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行业:多因素挑战下砥砺前行
1.1、指数表现:22年多轮震荡,23Q1仍在调整
多因素影响,22 年指数多轮震荡。2022 年上半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疫 情影响,汽车行业供给端和消费端均受到冲击,指数下挫明显。5 月 23 日,国常会 正式公布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的决定,市场迅速提振,指数强势反弹。下半 年,疫情在多个汽车消费大省扩大,线下经销商闭店情况明显,指数再次呈现震荡下 行趋势。
车市放开抬升市场预期,价格战带来不利影响。进入 2023 年,国内车市逐步放 开叠加多地区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具体措施,市场对行业发展保持较强信心,1 月指 数反弹约 11pct。2022 年底补贴退出提前透支了部分新能源车需求,特斯拉等新能源 品牌为了提升市场份额率先进行了降价,大多数新能源品牌跟进;2023 年 7 月 1 日 国六 b 将正式施行,部分燃油车品牌在 3 月大幅降价促销去库存,进一步加剧消费 者持币观望的情绪,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2-3 月汽车指数持续下行。
2022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汽车指数下跌 19.32%,沪深 300 指数 下跌 21.63%,汽车行业指数领先沪深 300 指数 2.31pct,在中信 30 个一级行业中位 列第 16 名。 2023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3 月 31 日,汽车指数上涨 3.53%,沪深 300 指数上 涨 4.63%,汽车行业指数落后沪深 300 指数 1.1pct,在中信 30 个一级行业中位列第 14 名。
1.2、业绩表现:多因素催化,22年与23Q1利润均增长
我们以中信汽车行业标准的成分股为基础,剔除 ST 股票,加入和胜股份、众源 新材、三花智控、盾安环境和经纬恒润,共计 217 家公司作为样本。其中乘用车 10 家、零部件-其他 135 家、零部件-轻量化 14 家、零部件-热管理 3 家、零部件-智能化 18 家、商用车 16 家、摩托车及其他 12 家、销售及服务 9 家。政策刺激作用明显,22 年利润小幅增长。22 年 5 月国常会正式公布阶段性减征 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即将在 22 年底到期,乘用车需求迅速提 振,根据乘联会,全年广义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 2315.49 万辆,同比+9.8%,实现大 幅增长。受益于下游需求高增长,样本公司 22 年共实现归母净利润 905.3 亿元,同 比+1.83%,在中信所有 30 个行业中,增速位于第 12 名。
2022 年各子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零部件-智能化(+225.57%)、摩 托车及其他(+80.53%)、零部件-热管理(+64.33%)、零部件-轻量化(+52.9%)、商用车(+11.96%)、乘用车(+5.79%)、零部件-其他(-11.89%)、销售及服务(- 196.3%)。商用车重卡复苏明显,23Q1 利润大幅增长。进入 2023 年后,重卡销量逐月提 升,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数据,3 月重卡销量 11.54 万辆,同比+50%,环比+50%,1- 3 月重卡销量 24.13 万辆,同比+4%,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向好,商用车市场初步显现 回暖迹象。受益于重卡销量向好、车市全面放开,叠加去年 Q1 低基数的原因,样本 公司 2023 年 Q1 共实现归母净利润 289.21 亿元,同比+8.54%,在中信所有 30 个 行业中,增速位于第 15 名。
2023 年 Q1 年各子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商用车(+118.20%)、零 部件-智能化(+47.85%)、零部件-热管理(+46.88%)、零部件-轻量化(+27.64%)、摩托车及其他(+21.7%)、乘用车(+3.1%)、零部件-其他(-18.4%)、销售及服务(- 19.74%)。所有样本公司中,2022 年出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负增速的公司占比分别为 35.48%、51.55%;出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翻倍的公司占比分别为 2.3%和 13.82%。 2023 年 Q1 出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负增速的公司占比分别为 38.71%、43.78%; 出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翻倍的公司占比分别为 1.38%、17.05%。
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趋势的加深,国内整车格局已经进入洗牌阶段,具备全 品类、多价位布局以及出色产品定义的主机厂份额将会越来越高,其供应链的厂商也 将因此受益,行业盈利能力开始出现分化,优质企业逐步脱颖而出,各细分领域集中 度会不断提高。
从具体财务指标分析,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行业盈利能 力提升。2022 年营业总收入同比+5.14%,归母净利润同比+1.83%,毛利率同比 +0.81pct,净利率同比-0.31pct,经营性现金流同比-7.03%,资产负债率同比+1.92pct, 期间费用率同比+0.48pct,净资产收益率同比-0.29pct。除盈利能力提升外,23 年 Q1 经营现金流大幅好转。2023 年 Q1 营业总收入同 比+5.42%,归母净利润同比+8.54%,毛利率同比+1.27pct,净利率同比持平,经营 性现金流同比+124.87%,资产负债率同比+2.29pct,期间费用率同比+1.14pct,净资 产收益率同比+0.03pct。
