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85.1亿元,同比增长66.9%,若扣除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药明 生物、泰格医药等公司与新冠直接相关的收入,我们测算22收入增速继续维持30%~40%的增长,其中尤其是龙头公司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仿制药CRO继续呈现高速增长趋势以及CDMO公司常规业务呈现恢复高速增长趋势:以百诚医药、阳光诺和为例,仿制药CRO在23Q1延续高速增长,以 及凯莱英等公司在23Q1扣除大订单业务后恢复高速增长。


仿制药CRO新签订单和营业收入均保持高速增长趋势:2022年在国内卫生防控政策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仿制药CRO龙头企业百诚医药、阳光诺 和新签订单金额继续呈现向上趋势,另外从收入端来看,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同比增长47.9%,并在23Q1实现3.93亿元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61.3%,延续高速增长的趋势。 展望未来几年,考虑到国内仿制药CRO企业继续深化布局化学药仿制药业务,以及开始前瞻性布局中药等CRO服务业务和CDMO业务,我们判断 未来3~5年,仿制药CRO有望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2.3.医疗设备——23Q1板块业绩恢复明显


医疗设备板块公司23Q1整体恢复趋势明显,主要因为22Q1基数较低,部分公司Q1有疫情相关产品贡献,部分公司22年 12月业务受影响订单拖延到23Q1执行等原因。预计2023Q2在低基数基础下,叠加招投标进度持续恢复,医疗新基建、 千县工程等多项工程政策正在持续推进,预计板块业绩将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深入推进医疗新基建。2020年以来,医疗新基建逐步兑现,各 地掀起医院项目建设浪潮,新建医院与老院改扩建项目均有增 加,从在建医院工程信息网的数据来看,2020、2021年各类型 医院建设项目立项数量同比分别增长81%、54%,较过去几年显 著加速;2022年合计立项587个,数量较2021年有所下滑但仍 保持较高水平,预计未来1-2年国内医疗设备等需求将持续释 放。


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十四五”规划提到的加强 医疗领域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千 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方案(2021-2025年)》,明确 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且方案提到2025年,全国 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2022年7月, 国家卫健委印发《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等3项标准,为 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基本药品配备升级提供依据,其中, 大批卫生院要求升级胃镜、CT等设备。2023年4月13日,国家 卫健委重点介绍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情况, 将继续推进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支持各地加强心血 管外科、产科、骨科、麻醉、儿科、精神、病理等群众就医需 求较高的专科,补齐专科资源短板。基层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水 平,补齐相关医疗设备,有望带来医疗器械采购旺盛需求。


配置证促进大型设备行业扩容。2023年3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 及相关政策解读。将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调出管理目录,将PET/MR由甲类调整到乙类,并将甲、乙类目录兜 底条款的价格限额均进行了上调。参考过往配置证调整经验,部分品类在降级管理或移除目录后,市场销量显著增加。 现阶段大型医疗设备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受制于配置管控及手术量需求较弱,渗透率仍然较低。随着 设备采购宽松力度加大,叠加“十四五”规划提到的加强医疗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将进一步推动相关医疗设备市 场扩容,国产大型设备有望迎来加速装机放量。


近年来,政策对于国产医疗器械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鼓励提高国产医疗设备配置水平,提升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 2021年10月,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 的比例要求。其中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采购国产;24种医疗器械要求50%采购国产;5种医疗器械要求25%采购国产。 2021年以来,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山西省已相继发布最新“进口医疗设备采购清单”,缩紧进口医疗设备的种类;22年4月安徽发布通知要求所有公 立医院未经批准,禁止采购进口产品。


2.4.医疗器械&耗材——行业增长潜力大,细分领域差异较大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潜力较大:相较于海外欧美成熟市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整体规模较小增速较 快,从药械比方面对比,目前中国药械比为2.9,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高水平; 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其产业链上下游情况、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格局均存在较大差异 1)经过国内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影响,对于冠脉类高值耗材、创伤类高值耗材、生化类体外诊断、低值耗材等产品, 现已达到较高的国产化率; 2)由于研发壁垒高、商业化难度大等因素影响,对于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目前国产化率处于较低水平,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进口依 赖度较大,需要进一步鼓励行业发展,攻克技术难关、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行业优质发展。


高值耗材省际联盟带量采购:2022年共开展14次涉及13种品类,口腔种植体系统、心脏介入电生理类以及弹簧圈类省际联盟集采分别覆盖31个、26个以及20个省份 (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地区数量分别位列前三 ,涵盖2021年集采热门品种人工晶体、骨科耗材类、冠脉介入、吻合器等2021年集采热门品种,不断探索新领域集采模式,口腔正畸托槽、口腔种植体系统等口腔耗材首次纳入集采范围,血液透析类、心脏介入电生理类、人工耳蜗等高值耗材品类均在2022年进行首次省际联盟集采 趋势:蔓延至低国产化率品种(神经介入、电生理类耗材等)、探索消费医疗(口腔耗材)、规则趋于温和、集采降幅缩小。


省份参与采购方面:2022年共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联采,3省份单独带采,联采次数来看,辽宁、甘肃和黑龙江参与的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次数 最多,均为9次,宁夏、内蒙古、新疆、海南、山西、西藏和贵州参与省际联盟集采的次数均为8次; 采购品种方面:2022年,1)全国高耗带采涉及11个大类24个品种,主要聚焦血管介入治疗和骨科两大领域;2)低耗带采3个大类7个品种,主要包括基础卫 生材料、体外诊断试剂和注输穿刺类材料,其中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带量采购覆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所有低值耗材带量采购中覆盖省份最广, 静脉留置针带量采购覆盖省(自治区、直辖市)数量为9个,位于第二。


“史上最难集采”种植牙集采成果密集实施中:4月20日,北京、广东、山东等地正式开始执行种植体系统集采结果,并同步实施牙冠 竞价挂网采购价和医疗服务费调控;种植体系统、牙冠和医疗服务的价格治理叠加,种植牙整体降幅可达50%左右;集采成效:汇聚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的需求量,287万套种植体系统,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400万颗)的72%,集采后种植体系 统平均中选价格900余元,降幅约55%,预计每年可为患者节约40亿元左右;降价有望加速行业需求释放:2020年我国种植牙数量为406万颗,2015-2020CAGR约33%,约29颗/万人,相较韩国220万颗(412颗 /万人)、2018年日本43万颗(34颗/万人)渗透率较低,集采降价或创造需求驱动渗透率提升: 或拉动相关产业链需求:修复材料约占种植牙费用的13%,其中口腔修复膜与骨修复材料在骨缺损种植牙需求者中需要1:1使用


2022年9月3日,国家医保局对外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明确创新医疗器械尚不实施带量采购, 因其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评估; 2022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提及深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的同时,兼顾企业 合理利润,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同时鼓励产品创新,逐步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


2.5.生长激素——儿童矮小症治疗渗透率低,成人适应症空间广阔


当前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全国4-15岁矮小患儿总数约有500-700万人。但目前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矮小 症患者较少,生长激素用于治疗儿童矮小症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全球市场而言,成人生长激素使用占比约70%。国内目前成人生长激素使用还非常小,《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诊治专家 共识(2020版)》 发布,国内生长激素相关公司目前也在推广成人生长激素临床应用,成人适应症市场空间广阔。 当前生长激素处方医生从儿科内分泌科为主,正在逐步向大儿科、儿保科、中医儿科、成人内分泌科等科室拓展,通 过公众教育有望持续提高知晓率和就诊率,成人适应症推广将推动生长激素市场持续扩容。


疫苗——关注成人疫苗和突破型创新疫苗产品,疫苗行业目前仍然是医药行业中的优质赛道,接种疫苗有利于“治未病”,这对于当前减轻医保负担是正向支持。后疫情时 代,我们认为疫苗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仍将回到重磅品种的放量增长,以及未来潜力品种上市后放量增长。尤其是成人疫苗领 域,新冠疫苗提升人民接种疫苗观念,成人接种疫苗存量空间巨大,竞争格局较好,蓝海市场刚起步。 随着疫苗行业研发不断突破,一些创新型疫苗产品也逐渐实现突破,例如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历经几十年后,辉 瑞、GSK有望在今年获批上市。


2.6.中药行业——行业增长稳健


中药行业整体增长稳健,产量开始恢复增长。中药工业营业收入由2018年的6370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7304亿元,复合增速为 3.48%,中药工业利润总额为780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917亿元,复合增速为4.12%。从产量来看,中成药产量2017-2020年呈 现下滑状态,2021年开始有所恢复,产量为250万吨。中药行业近几年利好政策频繁出台,加大中药传承创新力度,并且鼓励企业中药创新药研发,加快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更明确的研发路径。疫 情期间中药企业业绩表现优秀,疫后院内外需求复苏,2022Q4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23Q1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目前看中药集采 降价温和,叠加后续医保基药目录谈判调整,有望继续带来较大放量。