1.3、基金持仓:22年重回高位,23Q1降至低位
政策刺激车市回暖明显,22 年持仓重回高位。22 年 H1 汽车行业基金持仓比例 达到 3.75%,较 2021 年底提升 0.48pct,为 2018 年以来最高。 基金持仓走势基本与指数一致。汽车指数在 22 年 6 月达到近一年内最高点后开 始向下调整,基金持仓比例也在 22 年底降至 3.29%,较 22 年中降低 0.46pct;进入 23 年,行业价格战叠加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持仓比例跟随指数下行,进一步降至一 季度末的 2.89%。
2、乘用车:自主崛起,新能源趋势加深
2.1、乘用车:自主崛起,业绩稳定增长
乘用车板块,我们选取中信乘用车 II 所包含的海马汽车、长安汽车、一汽解放、比亚迪、上汽集团、江淮汽车、北汽蓝谷、赛力斯、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共 10 家公 司作为样本。2022 年全年乘用车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576.60 亿元,同比+12.04%, 实现归母净利润 447.87 亿元,同比+5.79%;毛利率 14.13%,同比+1.85pct,净利 率 3.08%,同比-0.43pct。 2023 年 Q1 乘用车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96.89 亿元,同比+4.40%,实 现归母净利润 142.36 亿元,同比+3.10%;毛利率 14.19%,同比+1.70pct,净利率 3.86%,同比-0.28pct。
营收角度:乘用车自主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强势崛起,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 埃安等自主品牌的乘用车产品放量带动收入快速增长。 盈利能力角度:产品放量带动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进而推动毛利率上升。样本 公司整体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导致净利率有所降低,2022 年期间费用率为 11.68%,同 比+0.86pct,其中研发费用率为 4.54%,同比+0.81pct,23Q1 期间费用率为 11.41%, 同比+1.86pct,其中研发费用率为 3.81%,同比+1.11pct。
2022 年国内乘用车实现零售销量 2054.23 万辆,同比+1.9%,批发销量 2315.49 万辆,同比+9.8%。2022 年国内疫情频发,经销商闭店频发,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但 在购置税减征政策的影响下,燃油车的消费需求得到提振。23Q1 国内乘用车实现零售销量 426.1 万辆,同比-13.4%,批发销量 505.2 万辆, 同比-7.3%。受燃油车购置税减征政策以及新能源国补政策退出影响,年初车市较为 冷淡,叠加 3 月行业价格战的影响,消费者产生浓重的观望情绪,23Q1 乘用车零售 与批发销量同比均呈现下滑。
第 20 届上海车展于 4 月 18 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比亚迪、上汽集团、广 汽集团、吉利、蔚来、小鹏、理想、长安、长城等众多车企均推出多款产品吸引消费 者的目光。我们认为上海车展有望开启汽车行业新产品周期,在各地促销费政策的实 施以及汽车产品供给优化的情况下,23Q2 乘用车销量有望提升。
2.2、新能源:趋势加深,23Q1渗透率逐月提升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油价处于历史高位且行业新品频出,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分别实现累计零售/批发销量 567.4/649.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0.0%/96.3%,全年零售/批发渗透率分别为 27.6%/28.1%,较 2021 年分别提升 12.8pct/12.4pct。 在行业整体需求偏弱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然保持逐步复苏态势。Q1 新 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 131.3 万辆,同比+22.4%,累计批发 150.1 万辆,同比+25.8%。 2023 年 1-3 月的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分别为 25.6%/31.6%/34.2%,批发渗透率 分别为 26.9%/30.6%/31.1%,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呈现逐月提升的良好态势。
3、零部件:优质环节业绩表现亮眼
3.1、轻量化:业绩亮眼、盈利能力提升
轻量化板块,我们选择多利科技、广东鸿图、祥鑫科技、瑞鹄模具、博俊科技、 爱柯迪、拓普集团、旭升集团、华达科技、常青股份、嵘泰股份、和胜股份、众源新 材、文灿股份共 14 家公司作为样本。2022 年全年轻量化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68.16 亿元,同比+26.36%,实 现归母净利润 55.79 亿元,同比+52.90%;毛利率 18.92%,同比+0.72pct,净利率 8.44%,同比+1.38pct。2022 年全年轻量化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68.16 亿元,同比+26.36%,实 现归母净利润 55.79 亿元,同比+52.90%;毛利率 18.92%,同比+0.72pct,净利率 8.44%,同比+1.38pct。
营收角度:行业轻量化需求推动相关企业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并建设相关轻量化 产品的产能来提升供应能力,收入规模快速增长。 盈利能力角度:轻量化企业盈利能力受铝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2022 年铝价快速下降,23Q1 铝价同比显著降低,毛利率提升较为明显。轻量化是汽车行业的确定性趋势,其中一体化压铸工艺能够在铝合金压铸的基础 上实现降本增效,成为轻量化领域的重点赛道。随着行业整体需求的提升以及订单的 持续交付,轻量化企业的业绩有望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3.2、热管理:产品放量带动业绩高增长
热管理板块,我们选取银轮股份、三花智控、盾安环境共 3 家公司作为样本。2022 年全年热管理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9.71 亿元,同比+18.70%,实 现归母净利润 37.96 亿元,同比+64.33%;毛利率 22.45%,同比+0.74pct,净利率 9.74%,同比+2.72pct。 2023 年 Q1 热管理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6.75 亿元,同比+20.35%,实 现归母净利润 8.91 亿元,同比+46.88%;毛利率 22.89%,同比+2.25pct,净利率8.52%,同比+1.49pct。营收角度:汽车行业电动化趋势推动热管理产品需求提升,产品放量带动业绩快 速增长。 盈利能力角度:价值量较高的热泵产品渗透率提升,叠加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热管理企业毛利率有所增长。
热管理系统能够改善动力电池在极端温度下的性能表现,热管理系统的热泵方案 有望凭借较高的热效率对目前主流的 PTC 方案实现快速替代,同时新能源汽车销量 的增长也会带来热管理系统更多的价值增量,热管理领域重点企业的汽车热管理产品 有望持续放量。
3.3、智能化:自主角逐的下半场
智能化板块,我们选取经纬恒润、德赛西威、伯特利、保隆科技、继峰股份等 18 家零部件企业作为样本。2022 年智能化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61.7 亿元,同比+17.34%,实现归 母净利润 50.25 亿元,同比+225.57%;毛利率 17.72%,同比-0.12pct,净利率 3.32%,同比+2.67pct。 2023 年 Q1 智能化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8.6 亿元,同比+15.45%,实 现归母净利润 16.46 亿元,同比+47.85%;毛利率 17.6%,同比+0.56pct,净利率 4.36%,同比+1.44pct。
营收角度:座舱的液晶仪表、液晶中控单车价值有提升趋势,HUD、流媒体后视 镜、氛围灯、全景天幕等产品渗透率稳步提升; 智驾的 ADAS、行泊一体域控、线控制动、空气悬挂等产品成为自主品牌打造差 异化和提升车型智能化水平的关键产品,出货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根据高工智能汽 车,22 年国内 L2 级(含 L2+)ADAS 前装交付 585.99 万辆,搭载率达到 29.4%。 受益于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加速渗透,22 年和 23 年 Q1 智能化零部件企业的营 收均实现同比增长。 盈利能力角度:从 22 年下半年开始,上游原材料价格逐步下行恢复至稳定、汽 车电子芯片供应逐步好转,智能化企业在成本端的压力得到缓解,随着各类产品的规 模放量,板块盈利能力在 22 年和 23 年 Q1 均得到提升。
智能汽车接力电动化。汽车电动化已进入市场驱动新阶段,智能汽车接力或将成为下一个蕴藏多个投资机会的赛道,智能座舱单品包括 HUD、座舱域控制器、流媒 体后视镜等以及智能驾驶相关的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线控底盘、空气悬架和 4D 毫 米波雷达等装配率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自主品牌崛起的大背景下,国内相关的 汽车零部件企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4、商用车:重卡复苏有望带动板块上行
商用车板块,我们选取潍柴动力、中国重汽、中通客车、中集车辆等 16 家企业 作为样本。2022 年商用车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47.19 亿元,同比-16.54%,实现 归母净利润 73.85 亿元,同比+11.96%;毛利率 15.2%,同比+0.1pct,净利率 2.21%, 同比+0.13pct。 2023 年 Q1 商用车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75.09 亿元,同比+20.44%, 实现归母净利润 35.05 亿元,同比+118.2%;毛利率 15.9%,同比+1.01pct,净利率 3.75%,同比+1.59pct。营收角度: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数据,3 月重卡销量 11.54 万辆,同比+50%,环 比+50%,1-3 月重卡销量 24.13 万辆,同比+4%,初步显现回暖迹象。受益于重卡 销量逐月提升,23 年 Q1 商用车板块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盈利能力角度: 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企业营收规模增长费用率改善,22 年 及 23 年 Q1 商用车板块毛利率与净利率均同比均有所提升,盈利逐步修复。