中药审批加速,近年中药创新药获批数大幅增加。2021年以来共有19个中成药新药获批上市,数量创近5年新高。 近年中成药纳入国家医保比例有所提升。从2000版到2022年版,医保目录中成药数量从575个增长至1381个,占比近50%。 2022年版中药饮片未作 调整,仍为892种, 2019-2021年分别有23、40和3个中成药通过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建议重点关注: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等中药创新药 企业。


预计未来持续替代饮片造就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持续高增长:2019年中药饮片主营业务收入约1932.5亿元,中药配方颗粒销售收入占中药饮片 占其比重不到10%。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增长11%左右,达到235亿元。虽然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饮片市场占比在逐年提升, 但相比于日本~80%、台湾~70% 占比,我国中药配方颗粒未来的市场空间值得看好。 当前中药配方颗粒全国集采时机或未完全成熟:中药配方颗粒常用品种约600种,当前仅248个品种形成国家标准。其质量标准制定是进行集 中采购的先决条件;其次不计药占比、药品加成的也未取消;中药配方颗粒全国集采或仍存在两年以上的时间窗口。另外其降幅相较于化药品种 有望更加缓和。建议重点关注:中国中药、红日药业、华润三九等中药配方颗粒龙头企业。


品牌中药具有非常明显的配方优势、原材料优势和品牌优势。我国中药保密配方分为三个等级,具有国家绝密和保密配方的独家品种,具备 良好的竞争格局,未来受集采影响也相对较小。原材料的稀缺性及较高的保密等级为品牌中药带来较高的壁垒,形成护城河,与此同时,公司较 强的定价能力也带来较好的成本传导能力,可通过提价转嫁成本、增厚利润。品牌中成药OTC企业以成本质量控制和终端溢价能力,提升行业集 中度和自身毛利率。


2.7.医疗服务行业——“三位一体”种植牙综合治理措施已落地,民营口腔寻找新的利润空间


2023年4月20日,北京、广东、山东等地正式开始执行种植体系统集采结果,并同步实施牙冠竞价挂网采购价和医疗服务费调控。据公开资料显示,5月前“三位一体”的价格治理将在全国全面落地。根据动脉网数据, 2023年3月和4月种植牙患者数量高于2022年11月-2023年1月的整体水平,但仍未恢复到2021年同期水平,分析系目前部分患者处于观望状态,预计5月中旬有望引来第一个高峰,患者增长可能会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逐步体 现。短期民营口腔通过密集营销引流,降价提高竞争力;长期民营口腔应借助内外部能量蓄力;优化获客方式和科室结构;也可借助上游耗材变革形成具有差异化的服务体系。


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率呈上涨趋势,同时近视防控工作已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但受角膜塑形镜价格较高影响,渗透率低,如集采降价有望放量。据上市公 司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Q1行业需求恢复较乐观,预计23Q2在2022年低基数基础上会有更快增长。此次三明联盟OK镜集采报量1.4万片,整体规模数量少,超出 市场预期,也与河北及三明联盟消费水平相较一线城市有一定差距有关,预计厂家报量和降价积极性有限,价格降幅空间较小,对相关企业影响温和。


22年受疫情影响,患者正常就医诊疗受到限制,造成医疗服务需求减少。疫情管控政策变化对门诊和住院客流量也造成负面影响,但从业绩上看,医疗服务板 块韧性再次得到验证,2022年克服多重压力,整体营收基本维稳甚至略有上升。2023Q1随着疫情不利因素逐步消除,医疗服务刚需和消费需求均得到充分释放, 诊疗和手术量恢复带动板块盈利快速攀升,眼科板块23Q1净利润同比增速可达50%+,看好未来三季度业绩环比同比改善。整体业绩快速复苏,行业整体存在业 绩拉动估值回升机会,未来增速有望继续保持较快水平。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医药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行业复苏势头显著,创新打开未来空间.pdf

安永-智启新质生产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医药领域的潜在应用.pdf

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pdf

2024中国医药行业人才发展报告.pdf

医药行业制药板块2024年度春季投资策略:政策暖风不断,产业趋势向上.pdf

医药行业基药目录专题报告:关注基药目录品种前瞻.pdf

海外CXO生命科学上游2023&4Q23业绩剖析:业绩分化贯穿全年,24下半年需求复苏渐成共识.pdf

康龙化成研究报告:平台型国际化CXO龙头, 新业务持续拓展、经营不断改善.pdf

仿制药CXO专题分析:行业持续高景气,估值或将重塑.pdf

泓博医药研究报告:厚积薄发的一体化医药CXO.pdf

医药外包行业专题报告:从创新药产业趋势看CXO景气拐点.pdf

【华西证券】医药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行业复苏势头显著,创新打开未来空间.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