5、销售及服务:不利因素致业绩短期承压
销售及服务板块,我们选取中信汽车销售及服务 II 所包含的浩物股份、中国中 期、中汽股份、广汇汽车、大东方、国机汽车、申华控股、庞大集团、西上海共 9 家 公司作为样本。2022 年全年销售及服务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2.92亿元,同比-15.01%, 实现归母净利润-36.01 亿元,同比-196.30%;毛利率 7.05%,同比-1.89pct,净利率 -1.67%,同比-3.40pct。 2023 年 Q1 销售及服务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04.65 亿元,同比-6.76%, 实现归母净利润 5.48 亿元,同比-19.74%;毛利率 9.44%,同比-0.64pct,净利率 1.25%,同比-0.38pct。
营收角度:2022 年受疫情影响,经销商闭店频发,23Q1 受排放标准切换以及补 贴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消费需求偏弱,对汽车销售、维修及其他相关服务 的业务量造成影响。 盈利能力角度:在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企业对库存车辆采取让利销售的 策略,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6、摩托车:需求旺盛,业绩优异
摩托车板块,我们选取中信汽车摩托车及其他 II 所包含的钱江摩托、久祺股份、 绿通科技、涛涛车业、林海股份、中路股份、力帆科技、春风动力、爱玛科技、隆鑫 通用、永安行、新日股份共 12 家公司作为样本。
2022 年摩托车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17.45 亿元,同比+23.56%,实现归 母净利润 43.88 亿元,同比+80.53%;毛利率 18.25%,同比+2.11pct,净利率 6.09%, 同比+1.92pct。 2023 年 Q1 摩托车板块样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2.60 亿元,同比+5.07%,实 现归母净利润 11.53 亿元,同比+21.70%;毛利率 20.28%,同比+3.62pct,净利率6.83%,同比+0.75pct。营收角度:大排量摩托车需求快速提升,摩托车企业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持续 打造自身品牌力,产品销量提升助推业绩增长。 盈利能力角度:摩托车企业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带动毛利率有所提升。
7、2023年二季度投资展望
我们仍然坚定看好电动化及智能化趋势,建议关注乘用车、轻量化、一体化压铸、 热管理、智能化、重卡和两轮车等七大细分投资方向: 乘用车:新能源趋势已成,2023 年有望持续高增,我们预计 2023 年新能源乘 用车批发销量将达到 862 万辆,其中插混车型有望凭借其较低的使用成本及补能便 捷性实现占比进一步提升。借助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顺利崛起,并加快出海步伐, 有望打造业绩增长新曲线。 轻量化:汽车轻量化能够帮助汽车实现节能减排,提升续航里程,趋势明确。铝 合金是目前经济性较好的轻量化材料,随着单车用铝量的提升,我们测算中性情境下 2030 年车用铝合金材料市场空间有望超 3000 亿元。
一体化压铸:一体化压铸能够从制造端降本增效,各企业积极布局。根据我们测 算 2025 年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348.3 亿元,2021-2025 年 CAGR 为 230.9%。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与传统燃油车有明显区别,目前以 PTC 为主的热 管理方案未来有望逐步被热效率更高的热泵方案取代。随着热泵渗透率的提升,新能 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有望迎来量价齐升。智能化:自主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崛起,2023 年有望在智能化方向加快布局,智 能汽车或将是下一个蕴藏多个投资机会的赛道。我们综合考虑成本、竞争格局、量产 节奏等因素,推荐关注座舱域控制器、乘用车座椅、激光雷达、行泊一体域控制器、 车身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和线控制动等优质/增量零部件环节。
重卡:随着经济活动的逐步恢复,重卡销量已经出现触底回升迹象,龙头企业业 绩具备较强弹性。两轮车:中大排量摩托车下游需求旺盛,自主品牌新品推出速度加快有望持续扩 大市场份额,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汽车行业22年报及23年一季报总结:技术升级带动增量汽零业绩高增.pdf
汽车空气悬架行业研究:高附加值集成部件,国产替代新蓝海.pdf
零跑汽车研究报告:全域自研驱动技术降本,汽车出口盈利前景可期.pdf
华为汽车专题分析:X界智选,鸿蒙智行.pdf
麦肯锡&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新能源汽车行业驶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与展望.pdf
长安汽车研究报告:汽车央企转型新生,产品向上开启新周期.pdf
智能汽车行业专题:未来汽车最佳赛道.pdf
智能汽车产业深度报告:算力与智能化融合,技术与价值量共进.pdf
智能汽车行业专题报告:城区NOA快速落地,产业迎来“iPhone4时刻”.pdf
华为汽车产业专题报告:三种模式赋能车企,打造中国智能汽车品牌.pdf
华为智能汽车专题:问界、阿维塔销量增长强劲,智车生态持续完善.pdf